《釜山行》——这五点决定了它的成功
![]() |
《釜山行》 |
商业电影自来需要俯就观众。但绝不是讨好观众,否则就失去了一点骨气,这点骨气可以理解为艺术追求,落俗的昙花一现谁也不喜欢。简单点说,一味的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要不得,如何巧妙的把两者平衡的表达体现的是真功力。
在西方,丧尸题材影片很多。生理与心理的异化,孤独与绝望的扩散,道德和秩序的崩坏给人带来的快感是其他灾难片或者类型片无法带来的体验。也因此,丧尸片一直有其一票死忠粉。从《生化危机》、《僵尸世界大战》、《迷雾》到美剧《行尸走肉》等。这些作品,无论在剧情、视效、还是在人物刻画上,可以被称为丧尸片的行业标杆。但亚洲这一类型的影片并不多见。主要原因是僵尸片红于冷战期间,在东西方思潮碰撞的大背景下,西方自由主义者内心的恐惧通过僵尸片表现了出来。而亚洲人似乎更善于隐忍,这类黑色气质的带着精神色彩的主题更多以形而上存在。然而随着文化的交融,世界恐怖主义的泛滥,科技的突飞猛进,让原本丑陋可怖的丧尸文化在亚洲获得了又一批拥趸。此外,由于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杀戮的快感,对未来科技的忧虑以及沮丧的自嘲,加之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在亚洲,这类原本小众且不够主流的类型片便获得了市场认可。
《釜山行》算是一部完成度相当高的丧尸题材电影,在通稿中被冠以“灾难大片”、“亚洲丧尸片”等头衔,且剧本中裹藏着社会批判信息。影片呈现的好莱坞式灾难片套路和鲜明的视听语言风格,同又时兼顾了商业元素和人文关怀双重主题。这几个重要因素,综合构成了这是一部值得赞叹的套路齐全而概念明确的商业电影。
本文主要从以下五点来分析《釜山行》获得成功的原因。
1、价值观的正确
当世界没有秩序和准则,人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人性是善,还是恶?在渴求生存的斗争中,所有的丧尸片都有人与丧尸之间的斗争,但真正的矛盾最终会转向人性之间的冲突。延尚昊导演在《釜山行》的处理上,强化了韩国灾难片一贯带有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他并未把大量笔墨浪费在描述末世危机,也没有过分突出视觉上的恐怖氛围。而是把剧情放在了一个封闭空间内,不靠强行说教,而是靠故事和角色将人性引出,通过不同人物和剧情设定之间的铺垫,完成了对主题的宣讲。电影中的主要角色被困在一列无法停车却又不知终点站在何方的高铁上,外有僵尸大军追杀,内有人性罪恶的阴谋险恶,这将电影的矛盾冲突展现的淋漓尽致。
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的力量。让观众酸了鼻头又上了心头的是什么?严格来说,《釜山行》的故事并不惊艳,套路也满满,但贵在讲得好。观众往往反感套路,但套路其实是方法论用得好这一点上,韩国影人再一次展现了他们优秀的叙事能力。亚洲国家特有的伦理道德、人情世故、因果报应都被调进了故事中。影片中对希望与绝望的把控感尤其出色。这也是灾难类型电影尤其重要的一点。然而,人总需要希望,只有这种希望才能给现实生活中的人带来激励。丧尸题材只是一张皮,内核是末世设定下的密室逃亡,人性冲突引发的愤怒、恐惧、愤懑、思讨、甚至是汗颜,正是这部亚洲丧尸片饱含的温情,它展现矛盾、展现人性之恶。大到社会失序,政府粉饰太平;小到人性自私,只求自保。整个影片渲染的是生死逃亡之路上人性的守卫与重建。这样的正确的价值观,也正是影片收获无数口碑的根本原因。
2、题材及剧情
丧尸题材,和所有的戏剧创作一样,围绕矛盾展开,导演善于制造矛盾,矛盾冲突越是厉害,观众的感受便会越深。亚洲几国中,日本拍摄过不少丧尸片,但无一例外是以小众和恶趣味为特征,为了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的类型片。但《釜山行》在格局上表现的更胜一筹。《釜山行》抓住了几个核心而永恒的矛盾。社会危机出现时对政府的调侃——电视新闻里滚动播放“政府已在第一时间做出及时有效的措施、请市民听从指挥、相信政府”的言论;人命关天的时候摆出人性善恶——见义勇为舍己为人必须有、自私自利不惜害人救己也必须有;社会秩序失控之后透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当决定攸关自己生死,有几个人能保持理智冷静,不被谣言蛊惑?过程黑暗到底又留一个相对光明结局的韩片现实主义套路——大多数好人都不得好报,只留下一个或两个希望的火种照亮前路。
剧本是工工整整的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模式,第几分钟出现几个事件几个转折几个主要角色几对人物关系,全部是教科书式的模版,以最快速度发展故事,让每一分钟的情节都饱满生动,丝毫不用一点闲话家常来浪费镜头时间。整部影片剧情紧凑、整体推进的节奏非常明快,段落衔接之间张弛有度,戏剧张力十足,起承转合的意外层出不穷,丝毫不让人觉得冗长,而影片中你所感受到的那些灾难片的套路,恰恰是韩国电影吸取经验的佐证。创作者的创意、诚意和对待观众的心意,是对电影和观众发自内心的尊重。而成熟的电影语言叙事,以及糅合了商业与人文的主题设定,让这部电影把吸取来的经验最终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拿来主义的本土化改造,这也正是韩国电影这几年一骑绝尘的原因之一。此外,基于影片题材本身具有显著的观众辨识度以及近些年这一类型片受众面更广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3、视听语言
视听特效是商业片观影快感的保证,为了提升观影快感,导演要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信息,包括影像、声音、剪辑节奏等方面。《釜山行》中,导演使用了好莱坞动作电影常用的凌厉剪辑和大特写镜头,大量的手持摄影和快速剪辑让僵尸袭击时震撼极大。尸变逃生的动作场面冲击力十足,由于导演是动画电影人出身,在一些场景设计和场面调度上,明显有不一样的风格,丧尸变身、咬人、嘶吼、群尸狂追,都处理的干脆利落,惊悚氛围营造的也非常不错,丧尸袭击平民的场面则相当生猛。此外,表现末日气氛的大远景拍摄;狭长逼仄的车厢中,镜头高速移动旋转拍摄,如同人们惊慌失措眼神;为了避免高铁上的狭小视野,导演安排了几段网上的小视频,利用画中画处理。这样显得既真实,又增加了可以观察灾变的视野。为了表现僵尸的速度之快,镜头平行移动,内外运动同时进行,犹如丧尸一个个掠过观众眼前。同时在美术上,特别是丧尸的处理上,都有着爆裂的血管和颜色,后期对眼睛的处理也凶狠无比。当然,还有质感满满的特效。
尽管导演有意识的借鉴了好莱坞的视听语言风格,但本片在叙事推进层面,仍然是韩国式的。编剧不断给主角们的逃生之路设置困难,这种叙事上的情节爆点是推进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在这种环境中,每时每刻要为生存而战斗,游走在死亡的边缘。一个又一个令人绝望的情景,朋友一个接一个沦为丧尸,自己随时可能被吃掉。这是基本矛盾,加快了影片的节奏,强化了紧张感。
4、人物设定
判断一部影片人物设定是否成功,你可以尝试着在影片结束后回忆,影片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有谁?在其身上发生的哪些细节让你印象深刻?这些细节是否在推动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塑造或心理表达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釜山行》中的几个主要角色,都是带着性格弊端进入观众视野,如此一来,直面危险恐惧,与丧尸的殊死搏斗,反倒形成了修正人性弱点的契机。编剧知道如何利用一个小人物的蜕变让观众代入角色,知道怎么用人气角色的命运来影响观众情绪,知道留一个情节上的“关键道具”(儿歌),并在正确的位置使用了三次,两个小时里十几个人物全部立住了,观众能清晰地分辨他们,记住他们并对他们拥有不同的解读。
对于一部商业片,观众的要求并不十分苛刻,让多数观众恨得咬牙切齿的,不是来自丧尸的疯狂杀戮与追击,而是人类的自私和敌意。末世丧尸的极端环境,人性里附着的丰富情感,通过主角、拳击手、年轻情侣、孕妇、老太太、反派等鲜明的角色呈现了出来。男主角在一开始,是一个为活命可以关上孕妇逃生车厢门的作死的家伙。但就是这样一个女儿心中的“吸血鬼”(基金经理),在经历一番血战的洗礼后,也反过来开始帮助别人。与他相反,反派金常务,身份体面,内心龌龊,因为他一个人,白白牺牲了那么多生命。但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厌恶到恨不能千刀万剐的角色,最后在临死之时,你才知道原来他作恶的动机,只是想回家。生死面前,人性如此恶劣,又如此卑微。向他人伸出援手,尔后反过来刚巧救回自己性命。曾经为了活命将别人当作盾牌,最后也会回击本身。影片中包含多是这样显而易见的道理,就是这些直白的信息,给观众留下感动与苦涩。
另外值得一说的,因为美国有枪,因此几乎所有的丧尸片中,幸存者们都能找到各种枪与丧尸进行各种对抗,因此虽然主人公一直被追,但是并不处于十分弱势的感觉。但是《釜山行》不同,在讲究礼仪,人人爱岗敬业,遵守规则的韩国,在列成上被丧尸袭击的都是手无寸铁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唯一的武器就是拳头,导演为了增加幸存者的战斗力,特意安排的一队棒球队员在车上,因此幸存者们终于有棒子挥了,还安排一个拳击手。但总体来说,和美国拿着机枪的肌肉男女相比,韩国的幸存者们确实要弱很多,因此看起来才更让你紧张和恐惧,代入感更强。
5、其它商业因素
《釜山行》不但在韩国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海外票房上也取得了耀眼的成绩。目前,该电影版权已卖到156个国家,话题度和吸金能力炸裂。豆瓣评分达到8.3分,评分人数超过3万。9月4日在台湾上映后,《釜山行》打破了韩国电影在台湾高悬13年的最高票房纪录,在上映不到30小时就成为台湾影史韩影票房冠军。海外市场的成功则是因为戛纳参展的优秀口碑,片商争相购买的舆论效应,韩国本土市场传来的评价,以及亚洲丧尸片的题材加持。
原定于2016年7月20日韩国上映,在12日举办了媒体发行试映会,紧接着从15日到17日举行了多场大规模售票试映。结果就是,在电影正式上映前,便累计了56万人次的票房,这一数据史无前例。关于《釜山行》的话题在上映前就开始四处流传,第三周上映的影片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比起同样在第四周上映的竞争作品,《釜山行》也已经抢占了先机。最终《釜山行》在韩国国内取得了千万人次观影的票房成绩。此外,动画电影《首尔站》作为《釜山行》的前传,8月18日韩国正式公映。导演延相昊是个新人,《釜山行》是他首次执导真人电影,但在动画界,早已盛名在外。《首尔站》虽与前传电影《釜山行》表现手法不同,但同根脉的故事线以及紧张感令人倍感期待。导演特别巧妙的将两个次元完美衔接,因此两部电影之间存在一定逻辑关系。《首尔站》相比延相昊导演之前的动画作品,票房能够增加七倍之多,其中《釜山行》自然功不可没。作为今年的首部“千万电影”,《釜山行》引发热潮且票房不断攀升。作为《釜山行》前传的《首尔站》的票房自然也被带动。
一部作品在被创作上映之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从此它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后续的讨论与各色演绎也正是构成作品生命力的一部分。作为一部商业电影,《釜山行》不仅在商业上收获颇丰,在评论界也备受赞扬。更收获了众多观众的诚意推荐。
王尔德说,只有感官才能解救灵魂,正如只有灵魂才能解救感官。
愿你看的舒心。
![]() |
微信公众平台《茹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