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四点,想不进步都难
做好这四点,想不进步都难。
昨天,一个同事问我:“我每天工作都做计划,但是感觉效果不好,问题出在哪了?怎么破呢?”
“哪里感觉不好?”
“感觉没什么进步啊。”
“每天的计划都能完成吗?计划有反馈吗?”
“基本都能完成,反馈倒是没想过。”
“有没有计划舒适区之外的事情?”
“舒适区之外的事情是什么意思?”
……
提出几个问题之后,帮朋友找到症结所在。提问思维模式真的是万能的,关键看你会不会用,是不是经常用?
帮朋友列出四点改进措施:
1、避免无意识完成
为什么朋友在这个岗位上工作5年之后,就陷入了能力增长的瓶颈——因为他已经做到了60-80分,已经做得比周围人好,已经可以轻松满足职位的要求。每天都在按部就班完成工作,毫无挑战可言。
2、离开舒适区
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刻意练习是指为了提高绩效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区和舒适区域,不断地依据方法去练习和提高。
人在面临任务的时候,心理上有3个区域:
舒适区——做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学习区——稍微高出能力范围的事情;
恐慌区——远超现有能力范围的事情。
我们每天在做计划的时候,要刻意安排一件自己学习区域的事情去做。一定要记得用登门槛战术去安排事情,一点一点的提高自己。否则一上来就安排高出现有能力很多的事情去做,不但会有目的性恐惧,而且还容易半途而废。长期以往的刻意练习下去,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让你步入牛人的行列。真正决定水平高低的,并不是工作时间,而是真正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
刻意练习,就是想办法更多地让自己停留在『学习区』,想办法寻找难度高出现有水平的工作,或使用自己仍然不熟练的技巧。而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能力基本上很难成长。
3、大量重复性训练
练习和实战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专项能力重复性训练的程度。大量重复性训练的目的是通过数量级的练习,把本事变成自己的。眼里看的再多再好,也是别人的,只有自己领到、悟到,才是自己的。
4、持续性获得反馈
反馈是指任何让你知道自己现在做的有多好,以及距离理想目标有多远的方式。
没有反馈的练习,就相当于没有球门,对天射门练任意球一样——无法通过结果来纠正和诊断自己的学习。所以,在你的刻意练习计划中,一定要加入持续的反馈。
把这四点做好,进步真的 so easy.
昨天,一个同事问我:“我每天工作都做计划,但是感觉效果不好,问题出在哪了?怎么破呢?”
“哪里感觉不好?”
“感觉没什么进步啊。”
“每天的计划都能完成吗?计划有反馈吗?”
“基本都能完成,反馈倒是没想过。”
“有没有计划舒适区之外的事情?”
“舒适区之外的事情是什么意思?”
……
![]() |
提出几个问题之后,帮朋友找到症结所在。提问思维模式真的是万能的,关键看你会不会用,是不是经常用?
帮朋友列出四点改进措施:
1、避免无意识完成
为什么朋友在这个岗位上工作5年之后,就陷入了能力增长的瓶颈——因为他已经做到了60-80分,已经做得比周围人好,已经可以轻松满足职位的要求。每天都在按部就班完成工作,毫无挑战可言。
2、离开舒适区
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刻意练习是指为了提高绩效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区和舒适区域,不断地依据方法去练习和提高。
![]() |
人在面临任务的时候,心理上有3个区域:
舒适区——做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学习区——稍微高出能力范围的事情;
恐慌区——远超现有能力范围的事情。
我们每天在做计划的时候,要刻意安排一件自己学习区域的事情去做。一定要记得用登门槛战术去安排事情,一点一点的提高自己。否则一上来就安排高出现有能力很多的事情去做,不但会有目的性恐惧,而且还容易半途而废。长期以往的刻意练习下去,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让你步入牛人的行列。真正决定水平高低的,并不是工作时间,而是真正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
刻意练习,就是想办法更多地让自己停留在『学习区』,想办法寻找难度高出现有水平的工作,或使用自己仍然不熟练的技巧。而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能力基本上很难成长。
![]() |
3、大量重复性训练
练习和实战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专项能力重复性训练的程度。大量重复性训练的目的是通过数量级的练习,把本事变成自己的。眼里看的再多再好,也是别人的,只有自己领到、悟到,才是自己的。
4、持续性获得反馈
反馈是指任何让你知道自己现在做的有多好,以及距离理想目标有多远的方式。
没有反馈的练习,就相当于没有球门,对天射门练任意球一样——无法通过结果来纠正和诊断自己的学习。所以,在你的刻意练习计划中,一定要加入持续的反馈。
把这四点做好,进步真的 so easy.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