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做一个彻底的白日梦想家
上周,大学的朋友贺老师写了篇微信推送《万哥,我好想你》给我,看到这篇,是刚洗完澡的9号凌晨,我说,”这真的是有史以来最感动我的一片文章,从来没人给我写过‘人物传记’,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今天是我的生日,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晚上,我辗转难眠,反复看着这篇推送,思绪又回到了过去,忆往昔,看今朝,感慨万千,于是,夜晚3点的时候,我发了条朋友圈“仿佛一瞬间又回到毕业前那段最‘自由而无用’的日子,以及能成为别人文章里的主曾经也是个‘白日梦想’呢,想来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谢谢你,好哥们儿,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在生命的这场旅途上,愿你我都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也许我以为这样就可以安然入睡了,没想到后半夜失眠了,各种思绪缠绕,各种妄念竞相冲击着我的大脑,直到5点,我才勉强睡去,课奇迹的是,第二天居然还是一点儿都不困。 说起贺老师,他是我的好朋友,上次见面时7月10号在扬州的时候,自此我们已经两个月没有见面,我也很想他。不知道是不是如他所说还在“校园里游荡,不知将至何方”,还是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路正在慢慢往前走呢? 步入深秋,又缝中秋,四年的情绪愈发地浓重。 记得他曾推荐给我一部电影,叫做《醉乡民谣》,Liewyn是一个民谣歌手,但生活诸事不顺,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生活窘迫,两个儿子都无法相见,想回去当船员却发现船员证丢了,最后他回到了当初的小酒吧,似乎生活回到了原点。似乎我们每个人都像Liewyn那样,不断受挫,不断平凡着。近期我一直单曲循环着这首歌《five hundred miles》,这是一首很经典很好听的民谣歌,在电影里看到贾叔等三位演员深情演绎这首歌时,确实又被触动,歌声中包含了经历世事的沧桑,和一种距离感,一种我和你物理上的距离感,一种现实与梦想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让人反思,同时也催人奋进。 这次,你又给我推荐了《白日梦想家》,说我很像后半段的沃尔特,昨晚,我看了这部电影,很多时候,我发现我也有像沃尔特这样的白日梦妄想症,但是我还成不了沃尔特,因为沃尔特有白日梦想的资本,已经将他们逐一实现的能力,而我还欠缺这些,需要一步一步地努力,将白日梦想逐渐落实,要做白日梦想家,就要彻底一点。也许我们只存留于网络上的交流,往往会将我的某些特质放大化了。我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勇敢而坚定,我有的是恐惧和焦虑,面对“白日梦想”与现实境况的落差,举步维艰,只有对成长经历的遗憾,和对未来的忐忑。沃尔特游过大海,攀登高山,一步一步地变得坚定,开始去逃离白日梦想,面对现实勇敢地去做出决断,最终抱得美人归,也许正是应征了《LIFE》杂志的宗旨: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to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还记得我们在扬州的时候一起看过的《大鱼海棠》吗?一直以来没有和你谈谈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虽然剧情并没有满足我的期待,但里面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你相信奇迹吗?生命是一场旅程,我们等了多少个轮回才有机会享受这一次旅程,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是的,不妨大胆一些,很多事我都不了解,很多问题也没有答案,但我相信,上天给我们生命,一定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的。” 这也许是个鸡汤陷阱,但生活需要偶尔来打打鸡血。“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这是我来到深圳后要做的三件事,一切看起来都是刚刚起步,百废待兴,但是不要急,我一直觉得“时间的朋友”这个表述真是太好了,人生是场马拉松,未来的路很长,二十多岁的年纪,要做的就是好好攒能力,不要太急功近利,相信“时间时间会给我答案”。你说“时间像一层浓雾,逐渐模糊着原野上的一切。”是的,我们看不清前方,但相信大多数人都一样,我们唯有找到对自己价值的事,坚持去做,等待时间的回报,相信有一天,“在未来的无限风光处,我们一定能够一眼认出彼此,然后踉踉跄跄地走近,聊聊那些当年未能参悟的人生密码。” 最近,我去听了程璧在深圳的演唱会,一直很喜欢程璧的曲风,优美而又沉静,她有一首歌,叫做《春的临终》,歌词出自谷川俊太郎的诗,其中有一句歌词“我把活着喜欢过了”,我想能够说出这样的话的人,他们的人生是何其地精彩,又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呢?也许把活着喜欢过了太铿锵,我希望在我耄耋老矣之时,能够很坦然地说出: 我把梦想喜欢过了。 2016年9月17日 中午 于海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