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AMATSU 高松
(正文来自wechat公众号: dandyontheroad)
the Narrators
点点:不用表弟开口我已经猜到,在东梅田倒车。这回是坐上同样是JR运营的高松EXPRESS大阪号,路上3个半小时,中途在室津PA休憩,这也是神户淡路鸣门机动车道的一部分。
出发前刚错过一班,于是等车时间去阪急买洗漱用品,学生哥帮我买了牙刷和水,接过一看,均是小学生SET(笑)我们的车来了,很大很帅气的高速巴士呐,帮我买了牙刷的人一定很想要这型号的扭蛋哩。长相不老的老司机兼具检票和车厢管理工作,一点都没有乡下人的样子(喂),JR的制服穿着太精神了!还真的驱散了一部分困乏,上车发现硕大一辆车只坐了5,6个人,太棒,可以安心睡觉了!
还真的是一路睡得死沉死沉,怎么醒的呢,是车停在室津,我当然没下车,意识有点恢复,看到窗户上有水珠,这休憩所方圆的视野也是开阔得不行,迷糊清醒之间举起手机,拍下了模型似的设计得十分MIJ的冷面油罐车。正要继续失去意识,闻到一阵香味,学生哥回来了,手里拎着什么,嗯如果我没那么懒的话也会下去那个硕大的FamilyMart买一堆吃的。“空调太冷了,你穿短裤睡觉会感冒的,吃点热乎的。”
学生哥:某日午间和新来的日本同事吃饭时提到了我去过高松,对方很诧异的问去高松干嘛,那里似乎并没有什么好的,可相反的是高松却是整个关西-四国旅程中与我的感受最亲近的一个地方,怕是这辈子都没法忘记那里的任何一个细节了(笑)。去高松,是为了登濑户内海诸岛。
表弟说,四国是一定值得去的,即便是坐上几个小时的大巴。点点几乎是从上车没多久,大概还没出大阪就开始睡,我一分钟都没睡,把阪神工业带看了个过瘾。
(点点:睡得昏天黑地不省人事的我)
穿过淡路岛,途经栗林公园[注],午后到达了高松站,这站倒是很像慕尼黑火车站,一时有点懵。先去一眼能望到的港口瞅一眼,旁边就是高松城迹,依傍着高松港,旧时候稳稳的控制着地区贸易。往来直岛的渡轮日间运营时间从清晨到傍晚,最后一班结束得很早,但濑户内海诸岛的主题现代艺术从港口就已经开始了,由学雕塑出身的艺术家大卷伸嗣创作的「Liminal Air:core」两根柱子形成的门,通向艺术之旅,流连间刚好有渡轮停靠,明早或许就是坐这船上岛。
注:栗林公园是日本国特别名胜庭院类中最大的一个,1625年由赞歧领主生驹高俊始建,1875年作为县立公园开园,春秋两季是赏花和赏红叶的名所。
地址: 香川县高松市栗林町一丁目20番16号。
点点: 和17世纪不同,它唾手可得。和17世纪雷同,它品种考究。
这说的是地图。
眼下有高松地图,惯例地被学生哥抽走,这会儿不是在游客中心。
「死ぬかと思った」(译:还以为要死了呢)这一坨是各种濒死体验的告白,各种奇葩死法,说出来恐被人笑,不说出来又得憋死,的大便书一类的出版物。
封面笑死人,自high得不亦乐乎,学生哥在10个步子开外的地图区,时不时用眼技问我好了没有完没完。
(一觉醒来,又一个需要给力曝光的天候)
(大便书系列)
读得懂学生哥的意思,但是不想过去。
腚肌刚从4小时的巴士软座上解放出来,停靠后,目测要跳濑户内海也就是助跑个5分钟的事。
学生哥教授面露难色,像极了起床后的马男波杰克,还以为这是要找马桶,岂料,那是没买到满意的地图的脸。
这执着,这对地图的变态的情感,和维米尔有的一拼。
所以一开头就说了,地图那不是一副静态图像,那是艺术和科学双宿双栖的维度。
因为我也是变态,所以很明白此时学生哥的心情。
更变态的是,也不愿开google map,两个古人踏着高松的动物瓦片,开始用下半身--脚底板思考接下去的走法了。
(Johannes Vermeer, De Soldaat en het Lachende Meisje, 1658)
讃岐国。
这好像又要开始跑火车了,战国的事情,有的。
又是秀吉公,四国战役。但是攻打四国岛还是因为织田政权和长宗我部元亲的黑历史,羽柴秀吉的四国征伐指的是1585年全面出兵淡路。而在讃岐这边,宇喜多秀家是年7月以2万兵力拿下了驻兵200人的高松城。3月开打,8月长宗我部割让阿波(徳島県)、讃岐、伊予(愛媛県),秀吉的四国平定算是告一段落。
(楊洲周延, 豊公四国征討図)
有意思的是,今天的高松城镇,仿佛住的全是长宗我部元亲的后代,晚上出来撞到的幽灵指不定还是穿着鎧兜头顶七朵酢浆草头盔的。我低头看见一个刻印斑驳的窨井盖,但上面长宗我部的奇葩名字不难辨认,秀吉的平行宇宙,始终还是在大坂某处吧。
另一支虫洞,应该在玉藻公园,即高松城遗迹所在。
日本城堡总构橹瓦石垣天守老司机大可不做这一物理动作,玉藻公园为什么是城迹所在,为什么玉藻公园是讃岐的代表景点,通道不在公园里。
小仓百人一首之一的柿本人麻呂,在「万叶集」中吟诵的36个假名,成为日后讃岐国的Catch Phrase。
「玉藻(たまも)よし 讃岐(さぬき)の国は 国柄か(くにから)か 見れども飽(あ)かぬ 神柄(かむから)か ここだ貴(たふと)き」
(水边玉藻漂浮乃讃岐国风 百看不厌的神圣高贵之国)
400多年前高松城周边水域有玉藻,这城就被坊间叫作玉藻城,久而久之,玉藻即高松。
学生哥:在東急inn入住了之后当然不会就这样待在房间里,就算不冲别的,到了出产日本最好乌冬、以乌冬县自誉的香川县首府,怎能不饱餐它一顿地道的赞歧乌冬呢,连宾馆大堂买的乌冬脑团扇看起来都那么美味不可抵挡。玩过全自动马桶之后,就和点点开始溜街了,被路上海报里「乌冬县观光课系长“乌冬健”」的一脸贱样笑的前仰后合,索性叫他乌冬贱。
比起大阪的彻夜欢腾人山人海喧嚣不堪, 高松的傍晚是清爽宜人的,路上人很少,似乎这个城市的居民数量就是很少,但商店街里五脏俱全,从渍菜小店到国际奢侈品之间并没有违和感。
点点:上面的七七八八并没说出口,因为遇上了比我能说会道千百倍的熟食水产店老板。说他老婆是鱼拓艺术家,又会钓鱼又会鱼拓又会书道,近年手笔渐大,把作品陆续搬到了店里做成showroom,店名都改了,塞了个Gallery进去,唤作「熟食画廊」。比如这样五大三粗的捕鱼佬,做起画廊经理人时就变成一副猫嘴猫脸,仿佛老婆是新鲜大トロ(金枪鱼腹部脂肪丰富最高级的一段)。这一连贯的、稳定的、自负的、夸大的生活脚本,兼具叙事性和概念性,和正在一个block开外安静装逼的山口一郎展之间,随机设置了情绪化载体和触觉敏感的开关,可能又一个虫洞打开了,一瞬间乌压压地在我和学生哥头顶上掠过千只麻雀,中邪似地冲向发射塔至高点,惨绝鸟寰,如果面前有台Paparazzi Machine,便能轻而易举把我们拍成Edvard Munch的名作了,让这情绪的铺张收敛下来的,是一只鹰,和索林橡木盾一行即将不敌阿左格时巨鹰出现的镜头如出一辙,声音暂停几秒,紧张感变大,大概有心魂出窍的可能,感觉世界的节奏慢了。鹰好看,它盘了一圈又一圈,麻雀们全然不知(就算知道了也拿不出办法),因为只能飞这么高了。麻雀和鹰,熟食画廊和传统画廊,世俗的,优越的,笑出眼泪的,伪装地球人的故事,我叫它「小岛坎普」。
吃川福之前先在片原町站前的八百屋买了2串鸡肉丸子边吃边看琴电驶过和一脸册无面孔的下班了的上班族,这样心情就会变好,食欲也上来,川福老店,过了晚饭的点,还没迎来第一波夜宵客的空档,占了最宽敞的一席,开始吸乌冬,容器是缸。
(我吃乌冬时的德性可以和这幅图画一较高下,Un petit souper, a la Parisienne,无裤之家疲惫一天后大嚼 1792)
人多了老板娘也开始变热情,没人时她只能直勾勾盯着我和学生哥两个饿死鬼投胎。而我们看她,也没有食べログ(日本大众点评)里说的那样商业,和面条一样,一根到底。川福楼上是可以开party的,当然还是和室,夜色浓了,高松夜宵风潮的主角还是乌冬,这店在商店街,也难怪,后来进来出去的人,都是一副街里街坊的样子,我和学生哥一看就是外星人,和在都会里不同,这还没装呢,就露馅了。想多坐一会儿的,生意太好一会儿功夫店里热气腾腾都要扇扇子了,老板娘气场逼人,貌似也不八卦并无兴趣来和外星人聊天,那只能吃完快滚了。
(被人用眼光宰割的气氛不亚于The Judgment of Cambyses and the Flaying of Sisamnes by Gerard David 1498 之场面)
尾崎豊唱「電車の中 押しあう人の背中にいくつものドラマ を感じて親の背中にひたむきさを感じて このごろふと涙こぼした半分大人の Seventeen's map」(从地铁里推来挤去人们的背影里看到彼此背负的剧情,从父母的背影里看到的拼尽全力,不禁泪在眼眶,属于半个成年人的十七岁地图)
买不到有趣的地图,走入麻雀集体作死的怪圈,一头撞上熟食画廊的橱窗玻璃,一根滚烫乌冬卡在气管。
还以为要死了呢。
つづく
![]() |
the Narrators
点点:不用表弟开口我已经猜到,在东梅田倒车。这回是坐上同样是JR运营的高松EXPRESS大阪号,路上3个半小时,中途在室津PA休憩,这也是神户淡路鸣门机动车道的一部分。
出发前刚错过一班,于是等车时间去阪急买洗漱用品,学生哥帮我买了牙刷和水,接过一看,均是小学生SET(笑)我们的车来了,很大很帅气的高速巴士呐,帮我买了牙刷的人一定很想要这型号的扭蛋哩。长相不老的老司机兼具检票和车厢管理工作,一点都没有乡下人的样子(喂),JR的制服穿着太精神了!还真的驱散了一部分困乏,上车发现硕大一辆车只坐了5,6个人,太棒,可以安心睡觉了!
还真的是一路睡得死沉死沉,怎么醒的呢,是车停在室津,我当然没下车,意识有点恢复,看到窗户上有水珠,这休憩所方圆的视野也是开阔得不行,迷糊清醒之间举起手机,拍下了模型似的设计得十分MIJ的冷面油罐车。正要继续失去意识,闻到一阵香味,学生哥回来了,手里拎着什么,嗯如果我没那么懒的话也会下去那个硕大的FamilyMart买一堆吃的。“空调太冷了,你穿短裤睡觉会感冒的,吃点热乎的。”
![]() |
![]() |
学生哥:某日午间和新来的日本同事吃饭时提到了我去过高松,对方很诧异的问去高松干嘛,那里似乎并没有什么好的,可相反的是高松却是整个关西-四国旅程中与我的感受最亲近的一个地方,怕是这辈子都没法忘记那里的任何一个细节了(笑)。去高松,是为了登濑户内海诸岛。
表弟说,四国是一定值得去的,即便是坐上几个小时的大巴。点点几乎是从上车没多久,大概还没出大阪就开始睡,我一分钟都没睡,把阪神工业带看了个过瘾。
![]() |
(点点:睡得昏天黑地不省人事的我)
![]() |
![]() |
![]() |
![]() |
![]() |
![]() |
![]() |
![]() |
穿过淡路岛,途经栗林公园[注],午后到达了高松站,这站倒是很像慕尼黑火车站,一时有点懵。先去一眼能望到的港口瞅一眼,旁边就是高松城迹,依傍着高松港,旧时候稳稳的控制着地区贸易。往来直岛的渡轮日间运营时间从清晨到傍晚,最后一班结束得很早,但濑户内海诸岛的主题现代艺术从港口就已经开始了,由学雕塑出身的艺术家大卷伸嗣创作的「Liminal Air:core」两根柱子形成的门,通向艺术之旅,流连间刚好有渡轮停靠,明早或许就是坐这船上岛。
![]() |
![]() |
![]() |
注:栗林公园是日本国特别名胜庭院类中最大的一个,1625年由赞歧领主生驹高俊始建,1875年作为县立公园开园,春秋两季是赏花和赏红叶的名所。
地址: 香川县高松市栗林町一丁目20番16号。
点点: 和17世纪不同,它唾手可得。和17世纪雷同,它品种考究。
这说的是地图。
眼下有高松地图,惯例地被学生哥抽走,这会儿不是在游客中心。
「死ぬかと思った」(译:还以为要死了呢)这一坨是各种濒死体验的告白,各种奇葩死法,说出来恐被人笑,不说出来又得憋死,的大便书一类的出版物。
封面笑死人,自high得不亦乐乎,学生哥在10个步子开外的地图区,时不时用眼技问我好了没有完没完。
![]() |
(一觉醒来,又一个需要给力曝光的天候)
![]() |
![]() |
(大便书系列)
读得懂学生哥的意思,但是不想过去。
腚肌刚从4小时的巴士软座上解放出来,停靠后,目测要跳濑户内海也就是助跑个5分钟的事。
学生哥教授面露难色,像极了起床后的马男波杰克,还以为这是要找马桶,岂料,那是没买到满意的地图的脸。
这执着,这对地图的变态的情感,和维米尔有的一拼。
所以一开头就说了,地图那不是一副静态图像,那是艺术和科学双宿双栖的维度。
因为我也是变态,所以很明白此时学生哥的心情。
更变态的是,也不愿开google map,两个古人踏着高松的动物瓦片,开始用下半身--脚底板思考接下去的走法了。
![]() |
(Johannes Vermeer, De Soldaat en het Lachende Meisje, 1658)
讃岐国。
这好像又要开始跑火车了,战国的事情,有的。
又是秀吉公,四国战役。但是攻打四国岛还是因为织田政权和长宗我部元亲的黑历史,羽柴秀吉的四国征伐指的是1585年全面出兵淡路。而在讃岐这边,宇喜多秀家是年7月以2万兵力拿下了驻兵200人的高松城。3月开打,8月长宗我部割让阿波(徳島県)、讃岐、伊予(愛媛県),秀吉的四国平定算是告一段落。
![]() |
(楊洲周延, 豊公四国征討図)
有意思的是,今天的高松城镇,仿佛住的全是长宗我部元亲的后代,晚上出来撞到的幽灵指不定还是穿着鎧兜头顶七朵酢浆草头盔的。我低头看见一个刻印斑驳的窨井盖,但上面长宗我部的奇葩名字不难辨认,秀吉的平行宇宙,始终还是在大坂某处吧。
另一支虫洞,应该在玉藻公园,即高松城遗迹所在。
日本城堡总构橹瓦石垣天守老司机大可不做这一物理动作,玉藻公园为什么是城迹所在,为什么玉藻公园是讃岐的代表景点,通道不在公园里。
小仓百人一首之一的柿本人麻呂,在「万叶集」中吟诵的36个假名,成为日后讃岐国的Catch Phrase。
「玉藻(たまも)よし 讃岐(さぬき)の国は 国柄か(くにから)か 見れども飽(あ)かぬ 神柄(かむから)か ここだ貴(たふと)き」
(水边玉藻漂浮乃讃岐国风 百看不厌的神圣高贵之国)
400多年前高松城周边水域有玉藻,这城就被坊间叫作玉藻城,久而久之,玉藻即高松。
![]() |
学生哥:在東急inn入住了之后当然不会就这样待在房间里,就算不冲别的,到了出产日本最好乌冬、以乌冬县自誉的香川县首府,怎能不饱餐它一顿地道的赞歧乌冬呢,连宾馆大堂买的乌冬脑团扇看起来都那么美味不可抵挡。玩过全自动马桶之后,就和点点开始溜街了,被路上海报里「乌冬县观光课系长“乌冬健”」的一脸贱样笑的前仰后合,索性叫他乌冬贱。
![]() |
![]() |
![]() |
比起大阪的彻夜欢腾人山人海喧嚣不堪, 高松的傍晚是清爽宜人的,路上人很少,似乎这个城市的居民数量就是很少,但商店街里五脏俱全,从渍菜小店到国际奢侈品之间并没有违和感。
点点:上面的七七八八并没说出口,因为遇上了比我能说会道千百倍的熟食水产店老板。说他老婆是鱼拓艺术家,又会钓鱼又会鱼拓又会书道,近年手笔渐大,把作品陆续搬到了店里做成showroom,店名都改了,塞了个Gallery进去,唤作「熟食画廊」。比如这样五大三粗的捕鱼佬,做起画廊经理人时就变成一副猫嘴猫脸,仿佛老婆是新鲜大トロ(金枪鱼腹部脂肪丰富最高级的一段)。这一连贯的、稳定的、自负的、夸大的生活脚本,兼具叙事性和概念性,和正在一个block开外安静装逼的山口一郎展之间,随机设置了情绪化载体和触觉敏感的开关,可能又一个虫洞打开了,一瞬间乌压压地在我和学生哥头顶上掠过千只麻雀,中邪似地冲向发射塔至高点,惨绝鸟寰,如果面前有台Paparazzi Machine,便能轻而易举把我们拍成Edvard Munch的名作了,让这情绪的铺张收敛下来的,是一只鹰,和索林橡木盾一行即将不敌阿左格时巨鹰出现的镜头如出一辙,声音暂停几秒,紧张感变大,大概有心魂出窍的可能,感觉世界的节奏慢了。鹰好看,它盘了一圈又一圈,麻雀们全然不知(就算知道了也拿不出办法),因为只能飞这么高了。麻雀和鹰,熟食画廊和传统画廊,世俗的,优越的,笑出眼泪的,伪装地球人的故事,我叫它「小岛坎普」。
![]() |
![]() |
![]() |
![]() |
![]() |
![]() |
![]() |
![]() |
![]() |
![]() |
吃川福之前先在片原町站前的八百屋买了2串鸡肉丸子边吃边看琴电驶过和一脸册无面孔的下班了的上班族,这样心情就会变好,食欲也上来,川福老店,过了晚饭的点,还没迎来第一波夜宵客的空档,占了最宽敞的一席,开始吸乌冬,容器是缸。
![]() |
![]() |
![]() |
![]() |
(我吃乌冬时的德性可以和这幅图画一较高下,Un petit souper, a la Parisienne,无裤之家疲惫一天后大嚼 1792)
人多了老板娘也开始变热情,没人时她只能直勾勾盯着我和学生哥两个饿死鬼投胎。而我们看她,也没有食べログ(日本大众点评)里说的那样商业,和面条一样,一根到底。川福楼上是可以开party的,当然还是和室,夜色浓了,高松夜宵风潮的主角还是乌冬,这店在商店街,也难怪,后来进来出去的人,都是一副街里街坊的样子,我和学生哥一看就是外星人,和在都会里不同,这还没装呢,就露馅了。想多坐一会儿的,生意太好一会儿功夫店里热气腾腾都要扇扇子了,老板娘气场逼人,貌似也不八卦并无兴趣来和外星人聊天,那只能吃完快滚了。
![]() |
(被人用眼光宰割的气氛不亚于The Judgment of Cambyses and the Flaying of Sisamnes by Gerard David 1498 之场面)
尾崎豊唱「電車の中 押しあう人の背中にいくつものドラマ を感じて親の背中にひたむきさを感じて このごろふと涙こぼした半分大人の Seventeen's map」(从地铁里推来挤去人们的背影里看到彼此背负的剧情,从父母的背影里看到的拼尽全力,不禁泪在眼眶,属于半个成年人的十七岁地图)
![]() |
买不到有趣的地图,走入麻雀集体作死的怪圈,一头撞上熟食画廊的橱窗玻璃,一根滚烫乌冬卡在气管。
还以为要死了呢。
つづ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