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的我
曾经的我将别人视为一切,即便从小就很独立,那时的我特别依赖朋友,觉得孤独失去活着的意义,那时,有位打算学日语并且出国留学的朋友,他告诉我说:“凡事得靠自己”。我却将老话改了回答他:“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或许是出于玩笑,总之我是这样回答他。高中以后,我们很巧的读了同一所高中,他也跟着自己的目标,学了日语,顺利的出国了。
步入大学,一切都变得陌生,认识了很多人,在大学,我做了很多兼职,这时我又想起了那年夏天他对我的话,曾经我因为一个人记住了一句话,现在我因为一句话记住了一个人。
今天,我把今天过得很好很充实,读了一些闲书,有了自己的目标,很幸福,恰巧,读到了周国平先生写的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这正是我现在的感受,同时这也是我在豆瓣上的第一篇日记,我是独处不孤独的姑娘……
步入大学,一切都变得陌生,认识了很多人,在大学,我做了很多兼职,这时我又想起了那年夏天他对我的话,曾经我因为一个人记住了一句话,现在我因为一句话记住了一个人。
今天,我把今天过得很好很充实,读了一些闲书,有了自己的目标,很幸福,恰巧,读到了周国平先生写的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这正是我现在的感受,同时这也是我在豆瓣上的第一篇日记,我是独处不孤独的姑娘……
![]() |
![]() |
![]() |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