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汪家
我揪着2013的尾巴来汪家的。正值冬季,这里比山下要冷的多些,我像裹粽子一样度过了这样一个冬。 虽然寒冷但趣事一点都不少,从围炉吃零食聊天到扎堆煮吃的再到丰富的课外活动,留下的欢乐多于寒冷。我便开始用热情的心去触摸干枯的冬,轻轻触摸,轻轻触摸,竟然生长起一垄一垄丰盈的故事来……

看这里都是熟悉的面孔,热闹的景象,我们怎敢忘掉。一个不回家的周末小伙伴们齐动手给自己办一个小小的周末盛宴。让我们举杯共饮,友谊地久天长!

临近期末,一场大雪与我不期而遇,下雪的冬天才算是真正的冬天,也是大自然特地馈赠给爱美之人的礼物。从“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到“瑞雪兆丰年”人人都爱雪,我们在这突如其来的美景里尖叫撒欢。看着一直蔓延到天边的白雪皑皑,给这个冬天增加了许多诗意的道白。此时我真想从那醉人的白绒毯里携一瓣六角的精灵而来,把我的世界装饰得风华雪月一点。

这寂静的冬天,在这盛大的孤独里一定蕴藏着一场震撼的春的怒放,也正是在攒足了劲儿地迎接着那些怒放的生命。那么,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又是一年开学季,我们踩着万物复苏的节奏轻快的回到了这里。沿途都是樱花烂漫,汪家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也因为她来的缓慢而显得弥足珍贵。与此同时一大波的趣事儿也参杂着第一股暖风随之而来

我一直是个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人,对于这个卡着季节点到来的折耳根,也是满心欢喜的去尝试。趁着三月头,我们便三五成群开始关注学校周围的山坳,地渠边。刚长出来的折耳根嫩芽尤其可爱,吃起来爽嫩可口。所以我们总是在午后放学时间去野外兜兜。不时观察路边草丛希望能发现它们出土的痕迹。

一场小雨过后是挖折耳根的好时机,放学后约上几个小伙伴,带上小刀、小铲准备好塑料袋从学校的后山一直寻上去,总会有不少的收获。每一次的外出即使没有找到想要的,但也觉得颇有趣味,在寻野菜的同时还会体会到其他事物的乐趣,生活处处是美景。小学时老师就告诉我们: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如采一朵野花,摘几片树叶,拾几个松果都会觉得充实,美好。

三月是女性的好日子,在每年的三月八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从普通的庆祝对女性的尊重、庆祝对女性的爱到庆祝女性在经济、政治及社会领域的成就。作为女性,所以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庆贺我们的节日。我们小伙伴去吃一顿火锅吧,在这里可是算豪华套餐了。

还记得那一次的春游吗?这是一场持久步行战,心情愉悦的同时身心也疲惫了。 转眼花开花落,山坡由黄变绿。天气渐热,裹着厚衣服一动弹就开始冒汗了,气温回升,春意渐浓了。

渐暖的天儿里,我们开始在晚饭后习惯性的散散步。也顺便寻找季节变化的痕迹。油菜花到处开的一片一片,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夕阳映在背影上,那么美丽,动人。就像她们待人接物一样暖暖的很贴心。我爱这里的人们。

只有运动才能让人保持活力。接下来坚持晨跑,从一个季节跑到另一个季节,观察的景象都不尽相同,带来的感觉也大不一样。每天都能从晨曦微露里汲取到正能量。

春来了,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要去野外寻找春的足迹,那么,我们一起来观察大自然吧。我真心的爱着这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以至于现在还是经常想起他们。因为他们个个都是听话懂事的小大人。

汪家是一个只凭温度分辨不出季节的地方,所以我们这里的小伙伴都共同拥有一个尴尬的交接点。每到周五回城,别人短裙体恤与我们长裤外套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我们依然在山间野外仔细寻找着季节更换的踪迹。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每天晨跑都要经过这段路,总是剩下一小段路迎着晨光慢慢的走回去。途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老一小,爷爷帮孙子背着小书包,朝阳映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树影子随意的在他脸上闪过。孩子天真可爱,走在爷爷前面一步一蹦哒的向前去,阳光抽象的将他们的背影勾勒出了一个大大的福字,希望他们是幸福的。

低头环顾四周,小草叶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着五彩光,泥土混着青草的香味荡漾在空气中,是何等的魅力让我放弃了温暖的被窝,换来了满满的元气。除了阳光下的小路就数热闹的菜市场了。

作为资深吃货的我,怎么能抵挡美食的诱惑。阳光斑驳的汪家菜市,熙熙攘攘热闹着,却又有着让人安心的秩序。沿着台阶一整排都是摆放着最新鲜的当季蔬菜和水果,正值夏季红红的樱桃,绿绿的豌豆角,饱满的蚕豆粒,还有红里透白的鲜草莓怎么能不让人爱不释手呢。每逢当场天,我们结伴早早的来凑热闹,眼睛应接不暇的环扫着这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一圈走下来,手里已经拎上了好几大袋。几乎每一个当场的早晨我们都是满载而归。每次都能吃上最新鲜的樱桃和无农药无化肥的农家草莓。


一波又一波的新鲜水果还未接近尾声,我们的新玩意又接踵而来。这可不是能在逛早市里满足其乐趣的,而是要亲自去尝试,去寻找,然后采摘,加工。一系列的工序其实也不过就是自给自足。我们身处山上就要好好的利用山里的资源,源源不断的找寻与生命接轨的食材和乐趣。


逛完了菜市场我们将脚步转向了山脚下的荒地。各种野菜长的水灵水透,最多的就数灰灰菜了,连续几天的阴雨天给灰灰菜的生长提供了重要条件,一苗一苗都长的肥嘟嘟密密麻麻满地都是。晨跑结束钻进地里不到十分钟便采好一大袋,回家水里焯一下,放上调料凉拌出来。真真是美味佳肴,淡淡的清香味让人回味无穷。还是消火降压的好食材呢。


雨后清新的空气配上清香扑鼻的野菜也是最有意境的事了。但雨后的土地就不那么清新脱俗了,黏黏的泥巴恨不得把我们栽进地里,我们吃力的在地里挪动着脚步,仿佛腿上绑了几十斤沙袋一般。看我和小伙伴的脚丫子,像是穿上了50版的手工棉鞋一样硕大。哈哈……

采野菜逛市场终究没让我们疲倦下来,近处的风景看多了,也想去山的那一边看看。当你翻过崇山峻岭,走过漫山遍野,穿过丛林荆棘时,它的出现会让人觉得走再多路都是值得的。是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

没错,是他就是他,我们的野草莓,他又叫泡儿。多少人为了一睹芳容,天没亮就拎着小桶离开家,从这山攀到那山,有的甚至开车去好几十公里外,就为将泡儿摘回家,给家人烙出好吃的泡儿饼。酸甜可口还透着一股天然的清香味,想起来我又默默的咽了咽口水。


这也算得上夏天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事了。我和好朋友用了一下午的时间翻了好几座山,由于经验不足摘到的泡儿完全不没能和走过的路成正比,只有路程的十分之一差不多。或多或少我们也算有一点收获,回来之后我们两一鼓作气,从摘,洗,腌,和面,加工。经过这么多工序总算将我们的劳动成果显现了出来。饼的味道已经记忆模糊了,但那种亲力亲为的感觉一点也没忘,人一辈子没有多少事情从头到尾能够自己亲身去体验。那一段小小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转眼间充实又多彩的半学期又接近尾声了。天渐长,夏更浓。

追着夏日的余温,再次回来已是夏末秋初。跟高高的天空对视,看树木繁茂的山坡,你会觉得自己在那个瞬间被带离了吵闹的生活之外。心理学研究说,当人遇到比自己更伟大的东西时,会减少“自我中心”的想法。对一个季节感到敬畏,这种感受很短暂,但会丰富你的记忆。 这种宜人的忧郁很温和。秋天,像是世界突然意识到自己该安静下来了。

清晨,阳光很好,暖暖的,不再是一团流火。 原来阳光的温度也开始凉了。


多雨的天气里,树叶在雨水的冲刷下悄悄的变成了红色。一场雨后,天空变得更空更高了。我们又开始在晚饭后习惯性的散散步。草已黄,叶已落。秋天,人们好像有更多机会关注到这些本来很少注意的微小事物。孩子们去野外一阵疯玩,带回一些香椿果子回来做手工。



生活处处有艺术。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这里没有橘柚飘香,有的是山里特产的八月瓜。圆滚滚的身子悬挂在藤叶上,个个惹人爱。成熟的八月瓜会大方的解开衣服漏出白里透亮的果肉,摘一枚下来掰开果皮,软糯的果肉好吃的让人心醉。至今都还唇齿留香。


记忆经过几次洗劫,选择性地忘了很多事情,但那些清晨花开的瞬间一直被铭记,那些烙印在记忆里的漫山遍野。热闹锦簇的野山菊,金黄金黄一大片一大片的,据说用这种野山菊泡茶喝可以消炎治感冒,所以每到这时除了忙碌的蜜蜂之外更多了一些陌生的身影时不时穿梭于野花丛中。


一直低调的野棉花抛出了她隐藏了大半个季节的火红,惹的山野一片热闹非凡。好一个多彩的秋!

渐寒的天最少不了煮一锅热腾腾的小火锅了,又到了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快乐的时光,约好一个下午一起动手煮。整个楼道飘香四溢,香菇,豆腐,藕片,红肠,豆芽,笋子,土豆,蘑菇,土豆粉,宽白粉,鸡脚,木耳……应有尽有!大家一起吃饭,一起聊天,这也是增进感情的最好方式了。天虽冷了,但小伙伴们共同聚集在一个回荡着友谊之歌的大家庭,温暖,融洽!

窗外柳叶纷飞的日子过去了,只剩下孤零零随风摆动的枯柳枝。天冷了,又一年即将结束! 许多故事总是冗长又多情的,而我只想简单的将我在汪家乡这块土地上经历的春夏秋冬记录下来,这里的美景,这里的趣事,这里每一个善待我的人儿,我都小心翼翼的藏在心里。我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妙笔生花的水平。有的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201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