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这样一步一步毁掉子女的幸福的
在我们一生的光景中,无论我们怎样评价家庭的作用都不为过的。每个人都希望有个完美的家庭,也希望在将来建立一个幸福的所在。只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看着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的处境,大多数人估计都有一种悲凉之感,到底说,冰冷和绝望不知何时已经悄悄爬上心头。
不幸是会传染的,甚至是会遗传的。即便我们非常努力地改变,仍然会将痛苦的东西传递给身边人,甚至是自己的下一代。有意无意中,曾经深深伤害过我们的那根刺已经被我们拿来去伤害自己的朋友,乃至自己的儿女了。
当年读张爱玲,有那么几篇小说是读了又读的,除了《倾城之恋》和《色戒》,就是《金锁记》了。前两个究竟是涉及家庭部分的东西不多,而《金锁记》则是彻彻底底的一个家庭的悲剧。张爱玲的小说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并非《倾城之恋》,而是《金锁记》,悲剧最容易引发人的共鸣,其中最大的共鸣往往来自于家庭悲剧。
曹七巧原本是北京底层社会的女儿,家里是卖麻油的。原本这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想不到阴差阳错地被京城大户姜家看上,入门做了二奶奶。哪儿有那么便宜的事儿,做二奶奶肯定要非富即贵的,能够让一个底层不识字的妇女嫁进来,估计这老二是有问题的。果然,老二患有先天性的软骨症,一辈子瘫在床上,大户人家的闺女谁肯嫁给他?
曹七巧嫁进来,物质水平上升了,但底层社会的影子和瘫痪丈夫的现实,让她根本没法真正做人,一生都活在别人的嘲讽当中,包括丫鬟。曹七巧其实明白,在这个家里,她必须为自己的利益摇声呐喊,必须让自己泼辣乖戾,否则就只有一辈子受气了。久而久之,曹七巧练就了一身的本事,她能用一张嘴,把人毁得体无完肤。“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跟他打过交道的人,无不气得咬牙切齿。
曹七巧确实相当可怜,嫁个那样的丈夫,很难有什么夫妻生活。想要去偷个汉子,没人敢去沾她。这样泼辣难缠的女人,谁敢亲近她?情欲上的不满足,导致她最财欲得病态疯狂。家产分了之后,她就如守财奴一般,不容许别人动了,甚至只要有人跟她示好,她就认为人家在打她的财产的主意。她跟她自己的亲哥哥断了关系,跟婆家断了关系,总之就是想要在这对财产中慢慢去消耗自己的生命。消耗自己的生命还算小事,她还有更大的野心:毁掉儿女的幸福!
儿子除了吸鸦片就是逛窑子,老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张罗着给儿子娶媳妇儿。媳妇儿芝寿刚嫁进来的时候还是很幸福的,至少长平不再逛窑子了。别人幸福的生活,就是对曹七巧的最大的嘲讽,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曹七巧就是有一种能力,可以毁灭任何人的幸福。
儿子结婚没多久,就把儿子请到了自己房间里,让儿子给她点烟,一点就是一晚上。害得芝寿坐等空房,以后天天如此。丈夫被婆婆叫去自己又不能说什么,但总这样下去,她又能怎么办呢?还有更要命的,这每晚儿子都跟母亲睡,儿子儿媳那点事儿都被她打听出来。打听出来不要紧,第二天跟别人打麻将,当着亲家母的面,就开始开启了儿媳的玩笑。气得芝寿的亲娘没处说理。
时间久了,长平也想念以前的生活了,又开始逛窑子了。曹七巧看到儿子这样,就又给她娶了一房姨太太,这姨太太倒是很争气,还给他生了孩子。芝寿更受冷落,日渐消瘦,不久得了肺痨,就去世了——就在那位姨太太生孩子当天。那位姨太太光景也不好,生完孩子一年以后,吞鸦片自杀了。儿子从此再未敢娶媳妇儿了,当曹七巧的儿媳,那是人生的最大的诅咒。
最恐怖的就是女儿长安了,长安到了上学的年纪,曹七巧就让她上学去了。上学是件特别开心的事情,长安每天都蹦蹦跳跳,这下曹七巧就不开心了,硬是不让她上学了。这时候长安已经十三岁多了。有一天曹七巧突然想起来,你这大脚怎么可以啊,来,妈要给你裹脚,小脚才好看!家里佣人看不下去了,都什么年代了,早就不兴裹脚了!曹七巧一边骂佣人,一边给长安裹了脚,疼得她哭天喊地,但也没用。后来还是放开了,但长安的脚再也没复原过了。不仅如此,她还撺掇长安吸鸦片,光儿子吸不行,女儿也要迎头赶上啊!一家人都沉浸在了鸦片的烟气里了。
到了出嫁的年纪,长安迟迟嫁不出去。曹七巧有自己的打算,小伙子家里条件不好,怕是来侵吞家产的,家里条件不错的,又不看不上长安。毕竟长安并非绝世美女,家中也并非真的万贯家财。这么拖着,一下子就三十了。
老三的女儿还是不忍心,堂姐的命太苦,她还是希望能帮助长安,至少有个幸福的婚姻吧?但直到曹七巧不乐意,只能悄悄进行。长安认识了一个叫童世舫的留洋学生,不久之后就确定了关系。这事儿总不能瞒着啊,但长安也明白,她那母亲肯定是不会同意的,那万贯家产她才不能轻易给别人抢走呢!长安羞于提起自己的母亲,但也害怕母亲,最终她还是想要分手了。
后来不管怎么说,曹七巧总算愿意让女儿嫁出去了。长安和童世舫私下的约会就更多了,甚至不久就订婚了。但见家长一事,一直都没有提起。很简单,这样的母亲,谁愿意让自己心爱的人见到?不过长安越来越开朗,她倒是看在眼里的。曹七巧还是很聪明的,想见见这位未来女婿,她邀请童世舫来家中做客——其实,是想拆散他们。
童世舫第一次见曹七巧时,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疯子。”疯子咋啦,总不能说出来吧!寒暄几句后,问她,长安怎么还没过来啊!曹七巧来了句,别着急,她抽完这口马上就下楼来了!这信息量太大,童世舫没接受得了。不过他很清楚,这事儿成不了,他怎么可能会娶一个吸鸦片的姑娘!
一个好端端的孩子的幸福就这样被毁了。长安再也不会想要去嫁人去结婚了。
“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的子女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曹七巧的尖刻和残暴让人愤恨,当她的一生被不幸和绝望充满,她就丝毫不希望身边的任何人会有个幸福的前程。《金锁记》的最后,张爱玲说:三十年前的越来那个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曹七巧并没有真正在这个社会消失,大多数人并不会有曹七巧那般绝望,不会如她那般压抑,但依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父母,用自己的爱心去抹杀这儿女的幸福,用自己的无能去阻拦骨肉的快乐。
往往就是这样,毁掉儿女幸福的人,往往不是别人,正是父母本身。毕竟,放眼望去,在这个充满了罪恶的社会之中,幸福的家庭凤毛麟角,真正生存在地上的家庭,大多是有着各种自己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冲突。看似幸福,实则凄凉。生存于其中的儿女,许是衣食无忧,但也并非全无伤感。电影《亚历山大大帝》从头到尾不光是在描述他雄韬伟略的短暂一生,还有他那狂躁变态的母亲。卧病在床的亚历山大,梦到是自己的母亲,焦虑不安的甚至想要在噩梦中惊醒。那是一代伟人,他却是个被母亲摧毁了精神的可怜孩子。
无论如何,我们终究是要走上“做父母”这条路的。在还未懂得婚姻为何物,不懂得丈夫与妻子的责任时,我们就开始做起了父亲和母亲,那当时何等艰难。当如何去做父母,我们还未真正明白,也许我们也不会明白。但我真不希望有一天我阻挠、破坏甚至毁掉自己孩子的幸福。但如何防止,我仍是不知所以,也许只有真正做了父亲,真正做了母亲,才能有所作为吧。纸上谈兵,想来容易,但也失了真义。那些让子女健康成长生活幸福的父母们,才是天地间真正的英雄。
不幸是会传染的,甚至是会遗传的。即便我们非常努力地改变,仍然会将痛苦的东西传递给身边人,甚至是自己的下一代。有意无意中,曾经深深伤害过我们的那根刺已经被我们拿来去伤害自己的朋友,乃至自己的儿女了。
当年读张爱玲,有那么几篇小说是读了又读的,除了《倾城之恋》和《色戒》,就是《金锁记》了。前两个究竟是涉及家庭部分的东西不多,而《金锁记》则是彻彻底底的一个家庭的悲剧。张爱玲的小说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并非《倾城之恋》,而是《金锁记》,悲剧最容易引发人的共鸣,其中最大的共鸣往往来自于家庭悲剧。
曹七巧原本是北京底层社会的女儿,家里是卖麻油的。原本这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想不到阴差阳错地被京城大户姜家看上,入门做了二奶奶。哪儿有那么便宜的事儿,做二奶奶肯定要非富即贵的,能够让一个底层不识字的妇女嫁进来,估计这老二是有问题的。果然,老二患有先天性的软骨症,一辈子瘫在床上,大户人家的闺女谁肯嫁给他?
曹七巧嫁进来,物质水平上升了,但底层社会的影子和瘫痪丈夫的现实,让她根本没法真正做人,一生都活在别人的嘲讽当中,包括丫鬟。曹七巧其实明白,在这个家里,她必须为自己的利益摇声呐喊,必须让自己泼辣乖戾,否则就只有一辈子受气了。久而久之,曹七巧练就了一身的本事,她能用一张嘴,把人毁得体无完肤。“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跟他打过交道的人,无不气得咬牙切齿。
曹七巧确实相当可怜,嫁个那样的丈夫,很难有什么夫妻生活。想要去偷个汉子,没人敢去沾她。这样泼辣难缠的女人,谁敢亲近她?情欲上的不满足,导致她最财欲得病态疯狂。家产分了之后,她就如守财奴一般,不容许别人动了,甚至只要有人跟她示好,她就认为人家在打她的财产的主意。她跟她自己的亲哥哥断了关系,跟婆家断了关系,总之就是想要在这对财产中慢慢去消耗自己的生命。消耗自己的生命还算小事,她还有更大的野心:毁掉儿女的幸福!
儿子除了吸鸦片就是逛窑子,老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张罗着给儿子娶媳妇儿。媳妇儿芝寿刚嫁进来的时候还是很幸福的,至少长平不再逛窑子了。别人幸福的生活,就是对曹七巧的最大的嘲讽,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曹七巧就是有一种能力,可以毁灭任何人的幸福。
儿子结婚没多久,就把儿子请到了自己房间里,让儿子给她点烟,一点就是一晚上。害得芝寿坐等空房,以后天天如此。丈夫被婆婆叫去自己又不能说什么,但总这样下去,她又能怎么办呢?还有更要命的,这每晚儿子都跟母亲睡,儿子儿媳那点事儿都被她打听出来。打听出来不要紧,第二天跟别人打麻将,当着亲家母的面,就开始开启了儿媳的玩笑。气得芝寿的亲娘没处说理。
时间久了,长平也想念以前的生活了,又开始逛窑子了。曹七巧看到儿子这样,就又给她娶了一房姨太太,这姨太太倒是很争气,还给他生了孩子。芝寿更受冷落,日渐消瘦,不久得了肺痨,就去世了——就在那位姨太太生孩子当天。那位姨太太光景也不好,生完孩子一年以后,吞鸦片自杀了。儿子从此再未敢娶媳妇儿了,当曹七巧的儿媳,那是人生的最大的诅咒。
最恐怖的就是女儿长安了,长安到了上学的年纪,曹七巧就让她上学去了。上学是件特别开心的事情,长安每天都蹦蹦跳跳,这下曹七巧就不开心了,硬是不让她上学了。这时候长安已经十三岁多了。有一天曹七巧突然想起来,你这大脚怎么可以啊,来,妈要给你裹脚,小脚才好看!家里佣人看不下去了,都什么年代了,早就不兴裹脚了!曹七巧一边骂佣人,一边给长安裹了脚,疼得她哭天喊地,但也没用。后来还是放开了,但长安的脚再也没复原过了。不仅如此,她还撺掇长安吸鸦片,光儿子吸不行,女儿也要迎头赶上啊!一家人都沉浸在了鸦片的烟气里了。
到了出嫁的年纪,长安迟迟嫁不出去。曹七巧有自己的打算,小伙子家里条件不好,怕是来侵吞家产的,家里条件不错的,又不看不上长安。毕竟长安并非绝世美女,家中也并非真的万贯家财。这么拖着,一下子就三十了。
老三的女儿还是不忍心,堂姐的命太苦,她还是希望能帮助长安,至少有个幸福的婚姻吧?但直到曹七巧不乐意,只能悄悄进行。长安认识了一个叫童世舫的留洋学生,不久之后就确定了关系。这事儿总不能瞒着啊,但长安也明白,她那母亲肯定是不会同意的,那万贯家产她才不能轻易给别人抢走呢!长安羞于提起自己的母亲,但也害怕母亲,最终她还是想要分手了。
后来不管怎么说,曹七巧总算愿意让女儿嫁出去了。长安和童世舫私下的约会就更多了,甚至不久就订婚了。但见家长一事,一直都没有提起。很简单,这样的母亲,谁愿意让自己心爱的人见到?不过长安越来越开朗,她倒是看在眼里的。曹七巧还是很聪明的,想见见这位未来女婿,她邀请童世舫来家中做客——其实,是想拆散他们。
童世舫第一次见曹七巧时,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疯子。”疯子咋啦,总不能说出来吧!寒暄几句后,问她,长安怎么还没过来啊!曹七巧来了句,别着急,她抽完这口马上就下楼来了!这信息量太大,童世舫没接受得了。不过他很清楚,这事儿成不了,他怎么可能会娶一个吸鸦片的姑娘!
一个好端端的孩子的幸福就这样被毁了。长安再也不会想要去嫁人去结婚了。
“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的子女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曹七巧的尖刻和残暴让人愤恨,当她的一生被不幸和绝望充满,她就丝毫不希望身边的任何人会有个幸福的前程。《金锁记》的最后,张爱玲说:三十年前的越来那个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曹七巧并没有真正在这个社会消失,大多数人并不会有曹七巧那般绝望,不会如她那般压抑,但依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父母,用自己的爱心去抹杀这儿女的幸福,用自己的无能去阻拦骨肉的快乐。
往往就是这样,毁掉儿女幸福的人,往往不是别人,正是父母本身。毕竟,放眼望去,在这个充满了罪恶的社会之中,幸福的家庭凤毛麟角,真正生存在地上的家庭,大多是有着各种自己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冲突。看似幸福,实则凄凉。生存于其中的儿女,许是衣食无忧,但也并非全无伤感。电影《亚历山大大帝》从头到尾不光是在描述他雄韬伟略的短暂一生,还有他那狂躁变态的母亲。卧病在床的亚历山大,梦到是自己的母亲,焦虑不安的甚至想要在噩梦中惊醒。那是一代伟人,他却是个被母亲摧毁了精神的可怜孩子。
无论如何,我们终究是要走上“做父母”这条路的。在还未懂得婚姻为何物,不懂得丈夫与妻子的责任时,我们就开始做起了父亲和母亲,那当时何等艰难。当如何去做父母,我们还未真正明白,也许我们也不会明白。但我真不希望有一天我阻挠、破坏甚至毁掉自己孩子的幸福。但如何防止,我仍是不知所以,也许只有真正做了父亲,真正做了母亲,才能有所作为吧。纸上谈兵,想来容易,但也失了真义。那些让子女健康成长生活幸福的父母们,才是天地间真正的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