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or消失: 东西街头艺术家各自玩
![]() |
[故事主角]:JR 刘勃麟
[人物身份]:街头艺术家 行为艺术家
[背景资料]:TED 演讲
一.图片和胶水的力量:艺术能改变世界吗?
2011年3月2日,美国加州长滩,街头摄影艺术家JR被授予TED年度大奖。站在演讲台的JR戴着墨镜,看起来像是欧洲的王家卫,保持着故事主角应有的神秘感。我不知道为什么他要这样做,但相信他是很多政府和城市管理者都不欢迎的人,所以最好在全球最大的演讲分享平台上还是不要让人认识他的脸。而且“JR”本身就是个代号,他始终保持匿名并从不解释他的作品,为的只是将空间和作品解释权留给看过他作品的路人。
有一段文字,这样描述JR:“他是一个游走于街头艺术创作与行动主义的摄影家。对他而言,街头是一个巨大的艺术画廊,而城市则是他展览的大舞台。从巴黎到洛杉矶,途径蒙费梅伊-克利希地区以及耶路撒冷,JR在许多街头艺术被禁止的地区和国家都张贴了他的巨幅照片。”
而他是怎么描述自己的成长的呢:“我15岁就开始搞艺术,那时没想着改变世界;我那时喜欢涂鸦就到处写下我的名字,城市就是我的画布。我和朋友在巴黎的隧道里涂鸦,在屋顶上涂鸦。每一次,都像是一场冒险,短暂而刺激。这就像给社会烙上我们的记号,在每栋建筑顶端表明,“我,来过。”
![]() |
![]() |
而这些都是城市管理者和不喜欢涂鸦的居民们打击的对象。“直到有一次,我在地铁里捡到一台廉价相机,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和朋友一起记录我们的冒险之旅,然后把照片洗出来,照片很小,就这么大吧。就这样,17岁那年,我开始将这些照片贴到墙上。我还”举办“了人生中第一次街头涂鸦, 就是把街头当做画廊。我特地给照片画上彩色边框,那大家就不会以为是广告了。真的,我觉得城市是我能想象的最棒的画廊。我不会将照片集结成册,然后拿给画廊让他们评判 我的作品是不是够格展出。我把决定权交给街上的路人。
![]() |
JR和他的街头冒险艺术之旅可谓一路玩到大。直到有一天,一个严重的街头动乱事件深深的影响了他。2005年11月,一个北非移民少年意外触电死亡激发了当地移民的强烈不满,冲突蔓延开来,巴黎街道陷入火海。JR熟悉的年轻人成为社会和媒体恐惧和厌恶的对象。
这引起了JR深深的不安:“我看着他们,这是真的吗?在一个汽车烧着了的画面里,我看到墙上有一张我贴的照片,那是一年前贴的,是违规张贴,依然在那里。这些,可都是我朋友的面孔啊,我认识他们,他们不是天使,但也不是魔鬼。我从电视里看到他们时,他们仿佛也透过电视在盯着我,那感觉很怪。”
JR觉得自己该向世界和当地居民们讲述下,他所认识的街头少年的人性真相:“我又去了那里,带着一个28毫米焦距镜头的相机,那时我的设备只有这个。那台相机在拍摄时需要将距离拉近到10英寸(1/4米),因此只有有了他们信任才能做到。我当时拍了四张面部特写,他们来自波士基。 他们做各种鬼脸,表情夸张,展现自我。然后,我把大幅招贴张贴在巴黎中产阶级聚集区,照片下面有他们的姓名,年龄,甚至地址。一年之后,这场展览蔓延到了巴黎的墙垣上, 他们拍下这些照片,这些被媒体忽视和扭曲的形象,他们现在自豪地展示他们真实的表情。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图片和胶水的力量。”后来,纽约时报也报道了这一事件,从而引起世界关注。
![]() |
因为镜头的原因,JR把这个项目叫做《28mm》,那么,艺术能够改变世界吗?不知道,但这些夸张大眼睛甚至有点搞笑的面孔,激发了路人的思考,“哦,他和我们一样?他(她)有着这样的故事?”
![]() |
二. 放大:让冲突的人面对面
《28mm》的成功激发了JR,他想把他的创意和作品带向更多的人群。
“2006,中东地区冲突不断,充斥着我整个耳膜。相信我,那会儿,他们只说,是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冲突。于是我和我朋友马可决定去那里,看看谁是真正的巴勒斯坦人谁又是真正的以色列人,他们区别很大吗?到那之后,我们游走街间,跟当地人攀谈聊天,而我们认识到事情跟媒体的说辞有些不同。于是我们决定给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拍面部特写,就像之前那样,他们当中有司机、律师和厨师。我们让他们对着镜头做个鬼脸,作为加入此次活动的“个性签名”,不是微笑。那不能真实地表达你自己和你的感受。他们也都同意我将这些照片挨个张贴在墙上。我打算贴八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城市,而且给隔离墙的两面都贴上。 那一次,我们举办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非法艺术展, 我们叫做“面对面”。
![]() |
很多人说JR的艺术项目不可能实现,市政部门不会同意的,当地的武装力量会射杀他们,甚至哈马斯会绑架他们。JR和他的小伙伴们却仍像个巴黎街头涂鸦的顽童,顽皮而又勇敢地开始了街头的拍摄和张贴。这一次,JR选择了巴以双方相同职业的普通人,拍摄他们搞怪的神情,然后张贴在一起。JR在张贴的时候,还特别高兴人们问他,“你的照片会有大?”JR就得意地告诉提问的人: “有你房子那么大。” 刚开始,他们贴完巴勒斯坦那一墙时,发现他们的梯子不够高,没法继续。当时有几位巴勒斯坦小伙子说, “没事儿,稍等,我来想办法。” 随后他去了耶稣诞生大教堂搬来了一座很老的梯子,“那梯子真的老到可能见证了耶稣的诞生”。完成“面对面”计划,只有我们六个朋友,两架梯子,两把刷子,一辆租来的小车,一台相机,还有20,000平方英尺的纸张。“我们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
![]() |
有一次,在巴勒斯坦的拉马拉,JR的团队正在墙上糊照片,他们选的都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闹市区。
人们围了过来,问”你们在干嘛?“ ”哦,这是个有关艺术的工程, 我们贴的是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照片,他们是同一个职业的,这两个,都是出租车司机。“紧接着的往往是沉默。你是说你正在贴一张以色列人的面孔, 就在这里贴?” “对啊,对啊,这是工程的一部分嘛。” 接着我总是有意沉默一会儿,然后问他们,“那你能分辨出哪个是巴勒斯坦人,哪个是以色列人吗? 而他们大部分人都分不出来。
这真的是个动人的时刻,他不是记者,也不是社会学家,更不是政客,JR只是拍照人像,设计和展出,让路人注目,停下来,并参与进来思考,他的艺术作品,不负责解释,不讲解教义,也不繁琐浮夸,用一张夸张有趣的人脸去激发你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从而改变固有观念,推进社会点滴的进步。行动,让JR的艺术作品走出了传统的美术馆,来到了生气腾腾的街头,“贴一张照片,只需要胶水和纸,人们可以撕了它,在上面乱涂乱画,甚至在上面尿尿,是有人挺乐在其中,社区的路人就是这个大画廊的馆长。照片经不起风雨洗礼,他们注定是难以长存的。 但是,四年了大部分照片依然在那里。
三.放大or消失:刘勃麟的反抗艺术
对更为广阔的社会议题的关注,让JR的作品走出了街头的玩闹,具有了广泛的社会价值。而几乎在同时,遥远的东方的一位艺术家开始了他以身体实验来表现“反抗”的社会主题:刘勃麟。他与JR有着几乎相同的关注,而讲故事的方式却大相径庭。JR在放大故事的对象,而刘勃麟却想让故事的主角消失。
![]() |
《消失的人》系列作品中的第一件是在 2005 年的11月。 “我所在的索家村国际艺术营被政府强行拆掉,我用这个作品来表达我的抗议,也想用这件作品来引起更多的人对艺术家生存状态以及艺术创作自由的关注。同时,我这个系列的开始也注定了它抗议、反思,以及毫不妥协的精神。“
![]() |
为什么会采用繁琐的化妆的方法来制作艺术作品?刘勃麟是想放大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异化和对人的吞噬,来突出人类面对社会困境的反抗。他解释道:“我的作品里面是用我自己身体的消失,来质疑人类创造的文明以及人自身发展所互相制约的关系。用我自己身体的消失,来探索、并质疑人类创造的文明以及人自身发展的矛盾、和经常性的互相制约关系。“他当然不想把一切都弄的那么沉重,他开玩笑说:”我在化妆的时候借用了狙击手的化妆方法,这样呢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以及发现敌人。“
![]() |
与JR一样,很多艺术家都走过一段由己及人的创作历程,“抗议这个系列做完以后,我开始质问我的命运为什么有如此遭遇。我发现不光我一个人,所有的中国人都有和我一样的困惑。“ 后面他创作一系列在关于计划生育、依法选举,以及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标语后消失的摄影作品。其中有一件叫做“下岗”, ”从1998年到 2000 年两年期间,在中国失去工作的这些人 就有 2137 万人。照片中的 6 个人,就是下岗职工,我把他们消失在他们曾经工作生活了一辈子的废弃的车间里面。后面的墙上写着文革时期的标语:“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我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来找这 6 个人参与我的作品。我们在照片中看到的只有6 个人,但其实在这隐藏的,是所有有下岗经历的这些人,他们只是被隐形了。“
![]() |
同身处在媒体社会,刘勃麟与JR一样,对媒体无视一些重大的社会议题感到相当不满。JR质疑了法国媒体对骚乱人群的污名化报道,也在巴西调侃了当地媒体,指责他们不能深入贫民区报道失声的贫民的故事。
![]() |
2013年春天,刘勃麟在巴黎与法国电视三台合作,在他们的新闻直播间拍一件作品, 叫“直播间”。他说:“我挑选的当天发生的这些新闻图片,一张是关于中东战争,另外一张是关于法国民众的示威游行。我发现任何文化都有它不可调和的矛盾。“
既然到了巴黎,两位意趣相投的东西艺术家,终于走到了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件毫无违和感的作品。
![]() |
刘勃麟说:“我把JR消失到我的眼睛里面, 但是 JR 的所有作品里面的模特眼睛都特别大,我其实我做这个动作是想让我的眼睛更大一点,可是没办法,我眼睛还是那么小。我试着消失到 JR 的眼睛里面,但是JR的所有作品里面的模特眼睛都特别大我做这个手势是想让我的眼睛更大一点,可是没办法,我眼睛对 JR 来说还是不够大。“
当然,刘勃麟还关注一些全球性的普遍的主题,比如环保。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因为全球的温度升高,海平面上涨,有消息称威尼斯将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消失。刘勃麟拍摄一张自己消失在水城的照片,“我在拍新作品的时候,我会更加注重思想的表达。比如说我为什么要消失,我消失在这儿会引起人们什么样的思考。”
![]() |
从 2012 年的 8 月,在中国超市里各大知名的桶装方便面品牌的杯包装里,都发现了有害的荧光粉,这些荧光粉甚至可以致癌。于是刘勃麟拍摄一组作品,取名为《方便面》。
![]() |
“我为了拍这件作品,我又买了大量的桶装方便面,在我的工作室里做成超市的样子。然后我的任务就是站在那儿,尽量不动,摆好相机的位置,然后配合我的助手。把我身体后面挡住的一些颜色和形状 在我身体前面画出来。如果背景简单的话, 我一般要站三到四个小时。 像这件作品背景比较复杂, 我一般就需要提前三到四天就开始准备。”
![]() |
刘勃麟还拍摄过一些传统文化符号和媒体的主题。刘勃麟讲故事的方式,是带有着东方文化的内敛,突出社会背景,让个人消失,而去激发大众思考;而巴黎的街头顽童JR却在抓取普通人的命运与情绪,努力地放大生命的意志。一个是推,一个是拉,异曲而同工。
生于1973的刘勃麟比生于1983JR大了整整10岁,两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有着相似的艺术观点,他说:”我觉得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的态度最重要。艺术作品如果想打动别人,不仅仅是它的技巧,同样是它的思考 和生命挣扎,而一次次的生命挣扎就会成为艺术作品, 不管它的形式是什么。“
三.”女人是英雄“:讲述贫民区女人的故事
“中东有些地方博物馆不多,于是我在街头办“照片展”,这条“街头艺术之路” 挺有意思。我想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去看看那些没有博物馆的地方。正如JR自己所说,自己的创作之路越走越远,这一次他来到了巴西。
![]() |
2008年6月,JR在巴黎看电视,听到了一个悲惨的新闻:在里约热内卢的巴西第一个棚户区普罗维登西亚,三个学生孩子因为没有带相关证件而被军方扣押。军方带走了他们,但没有交给警察,反而交给了一个敌方一方的棚户区。在那里,三个孩子被剁成了肉块……
“我当时震惊了,整个巴西都震惊了。我听说那是最暴力的棚户区之一,由最大的毒枭控制着。我决定去那里.前三天他的拍摄和海报被撕掉了.第四天,我在大广场上与一些人会了面, 来了一些妇女,都是三个遇害孩子的亲戚朋友,有他们的母亲、祖母,还有好友。 他们都愤怒地讲述着那场谋杀。 那天以后,那个棚户区的每个人都给我开绿灯。
我拍了更多的照片,接着,项目开始了。那里的毒贩头头,对于我们拍摄他们的地盘,有些顾虑,于是我跟他们说,我对暴力和武器没兴趣,你们在媒体上已经看得够多了,我想展现的是这里难以置信的生活,而实际上在最近几天我在周围看到了许多。” 这幅作品很有标志意义,跟以往我们在其他城市所做的都不同,并且这里是三个孩子被抓走的地方, 这张肖像,是其中一个孩子的祖母。 就在这段阶梯上,非法交易、冲突交火,屡屡发生,但那里的每个人都理解我们所做的,后来,我们将照片贴满整座山。
![]() |
这时候,当地媒体来了,但好玩的是,媒体还进不来,他们只有在直升机上,举着长镜头拍JR团队的工作,JR说: “那镜头真的很长,因为我们还从电视上看到我们正在糊照片,屏幕下方还有一个电话号:’如果你知道普罗维登西亚发生了什么,请联系我们。’就这样,我们完成了一个项目,然后离开,媒体一无所知,但是他们要如何了解那里发生了什么呢?他们得到当地询问那里的妇女,从她们那里了解情况,所以你就架起了一座桥梁,一头是媒体,一头是那些不知名的妇女。”
![]() |
其实,这个时候的JR更像是个新闻记者,或者是社会活动家了,他得知新闻线索,进入事发现场,获得当事人信任,采访收集故事,并整理传播出去,激发更多人的情绪,呼吁社会的关注和改变。作品出来的时候,这更像是无声的控制,所有的眼睛和人脸都是这个三个孩子亲人的,特别是他们的祖母,妈妈们。她们无声地从自己的房子里看着这个世界,似乎在呼唤着自己的孩子,巨大的效果震撼人心。
![]() |
JR早有感触,“当你置身这些发展中地区时, 女人是这个地区的支柱,但男人依旧掌权。由此我们希望做一个歌颂女人的项目:让男人来张贴女人的肖像照,以此来歌颂女人。我称这个计划为:女人是英雄。我们当时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很多故事。其中发生冲突的复杂背景, 我不一定都能听懂,我只是观察。有时候没有只言片语,只有泪水。我只是为她们拍照,并张贴出来。”女人是英雄“让我周游各国,很多我去过的地方,我决定前往非洲,印度等地区。”
![]() |
这是肯尼亚蒙罗维亚的一座桥,战乱时,被砸毁。一位前反政府武装军帮JR团队贴了这张妇女肖像,她是在战争中被强暴过的。妇女总是冲突中最先受到伤害的。
在肯尼亚的基贝拉, 非洲最大的贫民窟之一,2008年选举后的动乱,造成了巨大的社会伤害。JR团队来到这里,拍摄了大量照片,并将照片贴在屋顶上,但这次没用纸,JR解释说:“因为纸并不能挡雨,水还是会漏进屋里。 不过,聚乙烯能档,艺术变得实用了,所以人们一直留着。你们会了解人们看到照片时的感受.人们的感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每一张照片都有自己的背景,每一个画面背后,都是一个故事。被我拍下的人们,他们为自己参与到这个行动感到自豪,为他们的照片能贴在社区感到自豪, 但他们只向我提了一个基本的要求, 他们要求,”请让我们的故事跟你一起旅行。“ 我承诺了,并且做到了。 ”
四.Inside Out:故事由内而外
原谅我,无法翻译“Inside Out“在JR作品命名的含义,而Inside Out本身就是英语语境中常用的一词汇,类似,“由内而外”,前些日子有个皮克斯的动画电影,也叫这名。
2011年JR获得TED大奖,那么根据惯例,获奖者可以说出他的愿望,请请求与会者,帮助他实现,JR调皮地模仿了一段鼓声,然后认真地说:“所以我的心愿是:我希望你们能够站出来,为你所在乎的东西,加入这个全球性的艺术工程,让我们一起让世界非同凡响。 这一行动已经开始,是的,各位现场的,各位电视机前的,我希望这场行动,即刻启动。为你所热爱的人,讲出他们的故事,拍下他们的照片,或者你自己的照片,告诉我你相信什么,支持什么。拍下照片,面部特写,然后上传——我会给出所有细节,我会将海报寄给你。还可以团体报名,告诉世界你们的故事。活动所有内容都在我们的网站上: insideoutproject.net 网站今天投入使用。我们所看到的,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让我们一起行动。 活动已经开始,主动掌握在你手中。
《Inside Out》旨在给予每一个参与者通过展示个人肖像的方式,分享他们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并就社会问题表明个人观点的机会。该项目意义在于将个人身份的信息转变成为了一种公共艺术。每一个响应《Inside Out》项目的行动都将记录备案并展示在互联网上。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来自超过108国家的12000多人参与到该项目中。从厄瓜多尔到尼泊尔,从墨西哥到巴勒斯坦,《Inside Out》项目已经引发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希望、多元化、性暴力、全球变暖等诸多议题的强烈关注。
JR的创意极具传播力和表现力,而故事由你创作,由内而外,JR的观点仍极具启发性:
某种程度上说,艺术能够改变世界。艺术本不是用来改变世界的,不是用来改变物质的,但是艺术能改变精神,艺术可以改变我们观察世界的角度。 艺术能让人产生共鸣和联想,其实,艺术不能改变事物的这一属性,让它恰恰能以一个中立的立场 介入各种沟通与对话,以这样一种方式,艺术在改变世界。
放大or消失,东西方两位艺术家各有各的玩法,但由己及人,由小而大,由内外而外的艺术创作思维和讲故事的方式,仍然让作品充满故事情绪的张力和生命的活力,或者艺术,故事,本就是人生最好的抒发方式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