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小览
八月中旬在北戴河小住了一段时间。北戴河位于,渤海之滨,燕山之南,古有大诗人曹操所做“观沧海”,沧海即指渤海,诗中首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史学上存在争议,一说是在唐山乐亭县西南,一说在秦皇岛昌黎县西北,此时此地的自己必须有义务当仁不让的以为“碣石”即是秦皇岛的啦。每年夏季中央高层都在秦皇岛办公,这里被海内外人士亲切的称为中国“夏都”,中央各大机关的疗养地集中在北戴河区东经路及东海滩路沿线,是这里最幽静的海滨风景地,自己所住宾馆也在这个区域。
每年五月份到十月份是这里旅游高峰期。也许恰巧中央高层在这里有会,车辆、人员的检查格外严格,在从火车站开往所住宾馆的路程中,着实领略了一番。接近某个海滩公园的公路两侧,以两百米为间距,林立着便衣安保人员,随处可见的交通警察,或值班,或骑着摩托车巡逻,密集的交警岗亭,里边混驻着武警、公安及交警人员,公交车行者某处时,不得不停下,给几辆黑色红旗轿车行使了几分钟的注目礼。这样的氛围,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北戴河游客,心中升腾起来了一股重大的情结,仿佛自己的命运也将与某位重要的政治要人捆绑在一起,亦或者是一种惶恐,莫名觉得危险不久即会降临。
住宿地方的名称出自三国名家曹操的笔下---观沧海度假村,说是度假村,其实那就是一座四层小洋楼,外表的白色的涂漆粉饰了她的年代感,要进到里面才能发现,前厅斑驳的棕黄色办公桌椅,配着湖蓝色布艺饰品,让人禁不住质疑自己的审美;入住的房间早先安装的的中央空调已然失效,只得更换为独立的小空调;电视机也显示出老成持重的憨实样,觉得这位兄台恐怕只能演绎个大浪淘沙或者六月飘雪神马的卫视频道,没想到经过四五道打开程序之后,竟然收纳了上百个卫星频道;腹黑的卫生间门,有一次洗完澡关门的瞬间,竟然自己反锁上,打不开了,无奈只好请来了客房服务人员;入住的第二天早晨,我们更哭笑不得,怎么也打不开厕所的灯,只好借用手机电筒洗漱,跟客房说过之后,才发现,原来是我们房间的电闸跳了,我跟朋友蒙圈了好一会儿。总之这里的真没有名字那般有气魄,没有曹操大人那般靠谱。
不过酒店的位置总是名副其实的,所谓“观沧海”,总是离海不远嘛。下了公交车,办完入住手续,自己就不禁不住好奇之心,向宾馆工作人员打听了去海边的路程后,就径自下海去了。从度假村的后院出去,拐一个弯,下一个坡,就是海滩了。对于初次见到海的人,这样的住宿位置真是再好不过的。
通往海边的小路上,大概是靠近海的缘故,近三米宽的石灰路马路,湿气斑斑,路两侧隐隐可见青苔裸露,灰白的墙壁也仿佛从发汗一般,向浸出水来的架势。看到两位军人列队从一个小院子出来,那院子白墙灰瓦的,门口没有任何标示,猜想应该是部队的高级人员在此疗养所在地,我们互相对视了一下,仿佛包涵些深情,也许只是下意识的一瞥。有什么紧要的呢,走在路上的感觉就应该是这般浓稠踟蹰吧。
转一个弯,一片高大的林子,海的边际就在树的缝隙中躲躲闪闪,若隐若现了。走到林子的尽头有一条幽暗曲折的石阶,延伸着下了台阶,就到了海边的一个公共的休憩地,抬眼即可看到对面连绵无尽的海滩。大片的玉簪拥挤着,随着海风来回摆动,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玫瑰色的晚霞,在西边晕染了一大片,湛蓝的海水一望无际(请允许我的词汇匮乏),白色的海浪一遍遍拍打着干净的海滩,傍晚的海风温婉动人,一天的奔波与疲劳,在这里得到消解安抚。
沙滩上很是热闹。花花绿绿的泳装映衬在金黄色的沙滩和湛蓝的间海水分外惹眼,男人们不管胖瘦高矮,兜着或长或短的泳裤,女人们就风情了很多,穿比基尼或勇敢或魅惑,着传统泳装的自在惬意,披海滩巾的飘逸妩媚,小孩子们也跟着大人穿的俏皮可爱;人们一群群结着伙,在水里或奋力搏击海浪或互相扬水嬉戏打闹,在岸边或如模特般冲着相机摆出各种姿势留念,或如孩童般追随着海浪来回奔跑,礁石边,沙滩上,小朋友一手领着小桶一手拿着铲子四处寻找着螃蟹,好不欢乐畅然。
傍晚,吃过晚饭漫步在东经路上,十足的旅游城市的味道。街道依着海岸线低下去或高上来,街上很干净,花草精致,显示出绿化人员随处可见的小心思;解放前这里是俄罗斯人密集的地方,现在仍旧有许多的俄罗斯人到这里度假,这里的店铺在广告牌上同时用汉语、英语和俄语做了标记,随处可见出售俄罗斯商品的店铺,给这个海边城市增添了浓浓的异国风情;店铺以海鲜特产,海洋饰品居多,热心的店家站在门口大声的招揽顾客;随处可见穿着泳装,拎着泳圈,刚从海滩那边回去的男男女女,在这里人们仿佛不再羞涩,窗外的人自在洒脱,窗里的人不以之为异常的风景;武警、公安和交警人员的肃穆与警惕保障了上述一切的祥和美好。
这样的美景,这样的季节,怎能舍得睡懒觉。于是每天六点准时将自己从床上拖起来,没有任何漱洗就在东海滩路上撒欢似的一阵奔走。由于是中央部门疗养集中区域,百十来米的路程就有一处便衣蹲点,大几百米就有武警、公安和交警的混合岗亭,自幼胆小的自己,从觉得没有人生的哪个时刻如现在这般安全感满满。清晰的空气,干净的道路,蔚蓝的大海,遍地飘香的玉簪,有什么理由不起床走着一遭呢?
![]() |
每年五月份到十月份是这里旅游高峰期。也许恰巧中央高层在这里有会,车辆、人员的检查格外严格,在从火车站开往所住宾馆的路程中,着实领略了一番。接近某个海滩公园的公路两侧,以两百米为间距,林立着便衣安保人员,随处可见的交通警察,或值班,或骑着摩托车巡逻,密集的交警岗亭,里边混驻着武警、公安及交警人员,公交车行者某处时,不得不停下,给几辆黑色红旗轿车行使了几分钟的注目礼。这样的氛围,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北戴河游客,心中升腾起来了一股重大的情结,仿佛自己的命运也将与某位重要的政治要人捆绑在一起,亦或者是一种惶恐,莫名觉得危险不久即会降临。
![]() |
住宿地方的名称出自三国名家曹操的笔下---观沧海度假村,说是度假村,其实那就是一座四层小洋楼,外表的白色的涂漆粉饰了她的年代感,要进到里面才能发现,前厅斑驳的棕黄色办公桌椅,配着湖蓝色布艺饰品,让人禁不住质疑自己的审美;入住的房间早先安装的的中央空调已然失效,只得更换为独立的小空调;电视机也显示出老成持重的憨实样,觉得这位兄台恐怕只能演绎个大浪淘沙或者六月飘雪神马的卫视频道,没想到经过四五道打开程序之后,竟然收纳了上百个卫星频道;腹黑的卫生间门,有一次洗完澡关门的瞬间,竟然自己反锁上,打不开了,无奈只好请来了客房服务人员;入住的第二天早晨,我们更哭笑不得,怎么也打不开厕所的灯,只好借用手机电筒洗漱,跟客房说过之后,才发现,原来是我们房间的电闸跳了,我跟朋友蒙圈了好一会儿。总之这里的真没有名字那般有气魄,没有曹操大人那般靠谱。
不过酒店的位置总是名副其实的,所谓“观沧海”,总是离海不远嘛。下了公交车,办完入住手续,自己就不禁不住好奇之心,向宾馆工作人员打听了去海边的路程后,就径自下海去了。从度假村的后院出去,拐一个弯,下一个坡,就是海滩了。对于初次见到海的人,这样的住宿位置真是再好不过的。
通往海边的小路上,大概是靠近海的缘故,近三米宽的石灰路马路,湿气斑斑,路两侧隐隐可见青苔裸露,灰白的墙壁也仿佛从发汗一般,向浸出水来的架势。看到两位军人列队从一个小院子出来,那院子白墙灰瓦的,门口没有任何标示,猜想应该是部队的高级人员在此疗养所在地,我们互相对视了一下,仿佛包涵些深情,也许只是下意识的一瞥。有什么紧要的呢,走在路上的感觉就应该是这般浓稠踟蹰吧。
![]() |
转一个弯,一片高大的林子,海的边际就在树的缝隙中躲躲闪闪,若隐若现了。走到林子的尽头有一条幽暗曲折的石阶,延伸着下了台阶,就到了海边的一个公共的休憩地,抬眼即可看到对面连绵无尽的海滩。大片的玉簪拥挤着,随着海风来回摆动,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玫瑰色的晚霞,在西边晕染了一大片,湛蓝的海水一望无际(请允许我的词汇匮乏),白色的海浪一遍遍拍打着干净的海滩,傍晚的海风温婉动人,一天的奔波与疲劳,在这里得到消解安抚。
![]() |
沙滩上很是热闹。花花绿绿的泳装映衬在金黄色的沙滩和湛蓝的间海水分外惹眼,男人们不管胖瘦高矮,兜着或长或短的泳裤,女人们就风情了很多,穿比基尼或勇敢或魅惑,着传统泳装的自在惬意,披海滩巾的飘逸妩媚,小孩子们也跟着大人穿的俏皮可爱;人们一群群结着伙,在水里或奋力搏击海浪或互相扬水嬉戏打闹,在岸边或如模特般冲着相机摆出各种姿势留念,或如孩童般追随着海浪来回奔跑,礁石边,沙滩上,小朋友一手领着小桶一手拿着铲子四处寻找着螃蟹,好不欢乐畅然。
![]() |
傍晚,吃过晚饭漫步在东经路上,十足的旅游城市的味道。街道依着海岸线低下去或高上来,街上很干净,花草精致,显示出绿化人员随处可见的小心思;解放前这里是俄罗斯人密集的地方,现在仍旧有许多的俄罗斯人到这里度假,这里的店铺在广告牌上同时用汉语、英语和俄语做了标记,随处可见出售俄罗斯商品的店铺,给这个海边城市增添了浓浓的异国风情;店铺以海鲜特产,海洋饰品居多,热心的店家站在门口大声的招揽顾客;随处可见穿着泳装,拎着泳圈,刚从海滩那边回去的男男女女,在这里人们仿佛不再羞涩,窗外的人自在洒脱,窗里的人不以之为异常的风景;武警、公安和交警人员的肃穆与警惕保障了上述一切的祥和美好。
![]() |
这样的美景,这样的季节,怎能舍得睡懒觉。于是每天六点准时将自己从床上拖起来,没有任何漱洗就在东海滩路上撒欢似的一阵奔走。由于是中央部门疗养集中区域,百十来米的路程就有一处便衣蹲点,大几百米就有武警、公安和交警的混合岗亭,自幼胆小的自己,从觉得没有人生的哪个时刻如现在这般安全感满满。清晰的空气,干净的道路,蔚蓝的大海,遍地飘香的玉簪,有什么理由不起床走着一遭呢?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