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查看话题 >《废都》:烈火干柴口口口的青春
1
建国说,发情就是抒发感情。语文就是用语要文明。大作就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写出来的作业。
建国说,我的愿望就是当个作家,你看咱这小身板儿简直就是为当作家而生的。在这个夏天我要写出十篇小说,谁要是阻挡我写第十一篇我就见祖日祖见佛日佛。
只可惜他一篇小说也没有写出来就死了。
2
建国是我某个时期的朋友。他身材高大,健壮如牛,饭量如猪,一顿饭吃下八个馒头不带喘气的。他说他这叫天赋异禀,不过我觉得叫天生饭桶更合适些。结果我这话还未说完他捋袖子就要揍我,却被我突然挥出的一马勺给打掉了骑在他鼻子上的那副八百度的二饼,之后他所能做的就是在原地瞎子摸象了。
在那个夏天,建国最崇拜的作家是钱钟书。建国说,钱钟书的文章写得好好啊,好得都看不懂。钱钟书的名字起得也好好啊,不仅包含了一个“钱”字,还包含一个“书”字,真可谓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建国最喜欢的小说是《围城》,在我看来,那是一部足以让我们高山仰止的作品。
两年前我在整理抽屉的时候,居然找出一叠发黄的手稿,那是建国模仿《围城》的风格所写的一篇小说,私下里给我看了的,然后一直留在我这。
当我再次重温的时候,发现建国已经得钱钟书真传,因为里面好多句子都是抄袭钱钟书的。但我仍然把这部手稿推荐给了一个做出版的朋友,那朋友将其整理出版,居然很畅销。
4
我和建国的友谊建立在一本叫做《废都》的小说上。是《废都》为我们的友谊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前段时间我在西安的汉唐书城看到签名售书的贾老师的时候,突然想起了我和建国交往的每一个细节。我本想排队求一本签名书,可是,突然想起了和建国一起学习《废都》的场景,于是,脑袋猛的一轰,便在人群后面默默地退到某个角落里,坐在台阶上,抽完了一根烟,然后嚎啕大哭起来。你们可能觉得一个嚎啕大哭的男人有失体统,可我想说的是,该死的小偷,你他妈在割老子钱包的时候能不能准点儿,都他妈割老子手上了。
至今,我仍然清晰地记得那本沟通我和建国之间友谊桥梁的《废都》,被盗版得一塌糊涂,上面用醒目的大字表明了贾平凹倾注了灵与肉新作的标题,以及艳俗的封面女郎,使人还没翻内容小鸡鸡就开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
其实,在那个夏天,我跟贾老师还不怎么熟悉,关于他的生平,还是从那篇被选入中学课本的散文名篇《我的小桃树》的作者简介中接触到的。在我少不更事的年纪里,总觉得那些文章能够被选入课本供我们瞻仰的,都是牛逼闪闪的事的人物,而牛逼闪闪的人物写出来的散文都已经那么牛逼了,写出来的小说牛逼成什么样子,简直不可想象。所以,当我们怀着某种惶惶然惴惴不安的心情翻开《废都》的时候,一下子就被镇住了,成了我少年时代挥之不去的噩梦。
现在还是说一说那本沟通我和建国之间友谊的《废都》吧。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那是一本盗版书,印刷质量和纸张质量都差得出奇,拿在手里软塌塌的,像堆小孩子用的尿布,散发着一股浓重的湿麦子的味道。那是我花了两块钱从学校门口那家专门处理过期报纸盗版杂志的小摊子淘来的。
有一次,具体时间忘记了,当我经过的时候,卖书的老太太举着一本烂得出奇、花里胡哨的怪书对着我们高喊:南来的北往的逃学的下岗的,瞧一瞧看一看啦,最新的琼瑶武侠金庸言情,大处理大甩卖了,一本两块两块一本了。买了你后悔,不卖你更后悔。我说这位经过的小朋友,快过来,婆婆介绍几本好书给你,保证你只想过没见过一直想见却没见着,看见没,这上面都是一些没有穿衣服的大姑娘。来,婆婆喜欢你,算你便宜点儿,保管你看一遍想两遍,看两遍睡不着。
她的话让我怦然心动,你说我怎么就这么无聊呢,你说怎么打发无聊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看看她搞什么鬼吧。这样想着,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结果,就这么一走,我的整个青春期的历史就注定被这一步之差给彻底改写了,以至于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思想肮脏,行为下流,每次考试看见语文卷子上让我们写作文的格子的时候,就想到书中那些框框处被冠以“此处省略多少字”的场景,以至于想将那些被删除的文字填上的冲动。
直到现在我都认为《废都》是世界上最好看的书,通俗易懂,肥而不腻。从我第一次将它从旧书摊上淘回来到现在参加工作,这本书陪我度过了无数孤枕难眠的夜晚。虽然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它经历了高潮、封杀、解禁、数次改版,印刷越来越精美,但我也只有在看到盗版的时候才会倍感亲切。就像穷苦出身的暴发户,鲍鱼鱼翅永远提不起胃口,只有在看到臭豆腐的时候才会有种莫名的兴奋感。
在这几年来,我将它诵读了多遍,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至今我没有明白它里面到底在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甚至记不起里面主人翁的名字。我基本上是跳跃着专拣那些火爆场面看的。那本书至今被我珍藏在抽屉的最底部,那些被方框代替并被冠以此处删去多少字的地方,早已被我翻得惨不忍睹。我想我现在之所以走上写作这条路,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个时候留下的后遗症,因为我老是想着如何把那些打上方框处省略的到底是什么字给填上。
而建国的爱好之所以由《围城》转移到《废都》上,完全是由于一次意外。
5
在那个夏天,我那青春期的梦想完全被《废都》所吸引,走路的时候,想着书中的框框,上课的时候,想着书中的框框,睡觉的时候,想着书中的框框,吃饭的时候——哦,吃饭的时候不敢想,一想就没法吃饭了。
总而言之,满脑子都是《废都》中的框框,吃饭睡觉打喷嚏的时候,我想把那些框框中省略的字给填进去,结果这么一想,就想到我们班发育最健全的那个叫做李娜娜的姑娘身上去了。
我正在那里想李娜娜想得出神呢,她突然就凑过来跟我借东西。
猛然见到想象中的姑娘以活生生的姿态在自己面前跟自己说话,立刻脸红脖子粗,小弟弟像是突然被什么给卡住了似的,要多尴尬有多尴尬,要多别扭有多别扭。而李娜娜呢,偏偏还一副不知死活关心我的样子,不停地追问,喂,三明治,怎么了,是不是病了,脸怎么这么红啊,别是发烧感冒感染了肺炎那可不得了,赶紧去医务室检查一下吧。
她甚至还自作主张地站起来跟那位姓黄的老女人请假说,报告黄老师,三明治发烧了,我替他请一天假。
那姓黄的老女人哼了一下,故意岔开话题说,李娜娜同学,上课的时候不要讲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好啦,赶紧坐好,我们继续上课。
李娜娜以为老师没明白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又将自己的话重复了一遍。
这下,那姓黄的老女人算是彻底听清楚了,但听清楚了又怎么样呢,她不仅不准我的假,甚至还嘟嘟囔囔地咒我说死了才好呢。
这话让我有种被世界遗弃了的感觉。唉,真是世态炎凉世风日下教书育人的老师也开始吃人不吐骨头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偏吐葡萄皮了,什么人呢。我混到这个地步干脆一头撞死在桌子上算啦,可仔细一想我这还有本精彩至极的书还没看完呢,死了岂不可惜,所以,就把脑袋探到桌洞里去研究《废都》了。
我轻车路熟地翻到那些火辣奔放的框框处——虽然已经看了多遍,但再次重温的时候,依然一柱冲天,然后,小肚子上像是被雷劈了一下,紧接着,就传来一阵浓重的湿麦子般浓重的腥味儿。小弟弟在课堂上跟着捣乱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得赶紧让他老实下来才行。我正在那里想着如何让他老人家安分下来的时候,前排的建国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醒了,正好转身过来跟我借三角板。
于是,所有的秘密都被他那双不大、但很敏锐的眼睛给发现了。
他像是达伽马发现了好望角似的,劈头盖脸地从我手里夺过小说,扫了一眼封面,又随手翻了一下内容,一脸凝重地说,上课的时候要注意听讲,不要看与课堂无关的书,好啦,书先放我这,等下课了再还你。
可等到下课跟他要书的时候,他却跟我假装正经说,前些时候我刚刚把《围城》给研究完,得出的结论是那个故事还结束,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可以判断,这本《废都》肯定是它的姊妹篇。假如研究完了姐姐不研究下妹妹的话,那妹妹肯定要吃醋的,所以,这书先在我这放段时间,晚上让我研究研究再还你。
说完之后,也不管我愿不愿意,径自把小说给拿走了。
不仅如此,他甚至还板着脸孔一副学究的样子教训我说,今天老师所讲的内容有点儿难度,你注意听讲还不一定能接受呢,更何况看闲书呢。好啦,该说的也说完了,好好听讲吧,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下课之后直接问我这个天才好啦。不妨碍你了,我该研究《围城》的妹妹《废都》了,咩哈哈哈哈……
6
第二天早上,直到第三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建国才慢丢丢地赶到学校来,满脸浮肿,两目无光,四肢无力,一身的抽泣,就像是刚刚参加了世界大战。
放学之后,等到所有人都离开教室的时候,建国才装作一副没事的样子看了看四周,这才将那本书从桌子底下偷偷地还给我。我以为他肯定会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跟我交流一下其中的心得的,可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他居然一脸不屑地说,没意思没意思,你这个版本的删节的太多了,看得我摸不着头脑。我以前看过的那个版本就比你这个精彩多了,全文版的,一个字没删,是贾平凹送我爹的。当年我爹上学的时候跟贾平凹上下铺,关系那叫一个铁呀,毕业的时候,他就送了我爹一个完整版的《废都》,所以,除了我们家的人,谁也没见过。不过呢,上次搬家的时候,不小心丢在老家了,所以没法借你研究了,你就节哀吧。
听到这话,我肺都快气炸了,心说你他妈赶紧拉倒吧,过完了干瘾又跟我这么说的,早干什么去了,你爹大老粗一个,认识的字估计还没一头猪多,还跟贾平凹同学睡上下铺,你他妈就吹吧。
他虽然老是做出一副对《废都》很不屑的样子,可每次却又百般借口将其借去不断地做研究工作,而且借书的时候明目张胆毫不脸红。
他每次都跟我假装正经振振有词,喂,三明治,那本《废都》的第一百二十八页第三段中所隐含的艺术价值我还没有领悟出来,所以晚上需要加班加点,写一篇研究论文出来,准备发表在《星星诗刊》上。文学这东西呢,就得趁热打铁,稍微晚一步,就被人捷足先登占尽先机,最后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你也知道的,艺术这种东西呢,需要一种认真务实的态度,马虎不得半点的。不过这都是我们文艺圈的事,跟你说了你也不会明白的。好啦不跟你瞎白话了,我得为晚上的艺术研究养精蓄锐了。喂,你还冷着干什么啊,把书拿过来啊。他妈的,非逼着我这个斯文人说脏话。
但看完之后他还书的时候,又有了另外一种说辞,喂,三明治,告诉你个好消息,在奋战了几个昼夜之后,我终于把那些方框里都删去的字给补上了。怎么?不信?我说你别不信啊,我谁啊,我建国啊,我天赋异禀啊。不过我不能给你看,因为我已经答应把它们交给《星星诗刊》的李编辑了。所以不好意思了。什么?《星星诗刊》不发小说?我说是发给《星星诗刊》了吗?我明明说的是《星星诗刊》隔壁办公室的《星星小说刊》嘛。
7
前几天回老家的时候,再次经过中学门口,发现当年的小书摊居然还在。只是换了一个年轻的女人在打理。从相貌和年纪来看,应该是当年那个老婆婆的儿媳妇,当然是她的女儿也未可知。
当我从书摊前经过的时候,那个年轻女人在推销新书的时候,居然说了十年前老太太一样的套话。我只是笑笑,毫无买书的欲望。仔细想想好像已经不买书好多年了,想看书的时候就直接去网上下一套电子版,捧着实体书苦读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建国说,发情就是抒发感情。语文就是用语要文明。大作就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写出来的作业。
建国说,我的愿望就是当个作家,你看咱这小身板儿简直就是为当作家而生的。在这个夏天我要写出十篇小说,谁要是阻挡我写第十一篇我就见祖日祖见佛日佛。
只可惜他一篇小说也没有写出来就死了。
2
建国是我某个时期的朋友。他身材高大,健壮如牛,饭量如猪,一顿饭吃下八个馒头不带喘气的。他说他这叫天赋异禀,不过我觉得叫天生饭桶更合适些。结果我这话还未说完他捋袖子就要揍我,却被我突然挥出的一马勺给打掉了骑在他鼻子上的那副八百度的二饼,之后他所能做的就是在原地瞎子摸象了。
在那个夏天,建国最崇拜的作家是钱钟书。建国说,钱钟书的文章写得好好啊,好得都看不懂。钱钟书的名字起得也好好啊,不仅包含了一个“钱”字,还包含一个“书”字,真可谓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建国最喜欢的小说是《围城》,在我看来,那是一部足以让我们高山仰止的作品。
两年前我在整理抽屉的时候,居然找出一叠发黄的手稿,那是建国模仿《围城》的风格所写的一篇小说,私下里给我看了的,然后一直留在我这。
当我再次重温的时候,发现建国已经得钱钟书真传,因为里面好多句子都是抄袭钱钟书的。但我仍然把这部手稿推荐给了一个做出版的朋友,那朋友将其整理出版,居然很畅销。
4
我和建国的友谊建立在一本叫做《废都》的小说上。是《废都》为我们的友谊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前段时间我在西安的汉唐书城看到签名售书的贾老师的时候,突然想起了我和建国交往的每一个细节。我本想排队求一本签名书,可是,突然想起了和建国一起学习《废都》的场景,于是,脑袋猛的一轰,便在人群后面默默地退到某个角落里,坐在台阶上,抽完了一根烟,然后嚎啕大哭起来。你们可能觉得一个嚎啕大哭的男人有失体统,可我想说的是,该死的小偷,你他妈在割老子钱包的时候能不能准点儿,都他妈割老子手上了。
至今,我仍然清晰地记得那本沟通我和建国之间友谊桥梁的《废都》,被盗版得一塌糊涂,上面用醒目的大字表明了贾平凹倾注了灵与肉新作的标题,以及艳俗的封面女郎,使人还没翻内容小鸡鸡就开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
其实,在那个夏天,我跟贾老师还不怎么熟悉,关于他的生平,还是从那篇被选入中学课本的散文名篇《我的小桃树》的作者简介中接触到的。在我少不更事的年纪里,总觉得那些文章能够被选入课本供我们瞻仰的,都是牛逼闪闪的事的人物,而牛逼闪闪的人物写出来的散文都已经那么牛逼了,写出来的小说牛逼成什么样子,简直不可想象。所以,当我们怀着某种惶惶然惴惴不安的心情翻开《废都》的时候,一下子就被镇住了,成了我少年时代挥之不去的噩梦。
现在还是说一说那本沟通我和建国之间友谊的《废都》吧。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那是一本盗版书,印刷质量和纸张质量都差得出奇,拿在手里软塌塌的,像堆小孩子用的尿布,散发着一股浓重的湿麦子的味道。那是我花了两块钱从学校门口那家专门处理过期报纸盗版杂志的小摊子淘来的。
有一次,具体时间忘记了,当我经过的时候,卖书的老太太举着一本烂得出奇、花里胡哨的怪书对着我们高喊:南来的北往的逃学的下岗的,瞧一瞧看一看啦,最新的琼瑶武侠金庸言情,大处理大甩卖了,一本两块两块一本了。买了你后悔,不卖你更后悔。我说这位经过的小朋友,快过来,婆婆介绍几本好书给你,保证你只想过没见过一直想见却没见着,看见没,这上面都是一些没有穿衣服的大姑娘。来,婆婆喜欢你,算你便宜点儿,保管你看一遍想两遍,看两遍睡不着。
她的话让我怦然心动,你说我怎么就这么无聊呢,你说怎么打发无聊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看看她搞什么鬼吧。这样想着,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结果,就这么一走,我的整个青春期的历史就注定被这一步之差给彻底改写了,以至于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思想肮脏,行为下流,每次考试看见语文卷子上让我们写作文的格子的时候,就想到书中那些框框处被冠以“此处省略多少字”的场景,以至于想将那些被删除的文字填上的冲动。
直到现在我都认为《废都》是世界上最好看的书,通俗易懂,肥而不腻。从我第一次将它从旧书摊上淘回来到现在参加工作,这本书陪我度过了无数孤枕难眠的夜晚。虽然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它经历了高潮、封杀、解禁、数次改版,印刷越来越精美,但我也只有在看到盗版的时候才会倍感亲切。就像穷苦出身的暴发户,鲍鱼鱼翅永远提不起胃口,只有在看到臭豆腐的时候才会有种莫名的兴奋感。
在这几年来,我将它诵读了多遍,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至今我没有明白它里面到底在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甚至记不起里面主人翁的名字。我基本上是跳跃着专拣那些火爆场面看的。那本书至今被我珍藏在抽屉的最底部,那些被方框代替并被冠以此处删去多少字的地方,早已被我翻得惨不忍睹。我想我现在之所以走上写作这条路,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个时候留下的后遗症,因为我老是想着如何把那些打上方框处省略的到底是什么字给填上。
而建国的爱好之所以由《围城》转移到《废都》上,完全是由于一次意外。
5
在那个夏天,我那青春期的梦想完全被《废都》所吸引,走路的时候,想着书中的框框,上课的时候,想着书中的框框,睡觉的时候,想着书中的框框,吃饭的时候——哦,吃饭的时候不敢想,一想就没法吃饭了。
总而言之,满脑子都是《废都》中的框框,吃饭睡觉打喷嚏的时候,我想把那些框框中省略的字给填进去,结果这么一想,就想到我们班发育最健全的那个叫做李娜娜的姑娘身上去了。
我正在那里想李娜娜想得出神呢,她突然就凑过来跟我借东西。
猛然见到想象中的姑娘以活生生的姿态在自己面前跟自己说话,立刻脸红脖子粗,小弟弟像是突然被什么给卡住了似的,要多尴尬有多尴尬,要多别扭有多别扭。而李娜娜呢,偏偏还一副不知死活关心我的样子,不停地追问,喂,三明治,怎么了,是不是病了,脸怎么这么红啊,别是发烧感冒感染了肺炎那可不得了,赶紧去医务室检查一下吧。
她甚至还自作主张地站起来跟那位姓黄的老女人请假说,报告黄老师,三明治发烧了,我替他请一天假。
那姓黄的老女人哼了一下,故意岔开话题说,李娜娜同学,上课的时候不要讲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好啦,赶紧坐好,我们继续上课。
李娜娜以为老师没明白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又将自己的话重复了一遍。
这下,那姓黄的老女人算是彻底听清楚了,但听清楚了又怎么样呢,她不仅不准我的假,甚至还嘟嘟囔囔地咒我说死了才好呢。
这话让我有种被世界遗弃了的感觉。唉,真是世态炎凉世风日下教书育人的老师也开始吃人不吐骨头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偏吐葡萄皮了,什么人呢。我混到这个地步干脆一头撞死在桌子上算啦,可仔细一想我这还有本精彩至极的书还没看完呢,死了岂不可惜,所以,就把脑袋探到桌洞里去研究《废都》了。
我轻车路熟地翻到那些火辣奔放的框框处——虽然已经看了多遍,但再次重温的时候,依然一柱冲天,然后,小肚子上像是被雷劈了一下,紧接着,就传来一阵浓重的湿麦子般浓重的腥味儿。小弟弟在课堂上跟着捣乱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得赶紧让他老实下来才行。我正在那里想着如何让他老人家安分下来的时候,前排的建国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醒了,正好转身过来跟我借三角板。
于是,所有的秘密都被他那双不大、但很敏锐的眼睛给发现了。
他像是达伽马发现了好望角似的,劈头盖脸地从我手里夺过小说,扫了一眼封面,又随手翻了一下内容,一脸凝重地说,上课的时候要注意听讲,不要看与课堂无关的书,好啦,书先放我这,等下课了再还你。
可等到下课跟他要书的时候,他却跟我假装正经说,前些时候我刚刚把《围城》给研究完,得出的结论是那个故事还结束,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可以判断,这本《废都》肯定是它的姊妹篇。假如研究完了姐姐不研究下妹妹的话,那妹妹肯定要吃醋的,所以,这书先在我这放段时间,晚上让我研究研究再还你。
说完之后,也不管我愿不愿意,径自把小说给拿走了。
不仅如此,他甚至还板着脸孔一副学究的样子教训我说,今天老师所讲的内容有点儿难度,你注意听讲还不一定能接受呢,更何况看闲书呢。好啦,该说的也说完了,好好听讲吧,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下课之后直接问我这个天才好啦。不妨碍你了,我该研究《围城》的妹妹《废都》了,咩哈哈哈哈……
6
第二天早上,直到第三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建国才慢丢丢地赶到学校来,满脸浮肿,两目无光,四肢无力,一身的抽泣,就像是刚刚参加了世界大战。
放学之后,等到所有人都离开教室的时候,建国才装作一副没事的样子看了看四周,这才将那本书从桌子底下偷偷地还给我。我以为他肯定会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跟我交流一下其中的心得的,可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他居然一脸不屑地说,没意思没意思,你这个版本的删节的太多了,看得我摸不着头脑。我以前看过的那个版本就比你这个精彩多了,全文版的,一个字没删,是贾平凹送我爹的。当年我爹上学的时候跟贾平凹上下铺,关系那叫一个铁呀,毕业的时候,他就送了我爹一个完整版的《废都》,所以,除了我们家的人,谁也没见过。不过呢,上次搬家的时候,不小心丢在老家了,所以没法借你研究了,你就节哀吧。
听到这话,我肺都快气炸了,心说你他妈赶紧拉倒吧,过完了干瘾又跟我这么说的,早干什么去了,你爹大老粗一个,认识的字估计还没一头猪多,还跟贾平凹同学睡上下铺,你他妈就吹吧。
他虽然老是做出一副对《废都》很不屑的样子,可每次却又百般借口将其借去不断地做研究工作,而且借书的时候明目张胆毫不脸红。
他每次都跟我假装正经振振有词,喂,三明治,那本《废都》的第一百二十八页第三段中所隐含的艺术价值我还没有领悟出来,所以晚上需要加班加点,写一篇研究论文出来,准备发表在《星星诗刊》上。文学这东西呢,就得趁热打铁,稍微晚一步,就被人捷足先登占尽先机,最后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你也知道的,艺术这种东西呢,需要一种认真务实的态度,马虎不得半点的。不过这都是我们文艺圈的事,跟你说了你也不会明白的。好啦不跟你瞎白话了,我得为晚上的艺术研究养精蓄锐了。喂,你还冷着干什么啊,把书拿过来啊。他妈的,非逼着我这个斯文人说脏话。
但看完之后他还书的时候,又有了另外一种说辞,喂,三明治,告诉你个好消息,在奋战了几个昼夜之后,我终于把那些方框里都删去的字给补上了。怎么?不信?我说你别不信啊,我谁啊,我建国啊,我天赋异禀啊。不过我不能给你看,因为我已经答应把它们交给《星星诗刊》的李编辑了。所以不好意思了。什么?《星星诗刊》不发小说?我说是发给《星星诗刊》了吗?我明明说的是《星星诗刊》隔壁办公室的《星星小说刊》嘛。
7
前几天回老家的时候,再次经过中学门口,发现当年的小书摊居然还在。只是换了一个年轻的女人在打理。从相貌和年纪来看,应该是当年那个老婆婆的儿媳妇,当然是她的女儿也未可知。
当我从书摊前经过的时候,那个年轻女人在推销新书的时候,居然说了十年前老太太一样的套话。我只是笑笑,毫无买书的欲望。仔细想想好像已经不买书好多年了,想看书的时候就直接去网上下一套电子版,捧着实体书苦读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