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但是不能乱来
龙应台给自己的孩子写过文章:孩子你慢慢来,其中有一段说,有一天你长大了,尽可以给河马刷牙给大象洗澡,只要是你喜欢的,我也会认为比在华尔街做一个金融经理要体面的多,因为是由衷的选择,自有它深刻的意义。
听完我觉得这母亲很潇洒,以她自己的成就,家庭的地位,竟然可以做到对教育这么豁达,我也要做一位如此可爱的母亲,不功利不刻意,不以世俗定义的成功绑架孩子的成长。
然而,我渐渐对这种豁达力不从心,随性成长自然有他的好,可是长歪的大树也不算少,孩子总是要管教的。我终于开始纠结该如何管教孩子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呢,许是因为朋友的一句话,“你这么温柔,我担心有一天,你会把童童带成一个败家子。”这话总之有点刺耳,我摇头否认说不会的,但还是开始偷偷反省了。
老公出差一个月,终于回来,屁股还未坐热,又要去赶他的商务经济舱了,临走还不忘跟我大吵一架,原因竟然是童童的吃饭问题,以及由吃饭问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奶奶在旁边喂得这么辛苦,童童的态度竟然这么抵触,简直属于大逆不道的范畴了。我终于忍不住大哭一场,委屈又负气。比处女座还强迫症的奶奶,总会在吃几碗饭的问题上痴迷般执着,一定要把那个小肚子吃的圆滚滚像个生气的青蛙,才肯罢休,小孩子被逼无奈也会有逆反心理的时候,为了不打击婆婆的一片好心,我只能不说话。终于被爸爸撞上,导致那天的场景。
我现在常常在他耳畔絮叨,不可以对奶奶这样,不可以对奶奶那样。却有一句潜台词,虽然奶奶不应该这样那样,但是,你依然应该尊重她。我是不是应该跟婆婆谈谈了,虽然我知道这是个好敏感的话题,后果也许很严重。
朋友的孩子过生日,请童童过去吃蛋糕,因为是比较贴心的朋友,我又忙着上班,并未准备礼物,下班了去接他回来。晚上我问他,下周你就过生日了,也请你的小伙伴来切蛋糕好不好。他说不好,我说那为什么呢?“因为我的蛋糕有点小,恩,我的蛋糕有点小,不够这么多人吃。“我心里想,这是他一贯的风格,还是没学会分享。刚想劝他,突然,他说好好,就请大家来吃蛋糕,这样大家就会送我礼物了。我听了目瞪口呆。我又开始教育了,你的礼物妈妈会给你准备,但是,男子汉大丈夫,不可以想着占别人的小便宜,这样非常不优秀。我很严肃认真,不知道他听进去了几分。爷爷恨不得连家都拆了送给别人当礼物,奶奶也大大方方,爸爸更是慷慨的不成样子,我向来淡泊人情世故,深信君子之交淡如水,为什么我的儿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朋友家乔迁之喜,我们两个贴心的去一个字画装饰店挑礼物,童童却对一个仿古做旧的百宝箱来了兴趣,非要我买回来,解释再三,甚至连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都搬出来了,他还是不依不饶。那天我是真生气了,回家以后也没有理他,他哭了起来,后来拿起手机在淘宝上选了一个陀螺:烈风光翼,是他钟爱的一款。家里估计少说也有十几个陀螺,我想着这次真要纠正下他乱买东西的臭毛病了,准备迂回战术对付他,戳中他的痛点。我深吸了一口气,把他叫过来问了几个问题:1.家里是不是有很多陀螺?2.这些陀螺买的时候是不是都是你喜欢的?3.现在还能不能用?4.如果你现在都不喜欢了也不能用了,你要把它们全部扔掉,才能再买新的,而且,这将是你的最后的一个陀螺,以后再也不能买了。“好!我扔掉!”好,他竟然回答好,这不是他最心爱的玩具么,他竟然真的打算扔掉了。
我不相信,剧情不是这样走的,完全出乎我的预料。为了增加痛楚感,我加了戏码,给他仪式感煽动情绪。“好的,现在你可以把家里所有的陀螺找出来,装在这个袋子里,然后亲自下楼,丢到垃圾桶里。”
然后,他一一做到了。而且兴高采烈的回来,完全没有任何负面情绪。他被购物的欲望打败了。
我一定是哪里做错了,我有问题。我抱着两个胳膊站在窗前,他下楼扔陀螺的小身影还历历在目,我如鲠在喉,从未有过的无力感、失望、沮丧、生气席卷着我。
他一直在旁边喊妈妈,我知道他想得到回应。我说我很不开心,你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么珍爱你的东西,你是怎么做到的?如果是我我做不到。小时候我喜欢的画书我可以留一辈子。
他没说话,过了一会儿,他拿着手机过来,歪着小脑袋认真的说:妈妈,我把手机里的游戏都删了。为了博我一笑,他也挖空了心思。他很可爱,但是我没有向往常一样一笑而过。这是两码事,我说。
下午在陪他玩玩具看书的时候,他开始重提这件事,并且认真的跟我说,他撒谎了,并不是全部不能用,也不是他不喜欢,他是担心我不答应。“如果我不扔,我担心你就不给我买了。”这是实话,我相信。也找到了他问题的根源:一定要买一样东西的冲动和欲望控制了他。然后,我们两个又跑到楼下的垃圾桶,把那些能用的陀螺一一找回来。这真是一个漫长的下午。
我还要慢慢纠正他,不知还要给他讲多少一个小孩的故事,不知还要对爷爷说多少遍,不要出门就让他花钱。一个行为,重复21次就会形成习惯,而他这个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养成的呢?我想起来爷爷一天买一副扑克牌的事情,想起我轻易答应给他买了太阳镜的事情,想起他小时候,我们常常去超市玩的事情…..每一个场景都是如此可疑,我又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反醒中。
孩子你可以慢慢来,但是不能乱来,我可以豁达,但是不能任由你肆意生长,而不在春天修理枝桠。有一天你会长大,不一定给河马刷牙,给大象洗澡,抑或在华尔街做金融经理,都可以,但那时候的你,最起码正直、善良、孝顺、灵魂高贵,是个一身正气的男子汉。
听完我觉得这母亲很潇洒,以她自己的成就,家庭的地位,竟然可以做到对教育这么豁达,我也要做一位如此可爱的母亲,不功利不刻意,不以世俗定义的成功绑架孩子的成长。
然而,我渐渐对这种豁达力不从心,随性成长自然有他的好,可是长歪的大树也不算少,孩子总是要管教的。我终于开始纠结该如何管教孩子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呢,许是因为朋友的一句话,“你这么温柔,我担心有一天,你会把童童带成一个败家子。”这话总之有点刺耳,我摇头否认说不会的,但还是开始偷偷反省了。
老公出差一个月,终于回来,屁股还未坐热,又要去赶他的商务经济舱了,临走还不忘跟我大吵一架,原因竟然是童童的吃饭问题,以及由吃饭问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奶奶在旁边喂得这么辛苦,童童的态度竟然这么抵触,简直属于大逆不道的范畴了。我终于忍不住大哭一场,委屈又负气。比处女座还强迫症的奶奶,总会在吃几碗饭的问题上痴迷般执着,一定要把那个小肚子吃的圆滚滚像个生气的青蛙,才肯罢休,小孩子被逼无奈也会有逆反心理的时候,为了不打击婆婆的一片好心,我只能不说话。终于被爸爸撞上,导致那天的场景。
我现在常常在他耳畔絮叨,不可以对奶奶这样,不可以对奶奶那样。却有一句潜台词,虽然奶奶不应该这样那样,但是,你依然应该尊重她。我是不是应该跟婆婆谈谈了,虽然我知道这是个好敏感的话题,后果也许很严重。
朋友的孩子过生日,请童童过去吃蛋糕,因为是比较贴心的朋友,我又忙着上班,并未准备礼物,下班了去接他回来。晚上我问他,下周你就过生日了,也请你的小伙伴来切蛋糕好不好。他说不好,我说那为什么呢?“因为我的蛋糕有点小,恩,我的蛋糕有点小,不够这么多人吃。“我心里想,这是他一贯的风格,还是没学会分享。刚想劝他,突然,他说好好,就请大家来吃蛋糕,这样大家就会送我礼物了。我听了目瞪口呆。我又开始教育了,你的礼物妈妈会给你准备,但是,男子汉大丈夫,不可以想着占别人的小便宜,这样非常不优秀。我很严肃认真,不知道他听进去了几分。爷爷恨不得连家都拆了送给别人当礼物,奶奶也大大方方,爸爸更是慷慨的不成样子,我向来淡泊人情世故,深信君子之交淡如水,为什么我的儿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朋友家乔迁之喜,我们两个贴心的去一个字画装饰店挑礼物,童童却对一个仿古做旧的百宝箱来了兴趣,非要我买回来,解释再三,甚至连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都搬出来了,他还是不依不饶。那天我是真生气了,回家以后也没有理他,他哭了起来,后来拿起手机在淘宝上选了一个陀螺:烈风光翼,是他钟爱的一款。家里估计少说也有十几个陀螺,我想着这次真要纠正下他乱买东西的臭毛病了,准备迂回战术对付他,戳中他的痛点。我深吸了一口气,把他叫过来问了几个问题:1.家里是不是有很多陀螺?2.这些陀螺买的时候是不是都是你喜欢的?3.现在还能不能用?4.如果你现在都不喜欢了也不能用了,你要把它们全部扔掉,才能再买新的,而且,这将是你的最后的一个陀螺,以后再也不能买了。“好!我扔掉!”好,他竟然回答好,这不是他最心爱的玩具么,他竟然真的打算扔掉了。
我不相信,剧情不是这样走的,完全出乎我的预料。为了增加痛楚感,我加了戏码,给他仪式感煽动情绪。“好的,现在你可以把家里所有的陀螺找出来,装在这个袋子里,然后亲自下楼,丢到垃圾桶里。”
然后,他一一做到了。而且兴高采烈的回来,完全没有任何负面情绪。他被购物的欲望打败了。
我一定是哪里做错了,我有问题。我抱着两个胳膊站在窗前,他下楼扔陀螺的小身影还历历在目,我如鲠在喉,从未有过的无力感、失望、沮丧、生气席卷着我。
他一直在旁边喊妈妈,我知道他想得到回应。我说我很不开心,你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么珍爱你的东西,你是怎么做到的?如果是我我做不到。小时候我喜欢的画书我可以留一辈子。
他没说话,过了一会儿,他拿着手机过来,歪着小脑袋认真的说:妈妈,我把手机里的游戏都删了。为了博我一笑,他也挖空了心思。他很可爱,但是我没有向往常一样一笑而过。这是两码事,我说。
下午在陪他玩玩具看书的时候,他开始重提这件事,并且认真的跟我说,他撒谎了,并不是全部不能用,也不是他不喜欢,他是担心我不答应。“如果我不扔,我担心你就不给我买了。”这是实话,我相信。也找到了他问题的根源:一定要买一样东西的冲动和欲望控制了他。然后,我们两个又跑到楼下的垃圾桶,把那些能用的陀螺一一找回来。这真是一个漫长的下午。
我还要慢慢纠正他,不知还要给他讲多少一个小孩的故事,不知还要对爷爷说多少遍,不要出门就让他花钱。一个行为,重复21次就会形成习惯,而他这个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养成的呢?我想起来爷爷一天买一副扑克牌的事情,想起我轻易答应给他买了太阳镜的事情,想起他小时候,我们常常去超市玩的事情…..每一个场景都是如此可疑,我又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反醒中。
孩子你可以慢慢来,但是不能乱来,我可以豁达,但是不能任由你肆意生长,而不在春天修理枝桠。有一天你会长大,不一定给河马刷牙,给大象洗澡,抑或在华尔街做金融经理,都可以,但那时候的你,最起码正直、善良、孝顺、灵魂高贵,是个一身正气的男子汉。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