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好好活着,还去计较什么
喂完猴子,我和小孩子准备下山。
山风很凉,四下寂静一片,山下的车水马龙仿佛离我很远,嘈杂的声音被密不透风的树木挡得听不太真切。细碎的阳光斑斑驳驳,印得通往山下的小径明明暗暗。我大步流星的走在前面,裙角卷起一阵风。
小孩子突然在后面发出奇怪的声音,我停了脚回头看他,一脸诡异的表情,凭直觉我退回到了他的身边。他这才轻轻地说,好大的蛇。
站在台阶上我使劲望,哪里?哪里?眼睛眯成一条缝,才发现就在我刚才走的路边,潜伏着一条通身黄鳞的蛇,笔直的横在厚厚地枯叶中,一动不动,不细看还真是发现不了。
蛇一直不动,蛇头扬起,像在捕猎。如果刚才我再走一步,我的脚面就正好停在它的嘴侧,那么它是估算好了我的步子,准备攻击我喽!这样一想,浑身大汗淋漓。
我是异乎寻常地怕蛇,真的被它咬上一口,就算它是无毒的,我一定也被吓死掉了。况且还是在高高的山上,等小孩子打110让人来救我,再待人背我下山,估计时辰已去了多时,我命不久矣。这样一想,立刻觉得万幸啊。
于是感慨,能长这么大也实属不易。
记得六岁光景,和同学在四月的春风里抽茅针。这种细嫩的茅针带着丝丝甜意,手上能握上那么一把,慢慢地剥来吃,是可以混上半日的。
我们顺着干枯的河床往前走,我走在河埂上,她走在河床上,突然我扭头看到她一脸恐惧的表情,我回头望,刚才跨过的小沟里盘着一条通体黑红的大蛇。我们那儿叫它“火山根”,巨毒无比,许是在睡觉,没有任何反应。我一把扔了手中的茅针,飞也似地跑回了家,同学,我已无暇顾及。
还是春日,阳光很暖。房子后面的桑树上结满了果粒饱满的桑椹,紫色的桑椹常常染得满手满嘴都是,但它甜,甜到引得鸟雀在树上乱飞,引得我常常爬到树上去。
低处的桑椹已经吃完了,我得爬得更高一点儿,于是我往高处攀爬,待我再要伸手的同时,幼时目明的我突然发现那块树干,颜色不对,定睛一看,一条“乌梢”正静静地盘在树干上,一动不动。我吓得掉下树来,来不及揉揉摔痛的屁股,便鬼叫着跑回了家。从此,直到桑椹落光,我再也没有去过那棵树下,我深信着,蛇还盘在树上,哪也没去。
田野里,也有许多美味。到了端午节前后,一种草茎上带着细密小刺的植物,会结出大片大片的红色的攒珠一样美丽的萢,味道酸甜,我很喜欢。
田埂和山边都有它们的影子,为了遇到更多的萢,我便不惜走在别人没走过的地方。少有人走的路上铺满了厚厚的枯草,壮了胆子一脚上去,听到脚下窸窸窣窣一片响,再走一步,如是。直觉告诉我,脚下有蛇,成群的蛇。我不免胆怯起来,赶紧倒退了回来,放弃了不远处在阳光下散发着柔和光芒的萢。
后来读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才知道那个好吃又好看的萢叫“覆盆子”。而我每次想起它的模样,我的脚下便有蛇在游走的感觉,心里不免起了阵阵寒意。
七月的傍晚,我提了篮子去菜地。正是大声唱歌的年纪,远远听见菜地里有公鸡打鸣的声音,我没在意,继续高歌,而公鸡打鸣的声音总是在我唱完一句就穿插进来,仿佛在跟我对唱,真是有趣。
待我看清一条头顶一抹红的绿蛇盘在空心菜地时,它也正快活地望着我,对,我能感觉它是快活的。它望着我,待我唱完一句,它便也叫一声,真的很快活。
我却大大的胆怯了,丢了篮子一路小跑回家,向我那无所畏惧的父亲求救。父亲举着一根竹竿随我去了菜地,那条蛇还在快活地唱歌,眼见我父亲的竹竿要挥下去才赶紧溜走,来不及了,竹竿已经又快又狠地敲在了它的头上,父亲告诉我,这种蛇叫“鸡公蛇”,巨毒,咬一口,命不保矣。
我不知道,小时候的家里为什么会经常有蛇出现。打开抽屉,在衣服的中间会看到一条盘着的小蛇;走进柴房,会发现墙上的缝隙里有蛇卡在里面,进不能进出不能出;还有时会看到一条小蛇从某个莫名的地缝里慢慢地探出头来,而我眼望着它,只能摒住呼息,直到它离去,才大叫大嚷着找父亲。
小时候见了那么多蛇,和那么多蛇离得那么近,又听了那么多关于蛇的可怖的故事,我却始终没有克服对它的恐惧。直到今天,望着桌子上的姜辣蛇,也是内心抗拒的,总觉得这是令人可怖的物,怕吃到嘴里的肉自己会蠕动起来。
我惧着蛇,想想蛇又并未伤害到我,却不知因为我的缘故,父亲打死过多少条蛇。再想想那些死去的蛇们,我竟是个不折不扣的恶人。这些新仇旧恨若是算起来,蛇就算潜伏在路边找我寻仇,我也能体谅它了。
我摸着自己的胳膊腿,一切完好无损。我这样的恶人,能好好的活到如是今,细细算来顿觉无比幸运。虽生而为人,并无大快活,但好死不如赖活,况且,被人问起来怎么死的?说是被蛇咬死的,这死也实在无厘头,就像死了一条狗一样,没有可能引起人家的慨叹。
这样一想,顿觉人生四季风光无限好,能好好活着,还去计较什么!
山风很凉,四下寂静一片,山下的车水马龙仿佛离我很远,嘈杂的声音被密不透风的树木挡得听不太真切。细碎的阳光斑斑驳驳,印得通往山下的小径明明暗暗。我大步流星的走在前面,裙角卷起一阵风。
小孩子突然在后面发出奇怪的声音,我停了脚回头看他,一脸诡异的表情,凭直觉我退回到了他的身边。他这才轻轻地说,好大的蛇。
站在台阶上我使劲望,哪里?哪里?眼睛眯成一条缝,才发现就在我刚才走的路边,潜伏着一条通身黄鳞的蛇,笔直的横在厚厚地枯叶中,一动不动,不细看还真是发现不了。
蛇一直不动,蛇头扬起,像在捕猎。如果刚才我再走一步,我的脚面就正好停在它的嘴侧,那么它是估算好了我的步子,准备攻击我喽!这样一想,浑身大汗淋漓。
我是异乎寻常地怕蛇,真的被它咬上一口,就算它是无毒的,我一定也被吓死掉了。况且还是在高高的山上,等小孩子打110让人来救我,再待人背我下山,估计时辰已去了多时,我命不久矣。这样一想,立刻觉得万幸啊。
于是感慨,能长这么大也实属不易。
记得六岁光景,和同学在四月的春风里抽茅针。这种细嫩的茅针带着丝丝甜意,手上能握上那么一把,慢慢地剥来吃,是可以混上半日的。
我们顺着干枯的河床往前走,我走在河埂上,她走在河床上,突然我扭头看到她一脸恐惧的表情,我回头望,刚才跨过的小沟里盘着一条通体黑红的大蛇。我们那儿叫它“火山根”,巨毒无比,许是在睡觉,没有任何反应。我一把扔了手中的茅针,飞也似地跑回了家,同学,我已无暇顾及。
还是春日,阳光很暖。房子后面的桑树上结满了果粒饱满的桑椹,紫色的桑椹常常染得满手满嘴都是,但它甜,甜到引得鸟雀在树上乱飞,引得我常常爬到树上去。
低处的桑椹已经吃完了,我得爬得更高一点儿,于是我往高处攀爬,待我再要伸手的同时,幼时目明的我突然发现那块树干,颜色不对,定睛一看,一条“乌梢”正静静地盘在树干上,一动不动。我吓得掉下树来,来不及揉揉摔痛的屁股,便鬼叫着跑回了家。从此,直到桑椹落光,我再也没有去过那棵树下,我深信着,蛇还盘在树上,哪也没去。
田野里,也有许多美味。到了端午节前后,一种草茎上带着细密小刺的植物,会结出大片大片的红色的攒珠一样美丽的萢,味道酸甜,我很喜欢。
田埂和山边都有它们的影子,为了遇到更多的萢,我便不惜走在别人没走过的地方。少有人走的路上铺满了厚厚的枯草,壮了胆子一脚上去,听到脚下窸窸窣窣一片响,再走一步,如是。直觉告诉我,脚下有蛇,成群的蛇。我不免胆怯起来,赶紧倒退了回来,放弃了不远处在阳光下散发着柔和光芒的萢。
后来读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才知道那个好吃又好看的萢叫“覆盆子”。而我每次想起它的模样,我的脚下便有蛇在游走的感觉,心里不免起了阵阵寒意。
七月的傍晚,我提了篮子去菜地。正是大声唱歌的年纪,远远听见菜地里有公鸡打鸣的声音,我没在意,继续高歌,而公鸡打鸣的声音总是在我唱完一句就穿插进来,仿佛在跟我对唱,真是有趣。
待我看清一条头顶一抹红的绿蛇盘在空心菜地时,它也正快活地望着我,对,我能感觉它是快活的。它望着我,待我唱完一句,它便也叫一声,真的很快活。
我却大大的胆怯了,丢了篮子一路小跑回家,向我那无所畏惧的父亲求救。父亲举着一根竹竿随我去了菜地,那条蛇还在快活地唱歌,眼见我父亲的竹竿要挥下去才赶紧溜走,来不及了,竹竿已经又快又狠地敲在了它的头上,父亲告诉我,这种蛇叫“鸡公蛇”,巨毒,咬一口,命不保矣。
我不知道,小时候的家里为什么会经常有蛇出现。打开抽屉,在衣服的中间会看到一条盘着的小蛇;走进柴房,会发现墙上的缝隙里有蛇卡在里面,进不能进出不能出;还有时会看到一条小蛇从某个莫名的地缝里慢慢地探出头来,而我眼望着它,只能摒住呼息,直到它离去,才大叫大嚷着找父亲。
小时候见了那么多蛇,和那么多蛇离得那么近,又听了那么多关于蛇的可怖的故事,我却始终没有克服对它的恐惧。直到今天,望着桌子上的姜辣蛇,也是内心抗拒的,总觉得这是令人可怖的物,怕吃到嘴里的肉自己会蠕动起来。
我惧着蛇,想想蛇又并未伤害到我,却不知因为我的缘故,父亲打死过多少条蛇。再想想那些死去的蛇们,我竟是个不折不扣的恶人。这些新仇旧恨若是算起来,蛇就算潜伏在路边找我寻仇,我也能体谅它了。
我摸着自己的胳膊腿,一切完好无损。我这样的恶人,能好好的活到如是今,细细算来顿觉无比幸运。虽生而为人,并无大快活,但好死不如赖活,况且,被人问起来怎么死的?说是被蛇咬死的,这死也实在无厘头,就像死了一条狗一样,没有可能引起人家的慨叹。
这样一想,顿觉人生四季风光无限好,能好好活着,还去计较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