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就秃了
查看话题 >当着和尚别骂秃子——我们为何怕秃头?
![]() |
豆瓣的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当年读《阿Q正传》,话说阿Q头上长了一个赖疥疮,这让他很恼火,因此讳说“赖”字,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
如果有人敢犯他的讳,他是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骂,当然一般都讨不到便宜,所以就有了后来的精神胜利法。
“年纪轻轻就禿了”这意思跟阿Q头上的赖疥疮差不多,也是很让人头痛的事,我曾经有个同学,年纪轻轻就掉头发,所以每次出门都戴着帽子,一有时间就去章光101。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我们为什么怕秃头?
如果详细考证下来,还是有文化渊源的。
中国自古就怕秃头,因为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中国古代又有祖先崇拜的传统,所以对头发看得非常重。
这方面的例证很多:你看一个女的如果对一个男的以身明志,都是割一绺头发,给男的表明自己心意;另外,中国古代刑法有一个髡刑,就是专门割头发。你看以割头发当成惩罚,这也说明头发在古人心目中有多重要了吧。
不过这一观念在明末清初受到严重挑战,当时满清入关,为了驯化汉人,就是从割头发开始,当时的政策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当时的汉人虽说对大明的完蛋没什么惋惜,但是割头发可是犯了大忌,于是奋起反抗,这才有了著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这一杀人不要紧,国人彻底跪了,就跟当初蒙古灭宋一样。
但是满人要求的剃发也不是全剃,只是脑门剃点,你还能把剩余头发盘起来,弄条辫子。就是这条辫子,国人还是爱护备至,直到民国剪辫子,国人对头发的观念才又有了一次革新。
创建民国那帮人都是受欧美文化影响较深的人,本来就不把头发太当回事,何况辫子还是满族统治者给汉人的一个耻辱,所以一定要剪掉它,才能血洗这个耻辱。
现在教科书谈辛亥革命都说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实首先它是一场民族革命,当时孙文的口号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国初期,满人地位很低,很受迫害,很多人为了免受打击,都入了汉籍。当然,现在毕竟都是一家人了,所以教科书也就不提这事了。
但是国人被强制剪了辫子后,头发情结消退了不少,何况欧美文化侵袭,很多人为了漂亮、卫生,甚至开始主动找人修剪头发。
但是祖先崇拜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以潜意识的影响还在发挥作用,比如现在谁要是犯了罪进了局子,即使你还只是犯罪嫌疑人,还没被法官定罪,也得先给你剃个光头,这是什么,羞辱!
抛开了文化渊源,是不是我们就不在乎头发了呢?
也不是,比如我的那位掉发的同学,他当然觉得他的掉发是很难看,有某种羞辱的成分在里面。但他更多的考虑是还没结婚,现在就掉发,让人觉得他有些老。
衰老意味着死亡,这才是人们不喜欢秃头的另一深刻原因。
以前上《比较人类学》这门课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原始人群当中,不分地区,都有个图腾崇拜。而且崇拜的东西当中,很多都是生殖器官,比如一根巨大的阳具!
至于为什么这样,我想可能就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所以用生殖来压惊!
那么什么事情预示着死亡呢?
衰老!
那什么事情预示着衰老呢?
掉发,肯定是其中之一。
正是出于对死亡的深深恐惧,才让我们本能的抵抗秃头。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掉发秃头与死亡有没有相关关系?
反正就我经验观察,长寿的人一般都是,一把年纪还是腿脚灵活,满口牙齿,头发茂密。换句话说,我很少见秃子长寿的。
但也不能因此就武断地说,秃头的人必然短命!这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在获取大量样本的情况下,排除相关干扰因素,分组进行比对。
但我目前的科研条件,显然不具备进行这种研究的条件,所以这么一个有价值的课题就只能交给后来人了。说实话,我希望后来人的研究成果能还秃子们一个清白!
-
lucifar。z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09 19: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