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通人情世故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姑娘,职场小白,或者叫人情世故小白,初进公司三周,第一次参加部门聚餐。席间众人共饮白酒,也没少倒给她一杯,她当众说明自己不喝酒所以今晚只能做到饮尽此一杯。在纷纷敬酒的气氛中,她以一杯酒敬完N-1位领导后回座填了几口菜。因为回座途中越过了最后一位领导,唯恐那位领导会介意她迟迟不敬酒,她匆忙吞了几口菜,眼见那位领导和另一位领导刚喝完一杯,她便端着只剩一口的白酒杯走过去,提起酒壶主动为最后一位领导斟了一杯酒。然后敬酒时,领导翻着白眼一副拒绝的样子,先是说“我不跟你喝”,小白一愣,脑子里飞快地回忆是不是之前在哪里得罪过他,似乎并没有。小白堆着笑继续敬酒,其实笑容都已经僵硬,领导又说“你跟谁谁谁都没喝,为什么要跟我喝”,小白堆着完全僵掉的笑说“我跟他已经喝过了”,领导坚决地说“我没看到”,这时候小白以为遇到了最会劝酒的一类人,琢磨着莫非是让她再敬谁谁谁一杯?正好话中之人站在不远处,领导于是直接问他小白也是拿着这样半杯酒敬他吗,对方说是,小白再次以为遇到了最会劝酒的一类人,琢磨着莫非是要她也加满?小白忙说自己不会喝酒今晚只能喝这一杯。在旁人的劝说下,领导终于接受了小白的敬酒,翻着白眼喝完了小白斟满的那杯酒,气哼哼地撇头不再看她,并且倒扣酒杯声明今晚再不喝酒。随着酒席的推进、他人的言说,小白终于明白原来这位领导一向不怎么喝酒,他介意小白擅自给他斟了一杯酒,介意小白拿着只剩一口的酒却敬给他一满杯,但是他想要的并不是小白加满自己的酒,而是小白以一口酒或者以茶水敬他茶水。小白内心的OS疯狂刷屏:你想要你就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她拿着酒杯敬酒,但是她真的不介意被敬酒的人是喝酒还是喝茶,只不过在N-1位领导中大多数表现出热爱喝酒的情况下,在那位领导刚刚喝过一杯酒的情况下,她惯性以为他也是爱喝酒的,可恶的惯性。 故事尚未结束。既然清楚了自己错在哪里,小白左思右想决定弥补,这次她端起茶杯向那位领导敬茶。“领导,不好意思,我真的不知道您不喝酒,我给您道歉,再敬您一杯。”领导伸出手臂拦住小白敬茶的手,“我不喝,你回去坐着。”小白又是一愣,该不会领导认为她是要以茶敬他酒?她忙伸手向领导的茶杯,想把茶端给他,“您喝茶就好。”领导用手掌盖住茶杯口,一副厌恶的神情,“你回去坐着!”“不不不,我给您道个歉,您喝茶就好。”“这么烫的茶怎么喝啊!”小白心中喊冤:我又不是叫你一口闷,抿一抿就行,或者嘴皮子沾一下甚至没沾到都是那么个意思。小白虽然心中如斯想,行动上却是继续伸手够领导的茶杯,并说:“我帮您再倒一杯凉一点的。”领导继续挥手,“我不喝,你回去坐着!”小白以为遇到了酒桌上最刁难的一类人,不擅交际的她硬着头皮说:“我得给您道个歉。”“有些事情不是道歉就能解决的。”“行,那您说怎么办?”这时候小白已经做好了再咽一整杯白酒,以酒敬茶的准备。领导仍旧厌恶地说:“你回去坐着!”小白只好端着未敬出的茶离开,是因为丢脸吗?不是,几分钟前她的脸就已经丢光,最终离开是因为不擅交际的她已经无计可施。 难过吗?会。委屈吗?会。然而理智地想想,如果把小白换成一位更会来事的人也许一切都能避免。 什么叫做通人情世故,“通”是通晓的意思,是知道。是没有人会明白告诉你,你却必须知道并依此行事的规矩。如果你不知道大概因为你从未经历。人情世故不是解方程式,不需要动用太多脑力,而是一部小说,只要你读过就能知道。接下来是写给小白看的小说。 ———————————————————— 以下内容长期不定时更新: 【电梯篇】 ○ 进出电梯让领导先进先出,你走最后。 【接待篇】 ○ 需要由你来介绍领导的身份和介绍对方的身份,让双方认识。 ○ 领导或客人上下车时若刚好在你面前,请主动为他们开关车门。 ○ 领导去往不熟悉的地方,走到每一个岔路口,请提前为他指路,但让他先行。 ○ 领导去往不熟悉的地方,请提醒他小心地面上每一个可能被忽视的台阶或障碍。 【酒桌篇】 ○ 若你坐在领导身旁,请留意领导茶杯余量,提前为他添加茶水。如你要给自己加茶,则先给身旁领导加茶,后给自己加茶。 ○ 若你坐在领导身旁,上新菜时先用公筷给领导夹菜,后给自己夹菜。 ○ 领导对大家讲话时,请放下筷子作聆听状。 ○ 已经倒进你杯中的酒必须喝完。(一方面不至浪费,另一方面在有的人眼中酒可是琼浆玉液。) ○ 跟同事喝酒,如想表达尊敬可用手托住对方杯底以保证对方酒杯高过自己。 【接打电话篇】 ○打电话时铃响六声再挂。 ○通话结束后让领导先挂电话。 ———————————————————— 年轻气盛的你可能对于以上内容嗤之以鼻,大骂虚伪,痛恨溜须拍马。如果你置身一家几乎用不着以上规矩的公司,我发自内心地祝贺你,希望你好好珍惜。如果你和小白一样置身一家十分讲究规矩的公司,以上内容或许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