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遇未知的自己
如果你能停止对这些事物、想法和故事的认同,真正感知到自己是谁的话,那你就是有灵性的,不是属于物质世界的。所谓认同,就是投注自我感。举个例子,你会认同你的车,因为你今天开了一辆宝马,你就自我感觉好了一点儿。如果你的车丢了,你的内心就像被挖走了一块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认同,把自我感投注到我们之外的事物上的一种表现。人类最大的悲哀,就是我们从无形无相的世界,来到这个有形有相的二元对立世界当中,而在其中失落了自己。我们尝试在形象当中寻找自己--我可以多有一点儿钱,更有名一点儿,多一辆车子,甚至是再大一点儿的房子。或者是我要车子,我要房子,我要一个好老公,我要更多的朋友,我要更多美丽的衣服。我们在这个物质的形象世界当中寻找自我,然后又在其中迷失了自我。什么叫“在其中迷失自我”?就是你以为在这个有形有相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最后却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谁。不过,值得高兴的是,当你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你就离“你是谁”的真相更近了一步。德芬的话:“我”有一个身体,但“我”并不是“我”的身体,也不是“我”,名字只是一个代号,“我”所从事的工作也不能代表“我是谁”。无论是让人同情的自己,还是优秀的自己,都是一种身份认同,一个看待自己的角度,不是真正的自己。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