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自己一场江南烟雨
文人墨客笔下的江南令人心驰神往,老早就惦念着去江南看一场烟雨。这个梦想终于14年的下半年提上日程,前后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做plan,心里的期待和兴奋忍不住地冒出来。10月的最后一周,脚步踏遍了苏杭、乌镇、西塘、南京。梦里的江南,如诗如画,好在,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并不大。
(一)温婉大气的杭州
初到杭州,萧山机场到西湖景区的那段路让人印象深刻,其最大特点在于红绿灯超多。我们跟司机开玩笑“这段路是踩完油门踩刹车呀。”车上,司机为我们推荐了游玩路线。入住的是过客青旅,当初是被它的名字吸引。过客,我们都是彼此人生中的过客,有些人从此各自天涯,有些人则陪着你走下去,只愿在离别时彼此都能微笑道别,各自珍重。
西湖的美不言而喻,古人已做了最好的解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处处都是风景,微风轻拂,柳枝低垂,船桨打碎了湖面的水光粼粼,夕阳西下时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余晖轻柔地笼罩着,一片祥和安宁。西湖边上,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大爷大妈们载歌载舞、唱戏听戏、义务为游客画肖像,有些退休老人在湖边的林子里守候一天,只为了拍鸟儿飞过的痕迹。这些老人家积极乐观地生活着,深深影响着作为游客的我们。
晚上,在雷峰塔上看西湖夜景,以及重温那个经典的爱情故事。现在的雷峰塔是重修过的,在原塔倒塌、只剩下断壁残垣的遗址上建起新塔,将其包围,便于保护。塔内的木雕再现了当年的白蛇传,先不论故事的真实性,大多人还是愿意选择相信这样美好的爱情是存在的吧。白蛇传带火了断桥,很多人慕名而来,走过断桥,回味经典。
西湖之后,到了钱塘江边,有幸目睹了一次涨潮,虽然不及小学文章里的那般壮阔,却也足以让人铭记。
西湖像是一位大家闺秀,温婉不失大气,让人流连忘返。愿能再泛舟西湖,断桥相会。
(二)精致巧妙的苏州
苏州的精致,见之于她的园林、庭院、楼阁、回廊、刺绣、小吃、摇船、公交站台,像极一个江南女子,自有一番独特韵味。
刚到苏州便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市区内的房子都不高。司机告诉我们,因为孙权在市内建了一座报恩塔,并且规定护城河内的房子都不能高于塔,所以市内的房子都不能超过24m。在这个房地产泛滥的时代,市政府得顶着多大压力才能一直坚持执行这个政策。
在公交站台向一位老人询问拙政园的路线,老人很耐心地告知,和我们一同下车,还不忘回头给我们指路。一位阿姨知道我们是初次游玩苏州,带着我们走了一段路,路上还教我们如何辨别假门票、哪些东西比较坑人等等。他们的热情指引,司机的幽默贴心让我们觉得特别窝心温暖。
虎丘的云岩寺塔已历经千年,满是风霜,堪称中国第一古塔。剑池内埋葬着河女,以及一个至今未解的墓室。虎丘的回廊四周各有一窗,窗外正好对着一景,当年设计者的智慧便体现在这,“窗外有画,人在画中游。”
(三)静谧文艺的乌镇
有人说,乌镇,来过,未曾离开。
到乌镇时,阳光正好。一路上,我们各种蹭导游。晚上的乌镇更动人,两岸柔和的灯光为这座古镇增添静谧朦胧之美,酒吧街让乌镇的古典与现代很好地融合。殊不知,乌镇的洗手间需慎入,小桥流水的设计,石头砌成的洗手盆,门口两旁的休息区,让人误以为是高大上宾馆。
小桥、流水、染坊、石板路、古戏台、皮影戏、乌篷船、青瓦、白墙、露天电影,这是我对乌镇的全部印象。简单的色彩构成独一无二的乌镇,远离车水马龙的喧嚣,只有纯朴善良的人们和古老传统的手工艺,古典中带着小资,休闲中不乏文艺。这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终于能够如此地接近你,心中的喜悦无法表达。
(四)慵懒迷蒙的西塘
几年前因《我的青春谁做主》与西塘结缘,那时就想着一定要去一次西塘,细细体会那种宁静之美。丁香一样的姑娘,撑着油纸伞,走在悠长悠长的雨巷,这画面也是极美的。
在一家小店,品尝老板的手艺,听着轻缓的音乐,逗逗店里慵懒的猫咪,听老板讲他的故事。原本复旦大学医学院的高材生,因一次旅行邂逅了西塘,不惜休学到西塘定居,每年3个月的假期,和店小二两人轮流双休,问他旺季怎么办,他笑着说假期照常,何必为难自己呢。是啊,生活本来很简单,是我们赋予了它太多东西,何必用太多的束缚为难自己呢。佩服老板的潇洒,他明白自己的追求,不为生活所困,随心生活。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像他如此洒脱呢,不为名利所惑,醉心山水,认真生活?
我在西塘等你,就让时光在这里停驻。
(五)古典忧伤的南京
南京的古典,在于它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的忧伤,在于它历经战火洗礼。有一种南京精神,叫凤凰涅槃,烈火重生。
杜牧一首《泊秦淮》道出了秦淮河当年的萎靡生活,如今作为后人,站在古人曾经哀叹的地方,仿佛穿越历史。秦淮河畔,临水而立,看六朝繁华之地,感历史沧桑变迁。夫子庙内,虔诚膜拜,游江南贡院,品金陵美食。夫子庙的香火鼎盛,络绎不绝,人们到庙里诚心祈祷,不要求高中,只希望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瞻仰国父孙中山时,钟山上烟雨朦胧。一大早便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一同瞻仰这位伟人。先生一生追求博爱、天下为公,其精神和气节令人敬佩,南京的雨,红了枫叶,绿了苍松。
南博的收藏数量之大,令人越发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国馆的设计,还原那个时代的繁华,让人误以为是穿越时空。下午在茶馆听了一段京剧《苏三起解》,演员的表情、动作都相当到位,让我这个对国粹没什么兴趣的人也看得入迷了,可见京剧的魅力之大呀。
浦口火车站,一个时代的见证和变迁,如今早已物是人非。候车厅已锁上,门缝里透出的一阵阵霉味提醒人们,这里的一切已成历史。
到了江宁织造馆,方知织丝成锦的不易,一丝一线,一穿一引,需要工匠的耐心和手艺。曹雪芹生于织造馆,在这里经历了曹氏家族的兴衰起伏,这为他后来的《红楼梦》奠定了基础。
参加总统府&中共旧址,更觉治国艰难,众多先烈共赴国难,鞠躬尽瘁,只为护国民周全。
六朝博物馆内,蹭一位高校的老师讲解,他的解说堪称教授级别,通俗易懂,涉及地理、历史、化学、美术、建筑等学科,很幸运能够蹭听。
老门东,明清遗留下来的老城墙、旧屋子,一不小心,便触碰了几百年的历史,一砖一瓦,至今仍保留较完好。
南京,一个处处皆古迹的城市,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史书。
【后记】
在南京又遇到了在乌镇蹭的那个导游,他戏称我们是偷偷跟着他去的,我笑言,现在非常确定你就是wifi。惊觉缘分的奇妙,没有约定,就这样遇见了。
每次旅行,其意义都被刷新。每篇游记,无关文笔,只是记录和分享。
我想,这次旅行告诉我,世界很大,自己很小,用谦卑的心面对生活和这个大千世界。感谢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每段经历都是一笔财富,增加生命的厚度,拓展生命的宽度。
许自己一场江南烟雨,我做到了。
下一次旅行,再会。
2014.11.2于深圳
(一)温婉大气的杭州
初到杭州,萧山机场到西湖景区的那段路让人印象深刻,其最大特点在于红绿灯超多。我们跟司机开玩笑“这段路是踩完油门踩刹车呀。”车上,司机为我们推荐了游玩路线。入住的是过客青旅,当初是被它的名字吸引。过客,我们都是彼此人生中的过客,有些人从此各自天涯,有些人则陪着你走下去,只愿在离别时彼此都能微笑道别,各自珍重。
西湖的美不言而喻,古人已做了最好的解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处处都是风景,微风轻拂,柳枝低垂,船桨打碎了湖面的水光粼粼,夕阳西下时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余晖轻柔地笼罩着,一片祥和安宁。西湖边上,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大爷大妈们载歌载舞、唱戏听戏、义务为游客画肖像,有些退休老人在湖边的林子里守候一天,只为了拍鸟儿飞过的痕迹。这些老人家积极乐观地生活着,深深影响着作为游客的我们。
晚上,在雷峰塔上看西湖夜景,以及重温那个经典的爱情故事。现在的雷峰塔是重修过的,在原塔倒塌、只剩下断壁残垣的遗址上建起新塔,将其包围,便于保护。塔内的木雕再现了当年的白蛇传,先不论故事的真实性,大多人还是愿意选择相信这样美好的爱情是存在的吧。白蛇传带火了断桥,很多人慕名而来,走过断桥,回味经典。
西湖之后,到了钱塘江边,有幸目睹了一次涨潮,虽然不及小学文章里的那般壮阔,却也足以让人铭记。
西湖像是一位大家闺秀,温婉不失大气,让人流连忘返。愿能再泛舟西湖,断桥相会。
(二)精致巧妙的苏州
苏州的精致,见之于她的园林、庭院、楼阁、回廊、刺绣、小吃、摇船、公交站台,像极一个江南女子,自有一番独特韵味。
刚到苏州便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市区内的房子都不高。司机告诉我们,因为孙权在市内建了一座报恩塔,并且规定护城河内的房子都不能高于塔,所以市内的房子都不能超过24m。在这个房地产泛滥的时代,市政府得顶着多大压力才能一直坚持执行这个政策。
在公交站台向一位老人询问拙政园的路线,老人很耐心地告知,和我们一同下车,还不忘回头给我们指路。一位阿姨知道我们是初次游玩苏州,带着我们走了一段路,路上还教我们如何辨别假门票、哪些东西比较坑人等等。他们的热情指引,司机的幽默贴心让我们觉得特别窝心温暖。
虎丘的云岩寺塔已历经千年,满是风霜,堪称中国第一古塔。剑池内埋葬着河女,以及一个至今未解的墓室。虎丘的回廊四周各有一窗,窗外正好对着一景,当年设计者的智慧便体现在这,“窗外有画,人在画中游。”
(三)静谧文艺的乌镇
有人说,乌镇,来过,未曾离开。
到乌镇时,阳光正好。一路上,我们各种蹭导游。晚上的乌镇更动人,两岸柔和的灯光为这座古镇增添静谧朦胧之美,酒吧街让乌镇的古典与现代很好地融合。殊不知,乌镇的洗手间需慎入,小桥流水的设计,石头砌成的洗手盆,门口两旁的休息区,让人误以为是高大上宾馆。
小桥、流水、染坊、石板路、古戏台、皮影戏、乌篷船、青瓦、白墙、露天电影,这是我对乌镇的全部印象。简单的色彩构成独一无二的乌镇,远离车水马龙的喧嚣,只有纯朴善良的人们和古老传统的手工艺,古典中带着小资,休闲中不乏文艺。这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终于能够如此地接近你,心中的喜悦无法表达。
(四)慵懒迷蒙的西塘
几年前因《我的青春谁做主》与西塘结缘,那时就想着一定要去一次西塘,细细体会那种宁静之美。丁香一样的姑娘,撑着油纸伞,走在悠长悠长的雨巷,这画面也是极美的。
在一家小店,品尝老板的手艺,听着轻缓的音乐,逗逗店里慵懒的猫咪,听老板讲他的故事。原本复旦大学医学院的高材生,因一次旅行邂逅了西塘,不惜休学到西塘定居,每年3个月的假期,和店小二两人轮流双休,问他旺季怎么办,他笑着说假期照常,何必为难自己呢。是啊,生活本来很简单,是我们赋予了它太多东西,何必用太多的束缚为难自己呢。佩服老板的潇洒,他明白自己的追求,不为生活所困,随心生活。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像他如此洒脱呢,不为名利所惑,醉心山水,认真生活?
我在西塘等你,就让时光在这里停驻。
(五)古典忧伤的南京
南京的古典,在于它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的忧伤,在于它历经战火洗礼。有一种南京精神,叫凤凰涅槃,烈火重生。
杜牧一首《泊秦淮》道出了秦淮河当年的萎靡生活,如今作为后人,站在古人曾经哀叹的地方,仿佛穿越历史。秦淮河畔,临水而立,看六朝繁华之地,感历史沧桑变迁。夫子庙内,虔诚膜拜,游江南贡院,品金陵美食。夫子庙的香火鼎盛,络绎不绝,人们到庙里诚心祈祷,不要求高中,只希望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瞻仰国父孙中山时,钟山上烟雨朦胧。一大早便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一同瞻仰这位伟人。先生一生追求博爱、天下为公,其精神和气节令人敬佩,南京的雨,红了枫叶,绿了苍松。
南博的收藏数量之大,令人越发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国馆的设计,还原那个时代的繁华,让人误以为是穿越时空。下午在茶馆听了一段京剧《苏三起解》,演员的表情、动作都相当到位,让我这个对国粹没什么兴趣的人也看得入迷了,可见京剧的魅力之大呀。
浦口火车站,一个时代的见证和变迁,如今早已物是人非。候车厅已锁上,门缝里透出的一阵阵霉味提醒人们,这里的一切已成历史。
到了江宁织造馆,方知织丝成锦的不易,一丝一线,一穿一引,需要工匠的耐心和手艺。曹雪芹生于织造馆,在这里经历了曹氏家族的兴衰起伏,这为他后来的《红楼梦》奠定了基础。
参加总统府&中共旧址,更觉治国艰难,众多先烈共赴国难,鞠躬尽瘁,只为护国民周全。
六朝博物馆内,蹭一位高校的老师讲解,他的解说堪称教授级别,通俗易懂,涉及地理、历史、化学、美术、建筑等学科,很幸运能够蹭听。
老门东,明清遗留下来的老城墙、旧屋子,一不小心,便触碰了几百年的历史,一砖一瓦,至今仍保留较完好。
南京,一个处处皆古迹的城市,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史书。
【后记】
在南京又遇到了在乌镇蹭的那个导游,他戏称我们是偷偷跟着他去的,我笑言,现在非常确定你就是wifi。惊觉缘分的奇妙,没有约定,就这样遇见了。
每次旅行,其意义都被刷新。每篇游记,无关文笔,只是记录和分享。
我想,这次旅行告诉我,世界很大,自己很小,用谦卑的心面对生活和这个大千世界。感谢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每段经历都是一笔财富,增加生命的厚度,拓展生命的宽度。
许自己一场江南烟雨,我做到了。
下一次旅行,再会。
2014.11.2于深圳
© 本文版权归 winkyhua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