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粮人】创业15年,这个想做冷门生意的门外汉把家乡的茶籽卖到了国外
“当时就觉得,冷门的生意会好做一点。”
抱着这个单纯的想法,20岁的他开始了油茶籽的生意。一转眼,15年就过去了。
十五年,刚好也是一颗油茶树的生长周期。
从播种到产果,大约需要5-7年的时间,到盛果期则需要15年以上。
而他似乎也没想到,
自己从开始萌生这个念头到创业,再到现在一切步入正轨,循序渐进,
所经历的生命轨迹竟跟一颗树会如此相似。
他叫李辉峰。湖北麻城市人。
麻城是全国著名的“油茶之乡”。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从小在油茶地长大的他,选择靠天吃饭,想来也是合情合理。
但在十年前,事情却不是这样子的。
虽然麻城盛产茶油,但早些年当地人对茶油其实并不认可,至少没有像现在这样意识到野生山茶油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大家就觉得茶油不好吃。那时候,你送茶油给别人吃,别人也是不要的。”
看着大片大片的油茶树林,李辉峰心动了。
与其让茶籽荒废在地里,不如把它们卖出去吧。反正大家都不大情愿做这个买卖,做的人少,冷门的生意应该会好做一点。他这么想着,然后就这么做了。
但油茶籽做起来,跟其他农作物还真的是不大一样。没个三年五年你根本学不会。按李辉峰的经验来讲,这个东西主要看你的胆量、天赋、资金,还有就是你的人缘。有的人学了10年都没有上手,这个不一定的。
这怎么会跟天赋扯上关系呢?在编者看来,农活是一门技术,可以熟能生巧。但李辉峰却不这么认为。
“可以熟能生巧的东西都是一些简单的东西。但做茶籽需要悟性。如果只是想靠熟能生巧来做这个,你要交很多学费的。交学费就是亏本嘛。有的人亏得多,有的人亏的少。亏得多的人最后就做不下去了,转行了,不做了;亏的少的人就坚持下来,慢慢的变不亏,然后再赚钱。”
不可避免“交了几年学费”之后,李辉峰从一个门外汉慢慢摸索出了其中的门道,对麻城及周边茶籽产区茶籽的含油率,茶壳厚薄、水分等特点也有了充分专业的了解,俨然半个茶籽专家,张口就是老本行。
茶油这东西怎么讲呢,它很贵,是名副其实的“贵族油”。在福建,茶油卖到60~70以上,低于50的茶油都会被认为是假油。即使在原产地这边,茶油也卖到40块以上。
这似乎是一桩好生意。
然而,李辉峰不做。他只想专心卖他的茶籽,附带生产一些茶油。
他的茶籽全部栽种于上世纪60年代。这些高山老树种长在海拔几百米的国家森林公园内,纯粹野生生长,不需要化肥,不需要农药,什么都不需要。反倒是越贫瘠的土地越好,而且茶籽的衍生物本身就毒虫害,虫害在茶籽里根本没法生存。
每年寒露节采摘过后,这里60%的茶籽就会销往台湾,还有一部分出口韩国,小部分做国内市场。出口的东西,标准是很高的。但从2006年起,他就是台湾一家茶油贸易商在湖北安徽河南唯一的合作伙伴,每年出口量均保持在30~ 40尺货柜左右。
问到有没有想过在包装上植入自己的品牌,他首先考虑的是代理商的利益。
“一般来说台湾销售都是以它代理商的品牌来弄的。我们和代理商之间有约定,如果我导入品牌的话,那台湾的代理商怎么做?”
所谓合作,做的不过是诚信。靠一纸契约做辅证,要的就是这种可靠的契约精神。
他还跟当地十几个茶农合作经营着麻城最大的五林油茶合作社,打理约2.6万亩的油茶。
“经营这一块是最困难的。首先合作社里面,你要保证合作社成员利益最大化。那么你就要找到一个好的买家,把东西卖到一个好的价格。卖到好价格,合作社成员才不会抱怨,这个才是最关键的。”
“那他们(合作社成员)怎么评价你?“
他顿了顿,非常平静地说,没有什么过分的评价,反正就是做本本分分的生意,不坑人。就是这样了。
“这中间有想过放弃吗?“
沉默。
沉默。
沉默。
可怕的几分钟沉默过后,他才非常坚定地回答我六个字:没有想过放弃。
像是在回答他自己,下一个决定。而我,似乎也已经在他的沉默中重走了他不想与人说的艰难创业过程。
《圣经》里说有福的人,必须活得像一棵树。不寄望他人,牢牢扎根在生活的洪流里,不疾不徐,不蔓不枝,按时开花,按时结果。耐心承受生命中所有的裂变。或许说的就是像李辉峰这种人吧。
注:本文由找粮油(zhaoliangyou.com)原创并享有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抱着这个单纯的想法,20岁的他开始了油茶籽的生意。一转眼,15年就过去了。
十五年,刚好也是一颗油茶树的生长周期。
从播种到产果,大约需要5-7年的时间,到盛果期则需要15年以上。
而他似乎也没想到,
自己从开始萌生这个念头到创业,再到现在一切步入正轨,循序渐进,
所经历的生命轨迹竟跟一颗树会如此相似。
![]() |
他叫李辉峰。湖北麻城市人。
麻城是全国著名的“油茶之乡”。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从小在油茶地长大的他,选择靠天吃饭,想来也是合情合理。
但在十年前,事情却不是这样子的。
虽然麻城盛产茶油,但早些年当地人对茶油其实并不认可,至少没有像现在这样意识到野生山茶油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大家就觉得茶油不好吃。那时候,你送茶油给别人吃,别人也是不要的。”
![]() |
李辉峰 |
看着大片大片的油茶树林,李辉峰心动了。
与其让茶籽荒废在地里,不如把它们卖出去吧。反正大家都不大情愿做这个买卖,做的人少,冷门的生意应该会好做一点。他这么想着,然后就这么做了。
![]() |
但油茶籽做起来,跟其他农作物还真的是不大一样。没个三年五年你根本学不会。按李辉峰的经验来讲,这个东西主要看你的胆量、天赋、资金,还有就是你的人缘。有的人学了10年都没有上手,这个不一定的。
![]() |
这怎么会跟天赋扯上关系呢?在编者看来,农活是一门技术,可以熟能生巧。但李辉峰却不这么认为。
“可以熟能生巧的东西都是一些简单的东西。但做茶籽需要悟性。如果只是想靠熟能生巧来做这个,你要交很多学费的。交学费就是亏本嘛。有的人亏得多,有的人亏的少。亏得多的人最后就做不下去了,转行了,不做了;亏的少的人就坚持下来,慢慢的变不亏,然后再赚钱。”
不可避免“交了几年学费”之后,李辉峰从一个门外汉慢慢摸索出了其中的门道,对麻城及周边茶籽产区茶籽的含油率,茶壳厚薄、水分等特点也有了充分专业的了解,俨然半个茶籽专家,张口就是老本行。
![]() |
茶油这东西怎么讲呢,它很贵,是名副其实的“贵族油”。在福建,茶油卖到60~70以上,低于50的茶油都会被认为是假油。即使在原产地这边,茶油也卖到40块以上。
这似乎是一桩好生意。
然而,李辉峰不做。他只想专心卖他的茶籽,附带生产一些茶油。
![]() |
他的茶籽全部栽种于上世纪60年代。这些高山老树种长在海拔几百米的国家森林公园内,纯粹野生生长,不需要化肥,不需要农药,什么都不需要。反倒是越贫瘠的土地越好,而且茶籽的衍生物本身就毒虫害,虫害在茶籽里根本没法生存。
每年寒露节采摘过后,这里60%的茶籽就会销往台湾,还有一部分出口韩国,小部分做国内市场。出口的东西,标准是很高的。但从2006年起,他就是台湾一家茶油贸易商在湖北安徽河南唯一的合作伙伴,每年出口量均保持在30~ 40尺货柜左右。
问到有没有想过在包装上植入自己的品牌,他首先考虑的是代理商的利益。
“一般来说台湾销售都是以它代理商的品牌来弄的。我们和代理商之间有约定,如果我导入品牌的话,那台湾的代理商怎么做?”
所谓合作,做的不过是诚信。靠一纸契约做辅证,要的就是这种可靠的契约精神。
![]() |
他还跟当地十几个茶农合作经营着麻城最大的五林油茶合作社,打理约2.6万亩的油茶。
“经营这一块是最困难的。首先合作社里面,你要保证合作社成员利益最大化。那么你就要找到一个好的买家,把东西卖到一个好的价格。卖到好价格,合作社成员才不会抱怨,这个才是最关键的。”
“那他们(合作社成员)怎么评价你?“
他顿了顿,非常平静地说,没有什么过分的评价,反正就是做本本分分的生意,不坑人。就是这样了。
![]() |
“这中间有想过放弃吗?“
沉默。
沉默。
沉默。
可怕的几分钟沉默过后,他才非常坚定地回答我六个字:没有想过放弃。
像是在回答他自己,下一个决定。而我,似乎也已经在他的沉默中重走了他不想与人说的艰难创业过程。
《圣经》里说有福的人,必须活得像一棵树。不寄望他人,牢牢扎根在生活的洪流里,不疾不徐,不蔓不枝,按时开花,按时结果。耐心承受生命中所有的裂变。或许说的就是像李辉峰这种人吧。
注:本文由找粮油(zhaoliangyou.com)原创并享有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