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看起来病恹恹?
(1)
“为什么你看起来病恹恹?”经理问道。
A君尽可能集中精神,想着怎么回答经理的问题。
经理不是第一次这么说他。面试时,经理谈到包括薪水及公司的规章制度之后,话锋一转,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在那种情况之下,谁都会把自己的缺点掩得严严实实,不露出一丝马脚。可是狡猾的经理还是嗅到了某种气味,猎狗一般的眼睛出神地盯着他。
这没有道理。面试之前,他洗了澡,洗得仔仔细细,连十个脚趾缝都不放过,逐一用右手食指搓了个遍。他还偷偷跑到哥哥房间,在书柜第二层最左侧的小纸盒里,找到隐匿得极好的古龙香水。临出门前,他又跑去刷牙。他总是以刷牙来掩饰紧张,还有,口臭。他确信他有些口臭,要不然为什么别人和他说话时,总是尽可能往后倾着身子。因为这,他养成了半闭着嘴巴说话的习惯,以至于吐出来的字总有些含混不清,
他猜测,经理一定是在打探。他很知道面试官某些伎俩。面试官总是自以为是地拿出一迭卷子,上面印着自以为是的傻瓜题目。有时候,他们装作很凶的样子,其实是想测试你的压力有多大。时间在流逝。A君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了14秒,而他还在想面试的情景。那是一次成绩不算坏的面试。他灵机一动,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识破了经理的诡计。但是这一回可没这么幸运。
经理很忙。A君坐在离过道最近的一个位子,每次经理穿过走向他那间不足五平米的办公室,都象一阵风似地从他身边刮过。A君不喜欢他的座位。一天里总有一两回,要与经理打个照面。每每他们眼神相遇,他总是不自觉把头低了下去。这种反应对他而言,是自然而然的。
从小时候起,他就害怕接触权威人物。老师、医生、父亲、母亲,包括警察,都是左右他情绪的权威人物。和这些人说话,或者只是和这些人的眼神接触,他的意识就开始短路,一片空白。现在,他也是如此。他知道他得抓紧时间。经理正从两只厚厚的玻璃片后望着他。经理语速极快,说话象是机关枪在扫射。很快,机关枪就会向他扫射。他已经感觉到经理眼睛里散发出来的愤怒光芒。这一刻,他好象又回到了学校,偌大的教室里,一个人低低地垂着头,头几乎垂到胸前,前面站着怒气冲冲的老师,耳边是同学不友好的嗤笑。
他问自己,老实向经理承认吧,我不适合这个工作。坐在这里,纯粹是浪费时间。浪费公司的时间,也浪费自己的时间。他试着把这些话说出口,可是脱口而出的却是:"关你鸟事。"他平静地说出这句话后,向洗手间走去,留下一大屋子的人,望着他的背影啧啧不已。
等走进卫生间,他赶紧打开水龙头,企图用水使自己冷静。伸出手,捧在手里的是一汪温水。他用温水洗了把脸,然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病恹恹?他恨这个词。他不知道经理从哪里看出来他病恹恹。他抓了一把头发,也许该去剪个头发。他又把头往左右摇,镜子里的人也跟着左右摇。他强迫自己露出笑容,象每次打陌生电话一样,让嘴角向上弯曲45度。他发现自己的笑容实在不敢恭维。终于,他放弃让自己看起来精神的打算,在卫生间一蹲就是二十分钟。等到他觉得经理应该已经走进了办公室,才慢慢把自己从糟糕的情绪里解救出来。
第二天,他想向经理解释一下昨天的鲁莽。他总是这样。在事情发生后24小时,才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还有一个星期,三个月的试用期就到了。这个小小的错误,足以让他三个月的努力化为乌有。他不喜欢这个工作是事实,可是没有工作就没有钱更是事实。他决定向经理道歉,看在他一向小心翼翼工作的份上。
经理还没有来。他一定是生气了。从来没有下属敢对他这样说话。他们要么满脸堆笑,要么低声下气,最不济,也是唯唯喏喏,一副唯令是从的模样。而他是怎么做的?旁若无人、目不斜视地从经理身边走过——这简直是公然蔑视。他为自己的举动感到后怕。
事实上,他从来没有对一个权威人物这样。哪怕是对父亲母亲也没有。他十岁从外婆家接到父母家,父母亲待他象客人一样客气,拿出许多好吃的好玩的。可他什么都不想要。他只想要外婆。外婆说,好好听爸爸妈妈的话。他听外婆的话。父母亲待他很好,从来不骂他,更不打他。他是个听话的儿子。他们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还从来没有做过出格的事。
经理来了。有人轻呼。一阵风从A君身边刮过。A君感觉心都要跳了出来。
二十分钟后,A君坐在经理对面。
经理抽了口烟,对着一排精装书籍喷出一缕烟。透过烟雾,A君看到了一个书名:《Wealth of nations》。这本书十年前,他在图书馆借回来翻了几页后,又原封不动地还了回去。他想到这就是他不喜欢这份工作的证据之一。一没留神,辞职不干的念头又冒了出来。费了好大劲,他才把它压回去,然后涨红着脸,开始语无伦次地向经理讲述昨晚的状况。
等他磕磕巴巴说完,经理站起身把烟灰抖到办公桌上的花盆里。一株病恹恹的绿萝住在那里。A君也站起来,把脑子里的灰抖干净,然后等待。经理亲切地笑着,下巴一扬,示意他坐下。接着也把自己往细软的黑色真皮座椅上一送。“还有一周,你的试用期就结束了。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又是一个问题。昨天的问题尚且答得狼狈不堪。A君感到一股恐惧的波浪刷地一下从周身掠过,他第一次感到胃部一阵痉挛,皱了一下眉头。他记起每半年都要写一份的自我鉴定表,其中重要一栏就是自我评价,长到可以写篇作文,好象有很多话可写,其实最后写上去的只有三四句话,大意无外乎自我感觉良好。有谁会承认自己做得不好呢?当然,那仅仅是书面形式,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多写少写也无妨。
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完满地回答这个问题,这关系到饭碗存在与否。这么一想,恐惧陡然升起,衬衫的腋下部位湿掉了。多少年了,他还是能被别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吓倒。为什么会这样?在这个没劲的地方,在这个难挨的上午,说些口是心非的话。
时间慢吞吞地过去。他必须回答。没有任何余地。不能呆呆坐着,象个傻子一样。当他听到从鼻子下面的部位说出来的话,连自己也吓一跳。
“我不适合这份工作,虽然我努力让自己适应,但是不行,我看起来总是病恹恹的,不是吗?”
(2)
一周后,A君坐在市中心中山公园的石椅上,懊恼不已。连续几天,薄暮时分,他都坐在同一条石椅上,懊恼不已。他对自己从来没有过的失望。他不由得承认,在他内心深处,有两个我,一个说真话的我,一个说假话的我。和人在一起的时候,说假话的我登场;一个人的时候,说真话的我登场。这两个我,界限分明,井水不犯河水,相安多年无事。直到五年前,两个我开始时常打破冰河,扰乱规则,令A君尴尬不已。上个星期,他无法抑制另一个我,说真话的我跳出来,丢掉了饭碗。
随着他意识到这一点,他渐渐把心思转到别处,转到找一份只需一个人便可完成的工作上。这或许是一种两全齐美的方法。无论如何,必须尝试。他穿过可怕的岁月走廊,回想以前的他。以前的他喜欢看书,喜欢写写画画,只是因为听从爸爸的话,读了经济系。经济系!那时候,从别人明显提升的腔调中,他听出羡慕的成份以及金钱招手的声音。为此他很是虚荣了一阵。不仅仅是他。他的同学们都是如此。他们走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胸脯挺得高高,头也抬得高高。他们以最高分考进这所学校,他们有资格傲视群雄。一开始,他的确是幸福的,每天踩着洁白的云朵,脚步轻盈得可以飞,但随着课程的深入,他发现他连一本《Wealth of nations》都无法完整看完。他想,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看起来病恹恹。
后来他勉强毕了业,轻易便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却发现自己对工作总提不起劲。他是个听话的孩子,也是个听话的员工。他的工作成绩不是特别突出,但也无可指摘。如果不是因为说真话的我贸然登场,也许他在第一个公司已经做到高层。
为什么你看起来病恹恹?经理的话再次在耳边环绕。
“我不知道。”他自言自语。“也许我永远都不会知道答案。”
在剩下的时间里,A君把目光交给柳树下一个写生的人。他注意这个人有几天了。从他来中山公园的那天起,这个人天天一手拿着画笔,一手托着颜料盘。A君还注意到,画架上的画始终是同一幅画。因为过不了多久,这个人就往草地上一坐,一坐就是半天。
这天傍晚夕阳如血,远处写生的人沐浴在一片金色光辉中,河面上银光闪闪,如梦如幻。A君改变回家的主意,迈步走向他想去的那个方向。他离那个人越近,心就跳得越发厉害。失业以来,他许久没有和人正常交谈,他不知道到时候登场的是说真话的我,还是说假话的我。
走近,A君才诧异地发现,眼前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老人很瘦,干枯的皮肤紧紧依附骨头,青绿色的青筋树干般高高凸起。
“你在画什么?”A君的声音有些颤抖。随着话音刚落,他马上意识到,说真话的我登场了。老实说,这句话有些冒昧,没有礼貌。至少,应该在前面加句赞美的话。比如“画得不错”之类。事实上,说画得不错也没错,A君走近的时候,一眼就看到那幅快要完工的画。一段缓缓流淌的河水,几株树枝长得几乎触及水面的杨柳,还有一轮快要跳水的红太阳,以及迫不及待爬上来的白月亮。
老人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确实,这是一个多么无趣的问题。画什么?眼睛已经看到了,还需要回答吗?A君意识到自己的尴尬,赶紧补充说:“画得真好。”他将赞美提高了一个层次,这会使对方感到高兴。果然,老人给了他一个善意的微笑,算是对赞美的回报。
A君没有料到老人很健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东扯西扯,忘记了回家的时间,直到夜色摊开黑衣,把黑暗留给大地。
A君心里快活极了。他很久没有这么畅快地说话。整个交谈,他都是以说真话的我在交谈,这种感觉棒棒。他想到以前那些说假话的日子,觉得自己可怜得象条狗。
他们从天气开始谈起,谈论生活,谈论政治,也谈到未来。在谈到工作的时候,他们展开如下对话。
“你好象没有工作?”
“是的,我最近辞职了。”
“辞职无外乎两件事,要么钱没到位,要么心没到位。”
“我大概属于后者。”
“我看出来了。你不是个物质欲强的人。要说工作,还是要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哪怕钱少些也做得开心。”
“可是……可是我连自己喜欢什么工作都不知道。”
“啊,为什么不去多尝试尝试?你还年轻,还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
“我可以吗?”
“当然可以。告诉你一个方法。小伙子。好好睡一觉,然后睁开眼,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你喜欢的。”
在剩下的时间里,A君安心扮演听众的角色,两人的谈话以和气友好的音符结束。老人让他去找份事做,不要老在公园里闲逛,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听到病恹恹这个词,他的心往下沉。这个令它神经紧张的词语再度出现,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临了,他们微笑着握了手,分别朝不同方向。
天色已晚,太阳挣扎着绽放最后一道光芒,掉到天那边去了。顺着空荡荡的泥石小径,A君把自己隐没于黑暗。十点钟的时候,他已经躺在床上,试图把自己送入梦乡。半个小时过去了,他还是睁着眼睛。他知道就会这样。不会睡着的。他习惯了晚睡。他终于还是起身,走到书橱边,随手拿出一本书:《瓦尔登湖》。他还记得有人介绍,夜深人静时,读此书效果甚佳。
开始他读得很费力,直到他读到一句话,心里瞬时舒坦起来。那句话是这样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觉得寂寞有益于健康。有了伴儿,即使是最好的伴儿,不久也要厌倦,弄得很糟糕。我爱孤独。”
多棒的表述。A君激动得几乎要叫起来。失业不上班的这段时间,他深深地爱上了孤独。一个人的的时候,他曾经随意驰骋在思想的草原,也曾经花两个小时,集中精力对付一只不请自来的黑色大蜘蛛,类似种种,不一而足,无须担心他人的看法或评价。但是,这是个不敢说也不能说爱孤独的时代,A君愤愤然想,孤独是不合群的代名词,就象病恹恹、内向,老实这类词语,属于现代人竭力逃避的坏词。对,坏词。如果谁不小心沾染上这类词语,那就准备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同情与责难吧。
半小时之后,他睡着了。象个孩子似的摊开四肢,睡得格外放肆。
为什么你看起来病恹恹?拜托,经理,就算我看起来病恹恹,我的工作不是完成了吗?他嘟嚷着,翻个身子,在睡梦里喃喃自语。
A君睡到很晚才起床。他没有忘记醒来后的第一件事,是想自己想要做什么。他认真想了一会,想到要做的一件事。他意识到那正是他一直想要的。他很快滑下床,让自己忙碌起来。多长时间?也许从出生开始,他就没有认真想过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想要的,即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可是,时间荏苒,他喜欢的是他真正喜欢的吗?他不能确定。或者说,他现在就要去确定。
出门前,他把淡绿色封皮的《瓦尔登湖》拿在手里,掂了掂重量,然后把它塞进了背包。
天气好得令人不敢置信。空气潮湿新鲜,犹如少女身上自然而然散发的清香。绯红的太阳满含柔意地洒下薄薄光辉,万物仿佛披上了一层闪光外衣,目之所及,一切都是那么柔和宁静,心荡神驰。A君感觉自己精神焕发,病恹恹的症状似乎不治而愈,头脑从未有过的清醒,眼神从未有过的坚定,步伐从未有过的迅疾。他甚至不再计较病恹恹这个词,对心中的害怕不再感到难堪。因为在他日益丰饶的恐惧森林里,他瞧见了勇气之鸟艳丽的尾羽。
他走上一辆双层巴士,坐在能把头发吹得飞起来的位子。他一直坐到终点站,然后在一片吵吵嚷嚷声中,踏上开往XZ的火车。
“为什么你看起来病恹恹?”经理问道。
A君尽可能集中精神,想着怎么回答经理的问题。
经理不是第一次这么说他。面试时,经理谈到包括薪水及公司的规章制度之后,话锋一转,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在那种情况之下,谁都会把自己的缺点掩得严严实实,不露出一丝马脚。可是狡猾的经理还是嗅到了某种气味,猎狗一般的眼睛出神地盯着他。
这没有道理。面试之前,他洗了澡,洗得仔仔细细,连十个脚趾缝都不放过,逐一用右手食指搓了个遍。他还偷偷跑到哥哥房间,在书柜第二层最左侧的小纸盒里,找到隐匿得极好的古龙香水。临出门前,他又跑去刷牙。他总是以刷牙来掩饰紧张,还有,口臭。他确信他有些口臭,要不然为什么别人和他说话时,总是尽可能往后倾着身子。因为这,他养成了半闭着嘴巴说话的习惯,以至于吐出来的字总有些含混不清,
他猜测,经理一定是在打探。他很知道面试官某些伎俩。面试官总是自以为是地拿出一迭卷子,上面印着自以为是的傻瓜题目。有时候,他们装作很凶的样子,其实是想测试你的压力有多大。时间在流逝。A君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了14秒,而他还在想面试的情景。那是一次成绩不算坏的面试。他灵机一动,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识破了经理的诡计。但是这一回可没这么幸运。
经理很忙。A君坐在离过道最近的一个位子,每次经理穿过走向他那间不足五平米的办公室,都象一阵风似地从他身边刮过。A君不喜欢他的座位。一天里总有一两回,要与经理打个照面。每每他们眼神相遇,他总是不自觉把头低了下去。这种反应对他而言,是自然而然的。
从小时候起,他就害怕接触权威人物。老师、医生、父亲、母亲,包括警察,都是左右他情绪的权威人物。和这些人说话,或者只是和这些人的眼神接触,他的意识就开始短路,一片空白。现在,他也是如此。他知道他得抓紧时间。经理正从两只厚厚的玻璃片后望着他。经理语速极快,说话象是机关枪在扫射。很快,机关枪就会向他扫射。他已经感觉到经理眼睛里散发出来的愤怒光芒。这一刻,他好象又回到了学校,偌大的教室里,一个人低低地垂着头,头几乎垂到胸前,前面站着怒气冲冲的老师,耳边是同学不友好的嗤笑。
他问自己,老实向经理承认吧,我不适合这个工作。坐在这里,纯粹是浪费时间。浪费公司的时间,也浪费自己的时间。他试着把这些话说出口,可是脱口而出的却是:"关你鸟事。"他平静地说出这句话后,向洗手间走去,留下一大屋子的人,望着他的背影啧啧不已。
等走进卫生间,他赶紧打开水龙头,企图用水使自己冷静。伸出手,捧在手里的是一汪温水。他用温水洗了把脸,然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病恹恹?他恨这个词。他不知道经理从哪里看出来他病恹恹。他抓了一把头发,也许该去剪个头发。他又把头往左右摇,镜子里的人也跟着左右摇。他强迫自己露出笑容,象每次打陌生电话一样,让嘴角向上弯曲45度。他发现自己的笑容实在不敢恭维。终于,他放弃让自己看起来精神的打算,在卫生间一蹲就是二十分钟。等到他觉得经理应该已经走进了办公室,才慢慢把自己从糟糕的情绪里解救出来。
第二天,他想向经理解释一下昨天的鲁莽。他总是这样。在事情发生后24小时,才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还有一个星期,三个月的试用期就到了。这个小小的错误,足以让他三个月的努力化为乌有。他不喜欢这个工作是事实,可是没有工作就没有钱更是事实。他决定向经理道歉,看在他一向小心翼翼工作的份上。
经理还没有来。他一定是生气了。从来没有下属敢对他这样说话。他们要么满脸堆笑,要么低声下气,最不济,也是唯唯喏喏,一副唯令是从的模样。而他是怎么做的?旁若无人、目不斜视地从经理身边走过——这简直是公然蔑视。他为自己的举动感到后怕。
事实上,他从来没有对一个权威人物这样。哪怕是对父亲母亲也没有。他十岁从外婆家接到父母家,父母亲待他象客人一样客气,拿出许多好吃的好玩的。可他什么都不想要。他只想要外婆。外婆说,好好听爸爸妈妈的话。他听外婆的话。父母亲待他很好,从来不骂他,更不打他。他是个听话的儿子。他们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还从来没有做过出格的事。
经理来了。有人轻呼。一阵风从A君身边刮过。A君感觉心都要跳了出来。
二十分钟后,A君坐在经理对面。
经理抽了口烟,对着一排精装书籍喷出一缕烟。透过烟雾,A君看到了一个书名:《Wealth of nations》。这本书十年前,他在图书馆借回来翻了几页后,又原封不动地还了回去。他想到这就是他不喜欢这份工作的证据之一。一没留神,辞职不干的念头又冒了出来。费了好大劲,他才把它压回去,然后涨红着脸,开始语无伦次地向经理讲述昨晚的状况。
等他磕磕巴巴说完,经理站起身把烟灰抖到办公桌上的花盆里。一株病恹恹的绿萝住在那里。A君也站起来,把脑子里的灰抖干净,然后等待。经理亲切地笑着,下巴一扬,示意他坐下。接着也把自己往细软的黑色真皮座椅上一送。“还有一周,你的试用期就结束了。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又是一个问题。昨天的问题尚且答得狼狈不堪。A君感到一股恐惧的波浪刷地一下从周身掠过,他第一次感到胃部一阵痉挛,皱了一下眉头。他记起每半年都要写一份的自我鉴定表,其中重要一栏就是自我评价,长到可以写篇作文,好象有很多话可写,其实最后写上去的只有三四句话,大意无外乎自我感觉良好。有谁会承认自己做得不好呢?当然,那仅仅是书面形式,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多写少写也无妨。
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完满地回答这个问题,这关系到饭碗存在与否。这么一想,恐惧陡然升起,衬衫的腋下部位湿掉了。多少年了,他还是能被别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吓倒。为什么会这样?在这个没劲的地方,在这个难挨的上午,说些口是心非的话。
时间慢吞吞地过去。他必须回答。没有任何余地。不能呆呆坐着,象个傻子一样。当他听到从鼻子下面的部位说出来的话,连自己也吓一跳。
“我不适合这份工作,虽然我努力让自己适应,但是不行,我看起来总是病恹恹的,不是吗?”
(2)
一周后,A君坐在市中心中山公园的石椅上,懊恼不已。连续几天,薄暮时分,他都坐在同一条石椅上,懊恼不已。他对自己从来没有过的失望。他不由得承认,在他内心深处,有两个我,一个说真话的我,一个说假话的我。和人在一起的时候,说假话的我登场;一个人的时候,说真话的我登场。这两个我,界限分明,井水不犯河水,相安多年无事。直到五年前,两个我开始时常打破冰河,扰乱规则,令A君尴尬不已。上个星期,他无法抑制另一个我,说真话的我跳出来,丢掉了饭碗。
随着他意识到这一点,他渐渐把心思转到别处,转到找一份只需一个人便可完成的工作上。这或许是一种两全齐美的方法。无论如何,必须尝试。他穿过可怕的岁月走廊,回想以前的他。以前的他喜欢看书,喜欢写写画画,只是因为听从爸爸的话,读了经济系。经济系!那时候,从别人明显提升的腔调中,他听出羡慕的成份以及金钱招手的声音。为此他很是虚荣了一阵。不仅仅是他。他的同学们都是如此。他们走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胸脯挺得高高,头也抬得高高。他们以最高分考进这所学校,他们有资格傲视群雄。一开始,他的确是幸福的,每天踩着洁白的云朵,脚步轻盈得可以飞,但随着课程的深入,他发现他连一本《Wealth of nations》都无法完整看完。他想,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看起来病恹恹。
后来他勉强毕了业,轻易便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却发现自己对工作总提不起劲。他是个听话的孩子,也是个听话的员工。他的工作成绩不是特别突出,但也无可指摘。如果不是因为说真话的我贸然登场,也许他在第一个公司已经做到高层。
为什么你看起来病恹恹?经理的话再次在耳边环绕。
“我不知道。”他自言自语。“也许我永远都不会知道答案。”
在剩下的时间里,A君把目光交给柳树下一个写生的人。他注意这个人有几天了。从他来中山公园的那天起,这个人天天一手拿着画笔,一手托着颜料盘。A君还注意到,画架上的画始终是同一幅画。因为过不了多久,这个人就往草地上一坐,一坐就是半天。
这天傍晚夕阳如血,远处写生的人沐浴在一片金色光辉中,河面上银光闪闪,如梦如幻。A君改变回家的主意,迈步走向他想去的那个方向。他离那个人越近,心就跳得越发厉害。失业以来,他许久没有和人正常交谈,他不知道到时候登场的是说真话的我,还是说假话的我。
走近,A君才诧异地发现,眼前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老人很瘦,干枯的皮肤紧紧依附骨头,青绿色的青筋树干般高高凸起。
“你在画什么?”A君的声音有些颤抖。随着话音刚落,他马上意识到,说真话的我登场了。老实说,这句话有些冒昧,没有礼貌。至少,应该在前面加句赞美的话。比如“画得不错”之类。事实上,说画得不错也没错,A君走近的时候,一眼就看到那幅快要完工的画。一段缓缓流淌的河水,几株树枝长得几乎触及水面的杨柳,还有一轮快要跳水的红太阳,以及迫不及待爬上来的白月亮。
老人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确实,这是一个多么无趣的问题。画什么?眼睛已经看到了,还需要回答吗?A君意识到自己的尴尬,赶紧补充说:“画得真好。”他将赞美提高了一个层次,这会使对方感到高兴。果然,老人给了他一个善意的微笑,算是对赞美的回报。
A君没有料到老人很健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东扯西扯,忘记了回家的时间,直到夜色摊开黑衣,把黑暗留给大地。
A君心里快活极了。他很久没有这么畅快地说话。整个交谈,他都是以说真话的我在交谈,这种感觉棒棒。他想到以前那些说假话的日子,觉得自己可怜得象条狗。
他们从天气开始谈起,谈论生活,谈论政治,也谈到未来。在谈到工作的时候,他们展开如下对话。
“你好象没有工作?”
“是的,我最近辞职了。”
“辞职无外乎两件事,要么钱没到位,要么心没到位。”
“我大概属于后者。”
“我看出来了。你不是个物质欲强的人。要说工作,还是要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哪怕钱少些也做得开心。”
“可是……可是我连自己喜欢什么工作都不知道。”
“啊,为什么不去多尝试尝试?你还年轻,还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
“我可以吗?”
“当然可以。告诉你一个方法。小伙子。好好睡一觉,然后睁开眼,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你喜欢的。”
在剩下的时间里,A君安心扮演听众的角色,两人的谈话以和气友好的音符结束。老人让他去找份事做,不要老在公园里闲逛,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听到病恹恹这个词,他的心往下沉。这个令它神经紧张的词语再度出现,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临了,他们微笑着握了手,分别朝不同方向。
天色已晚,太阳挣扎着绽放最后一道光芒,掉到天那边去了。顺着空荡荡的泥石小径,A君把自己隐没于黑暗。十点钟的时候,他已经躺在床上,试图把自己送入梦乡。半个小时过去了,他还是睁着眼睛。他知道就会这样。不会睡着的。他习惯了晚睡。他终于还是起身,走到书橱边,随手拿出一本书:《瓦尔登湖》。他还记得有人介绍,夜深人静时,读此书效果甚佳。
开始他读得很费力,直到他读到一句话,心里瞬时舒坦起来。那句话是这样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觉得寂寞有益于健康。有了伴儿,即使是最好的伴儿,不久也要厌倦,弄得很糟糕。我爱孤独。”
多棒的表述。A君激动得几乎要叫起来。失业不上班的这段时间,他深深地爱上了孤独。一个人的的时候,他曾经随意驰骋在思想的草原,也曾经花两个小时,集中精力对付一只不请自来的黑色大蜘蛛,类似种种,不一而足,无须担心他人的看法或评价。但是,这是个不敢说也不能说爱孤独的时代,A君愤愤然想,孤独是不合群的代名词,就象病恹恹、内向,老实这类词语,属于现代人竭力逃避的坏词。对,坏词。如果谁不小心沾染上这类词语,那就准备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同情与责难吧。
半小时之后,他睡着了。象个孩子似的摊开四肢,睡得格外放肆。
为什么你看起来病恹恹?拜托,经理,就算我看起来病恹恹,我的工作不是完成了吗?他嘟嚷着,翻个身子,在睡梦里喃喃自语。
A君睡到很晚才起床。他没有忘记醒来后的第一件事,是想自己想要做什么。他认真想了一会,想到要做的一件事。他意识到那正是他一直想要的。他很快滑下床,让自己忙碌起来。多长时间?也许从出生开始,他就没有认真想过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想要的,即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可是,时间荏苒,他喜欢的是他真正喜欢的吗?他不能确定。或者说,他现在就要去确定。
出门前,他把淡绿色封皮的《瓦尔登湖》拿在手里,掂了掂重量,然后把它塞进了背包。
天气好得令人不敢置信。空气潮湿新鲜,犹如少女身上自然而然散发的清香。绯红的太阳满含柔意地洒下薄薄光辉,万物仿佛披上了一层闪光外衣,目之所及,一切都是那么柔和宁静,心荡神驰。A君感觉自己精神焕发,病恹恹的症状似乎不治而愈,头脑从未有过的清醒,眼神从未有过的坚定,步伐从未有过的迅疾。他甚至不再计较病恹恹这个词,对心中的害怕不再感到难堪。因为在他日益丰饶的恐惧森林里,他瞧见了勇气之鸟艳丽的尾羽。
他走上一辆双层巴士,坐在能把头发吹得飞起来的位子。他一直坐到终点站,然后在一片吵吵嚷嚷声中,踏上开往XZ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