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香港(卧槽这么点儿字还得写日记才能放下)
96年,圣诞节前夕,在香港太古广场上的香格里拉酒店自助餐,三百港币一位,当年我工资才一百多块一个月。那时候港币还挺值钱的。请客的香港厂商说这里一个新鲜生蚝要28港币,我同事一听,连吃了八个,我第一次吃生蚝,吃了一个觉得有点儿腥,冲着28港币,强行又吃了一个。第一次去那种高端环境,周围食客不是说英语就是说日语,最起码也是粤语,而且都是很低声的窃窃私语显得很文明的样子。我一内地来的讲普通话的都不好意思开口。
那年还去吃了海鲜坊,就是周星驰拍《食神》的地方。座在皇帝位拍了张到此一游。
想起来了,那个吃八个生蚝的同事是老王。胃口极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那时候在香港问路,香港人都挺热情,即使他们不会普通话,也会尽量去理解,尽力去告诉你怎么走。
97年再去香港,发现有个明显变化,九广列车在九龙塘和罗湖两个站有了普通话报站。96年还只有粤语和英语。
那年还去吃了海鲜坊,就是周星驰拍《食神》的地方。座在皇帝位拍了张到此一游。
想起来了,那个吃八个生蚝的同事是老王。胃口极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那时候在香港问路,香港人都挺热情,即使他们不会普通话,也会尽量去理解,尽力去告诉你怎么走。
97年再去香港,发现有个明显变化,九广列车在九龙塘和罗湖两个站有了普通话报站。96年还只有粤语和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