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家人都支持吗?
![]() |
我们活着不是为了工作,但我们工作是为了活着。
日本电影《入殓师》里,卖掉大提琴的小林大悟,为了养家歪打误撞成了一名入殓师,用细致送往生者最后一程,为他们拂去尘土,穿上衣装。
邻居反感他谋生滑稽,妻子不理解他两手肮脏。
最终邻居用感激回馈小林尊重,妻子用平和说出“我的丈夫是入殓师”.....
这一段,小林,走的好辛苦。
万家灯火,独自一人走在远行的路上。
用不着瞎想,你有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职业坚持后悔过?
就像人啊,你以为你想通了,隔段时间,还是会把那些裂痕翻出来端详、注视、深陷其中,差点重蹈覆辙。
但你热爱你的裂痕,并以它们为荣。
那么你们呢?都在干啥工作啊?从事什么职业啊?你的家人都支持你们吗?
冯泱泱/25岁/百货公司销售员
销售员工资高啊!有啥不能理解的?
感情不能理解。
冯泱泱是百货公司的区域销售,全年无双休,无节假日。
但她干了五年。
人们把简单交给了她,以为靠一张嘴皮子就能吃饭。
只有她自己知道,人情世故,靠多少亏来吃遍都匮乏。
节假日售卖高峰,冯泱泱来不及吃饭,通常两顿饭当一顿饭解决。
男朋友在百货公司楼下等她下班,等到地铁末班收尾也没见冯泱泱下楼。
一天到晚都在开会,不是打鸡血就是灌鸡汤,
冷眼冠以销售第二个微商。
冯泱泱说:“遇见喜欢的人已经很不容易了,遇见喜欢的东西,我都劝客户买了。”
她是明白的。
程路遥/23岁/淘宝模特
穿不完的漂亮衣服,用不完的大牌代言,她的朋友圈看起来很贵。
朋友很少,饭局很多;
清醒很少,眩晕很多。
她最喜欢泡吧,最习惯把自己灌醉,然后酩酊扇自己嘴巴。
需要穿A字裙,她不敢说喜欢流苏裙。
需要踩上高跟鞋,她忘了自己最喜欢平底鞋。
想要梦一场,天亮还得去赶片场。
程路遥说:“我的父母以为我过得很亮丽,我也不必和他们讲清楚。”
颜绿萍/22岁/医院实习医生
省重点高中、省重点大学,一路好好成绩,进入省重点医院。
你以为我是幸运的,这个月我已经亲眼目睹了五次生老病死——颜绿萍说。
提心吊胆的进入手术室,开始手术,但结果绑架你的付出,一切结果你都得为之买单。
有时夜深人静坐在医院的靠椅上,睡不着觉也小憩不了半会,
你知道,除去你自己外,
人们一般都向你投去希望。
你拿着手术刀,用自己的专业才干,
回应他们希望。
你流淌叮铃汗水,用自己的全部力气,
赋予结果好眼色。
但最后不能像你想的那样。
你要接受,你还要说服他们接受。
等到他们接受了,你又接受不了。
当他们接受不了时,你怀疑自己为什么要去接受。
天地广阔,发现自己其实也不明白自己。
以上三个故事,三种职业,如你我的人生,在别人看来,永远都是费事、费心、还费时间。
那么家里人为什么反对你的职业?
这是最实际的问题,也是所有问题矛盾的源头。
世俗和理想在较量,无非两种原因:
因为看你辛苦,为你不值。
加班多,烦心事多,在你通篇向家人传输这些观念时,他们不会明白你只是在吐槽。
他们比任何人都希望你平日无忧。
倾诉,这里不能说,那里不能说。
你选择了和最亲密的人说,连同担心和害怕他们一并都替你承担。
他们当然能义愤填膺的也替你说,你不要做了。
因为不为所知,相信你有别的选择。
“听说这一行挺不好做的,也挺没前途,否则你干到现在,怎么还是这样?”
“其实你能力很强啊,为什么要做这个呢?”
“其实我们也不需要你很有钱,一家人多点时间相处就好。”
他们一直站在你的对立面,却想要和你同行,
他们有他们保证和你相同的模式,你反正也不会认同。
你焦躁,你大呼小叫,你想要跳脚,
啊其实不是这样啊。
那么其实你需要做什么呢?
用快乐告诉他们,这份职业对你来说是积极正面的,这一个就够了!
冯泱泱说,今年年底公司评选区域经理,她已经收到了入选通知。
她还是那个充满干劲,永不言败的人。
就像我笔下的故事,她不希望我把她写的太完美。
因为人在25岁之后,遇到完美的人会越来越少。
但她会塑造传奇,
我期待看到冯泱泱成为她内心的传奇。
这比什么都还要棒。
程路遥,她还在北京飘着,下一部戏因为可以看见范冰冰,跑龙套也开心。那可是她的偶像。
她说她不会回家,因为这意味着当年选择离家是个挺没出息的决定。
如果要住地下室,那么努力搬离地下室,
如果是个月光族,尽量给自己留余额。
“我总不能自暴自弃吧?”
“你也不能跟这个世界说草泥马劳资不过了。”
“灯光落下,妆容卸掉,我还是可以在我的八平米单间爱谁谁。”
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你、还有他,无不例外。
但你不这么过,不由着自己的心,就会难过。
而人们都不想自己过得太难.....
而颜绿萍,实习期马上就要结束,主任医师问她有什么打算,
她坚定的在转正申请表里填上自己的名字,
希望能继续和这身白大褂并肩作战。
就像无数病人家属向她投以质疑和反问的目光,
她也仍然选择在路上,
因为这一路也是这么来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被别人理解的职业认同,当你觉得迷茫摇摆不定时,不要听别人的评判,要问自己,开心吗。
我可以为这份开心,回应别人我过得如你所说真心开心吗。
因为它是插曲,也是重要的事,
如果以后,你想起这份工作,嘴角是上扬的,那么你就去做。
如果不是,你就忘了它,再去找下一个让你嘴角上扬的工作。
那么多职业,如果家人不支持,
最后你终有能力让他们支持,
那么,这一次,这就是了。
更多内容查看请先关注我好不啦@吧噗婶(bapushen)
做不成朋友,做网友也行。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