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有部游戏系列叫《尸人》。。
首先我可以自豪的说我还没有看过郭敬明的任何一部电影。。不过最近看了FF15王者之剑感叹SE公司吊炸天的CG功力。并且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手贱点击了爵迹的预告片。所以以下的观点就是我看这部预告片所直接从脑袋里迸发出来的。
1:2000年索尼推出了一代神机PS2,神机这个词也就成了PS2的外号。三年后SCEJ的总监外山圭一郎率领众人发布了著名的电子游戏尸人系列的第一作。重点来了。。尸人这个系列的游戏有着诸多的优点,其中之一就是游戏角色的面部完全采用了真人制作。这种真人抠像在游戏的应用中提高了极大的真实感。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尸人1和尸人2的游戏截图 注:尸人1为2003年推出。尸人2为2006年推出。
所以,在13年前这种真人抠像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反观在13年后的今天,我确实也没看到爵迹在真人表演方面的技术性提高。大家自行观赏。2008年推出的《尸人:新解》作为第三部尸人作品实际上是重置一代的。而这代的游戏平台是PS3。得益于PS3机能的大大提升使得画面更加的出色。由于尸人第三部的很多截图充满了恐怖,暴力元素。我就不在这里帖了。自行百度
2:在爵迹的预告中,相信大家很明显的发现了人物的动作很僵硬,不自然,不流畅,不连贯。在以前制作游戏的时候,因为当时没有先进的动作捕捉技术。所以人物的动作很多都是由手动调整关键帧来完成的。这是一项细活。想让人物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动作时这些开发人员需要一帧一帧的设计,以及优化,演示以及修改。而在爵迹中的人物动作僵硬不自然的问题我觉得02年的流星蝴蝶剑做的比它好多了。
3:发型。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爵迹这部电影中的发型高度相似。大家可以再去看看海报和预告。人物的发型大多长发为主。要么就是长发披着,要么就是后背着扎个辫子。。不太懂这些发型的名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特效组用在那头狮子上的毛发效果要比这几个人物用心多了。在预告中,他们的发型感觉就是一块贴图糊上的。。。省时,省力,省钱。我们再来看看最近很火的FF15电影版的截图和毛发制作
然后。。。。
4:2005年的《最终幻想7圣子降临》2007年的《贝奥武夫》2008年的《生化危机 恶化》这些都是全CG的电影。而且07年的贝奥武夫同样采用了真人的脸部建模
在爵迹一部短短的预告片中我们看到的缺点足以让我。。(反正我特么是看不下去了)皮肤压根没有精细的设计与处理。。包括皮肤,布料的材质,纹理几乎是鸡肋。人物的动作僵化,运动中人物比例出现的严重失误。面部的不和谐感以至于让我感觉是用美图秀秀P上去的。不夸张的说这些脑袋面前的那张脸就是BUG般的存在。此类的问题真的太多了。。
虽然我们拿SE,暴雪,育碧这样的大厂或者是好莱坞的作品来和爵迹比很不公平。毕竟国内的技术实力有限。但是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是需要细心,要用心100倍的。另外,现在很多的国外游戏厂商,包括这次SE的FF15电影也是有中国的公司参与制作和开发的。所以技术我们其实多多少少也是有的。但是就算是给了你再牛逼的创作者,顶了天的艺术家。。你也用不好。你用不好这就是你的问题了。。
虽然电影没出来,但是爵迹作为大陆第一部全真人捕捉CG的电影(算不算电影另说。。)这样的标签,这种勇气是值得鼓励的。为国内电影类型的单一化,同质化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方面还是不错的。但是仅此而已。
预告片里的配词真的是让人听了以后尴尬的一比。。。
爵迹还是留给人口普查的人们看吧。。。预告已经辣出我一身老血了。。
告辞 诸位
(日记里提到的电影:爵迹)
1:2000年索尼推出了一代神机PS2,神机这个词也就成了PS2的外号。三年后SCEJ的总监外山圭一郎率领众人发布了著名的电子游戏尸人系列的第一作。重点来了。。尸人这个系列的游戏有着诸多的优点,其中之一就是游戏角色的面部完全采用了真人制作。这种真人抠像在游戏的应用中提高了极大的真实感。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尸人1和尸人2的游戏截图 注:尸人1为2003年推出。尸人2为2006年推出。
![]() |
![]() |
![]() |
游戏中敌人之一“暗人”通过真人化妆演出 |
![]() |
![]() |
![]() |
栩栩如生的面部表情 |
![]() |
游戏女主角之一岸田百合 |
![]() |
所以,在13年前这种真人抠像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反观在13年后的今天,我确实也没看到爵迹在真人表演方面的技术性提高。大家自行观赏。2008年推出的《尸人:新解》作为第三部尸人作品实际上是重置一代的。而这代的游戏平台是PS3。得益于PS3机能的大大提升使得画面更加的出色。由于尸人第三部的很多截图充满了恐怖,暴力元素。我就不在这里帖了。自行百度
2:在爵迹的预告中,相信大家很明显的发现了人物的动作很僵硬,不自然,不流畅,不连贯。在以前制作游戏的时候,因为当时没有先进的动作捕捉技术。所以人物的动作很多都是由手动调整关键帧来完成的。这是一项细活。想让人物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动作时这些开发人员需要一帧一帧的设计,以及优化,演示以及修改。而在爵迹中的人物动作僵硬不自然的问题我觉得02年的流星蝴蝶剑做的比它好多了。
3:发型。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爵迹这部电影中的发型高度相似。大家可以再去看看海报和预告。人物的发型大多长发为主。要么就是长发披着,要么就是后背着扎个辫子。。不太懂这些发型的名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特效组用在那头狮子上的毛发效果要比这几个人物用心多了。在预告中,他们的发型感觉就是一块贴图糊上的。。。省时,省力,省钱。我们再来看看最近很火的FF15电影版的截图和毛发制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然后。。。。
4:2005年的《最终幻想7圣子降临》2007年的《贝奥武夫》2008年的《生化危机 恶化》这些都是全CG的电影。而且07年的贝奥武夫同样采用了真人的脸部建模
在爵迹一部短短的预告片中我们看到的缺点足以让我。。(反正我特么是看不下去了)皮肤压根没有精细的设计与处理。。包括皮肤,布料的材质,纹理几乎是鸡肋。人物的动作僵化,运动中人物比例出现的严重失误。面部的不和谐感以至于让我感觉是用美图秀秀P上去的。不夸张的说这些脑袋面前的那张脸就是BUG般的存在。此类的问题真的太多了。。
虽然我们拿SE,暴雪,育碧这样的大厂或者是好莱坞的作品来和爵迹比很不公平。毕竟国内的技术实力有限。但是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是需要细心,要用心100倍的。另外,现在很多的国外游戏厂商,包括这次SE的FF15电影也是有中国的公司参与制作和开发的。所以技术我们其实多多少少也是有的。但是就算是给了你再牛逼的创作者,顶了天的艺术家。。你也用不好。你用不好这就是你的问题了。。
虽然电影没出来,但是爵迹作为大陆第一部全真人捕捉CG的电影(算不算电影另说。。)这样的标签,这种勇气是值得鼓励的。为国内电影类型的单一化,同质化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方面还是不错的。但是仅此而已。
预告片里的配词真的是让人听了以后尴尬的一比。。。
爵迹还是留给人口普查的人们看吧。。。预告已经辣出我一身老血了。。
告辞 诸位
(日记里提到的电影:爵迹)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