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烟下的书画电台】今天我舍弃了我的软头笔
听遍《浓烟下的诗歌电台》中的每一首歌
抄完陈鸿宇第一张专辑的歌词
匆匆告别完学生时代
夏天就这样过去了
而我也该更新了
如今已到了十里桂花香的季节,就以昨晚画的这副以桂为名的手绘图开头吧。学习水彩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不专业,莫嫌弃。古人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此篇就是站在一个白丁的角度,或许有些不恰当吧~总之就想谈谈最近在练习书法中的一些感想。
喜欢陈鸿宇的原因始于歌声,陷于才气。那种“有故事”的声音,在民谣中很常见,我曾经迷恋过的宋冬野的歌声亦是如此,但陈鸿宇低沉而又富有磁性的声音,很难让人联想这声音的主人拥有一副少年模样。好了,我偏题了,接下来才是正题。
最近的练字的素材都是取自于陈鸿宇的第一张专辑-《浓烟下的诗歌电台》,写写停停,正好在这个夏秋相交的时候完成了。有些是用硬笔写的,po出来稍显突兀,这里仅分享三篇吧~
我用软头笔练字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后来被告知这样会改变一个人的书写习惯,对练习毛笔字丝毫无益。接下来也打算放弃使用软头笔了,这是我最后一支,不过墨水也已经写尽了。软头笔陪我度过了大半的闲暇时光,如今要舍弃它了,那就记录一下用它练字的一些感想吧!别问我为什么下面放画,字不够,画来凑,就酱。
软头笔好似有一种魔力,比硬笔更有bigger,比软笔来得更便捷。我练习毛笔字,不仅要调整坐姿,还要控制手腕的力度,以及注意毛笔的走向等等,对于一个只上过小学毛笔字兴趣班的小白来说,简直太难了。使用软头笔,就不太需要这些门槛了,下面谈谈使用软头笔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坐姿,我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什么都喜欢斜着,写字的时候喜欢把纸放斜,握笔的右手也是斜着的,可以说整个人的重心就不是正的。虽说写出来的字是正的,那也是负负得正。软头笔比较细,假如提按的幅度不大,笔画的粗细也就不太明显。假如用这种坐姿来练习毛笔字,写出来的字就要偏到外太空了。坐姿上,我是一个彻底的反面教材,大家在练习的时候都和我反着来就是对的。
上面这篇《途中》就是调整坐姿后写的,感觉字都对得更齐了。刚开始为了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就去找各种比较欣赏的字体临摹,其中最喜欢的莫过于兰亭序。兰亭序中的“水”字,我研究了很多遍,每次临摹的时候都感觉只能写出一个形,而不能领悟到其中的精髓。使用软头笔写这个“水”,比我用毛笔写得更柔一些,也可能是使用狼毫太硬的缘故。王羲之的水,真的写出了水的特性,柔则能滋润万物,刚则能决堤百米。我想要写好这个“水”字,还要再过个十多载吧!
不论是软头笔,亦或是毛笔,思考的过程少不了。我喜欢的话中有一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意思是想要达到一定境界,先是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深切的体悟,其次是将这种情感用较为标准的方式的表达出来,情与形,缺一不可。书法也一样,想要写出好字,就必须把自己的情感、个性融到字中,再去规范坐姿、握笔姿势、笔法等。
道理说了这么多,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最后给自己定些小目标吧,今后练习软笔字一定要用毛笔,练字之前要看过讲解再下笔。至于绘画嘛,我纯属就是来凑个数,等以后真正了解了再来写文吧。
最后,道声晚安。
抄完陈鸿宇第一张专辑的歌词
匆匆告别完学生时代
夏天就这样过去了
而我也该更新了
![]() |
如今已到了十里桂花香的季节,就以昨晚画的这副以桂为名的手绘图开头吧。学习水彩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不专业,莫嫌弃。古人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此篇就是站在一个白丁的角度,或许有些不恰当吧~总之就想谈谈最近在练习书法中的一些感想。
喜欢陈鸿宇的原因始于歌声,陷于才气。那种“有故事”的声音,在民谣中很常见,我曾经迷恋过的宋冬野的歌声亦是如此,但陈鸿宇低沉而又富有磁性的声音,很难让人联想这声音的主人拥有一副少年模样。好了,我偏题了,接下来才是正题。
![]() |
最近的练字的素材都是取自于陈鸿宇的第一张专辑-《浓烟下的诗歌电台》,写写停停,正好在这个夏秋相交的时候完成了。有些是用硬笔写的,po出来稍显突兀,这里仅分享三篇吧~
我用软头笔练字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后来被告知这样会改变一个人的书写习惯,对练习毛笔字丝毫无益。接下来也打算放弃使用软头笔了,这是我最后一支,不过墨水也已经写尽了。软头笔陪我度过了大半的闲暇时光,如今要舍弃它了,那就记录一下用它练字的一些感想吧!别问我为什么下面放画,字不够,画来凑,就酱。
![]() |
软头笔好似有一种魔力,比硬笔更有bigger,比软笔来得更便捷。我练习毛笔字,不仅要调整坐姿,还要控制手腕的力度,以及注意毛笔的走向等等,对于一个只上过小学毛笔字兴趣班的小白来说,简直太难了。使用软头笔,就不太需要这些门槛了,下面谈谈使用软头笔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坐姿,我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什么都喜欢斜着,写字的时候喜欢把纸放斜,握笔的右手也是斜着的,可以说整个人的重心就不是正的。虽说写出来的字是正的,那也是负负得正。软头笔比较细,假如提按的幅度不大,笔画的粗细也就不太明显。假如用这种坐姿来练习毛笔字,写出来的字就要偏到外太空了。坐姿上,我是一个彻底的反面教材,大家在练习的时候都和我反着来就是对的。
![]() |
上面这篇《途中》就是调整坐姿后写的,感觉字都对得更齐了。刚开始为了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就去找各种比较欣赏的字体临摹,其中最喜欢的莫过于兰亭序。兰亭序中的“水”字,我研究了很多遍,每次临摹的时候都感觉只能写出一个形,而不能领悟到其中的精髓。使用软头笔写这个“水”,比我用毛笔写得更柔一些,也可能是使用狼毫太硬的缘故。王羲之的水,真的写出了水的特性,柔则能滋润万物,刚则能决堤百米。我想要写好这个“水”字,还要再过个十多载吧!
![]() |
不论是软头笔,亦或是毛笔,思考的过程少不了。我喜欢的话中有一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意思是想要达到一定境界,先是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深切的体悟,其次是将这种情感用较为标准的方式的表达出来,情与形,缺一不可。书法也一样,想要写出好字,就必须把自己的情感、个性融到字中,再去规范坐姿、握笔姿势、笔法等。
![]() |
道理说了这么多,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最后给自己定些小目标吧,今后练习软笔字一定要用毛笔,练字之前要看过讲解再下笔。至于绘画嘛,我纯属就是来凑个数,等以后真正了解了再来写文吧。
![]() |
最后,道声晚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