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大兜路

想写大兜路很久了,老感觉不是时候,大兜路在我印象里是属于深秋和初冬的,凛冽的空气最能衬托出大兜路那点幽静,暖煦的阳光和那点隐隐的烟火气最相配,若是下雨,又自有一番萧索味道,走走就很幸福。 这时节还不是深秋,本不是我心中最合大兜路的时候,不过吹着秋高气爽的天气最适合吃鸭子了,一闻到鸭子香就又勾起万千大兜路的回忆了。 大兜路全名是“大兜路历史街区”,位于运河大关桥至江涨桥一段东岸,这一段路不长不短,从头到尾走路也就20分钟的事儿。如果想顺便健个身,也可以沿着上塘河一路向北走,这一走便能从大兜路走到小河直街,从小河直街走到刀剪剑博物馆,从博物馆走到拱宸桥……一溜的全是历史文化风情,够你回味良久,用一句矫情的话来说,不仅身体在路上,心灵也在路上。 我很爱走大兜路,一个原因就是大兜路的美食。大兜路虽然名是历史街区,实却是一条美食街,不过千万别把这条美食街和那些夜市小摊聚集场所混为一谈,这条街是正儿八经的商铺,可没有什么洪七公叫花鸡新疆大肉串印度飞饼台湾蚵仔煎。 曾经我在大兜路兜兜转转一个小时,就是下不了决心走进哪家店的门——山葵家日料备受好评,椰子鸡香气四溢异域风情浓厚,江南驿自带总店王菲的光环,围龙三寻做着霸气的客家菜,每家店都别具一格,但我心所属,还是古庭。

这家餐厅曾以食材新鲜度、服务体贴度、菜品有趣度称名,然而现在芳踪难觅。因为大兜路的重新规划,古庭被一家酒店收入囊中,场地、名字、菜品一概不见,无半点踪迹可寻。

还是从乐乐口中得知古庭不见的。大众点评上店信息的异常帮助我确认了这个消息。抽空去了趟大兜路,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才真的相信古庭消失了。 我想他们家的樟茶肉松鸭,一层肉松一层沙拉酱一层糯米一层鸭肉,夹起一筷,肉松的酥沙拉酱的甜糯米的弹鸭肉的香,一筷之后又一筷,既能单口吃又能配饭,站起来才发现撑到不行。

我想他们家的榴莲酥紫薯酥。以小桌为主且定价不高的餐厅,将酥点呈现在菜单上需要勇气。还记得在白鹿菜单上看到榴莲酥欣喜若狂,但吃到一次后再也点不到第二次,服务员总是委婉地说“面点师傅不在”,终于在我锲而不舍地问什么时候回来后才干脆直白“这道菜我们不做了”,想来她肯定也是无语一个客户这么多次对榴莲酥的执念。 但古庭的榴莲酥紫薯酥绝不敷衍,哪怕只有你一个客人,他还是会好好地为你现包现炸现烤,热腾腾的酥一上桌,赶忙拿起来咬一口,馅料直接窜入嘴巴,带着经久的香气,原本千万次告诫自己只吃一个,可这时减肥的防线早已被击溃。 我想他们家的话梅小排。肉易生腻,话梅的酸却恰到好处地解了这一重。酸甜的小排,和糖醋排骨又是不一样的滋味。吃完兴致大发,还会把骨头按照之前的方式层叠起来,好像小时候拿麻将牌搭桥搭井的趣味无穷。 我竟然还想他们家的洗手间。干净,敞亮。洗手台是落地窗设计,白天或许很普通,但一到晚上,你或许只是随意去洗个手,抬眼一看落地窗前那几株树映着错落的灯光,玻璃中映照出自己的身影,又重合着街上不时来往的人群,恍惚有种大隐隐于市的错觉。 可也只有想想了。不过一眨眼的工夫,自己就和那个无忧无虑的时代说了再见,和那群玩闹嬉笑的伙伴说了再见,和那个那样的自己说了再见。那样是哪样?我也说不清。 古庭不见了,我很难过。可我还是很喜欢大兜路,仿佛每次走过,都好像能看见河边散步谈心的我们长椅上小路上自拍的我们餐厅座椅上不顾形象大吃的我们,一直在那边哈哈哈哈哈哈…… 真开心杭州有大兜路。

● 大兜路的那家精品酒店名运河契弗利酒店,自助餐价格很高,但也一票难求。
● 樟茶肉松鸭还可以在十年(水晶城店)吃到,以本人和乐乐两人滚圆的肚皮验证味道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