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马拉松-我的首马初体验
![]() |
一直觉得自己和北京有种说不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舅舅家谱上写着姥爷是镶蓝旗的八旗子弟,那么我也算是身体里流动着部分满族血液。所以看到天坛、故宫、胡同,总会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觉。
不过北京对于我来说,最喜欢的还是长安街和街两边漂亮的大楼,北京最惊艳的真的还是它的建筑。能在天安门前开始一场马拉松,终点是鸟巢,在祖国的心脏奔跑,征服42.195公里,就成为了我的一个梦想。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每天都在默默地训练,在参加了四个半程马拉松之后,觉得自己可以试试全程了,于是就报了名。北京果然也是爱我的,用它宽阔的胸膛接纳了我,我的人生首马拉开了序幕……
这是一个美好的日子,举家团圆的中秋节夜晚,我们仨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车厢里好多一起跑北马的跑友,欢乐的气氛在启程时就已经开启。下了火车就赶到奥体中心领取装备,重度污染的天气着实让人有些沮丧,长长的队伍和燥热的天气也让人感到有些烦躁,无心逛展会,驱车前往聚宝源,一个人两盘热气羊肉下肚,赛前补给,超赞的满足感!下午休息为主,晚上一顿春饼、小菜、棒碴粥,准备赛前衣服、鞋子、号码步,拍照留念。同样的赛前小兴奋,还是强迫自己早早收拾好睡觉。
![]() |
2016年9月17日6:30分,我站在了实现梦想的起点,整个天安门广场到处弥漫着属于跑者的欢乐气氛。作为第一次参加全马的小白,我的位置是离起点非常远的F区,完全不知道起点是什么样子。此时最难忘的还是3万人齐唱国歌时的感动,群情激昂,确实是满满的正能量爆棚!
远远的听到发令枪响,广播里播放着跑者已经踏过起点,F区的我们还没有任何感觉。直到我踏上记时毯的那一刻,已经距枪响过去14分钟。跑到天安门前,特意为我们开放了喷泉,大家愉快地跑过去各种拍照、合影,这一刻充分体会到了享受跑步的乐趣,快乐才是跑步最大的收获,成绩和奖牌是顺便拿到的。
![]() |
长安街的7、8公里都是兴奋的,刻意控制了下速度,因为想到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这样的天气还是舒服的,没有雾霾,没有太阳,也没有雨,是个出成绩的好天气。路上看到了个大屏幕投影摄像车,大家都挤着跑过去抢镜头,欣赏着镜头里的自己。还体验了一次大巴车上的移动厕所,车上有矿泉水提供,细节都是很贴心的。
第一个水站,跑得慢的并没有水喝,于是想到了往年跑友对北马的吐槽,供给严重不足,心中有点担心。第二个水站好多了,充足的水和饮料,稍微有点放心。16公里左右,第一个疲劳期袭来,似乎有点早,赛前拉过32公里的LSD,并没有这种感觉。心里想着鸟巢、想着千足金奖牌,脚下并没有减速。随着补给种类增多,吃了香蕉、蛋糕、黄瓜,又有了力气,和加油人群拍手之后,满血复活。22公里左右,第二个疲劳期袭来,百般不情愿,各种不想跑的念头浮现,此时看到了能量胶,之前我并没有吃过,吃了一口试试,果然有了力气。在经过一个水站,没找到水,嘀咕了一句,怎么没有水喝,旁边的跑友就递过来一瓶运动饮料,说:喝这个吧,我没喝。就是这些点滴的小细节,激励着我继续下去。
之前就看到信息发布,30公里左右有一个大桥,看到大桥那一刻,我的内心是绝望的,好长,整整一公里。第三个疲劳期袭来,索性走过去算了,好在平时不跑的时候,都在练习走路,所以我走得并不慢。过了大桥,已经过了我所跑过32公里的最远距离,心里没底,不知道如何继续。此刻倾听身体的感受,跑一公里,走一公里,我的目标是5小时内安全完赛,前面我的速度并不慢,看看时间完全来得及,于是我整个人放松下来,继续吃、喝,又看到能量胶,我这次吃了半包。此次必须给北马的补给点赞,充足、合理、忙而不乱。
能量胶确实是个好东西,迅速补充能量。此时可以跑两公里走一公里,然后到了“云南白药一条街”,我的膝盖、腿并不痛,只是疲劳,我也沿途喷了几次,凉凉的,似乎也可以缓解疲劳。于是心里盘算着,最后3公里可以试着冲刺一下。难怪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这个距离真的好长,中途几次会有想放弃的念头,可是真的咬牙坚持一下就过去了。终于到了39公里,我开始加速,在身体的承受范围内,以614的配速向终点冲刺,可是只有3公里,怎么会那么远,跑了好久还不到,不是早就在奥林匹克公园里了嘛,终点在哪里啊?直到我看到那个红色的门框的那一刻,我激动地对自己说,终点到了,我终于到了,眼眶已经湿润。时钟显示的枪声成绩5:09分,静成绩4:55分,完美的5小时内完赛。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终于征服了42.195公里。我可以骄傲的称自己也是“跑者”了。
跑步是一项孤独的运动,在孤独中和自己对话;跑步也是一种信仰,在无数次想放弃的念头中痛并坚持着。它可以改变人的体质、可以改变人的体型、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可以改变人的性格。我发自内心的热爱这项运动,我会坚持跑下去……
![]() |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