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能带给我们什么…
我想说食物能带给我们什么?除了最基本的饱腹感,还有幸福感,所以那句“好吃到哭”只有体会到的人才明白有多幸福。食物甚至还可以治愈失恋、孤独、悲伤的情绪,慰藉我们冰冷失意的心。心情不好时不妨去大吃一顿,看日料店里各种可爱精致的寿司,让一粒粒鱼籽在口腔里爆破的滋味真是美妙极了,Q弹嫩滑的鳗鱼也向我快快招手~咬上一口我最爱的炸鸡时,香脆酥嫩的鸡肉让我瞬间忘掉所有的不快,此刻我只需要用食物去填满烦恼。又或者是这个季节独自在家煮上一锅排骨莲藕汤,炖的咕噜咕噜冒泡、好像时间也慢了下来,喝上一碗清甜香浓,生活里柴米油盐的家常味便是最简单的幸福感吧。
远离家乡,每次回去吃上自己最爱的食物那都是一种回忆一种情怀。记忆里夏日每到黄昏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外婆家土灶大铁锅里煮的香喷喷的锅巴粥,屋外院子里摆上一张四方桌,大人打着赤膊喝着啤酒、小孩站着端着饭碗齐齐围上一圈,那个年代即使没有什么大鱼大肉,也是无忧无虑的简单快乐。过大年应该是孩子最期待的节庆了,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各种吃的丰富,很可惜,幼年的我对吃正餐特别的不在意,心思全在零食。那个时候最讨厌豆丝,油粑粑,糍粑,咸肉,咸鱼,腊肠…一道冬天,我妈基本每个晚上都爱煮豆丝下糍粑,炸油粑粑,以至于我现在都特别讨厌吃面食,可能是吃怕了,因为我妈懒到大年三十都煮一锅鸡汤下面条,还说家里人少吃不完都变剩菜,就简单点[em]e400841[/em]所以一点新年气氛都没有。只有在我外婆家过年,我才能感到那是过年,大人小孩摆两桌,头几天外婆就开始忙活,炸肉丸,鱼丸,炸鱼,卤肉菜,做猪头贡品……有一间屋子全放的年菜,满屋里都笼罩着那个油腻味,虽然不好闻但是心里却真觉得过年的气氛那是满满的。第二天起个大早,五六点起来吃早饭,团年,说吉利话,话说这个环节我觉得特别别扭,长辈一本正经的说,我们要认认真真的听,听完才能动筷子,有条鱼不能吃只能看,叫年年有“余”,要吃鸡抓会抓钱,要吃藕,说有聪明眼。都知道我一直爱吃藕和鸡抓的,却一直还是稳稳的穷着啊😂。这样一顿团年饭在举杯推盏之间就结束了。年复一年成年后都有了自己的家,天南地北的我们就再也聚不齐了。食物本身好吃与否已经不重要,对于在外的人来说是一种乡愁,是连接亲朋好友的一种情感纽带了。
远离家乡,每次回去吃上自己最爱的食物那都是一种回忆一种情怀。记忆里夏日每到黄昏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外婆家土灶大铁锅里煮的香喷喷的锅巴粥,屋外院子里摆上一张四方桌,大人打着赤膊喝着啤酒、小孩站着端着饭碗齐齐围上一圈,那个年代即使没有什么大鱼大肉,也是无忧无虑的简单快乐。过大年应该是孩子最期待的节庆了,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各种吃的丰富,很可惜,幼年的我对吃正餐特别的不在意,心思全在零食。那个时候最讨厌豆丝,油粑粑,糍粑,咸肉,咸鱼,腊肠…一道冬天,我妈基本每个晚上都爱煮豆丝下糍粑,炸油粑粑,以至于我现在都特别讨厌吃面食,可能是吃怕了,因为我妈懒到大年三十都煮一锅鸡汤下面条,还说家里人少吃不完都变剩菜,就简单点[em]e400841[/em]所以一点新年气氛都没有。只有在我外婆家过年,我才能感到那是过年,大人小孩摆两桌,头几天外婆就开始忙活,炸肉丸,鱼丸,炸鱼,卤肉菜,做猪头贡品……有一间屋子全放的年菜,满屋里都笼罩着那个油腻味,虽然不好闻但是心里却真觉得过年的气氛那是满满的。第二天起个大早,五六点起来吃早饭,团年,说吉利话,话说这个环节我觉得特别别扭,长辈一本正经的说,我们要认认真真的听,听完才能动筷子,有条鱼不能吃只能看,叫年年有“余”,要吃鸡抓会抓钱,要吃藕,说有聪明眼。都知道我一直爱吃藕和鸡抓的,却一直还是稳稳的穷着啊😂。这样一顿团年饭在举杯推盏之间就结束了。年复一年成年后都有了自己的家,天南地北的我们就再也聚不齐了。食物本身好吃与否已经不重要,对于在外的人来说是一种乡愁,是连接亲朋好友的一种情感纽带了。
![]() |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