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遇见西藏(12)

十二、崇尚信仰涤荡心灵之旅(8.30) Day 11.今天是拉萨之旅的精华,参观向往已久的大昭寺和布达拉。 我和华芳早半个小时到达大昭寺。广场上全是长拜磕头的信徒和排队等待入寺的藏民,一如既往地虔诚。晨光肆无忌惮地打在朝拜多时的人群身上,那一刻,再次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是如此撼动身心。八点半,携程导游小胡(藏族)如约出现在大昭寺门口。





大昭寺是西藏的眼睛,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是松赞干布为纪念尼泊尔公主入藏而建。民间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寺内供奉有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释迦牟尼12岁金制等身像,还有藏王松赞干布,大唐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像,历代喇嘛,菩萨像,以及无数精美壁画,藏传文物。寺内不准拍照,所以只能用眼睛,耳朵来近距离感受大昭寺。大昭寺共有三层,一楼为大殿,最为拥挤。寺内殿堂众多,不能一一记下。殿内酥油灯缭绕,朝拜群众络绎不绝。感受最深的是它的富丽堂皇,流光溢彩,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特别是释迦牟尼金身像前,被人围的水泄不通,偶尔透过的也是那金灿灿的光芒,神圣无比。


走到二楼,人群渐少,转经筒过后踏入平台,这时,藏式建筑色彩给我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蓝天白云之下,金色,红色,白色,黄色,黑色,在我们眼前不断跳跃,大美至极。三层天台可以远眺布宫,视野极好。露天终于可以拍照,我和华芳流连忘返,相机咔嚓不停。






出了大昭寺,时间还早,我与华芳也加入了八廓街转经的人流。只见人潮涌动,在八廓街里按顺时针方向转圈,一圈下来,约有两公里。“转圈”的队伍里藏人居多,还有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转街的场面很是热闹,累了可以找个地方坐下来,或者扎入旁边的小胡同歇歇脚。




我与华芳就在东南角一座黄色小楼下停了下来。华芳一眼认出是“玛吉阿米”奶茶店。我俩遂钻入店中。店内装修很是别致,有藏式咖啡屋的感觉。传说这座黄色建筑是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约会的地方,“不负如来不负卿”便是男主的诗句。有情人终未再相见,让这个地方充满传奇色彩。店内人不多,我俩在二楼找了个座位,每人要了杯加蜂蜜的酸奶。品着酸奶,望着窗外八廓街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味着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是醉了。



中午12点,我俩如约来到布宫东面的入口处。矿泉水不能带,裙子不能穿,我们都按导游的交待做到了。经过一系列的安检,被导游小胡带到了布达拉宫院内。故宫每天限制参观人数和参观时间,我们拿到预约票,小胡提醒我们,一定保管好,第三道门检查时,是要上交换取门票的。


布达拉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它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的,后来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天公作美,我们到达布宫院内阳光明媚,但美中不足,珍宝馆没有对外开放。小胡告诉我们,布宫分为白宫和红宫。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白色据说是百姓捐献的牛奶涂上去的,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的场所。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主要陈列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布宫庞大,我们所能参观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要到达布宫殿內也相当考验体力,台阶拾级而上,不时喘口粗气。布宫建筑外观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非常漂亮,高原蓝天衬托之下,给人以空灵,纯净之感,神圣而唯美。






或许沉迷于路上美景和拍照忘记了时间,我俩与小胡失联了,在德央夏广场才又遇见她。广场系白宫正门前面平坦广阔的平台,我们在广场狂拍不已。



宫内不允许拍照,步入布宫,我们才发现眼睛真的不够用了。宫内收藏了大量文物珍宝,藏有佛塔、塑像、壁画、唐卡、经文典籍,还有表明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及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文物等。最震撼的是红宫内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所有灵塔都以金皮包裹,蜜蜡、绿松石等宝石镶嵌,琳琅满目,金碧辉煌。遗憾布宫中没有六世达賴喇嘛仓央嘉措的灵塔,但他留给后人的诗与文字至今传诵。也许他率真的性情不能成就政治统治重任而造成这一切,但依旧欣赏他的那句诗:“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游布宫不走回头路。出了布宫,从后门下山。满目依旧是红墙、白墙的建筑,威严耸立山间,庄严肃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在心中油然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