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奶奶》——我的姥姥
红着眼睛看完《季春奶奶》,我觉得再也不能逃避内心想为姥姥写一点东西的念头。
姥姥从病重到去世,我就只见了姥姥一次。这也是我不敢回想的一个最大的原因。
那个时候,我高三。寒假时我去医院看望姥姥,那也是最后一面,然而那个时候我并不自知。
我记得姥姥蜷缩在医院白色的床单上,那床泛着黄色的被子好像太大了,姥姥屈着膝盖侧躺着。我走过去去握她的手,我看着那双手,人老了手怎么这么难看,原来所说的皮包骨头是这样的,手背上星星点点的老年斑像铁桶上的锈斑也像霉斑。姥姥回握住我的手,“来了啊,来了啊”我觉得自己真不是东西,为什么没有经常来看看她,就因为那所谓忙碌的高三么。眼泪扑簌扑簌地要往外扑,模糊的姥姥的脸,耳边还是舅舅和舅妈在说着轮班照顾姥姥的事情。也许他们确为现实所迫不能一直相陪左右,也许他们内心十分悲痛,也许他们......然而我还是觉得无比悲凉。姥姥还是清醒的啊,她该多么难受,难道人老了就要这么无助这么弱小么?跟姥姥告别的时候,姥姥想再次抓着我的手,然而我不得不走,我看见她灰色的眼睛里的不舍与期盼,眼泪掉在医院暗暗的走廊上,彼时的我可能意识到那是最后一面,也可能没意识到。站在阳光耀眼的楼下,我不知道在想什么,只觉得这世间万千种感情到最后也不过如此,越是沉重,越是清寡。
我记得妈妈说姥姥是被姥爷宠到老的。家里大事小事向来都是姥爷亲力亲为,姥姥婚后依旧婚前闺中小姐一样五指不沾阳春水。姥爷走的比姥姥早。之后,姥姥开始与烟火打交道,然而一个人生活的寂寥,对以前的怀念,宠爱的消逝,姥姥餐餐都是凑合着,人也越来越瘦。后来就好像只剩下一头及腰的长发还和姥爷在时一样,也还是细细打理着。我没有问过是不是姥爷最爱她这一头长发。
我记得妈妈每年数次恳求姥姥和我们一起住,姥姥每次都说家里一摊子事情走不开,说自己更喜欢住在自己家里,愿意赖在山下自己的小院子里。我知道她舍不得一辈子宠着自己的姥爷生活过的地方,这个地方还有他们的回忆和气息。
我记得在姥姥家住时我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姥姥坐在另一个板凳上梳着快及地的长发,跟我说,她年轻的时候去姥爷的军营里,虽然平时不涉家务,但确实为勤快。每次去军营不仅把姥爷的脏衣服捎带着其他人的衣服都洗了,连带着军营也收拾地干干净净,为此本来不许家属住的也为姥姥破了例。我抬起头看着夕阳照在姥姥的长发上,脸上是怀念、骄傲混着一丝怅然。我想,她很想回到以前吧。有姥爷宠着陪着,有幸福笼着。
我记得姥姥在我老家住过两次。姥姥待我极好,比起爷爷奶奶。每次放学回家姥姥都坐在厨房门口,看见我进门站起来朝我招手跟我絮絮叨叨今天做了什么饭。我记得姥姥喜欢给我做荷包鸡蛋面,应我和弟弟的要求顿顿都有炸火腿肠,姥姥还给我炸过煎饼,吸去多余的油,酥酥脆脆的,带着花生油和煎饼里的粮食香,特别好吃。我记得姥姥身上钱并不是很多,一部分政府补贴的一部分是舅舅们和大姨和妈妈给的,姥姥经常背着妈妈往我手里塞钱,让我买文具买零嘴。我自小零花钱都不多,爷爷奶奶虽然对我还好但我深知他们更喜欢弟弟。而在我真正长大之前,爸妈的注意力一直在年幼的弟弟身上。我向来话不多,最怕别人拒绝,最怕跟人讲话,最怕别人对我好,最怕跟人深交。姥姥是我年幼时期除了姐姐之外我感情唯一的寄托处。
我记得搬家之后姥姥来我家住的那次,姥姥明显老了很多。有次妈妈带着钥匙出去了,弟弟出去玩了,我想着给弟弟烙饼吃,从一楼端着盛着油的碗和一些其他东西,双手满满的往二楼去,不想被快接近二楼门口的台阶绊了一下摔在地上上。我只闻见花生油香腻腻的味道围住了我。瓷碗摔碎在大理石台阶和门里面地板上,油在台阶和地板上反射着身后的阳光,星星点点的还有的手上流出来的血,我快哭了,我身上可是我最喜欢的裙子啊,还是白裙子,而且我的头上也都是花生油,我可是处女座啊。我蹭掉拖鞋光着脚拿了卫生纸把二楼地板上的油擦干净,绕道门外想着先擦角落的不想一下子把门关上了。手里的卫生纸已经用完。我可笑的站在门外,往里面喊姥姥可是没有人给我开门。我换上门外爸爸的拖鞋,绕过地上的油,跑到楼下的后院里,用洗衣粉洗了油油的脚和手,无措的的站了一会,又朝着二楼的窗子喊了一会,喊的当空弟弟和妈妈回来了。我就像小丑一样站在那里听着弟弟和妈妈的嘲笑。后来姥姥说她听见有人在喊,但是她听不太清,心里以为是楼下有小孩在嬉闹,并未在意。我的委屈逼出来的眼泪就突然没了意义,我觉得姥姥真的好可怜,她的自责,她的衰老,就好像一个更大的委屈。
姥姥去世的时候我在学校准备高考,妈妈什么也没有通知我,我连姥姥什么时候走的我都不知道。也许那天我还在笑着,也许那天我还和同学一起嬉闹。其实高三并没有那么辛苦那么紧张,家长认为的紧张只不过是他们的认为,但是这个错过我也从来没有埋怨过。我对于一切事情都有着异于常人的容忍力和理解心。
我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好像对一切都没有感情,亲人的痛苦亲人的去世都无法激起我情绪的波动,我内心也有短暂的悲伤,但更多的却会被怜悯代替,我好像总是以局外人的立场看待一切。
也许我是一个没有心的冷漠的孩子,也许我是一个被往事刺痛后深藏了自己的孩子,也许我是一个没有学会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孩子,也许我是一个冷漠着身边的一切没有找到可以安全托付自己各种感情的事物的可怜孩子,也许我是真的没有学会怎么去爱,也许年幼时弟弟到来后的忍耐成为了习惯,也许局外人的角度让我理解世间一切可怜人,也许到位到不合适的理解与包容忍耐使我看淡了一切。
我觉得自己很可悲。感觉不到爱,也没法去深爱。
我内心只剩一丝,淡淡的一丝怀念,怀念过往的几件事,快被我遗忘的几件事。里面有姥姥的笑、长发、炸煎饼。
姥姥从病重到去世,我就只见了姥姥一次。这也是我不敢回想的一个最大的原因。
那个时候,我高三。寒假时我去医院看望姥姥,那也是最后一面,然而那个时候我并不自知。
我记得姥姥蜷缩在医院白色的床单上,那床泛着黄色的被子好像太大了,姥姥屈着膝盖侧躺着。我走过去去握她的手,我看着那双手,人老了手怎么这么难看,原来所说的皮包骨头是这样的,手背上星星点点的老年斑像铁桶上的锈斑也像霉斑。姥姥回握住我的手,“来了啊,来了啊”我觉得自己真不是东西,为什么没有经常来看看她,就因为那所谓忙碌的高三么。眼泪扑簌扑簌地要往外扑,模糊的姥姥的脸,耳边还是舅舅和舅妈在说着轮班照顾姥姥的事情。也许他们确为现实所迫不能一直相陪左右,也许他们内心十分悲痛,也许他们......然而我还是觉得无比悲凉。姥姥还是清醒的啊,她该多么难受,难道人老了就要这么无助这么弱小么?跟姥姥告别的时候,姥姥想再次抓着我的手,然而我不得不走,我看见她灰色的眼睛里的不舍与期盼,眼泪掉在医院暗暗的走廊上,彼时的我可能意识到那是最后一面,也可能没意识到。站在阳光耀眼的楼下,我不知道在想什么,只觉得这世间万千种感情到最后也不过如此,越是沉重,越是清寡。
我记得妈妈说姥姥是被姥爷宠到老的。家里大事小事向来都是姥爷亲力亲为,姥姥婚后依旧婚前闺中小姐一样五指不沾阳春水。姥爷走的比姥姥早。之后,姥姥开始与烟火打交道,然而一个人生活的寂寥,对以前的怀念,宠爱的消逝,姥姥餐餐都是凑合着,人也越来越瘦。后来就好像只剩下一头及腰的长发还和姥爷在时一样,也还是细细打理着。我没有问过是不是姥爷最爱她这一头长发。
我记得妈妈每年数次恳求姥姥和我们一起住,姥姥每次都说家里一摊子事情走不开,说自己更喜欢住在自己家里,愿意赖在山下自己的小院子里。我知道她舍不得一辈子宠着自己的姥爷生活过的地方,这个地方还有他们的回忆和气息。
我记得在姥姥家住时我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姥姥坐在另一个板凳上梳着快及地的长发,跟我说,她年轻的时候去姥爷的军营里,虽然平时不涉家务,但确实为勤快。每次去军营不仅把姥爷的脏衣服捎带着其他人的衣服都洗了,连带着军营也收拾地干干净净,为此本来不许家属住的也为姥姥破了例。我抬起头看着夕阳照在姥姥的长发上,脸上是怀念、骄傲混着一丝怅然。我想,她很想回到以前吧。有姥爷宠着陪着,有幸福笼着。
我记得姥姥在我老家住过两次。姥姥待我极好,比起爷爷奶奶。每次放学回家姥姥都坐在厨房门口,看见我进门站起来朝我招手跟我絮絮叨叨今天做了什么饭。我记得姥姥喜欢给我做荷包鸡蛋面,应我和弟弟的要求顿顿都有炸火腿肠,姥姥还给我炸过煎饼,吸去多余的油,酥酥脆脆的,带着花生油和煎饼里的粮食香,特别好吃。我记得姥姥身上钱并不是很多,一部分政府补贴的一部分是舅舅们和大姨和妈妈给的,姥姥经常背着妈妈往我手里塞钱,让我买文具买零嘴。我自小零花钱都不多,爷爷奶奶虽然对我还好但我深知他们更喜欢弟弟。而在我真正长大之前,爸妈的注意力一直在年幼的弟弟身上。我向来话不多,最怕别人拒绝,最怕跟人讲话,最怕别人对我好,最怕跟人深交。姥姥是我年幼时期除了姐姐之外我感情唯一的寄托处。
我记得搬家之后姥姥来我家住的那次,姥姥明显老了很多。有次妈妈带着钥匙出去了,弟弟出去玩了,我想着给弟弟烙饼吃,从一楼端着盛着油的碗和一些其他东西,双手满满的往二楼去,不想被快接近二楼门口的台阶绊了一下摔在地上上。我只闻见花生油香腻腻的味道围住了我。瓷碗摔碎在大理石台阶和门里面地板上,油在台阶和地板上反射着身后的阳光,星星点点的还有的手上流出来的血,我快哭了,我身上可是我最喜欢的裙子啊,还是白裙子,而且我的头上也都是花生油,我可是处女座啊。我蹭掉拖鞋光着脚拿了卫生纸把二楼地板上的油擦干净,绕道门外想着先擦角落的不想一下子把门关上了。手里的卫生纸已经用完。我可笑的站在门外,往里面喊姥姥可是没有人给我开门。我换上门外爸爸的拖鞋,绕过地上的油,跑到楼下的后院里,用洗衣粉洗了油油的脚和手,无措的的站了一会,又朝着二楼的窗子喊了一会,喊的当空弟弟和妈妈回来了。我就像小丑一样站在那里听着弟弟和妈妈的嘲笑。后来姥姥说她听见有人在喊,但是她听不太清,心里以为是楼下有小孩在嬉闹,并未在意。我的委屈逼出来的眼泪就突然没了意义,我觉得姥姥真的好可怜,她的自责,她的衰老,就好像一个更大的委屈。
姥姥去世的时候我在学校准备高考,妈妈什么也没有通知我,我连姥姥什么时候走的我都不知道。也许那天我还在笑着,也许那天我还和同学一起嬉闹。其实高三并没有那么辛苦那么紧张,家长认为的紧张只不过是他们的认为,但是这个错过我也从来没有埋怨过。我对于一切事情都有着异于常人的容忍力和理解心。
我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好像对一切都没有感情,亲人的痛苦亲人的去世都无法激起我情绪的波动,我内心也有短暂的悲伤,但更多的却会被怜悯代替,我好像总是以局外人的立场看待一切。
也许我是一个没有心的冷漠的孩子,也许我是一个被往事刺痛后深藏了自己的孩子,也许我是一个没有学会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孩子,也许我是一个冷漠着身边的一切没有找到可以安全托付自己各种感情的事物的可怜孩子,也许我是真的没有学会怎么去爱,也许年幼时弟弟到来后的忍耐成为了习惯,也许局外人的角度让我理解世间一切可怜人,也许到位到不合适的理解与包容忍耐使我看淡了一切。
我觉得自己很可悲。感觉不到爱,也没法去深爱。
我内心只剩一丝,淡淡的一丝怀念,怀念过往的几件事,快被我遗忘的几件事。里面有姥姥的笑、长发、炸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