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开门
某超市的一楼有个食疗柜台,里面有许多个装食材的玻璃格子。这些食材都是干燥的五谷、坚果等,可以现场用打粉机打成齑粉,配合成对身体有益的各种配方。有的配方以红豆薏仁为主,是时下最流行的“除湿”方子,有的以核桃红枣为主,吃了可以补血补脑。按店家固定的方子打也可以,自己混搭也可以,反正都是食材,把人吃不坏。我鉴于头发里已有银丝隐约闪现,又听说姨妈吃了几年黑芝麻后,现在部分白发已经开始转乌,就想去打点黑芝麻粉来吃吃。
柜台的地段很好,正对着收银出口。柜台后的中年女人身材消瘦,虽个子很高,但体重绝不过百。瘦瘦的身子撑着细细的脖子,脖子上方的脸十分憔悴,眼窝深陷,颧骨微凸。“打健康粉?先看食疗单。”她开口时递过来一张彩色宣传单,声音虽不是“气若游丝”,但也有些上气不接下气。我看着宣传单上各种神奇功效的配方,又看看面前这个用空洞眼神盯着我的女人,不由得生出了一种荒谬感。
她干瘦的手指伸过来点在宣传单上:“你看起来亚健康,要吃这个,吃了效果好。好多人吃了都变好了。”我一看,是一个补血养颜的方子。我本能地问她:“都变好了?变得怎么好了?”她冷漠地说:“开始精神不好的都变好了。”我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说:“但我看你就挺没精神的。”她吓了一跳,好像是一个隐藏得很深的秘密被人一下子戳穿了。缓和了一下面色,她恢复坚定地神色说:“我现在已经比以前精神多了。”顿了顿又微喘着气说:“而且我现在可以上一整天班,还不睡午觉。我全靠吃这些健康粉才有这么好的身体。”
女售货员说她“有这么好的身体”,就像一个谢顶的人说自己“头发就是这么浓密”一样,不管他人的眼光,先努力让自己坚信不疑。如果按她所说,那以前她大概走路都得靠人扶。虽然感觉哪里都不对,但我竟然还是决定买她的产品。我说把黑芝麻粉打一点吧。她默默无言地转身从玻璃格子里铲出适量的黑芝麻,又一样样地取出一些燕麦、黑豆、黑米、枣片、山药、芡实、核桃、冰糖,一齐放入打粉机,说没有单独吃一样的,要吃就按配方吃。不过,黑芝麻的比例还是最大的。打粉机飞速运转起来,空气里渐渐有了一丝甜香。机器停了,她当面用袋子封装起来。五百克的极细黑粉,抱在手里是热热的。我用手指捏了一小撮放到嘴里,黑芝麻香香的,细咂咂有核桃味儿,甜味比袋装的南方黑芝麻糊要淡得多,和其他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慢慢在舌尖上就化掉了。
我应该不是脑子被门夹了要去买一个不太健康的人卖的健康粉,只是芝麻的好处我是坚信的。可以润肠、润肤、补血、预防高血压等等,而且味道又好。黑芝麻和白芝麻营养成分有细微的差别,各有侧重。据说黑芝麻和红糖炒焦研末后食用对通便有奇效,而白芝麻和盐一齐炒香可让产妇快速通乳。我一直觉得黑芝麻高大上一些,而专家有种说法是白芝麻营养更丰富。
上小学时从田垄上走路去学校,会路过一小畦一小畦的芝麻。开花的时节,一人来高的笔直主干上会缀满白色的小铃铛。从下到上,小喇叭状的白花如金钟悬坠,花身上有一层极细的绒毛。“芝麻开花节节高”是民间常用的祝福语,指芝麻开花以后就会长得更快。但其实有种花就叫节节高,姐姐以前也种过。花瓣圆圆地长平,最大的直径接近于一个蘸料碟,颜色和紫薇很像。为什么不用节节高花来祝别人的生活越过越好呢?祝你的日子“节节高开花节节高”?不妥不妥,还是芝麻开花听起来活泼泼地接地气。
成熟后的芝麻被包裹在一个个长方形四瓣开的小荚里,这些荚壳密密地围绕着麻杆生长。等到荚瓣裂开,芝麻就长得成熟饱满了。把芝麻杆割回去,铺在一张大布上,用小棒细细地敲,让芝麻粒落下来。这是个细致活,把麻杆收走后,还要极其眼尖地把细砂子、小叶片、碎硬壳挑捡出来,很费功夫。
以前的人家会把那点芝麻拿到菜场去卖,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就不卖了,自己留着吃。尤其是有喝芝麻茶爱好的人家,过年时亲朋好友一进门,主妇就去厨房芝麻罐子里舀上一勺炒熟的芝麻放进碗里,再加几颗炒好的黄豆,放几片茶叶,再搁一丝丝细盐,把灶上扑扑滚的开水壶拿下来浇进去大半碗。尖着手指吹着气端出去,大家就抚掌欢笑起来:“芝麻豆子茶咧,香啊!”吹吹水面的茶叶,顺势把碗轻轻晃一圈,就有芝麻从碗底飘转上来。轻轻一啜,茶汤裹挟着芝麻入口,喝得热热的,嚼得香香的。再拈一片茶食盘子里的蜜姜,呀,甜甜的辣辣的!几个循环下来,脑门上竟微微一层汗。大家聊着家常,打着哈哈,寒气全消,心情欢畅。而此时从每个人的碗里也能看得出喝芝麻茶的功力。会喝的人,茶喝完芝麻吃完,豆子和茶叶也嚼完。不会喝的人,水喝干了,碗底还有一厚层芝麻,要极为不雅地用手指去挖了拨到嘴里。大家虽不明说,但会喝的人倒是总难掩几分得意之色。
食品厂长年收购芝麻,做芝麻棍子糖、芝麻米子糖,这两样甜食我们从小吃到大。芝麻和糯米大概是沾亲的,这两样食物总是有办法相互融合。糯米粉揉成团,揪成小剂子,里面包一坨黑芝麻粉和猪油白糖调成的馅,下水煮浮起来,就是最受老人小孩欢迎的芝麻汤圆。但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猪油遇高温融化了,可是烫得惊人。但小心地咬开吃,那香甜也是惊人的。明知道一颗汤圆就是一颗罪恶,还是忍不住一颗接一颗地把高脂高糖吃下肚去。
早餐点的麻果——有的地方叫欢喜坨,有的地方叫麻团,也是糯米和芝麻做的。揪一小团糯米坨搓圆,放在芝麻里滚一滚,周身都沾满,像个“麻子”一样,再入油锅炸。一边炸,大师傅一边用笊篱压,越压越膨大,越压越鼓胀,直到炸成一个大圆球才捞起来放到篦子上沥油。麻果看着好玩,吃起来也好吃。材料其实就是小小一坨,炸成薄薄一层又粘又焦的外皮,包裹着虚无的中空。嚼起来卡吱有声,满口酥香,芝麻在此绝对功不可没。只是吃的第一口最好也用手撕下来,要是直接去咬破圆球,里面的热气会喷出来烫到嘴。
打回来的黑芝麻粉,吃一勺就等同于吃下了多种营养,而且据说食物打成粉会比直接吃更好吸收。用水冲调着吃很方便,但更方便的是出门前突然想起来,又折回餐桌前,打开盒子,直接舀一勺干粉放到嘴里,再急匆匆上班去。只要不打喷嚏,是不会呛到的。在口腔里慢慢濡湿,就有了吃芝麻糖的感觉。而且不像专门烧水调的那么郑重其事,只是感觉偷了一口零食,忘却了 “乌发”的目的性。其实,想通过食疗来调理身体,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像一颗小芝麻粒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努力在田间默默地生长,开心扮演生命中的各种角色,就是养生之本、修性之源。
柜台的地段很好,正对着收银出口。柜台后的中年女人身材消瘦,虽个子很高,但体重绝不过百。瘦瘦的身子撑着细细的脖子,脖子上方的脸十分憔悴,眼窝深陷,颧骨微凸。“打健康粉?先看食疗单。”她开口时递过来一张彩色宣传单,声音虽不是“气若游丝”,但也有些上气不接下气。我看着宣传单上各种神奇功效的配方,又看看面前这个用空洞眼神盯着我的女人,不由得生出了一种荒谬感。
她干瘦的手指伸过来点在宣传单上:“你看起来亚健康,要吃这个,吃了效果好。好多人吃了都变好了。”我一看,是一个补血养颜的方子。我本能地问她:“都变好了?变得怎么好了?”她冷漠地说:“开始精神不好的都变好了。”我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说:“但我看你就挺没精神的。”她吓了一跳,好像是一个隐藏得很深的秘密被人一下子戳穿了。缓和了一下面色,她恢复坚定地神色说:“我现在已经比以前精神多了。”顿了顿又微喘着气说:“而且我现在可以上一整天班,还不睡午觉。我全靠吃这些健康粉才有这么好的身体。”
女售货员说她“有这么好的身体”,就像一个谢顶的人说自己“头发就是这么浓密”一样,不管他人的眼光,先努力让自己坚信不疑。如果按她所说,那以前她大概走路都得靠人扶。虽然感觉哪里都不对,但我竟然还是决定买她的产品。我说把黑芝麻粉打一点吧。她默默无言地转身从玻璃格子里铲出适量的黑芝麻,又一样样地取出一些燕麦、黑豆、黑米、枣片、山药、芡实、核桃、冰糖,一齐放入打粉机,说没有单独吃一样的,要吃就按配方吃。不过,黑芝麻的比例还是最大的。打粉机飞速运转起来,空气里渐渐有了一丝甜香。机器停了,她当面用袋子封装起来。五百克的极细黑粉,抱在手里是热热的。我用手指捏了一小撮放到嘴里,黑芝麻香香的,细咂咂有核桃味儿,甜味比袋装的南方黑芝麻糊要淡得多,和其他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慢慢在舌尖上就化掉了。
我应该不是脑子被门夹了要去买一个不太健康的人卖的健康粉,只是芝麻的好处我是坚信的。可以润肠、润肤、补血、预防高血压等等,而且味道又好。黑芝麻和白芝麻营养成分有细微的差别,各有侧重。据说黑芝麻和红糖炒焦研末后食用对通便有奇效,而白芝麻和盐一齐炒香可让产妇快速通乳。我一直觉得黑芝麻高大上一些,而专家有种说法是白芝麻营养更丰富。
上小学时从田垄上走路去学校,会路过一小畦一小畦的芝麻。开花的时节,一人来高的笔直主干上会缀满白色的小铃铛。从下到上,小喇叭状的白花如金钟悬坠,花身上有一层极细的绒毛。“芝麻开花节节高”是民间常用的祝福语,指芝麻开花以后就会长得更快。但其实有种花就叫节节高,姐姐以前也种过。花瓣圆圆地长平,最大的直径接近于一个蘸料碟,颜色和紫薇很像。为什么不用节节高花来祝别人的生活越过越好呢?祝你的日子“节节高开花节节高”?不妥不妥,还是芝麻开花听起来活泼泼地接地气。
![]() |
成熟后的芝麻被包裹在一个个长方形四瓣开的小荚里,这些荚壳密密地围绕着麻杆生长。等到荚瓣裂开,芝麻就长得成熟饱满了。把芝麻杆割回去,铺在一张大布上,用小棒细细地敲,让芝麻粒落下来。这是个细致活,把麻杆收走后,还要极其眼尖地把细砂子、小叶片、碎硬壳挑捡出来,很费功夫。
以前的人家会把那点芝麻拿到菜场去卖,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就不卖了,自己留着吃。尤其是有喝芝麻茶爱好的人家,过年时亲朋好友一进门,主妇就去厨房芝麻罐子里舀上一勺炒熟的芝麻放进碗里,再加几颗炒好的黄豆,放几片茶叶,再搁一丝丝细盐,把灶上扑扑滚的开水壶拿下来浇进去大半碗。尖着手指吹着气端出去,大家就抚掌欢笑起来:“芝麻豆子茶咧,香啊!”吹吹水面的茶叶,顺势把碗轻轻晃一圈,就有芝麻从碗底飘转上来。轻轻一啜,茶汤裹挟着芝麻入口,喝得热热的,嚼得香香的。再拈一片茶食盘子里的蜜姜,呀,甜甜的辣辣的!几个循环下来,脑门上竟微微一层汗。大家聊着家常,打着哈哈,寒气全消,心情欢畅。而此时从每个人的碗里也能看得出喝芝麻茶的功力。会喝的人,茶喝完芝麻吃完,豆子和茶叶也嚼完。不会喝的人,水喝干了,碗底还有一厚层芝麻,要极为不雅地用手指去挖了拨到嘴里。大家虽不明说,但会喝的人倒是总难掩几分得意之色。
食品厂长年收购芝麻,做芝麻棍子糖、芝麻米子糖,这两样甜食我们从小吃到大。芝麻和糯米大概是沾亲的,这两样食物总是有办法相互融合。糯米粉揉成团,揪成小剂子,里面包一坨黑芝麻粉和猪油白糖调成的馅,下水煮浮起来,就是最受老人小孩欢迎的芝麻汤圆。但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猪油遇高温融化了,可是烫得惊人。但小心地咬开吃,那香甜也是惊人的。明知道一颗汤圆就是一颗罪恶,还是忍不住一颗接一颗地把高脂高糖吃下肚去。
![]() |
早餐点的麻果——有的地方叫欢喜坨,有的地方叫麻团,也是糯米和芝麻做的。揪一小团糯米坨搓圆,放在芝麻里滚一滚,周身都沾满,像个“麻子”一样,再入油锅炸。一边炸,大师傅一边用笊篱压,越压越膨大,越压越鼓胀,直到炸成一个大圆球才捞起来放到篦子上沥油。麻果看着好玩,吃起来也好吃。材料其实就是小小一坨,炸成薄薄一层又粘又焦的外皮,包裹着虚无的中空。嚼起来卡吱有声,满口酥香,芝麻在此绝对功不可没。只是吃的第一口最好也用手撕下来,要是直接去咬破圆球,里面的热气会喷出来烫到嘴。
![]() |
打回来的黑芝麻粉,吃一勺就等同于吃下了多种营养,而且据说食物打成粉会比直接吃更好吸收。用水冲调着吃很方便,但更方便的是出门前突然想起来,又折回餐桌前,打开盒子,直接舀一勺干粉放到嘴里,再急匆匆上班去。只要不打喷嚏,是不会呛到的。在口腔里慢慢濡湿,就有了吃芝麻糖的感觉。而且不像专门烧水调的那么郑重其事,只是感觉偷了一口零食,忘却了 “乌发”的目的性。其实,想通过食疗来调理身体,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像一颗小芝麻粒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努力在田间默默地生长,开心扮演生命中的各种角色,就是养生之本、修性之源。
-
LeoFrey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9 23: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