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典型柏林人的速写
如果你搭乘时光机,回到1934年的巴黎,向塞纳河左岸的某个咖啡馆一瞥,或许可以看到亨利米勒跟妓女调情;而再往前到1890年,马蒂斯高更德加梵高都曾安居于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巴黎,从来都不缺一场场流动的盛宴。而同一时期的维也纳,也因为佛洛依德克里姆林薛定谔维特根斯坦里尔克等名字而熠熠生辉。如果说维也纳和巴黎代表了欧洲大陆逝去的黄金时代,那么柏林则是欧洲的现在和未来。
一提到柏林,人们便会想到柏林墙。1989年柏林墙的倒下拉开了这座城市的新篇章。就连很多来柏林玩的人都能感觉到这座城市的特别之处:这不是一个典型的欧洲城市。说到欧洲,人们会联想到教堂石板路巴洛克;这些柏林都有,然而并不是柏林人生活的主要部分。对于当地人来说,街边土耳其烤肉店和越南馆子冒出的香气,大街小巷24小时营业的烟酒店,以及周五深夜地铁上的迷乱氛围和酒精味,满街的涂鸦、偶尔冒出的废弃的居民楼以及不时飘出的一缕大麻烟,才是柏林日常生活的味道。
当然,在这座以多元化闻明的城市里,你可以在法国老佛爷百货尽情扫货(在奢侈品柜台经常会碰到有钱的国人),出入柏林爱乐厅德意志歌剧院,也可以周末去泰格尔湖上划赛艇,迷失在博物馆奇妙夜,或者在某个开放日去德国秘密情报机构一饱眼福。柏林敞开双臂,以她极大的包容性和低廉的房租欢迎所有人,许多先锋艺术家出没于柏林,就像在当年的巴黎伦敦维也纳。而这里也是很多嬉皮士共产主义者的天堂,各种奇奇怪怪的人多了去(比如说在Meetup上有一个小组叫“我不能在公共厕所尿尿”),可以说在柏林做个“正常人”反而显得奇怪。
然而,柏林并不适合所有人。或许一个典型柏林人是这样的:
男/女,20-30岁,素食/纯素主义者,无宗教信仰,程序员/创业者,不注重着装,骑自行车,环保主义者,不喜欢一切向钱看的主流价值观(比如中美)。
或许并没有什么“典型柏林人”,但每个城市有其性格,如果你基本不具有上面的属性,时间久了就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其实在德国国内,对于柏林的评价也不高。华丽优雅的杜塞人觉得柏林又脏又破,很多西德人仍然对东德人抱有偏见;而就像苏南人不喜欢苏北人一样,拜仁人民认为南德是宇宙中心,至于柏林……在哪里?跟穷亲戚波兰差不多吧。最近德国一个机构对于德国境内的城市做了个评分,作为宜居城市柏林只排到了20名左右,都比不过很多中国人眼里的小村。
然而柏林,就像一个贫穷性感的婊子,惹人遐想万分:你看那些刚到柏林的外国人,眼里闪闪的亮光。然而,个中滋味,在上过(或者是被上过)后,才知道。
PS, 说到城市的时间属性,我又不得不提到罗马,这座被人成为“永恒之城”的城市。它永远地凝固在时空中,停在了过去传奇帝国的荣光里。
一提到柏林,人们便会想到柏林墙。1989年柏林墙的倒下拉开了这座城市的新篇章。就连很多来柏林玩的人都能感觉到这座城市的特别之处:这不是一个典型的欧洲城市。说到欧洲,人们会联想到教堂石板路巴洛克;这些柏林都有,然而并不是柏林人生活的主要部分。对于当地人来说,街边土耳其烤肉店和越南馆子冒出的香气,大街小巷24小时营业的烟酒店,以及周五深夜地铁上的迷乱氛围和酒精味,满街的涂鸦、偶尔冒出的废弃的居民楼以及不时飘出的一缕大麻烟,才是柏林日常生活的味道。
当然,在这座以多元化闻明的城市里,你可以在法国老佛爷百货尽情扫货(在奢侈品柜台经常会碰到有钱的国人),出入柏林爱乐厅德意志歌剧院,也可以周末去泰格尔湖上划赛艇,迷失在博物馆奇妙夜,或者在某个开放日去德国秘密情报机构一饱眼福。柏林敞开双臂,以她极大的包容性和低廉的房租欢迎所有人,许多先锋艺术家出没于柏林,就像在当年的巴黎伦敦维也纳。而这里也是很多嬉皮士共产主义者的天堂,各种奇奇怪怪的人多了去(比如说在Meetup上有一个小组叫“我不能在公共厕所尿尿”),可以说在柏林做个“正常人”反而显得奇怪。
然而,柏林并不适合所有人。或许一个典型柏林人是这样的:
男/女,20-30岁,素食/纯素主义者,无宗教信仰,程序员/创业者,不注重着装,骑自行车,环保主义者,不喜欢一切向钱看的主流价值观(比如中美)。
或许并没有什么“典型柏林人”,但每个城市有其性格,如果你基本不具有上面的属性,时间久了就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其实在德国国内,对于柏林的评价也不高。华丽优雅的杜塞人觉得柏林又脏又破,很多西德人仍然对东德人抱有偏见;而就像苏南人不喜欢苏北人一样,拜仁人民认为南德是宇宙中心,至于柏林……在哪里?跟穷亲戚波兰差不多吧。最近德国一个机构对于德国境内的城市做了个评分,作为宜居城市柏林只排到了20名左右,都比不过很多中国人眼里的小村。
然而柏林,就像一个贫穷性感的婊子,惹人遐想万分:你看那些刚到柏林的外国人,眼里闪闪的亮光。然而,个中滋味,在上过(或者是被上过)后,才知道。
PS, 说到城市的时间属性,我又不得不提到罗马,这座被人成为“永恒之城”的城市。它永远地凝固在时空中,停在了过去传奇帝国的荣光里。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