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野茶趣
又去了一次大阪,最近频繁往外走,坐下来喝茶写文章的时间都没有,就怕自己这个年纪不想动笔了从此就再也没有提笔的兴趣了。大阪的同事喜欢喝茶,送我一包日本绿茶,是出自九州的嬉野,作为我送的铁观音的回赠。那里的茶叶比较静冈茶算是高出一个台阶,九州一般都比较集中出日本的高级绿茶,比如八女的玉露,几乎占尽日本玉露茶产量的45%以上。日本所产绿茶,很多都是蒸青茶,嬉野茶也不例外,不过他们那里的釜煎茶,却是按照炒青茶的制法而成,所以比一般的日本绿茶更具有香气扑鼻的感觉,非常适合于我们这些喜欢闻香的茶客之口味。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茶道得自于中国杭州余杭县的径山寺,时代在宋朝(约公元13世纪),不过,日本种植茶树的年份则还要早,应该是在公元9世纪初的时候,是倭国派遣的遣唐使带回去的,不过也是从中国的禅院带走的,是浙江的天台山,日本佛教的天台宗最为盛行,京都和滋贺之间的大山中有一处比叡山,就是信奉天台宗的,我比较喜欢那里的环境和中国文化,没有走样。从天台山带来的茶种就被种植在比睿山的今池园,在日本开种植茶叶的先河。在僧侣之间流传的饮茶最后和中国一样,走进了皇室和官府,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
而作为古代肥前国的嬉野茶的种植历史,则比上述几个历史事情要晚几百年,他倒是渡海去了九州的中国人带去的,原先是放在陶钵焙制而成的,后来当地人开始用釜焙之。想起了唐人白居易的诗句:得道应无著,谋生亦不妨。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人到处都可以生存,尤其是中国人,到东到西都把自己的文化带了去,帮助所在地发展生产,推动经济繁荣。 - - 我倒是十分欣赏白居易的最后两句诗,“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人生在闲,把有限的生命多多为自己而留下,一杯清茗,三两挚友,多么惬意自在?
嬉野茶的声誉隆起是在日本的明治时代,主要的特色是因为它的炒法制茶,把另一处日本名茶产地、按日本传统制法蒸青的京都宇治茶给比了下去,依据九州长崎的港口优势,嬉野茶在昭和年间出口去了俄罗斯,得到了好评。现在,嬉野茶作为九州地区最大的茶叶产出地区,茶业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
2010/01/27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茶道得自于中国杭州余杭县的径山寺,时代在宋朝(约公元13世纪),不过,日本种植茶树的年份则还要早,应该是在公元9世纪初的时候,是倭国派遣的遣唐使带回去的,不过也是从中国的禅院带走的,是浙江的天台山,日本佛教的天台宗最为盛行,京都和滋贺之间的大山中有一处比叡山,就是信奉天台宗的,我比较喜欢那里的环境和中国文化,没有走样。从天台山带来的茶种就被种植在比睿山的今池园,在日本开种植茶叶的先河。在僧侣之间流传的饮茶最后和中国一样,走进了皇室和官府,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
而作为古代肥前国的嬉野茶的种植历史,则比上述几个历史事情要晚几百年,他倒是渡海去了九州的中国人带去的,原先是放在陶钵焙制而成的,后来当地人开始用釜焙之。想起了唐人白居易的诗句:得道应无著,谋生亦不妨。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人到处都可以生存,尤其是中国人,到东到西都把自己的文化带了去,帮助所在地发展生产,推动经济繁荣。 - - 我倒是十分欣赏白居易的最后两句诗,“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人生在闲,把有限的生命多多为自己而留下,一杯清茗,三两挚友,多么惬意自在?
嬉野茶的声誉隆起是在日本的明治时代,主要的特色是因为它的炒法制茶,把另一处日本名茶产地、按日本传统制法蒸青的京都宇治茶给比了下去,依据九州长崎的港口优势,嬉野茶在昭和年间出口去了俄罗斯,得到了好评。现在,嬉野茶作为九州地区最大的茶叶产出地区,茶业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
2010/01/27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