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史》第四讲:德富芦花、森鸥外
★德富芦花—— 性别:男 代表作:小说《不如归》,创作于1898-1899。散文《自然与人生》,创作于1898年。 《不如归》写的是一个非常凄婉的故事,故事中的女主角浪子幼年丧母,童年不幸,幸得好夫婿,却难料肺痨缠身,恶婆婆素日加以刁难,又因她患上了此种不治之症而私下休了她,使得恩爱夫妻终不得相见。浪子悲恸死去,独留丈夫于尘世怅惘。浪子临终时,悲哀地自语道:“我死了也是你的妻子。再也不要生为女人了。”武男再次出征归来后,赶到浪子墓前拜祭,与浪子的父亲片冈中将互相安慰。 《自然与人生》是日本近代经典散文的三大代表作之一,是德富芦花对自然的写生,也是对其人生态度的写生。书中无处不承接着他坦荡的自然情怀、浪漫精神及哲学思想,在日本文坛有着深远影响。 ★森鸥外—— 在坪内逍遥、二叶亭四迷开辟写实主义文学的时候,森鸥外成为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先觉者。森鸥外曾赴德国留学,深受叔本华、哈特曼的唯心主义影响,哈特曼的美学思想成为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的理论依据。他与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并称为日本近代文学三大文豪。 代表作:《舞女》(又作《舞姬》) 短篇小说《舞姬》发表于1890年,是森鸥外的处女作小说。《舞姬》是这样一个悲剧故事:日本留学生太田丰太郎接触德国大学的自由空气,自我逐渐觉醒,对日本官僚产生反抗情绪。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美丽的舞女爱丽斯相遇,爱丽斯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丰太郎出于同情,解囊相助。二人关系本来是纯洁的,但为谗言所害,丰太郎被免职,失去经济来源,在贫困中与爱丽斯同居,尽情享受爱情和自由。但另一方面,丰太郎又不能斩断与故国社会的联系,最后终于在天方伯爵和朋友相泽兼吉的帮助下,选择了步入仕途,抛弃爱丽斯踏上回国之路。为此,爱丽斯精神失常成为狂人,丰太郎内心也留下了不可治愈的创伤。 一个人的觉醒,最主要的事件就是恋爱。从《不如归》和《舞姬》两部作品可以看出日本近代文学中近代自我的觉醒。 刘振瀛对森鸥外的评价: 森鸥外作为一名明治政府所赏识的高级官僚,他具有倾向于保守,维护和容忍现存秩序的一面;但作为一个启蒙主义者,一个开朗的有高度文化教养的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敢于独排世俗之见,对现实持冷静清醒态度的一面。 ★“逍鸥论争”—— “逍鸥论争”又称“没理想论争”。写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重叠形成时期,森鸥外和坪内逍遥就文学批评标准问题——“没理想”问题,进行了近代日本文学史上第一次最大规模的论争。论争从1891年10月持续到1892年6月。 坪内逍遥方面:写实主义的写真实,不仅是停留在客观地写“细节的真实”上,而且要真实地描写现实的发展趋势和事物的本质,即要表达作家的理想。坪内逍遥却偏偏漏掉这一点,“重现实而避空理”,强调“批评家应该像植物学家评植物,动物学家评动物那样,离开现实而评其物”。 森鸥外方面:虽然提出了美学理想的价值判断作用,但他用演绎德国哈特曼的唯心主义美学论方法,作出抽象的说明。同时也没有从根本上明确近代文学和文学批评的主题内容。 通过这场论争,在文学领域广泛普及了对近代文学理念的认识,对前代的旧文学概念是一个很大的反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起到了促进对近代文学理念和方法的再思考作用,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学近代化的进程。 ★日本近代文学的软弱性—— 成因:日本近代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受到本国近代化具体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比如明治维新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残存的浓厚的封建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以及日本近代文学形式的后进性,西欧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过早冲击和写实主义理论的准备不足等等。 基本特征: (一)近代写实主义文学缺乏自我意识和批判精神。 (二)近代浪漫主义文学未能形成一种理论体系。 (三)近代启蒙文学是根据进化论的社会学理论,从改良文学开始的,所以日本近代文学理论也仅是文学改良的一个步骤,未能达到根本性的文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