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命
江南电子镖局的西南部有一菜市,菜市场所在的路上经常闪现着几位占卜算卦“大师”的身影。发现这几位高人颇为偶然,某日回镖局的路上想起要买点卤肉之类的吃食,故提前一站下了地铁,去菜市场正好经过他们的福地。后来屡次经过,偶尔会碰上他们正在传播福音或者消灾解难,周围散落着几个愁容满面的妇女或者目光呆滞的老人,也有看客,因为他们脸上寻乐找欢的表情出卖了他们的角色。
对于这几位江湖高人我略有观察,一位上了些许年纪,七十岁左右的花白头发和稀稀拉拉山羊胡须,一位五十出头的样子,光头,脸有横肉,其他几位相貌普通,和路人甲乙丙丁毫无差别,并且是时有时无,看来这个行当也是有打酱油者。在武侠剧里,前两位就是声名显赫的武林高手,其他几位就是出场就挂的小啰啰,就是如同天龙八部中給丁春秋抬轿喊口号之流者一样。在我的剧本中,主角不是花白老头儿,也不是横肉光头,而是两位刚入道的小罗罗。
话说当年,我辞别家中二老,拜别宗族老少,怀揣武林上小有名气的江南电子镖局发给我的邀请函搭乘快马,一路向南,跨过黄河,横渡长江,来到我早已决定投入其门下的江南电子镖局。气派,大门长虹贯日,广场问鼎苍穹,我分分钟就给折服了,没见过市面的小少年在本派师叔师伯的忽悠之下心中立下大志,弘扬本派武学,一心钻研本派功法。就是在这里我遇到了我求学期间最重要的两位同时期的同门师兄弟——江南鲁大和大理小道。这两位可不是等闲之辈,皆是有学识和武学基础之人,不像我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泥腿子,毫无武功基础。三人共寝一室,初次见面,两人都拿出一本武林秘籍《易经》,这等秘籍虽早被武林公开发行,但我依旧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身,心内颇为向往。二人见对方皆拥此宝物,顿时相见很晚,惺惺相惜,自此以后经常一起交流心得,一同研习。天下武学,同根而枝节发散,也是必然。江南鲁大的目标明确,要凭借《易经》洞悉同龄女神的心思,然后投其所好,早日抱得美人归是他苦苦钻研的目的也是动力。大理小道则不以为然,他以为,只要钻研透了这本《易经》,洞悉世间万物之规则和法门,还愁没有美人投怀送抱么,即使没有,給女神看个手相也是不错的。正因此分歧,二人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论。鲁大夜里钻研理论,写出实战步骤和战法,天一亮就按习得的方法一通乱打,凡是看的见的,长得还可以的女人,他就上前套路,练习自己的一招一式,刚开始的时候被久经江湖的女侠虐的很惨,惨不忍睹,每天回来就寝均是伤痕累累。这时候小道就发话了,不是不练,火候未到,你急什么,明天还是和我一起好好的钻研理论吧,别出去瞎撞了,面对小道恳切的邀请,鲁大从未动摇,继续夜以继日的理论不忘联系实际,过了一年半载,鲁大身上的伤慢慢的少了,一招一式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了,江湖女侠也能和他过个一招半式了,而小道,依旧是小道,没黑没昼的研读那本被翻烂的《易经》,尽管都能够倒背如流了,小道依旧每日研究,找不同版本,不同高人的解读来对比研究,他说《易经》,易乎?实则大不易?若易何必著经,且读着吧。而这时鲁大易经将魔爪伸向了初入江湖的豆蔻少女,他那一招半式竟然管用,频频得手,这让我和小道都很不解,只悔自己的不争气。
三年以后,我和小道谈起鲁大,都是佩服之至,倾佩之情溢于言表,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鲁大俨然已经成长成了江湖大侠了,而我们还是江湖小喽喽。大理小道也不简单,谈起理论那也是一套一套的,细枝末节的寻常小事他也能深究出天下大势和万物本真,我始终坚信拥有如此深厚理论基础之人将来的前途一定是不可限量。四年勤学苦练,我们都以出师。辞别本门师兄弟和前辈,有打那来回哪去者,也有去江湖赫赫有名门派继续学习者。鲁大凭借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在江湖上很快打杀出一片天地,站稳脚跟,混的风生水起,小道去了五台山拜在大师门下继续研读,抽空也出来找个犄角旮旯給人看看手相面相,听闻他偶尔也干搭讪讨巧的不要脸的勾当……
哎,这都是命,命中注定前生悲催。
对于这几位江湖高人我略有观察,一位上了些许年纪,七十岁左右的花白头发和稀稀拉拉山羊胡须,一位五十出头的样子,光头,脸有横肉,其他几位相貌普通,和路人甲乙丙丁毫无差别,并且是时有时无,看来这个行当也是有打酱油者。在武侠剧里,前两位就是声名显赫的武林高手,其他几位就是出场就挂的小啰啰,就是如同天龙八部中給丁春秋抬轿喊口号之流者一样。在我的剧本中,主角不是花白老头儿,也不是横肉光头,而是两位刚入道的小罗罗。
话说当年,我辞别家中二老,拜别宗族老少,怀揣武林上小有名气的江南电子镖局发给我的邀请函搭乘快马,一路向南,跨过黄河,横渡长江,来到我早已决定投入其门下的江南电子镖局。气派,大门长虹贯日,广场问鼎苍穹,我分分钟就给折服了,没见过市面的小少年在本派师叔师伯的忽悠之下心中立下大志,弘扬本派武学,一心钻研本派功法。就是在这里我遇到了我求学期间最重要的两位同时期的同门师兄弟——江南鲁大和大理小道。这两位可不是等闲之辈,皆是有学识和武学基础之人,不像我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泥腿子,毫无武功基础。三人共寝一室,初次见面,两人都拿出一本武林秘籍《易经》,这等秘籍虽早被武林公开发行,但我依旧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身,心内颇为向往。二人见对方皆拥此宝物,顿时相见很晚,惺惺相惜,自此以后经常一起交流心得,一同研习。天下武学,同根而枝节发散,也是必然。江南鲁大的目标明确,要凭借《易经》洞悉同龄女神的心思,然后投其所好,早日抱得美人归是他苦苦钻研的目的也是动力。大理小道则不以为然,他以为,只要钻研透了这本《易经》,洞悉世间万物之规则和法门,还愁没有美人投怀送抱么,即使没有,給女神看个手相也是不错的。正因此分歧,二人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论。鲁大夜里钻研理论,写出实战步骤和战法,天一亮就按习得的方法一通乱打,凡是看的见的,长得还可以的女人,他就上前套路,练习自己的一招一式,刚开始的时候被久经江湖的女侠虐的很惨,惨不忍睹,每天回来就寝均是伤痕累累。这时候小道就发话了,不是不练,火候未到,你急什么,明天还是和我一起好好的钻研理论吧,别出去瞎撞了,面对小道恳切的邀请,鲁大从未动摇,继续夜以继日的理论不忘联系实际,过了一年半载,鲁大身上的伤慢慢的少了,一招一式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了,江湖女侠也能和他过个一招半式了,而小道,依旧是小道,没黑没昼的研读那本被翻烂的《易经》,尽管都能够倒背如流了,小道依旧每日研究,找不同版本,不同高人的解读来对比研究,他说《易经》,易乎?实则大不易?若易何必著经,且读着吧。而这时鲁大易经将魔爪伸向了初入江湖的豆蔻少女,他那一招半式竟然管用,频频得手,这让我和小道都很不解,只悔自己的不争气。
三年以后,我和小道谈起鲁大,都是佩服之至,倾佩之情溢于言表,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鲁大俨然已经成长成了江湖大侠了,而我们还是江湖小喽喽。大理小道也不简单,谈起理论那也是一套一套的,细枝末节的寻常小事他也能深究出天下大势和万物本真,我始终坚信拥有如此深厚理论基础之人将来的前途一定是不可限量。四年勤学苦练,我们都以出师。辞别本门师兄弟和前辈,有打那来回哪去者,也有去江湖赫赫有名门派继续学习者。鲁大凭借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在江湖上很快打杀出一片天地,站稳脚跟,混的风生水起,小道去了五台山拜在大师门下继续研读,抽空也出来找个犄角旮旯給人看看手相面相,听闻他偶尔也干搭讪讨巧的不要脸的勾当……
哎,这都是命,命中注定前生悲催。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