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折了翅膀的鸟
曾在天空翱翔,而今折了翅膀的鸟。由天上到地下,这段落差,便是它所亲临的深渊。曾经飞翔是它的本能,而今便是它的奢望,曾经天空是它的舞台,而今土地是它的宿归,它不是生来不会飞翔的鸭雉,它飞过,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飞过,失去曾经拥有的,这种失落与怅然,岂是谁都能了解的?假使今天规定,所有的鸟类都不能飞翔,那些鸭雉也不会觉得若有所失,未曾拥有,便谈何失去?一只曾在天空翱翔,而今折了翅膀的鸟,它便失去了自由,折断的翅膀,何以煽动,撑起现实的沉重躯体?失去光泽的羽毛,何以乘风,扑棱着无奈的梦想?折断的翅膀,压抑着鸟的懊丧。唯双脚踏地,不能雀跃,唯目光前视,无法鸟瞰,唯孤身茕孑,已失众它。一只折了翅膀的鸟,凄凄然,却又倔强地不让人看出它的悲戚,一只折了翅膀的鸟,茫茫然,告诫自己要内心坚强却又不知道未来何方,一只折了翅膀的鸟,岌岌然,强装镇定也难测何日成为他人的口中餐。这是一只折了翅膀又矛盾着深陷现实与理想冲突桎梏的鸟,却不应该是一只消极绝望而自甘沉沦的鸟。纵然饱尝不少苦楚,面对很多困境,做不了天空的孩子,何不做山林的精灵?翱翔不了天际,何不驻足远眺于山岗?当然,说的容易,做的难,或者说非常难。那么套用一句话:“与既成事实斗(或可说命运?),其乐无穷。”自然,这是一个过程,为的是不让既成的事实继续霸道地影响甚至主宰一只鸟乃至一个人的未来,至于会不会赢,不斗怎么知道呢?即使它已然是一只折了翅膀的鸟。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