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讨者与拾荒者
今日见一情景。 路过纷乱如往常的大连火车站,一位年逾花甲的乞讨者坐在地上,四肢浮肿至发亮,像被充了气的胡萝卜,布满沧桑。这一带乞讨者很多,司空见惯,麻木亦如往常,匆匆路过。交错开几步远时,见一位拾荒者在乞讨者前停下了脚步。他背着干瘪瘪、织法稀松的格子编织袋,背对着我,看不出年纪。他手中拿着两枚硬币,稍弯下腰,准备投入乞讨者面前的小茶缸中。乞讨者惊讶,推着他的手,说了些什么,当时我在听音乐,没有听到两人之间的对话。我也停下脚步,想拍下这一情景却又不忍心。两人反复推了几次,也不知这两枚硬币最后到底有没有掉进那茶缸之中,没忍心再看下去,鸡皮疙瘩起了一身。不知道这算不算伪善,毕竟我没有提供给这位乞讨者任何帮助。 又想起一件事。今年冬天,我在北京的外文书店看到一位年轻的男子坐在地上,非常投入地看一本书。他的表情随着书的情节内容变化着。我觉得这个人很有趣,也很喜欢他投入的读书状态。但当我慢慢靠近他所坐的位置时,我闻到了一些称不上喜欢的味道。走近时才发现这位年轻人的裤子是破的,臀部露出了大半,头发和脸都很脏,看样子已有时日没洗澡。这件事一直绕在我脑里,直至离京。友人和我说,是否是我想得太多,很多事并不是我所看见的那么简单,没准他是一位行为艺术家呢?我挺喜欢这个解释,也希望事实真的如此。 又又想起一个镜头,在何地忘了。一位年纪不大的乞讨者,眉清目秀,是一位妈妈。她抱着她的孩子,坐在地上。在我即将路过时,她突然间撩起自己的上衣,露出乳房,给怀中的孩子喂奶,并且丝毫没有想遮掩的意思。心酸之处在于,她对自己的定位彻底改变了。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导致现今的落魄,一个人的自我定位在我看来很重要。也许又是我想多了吧,唉。一个人到了那种地步,也许只剩得下最基本的生存之道了。如果有机会,我也想成为一名乞讨者,我想站在和他们一样的位置和视角,重新看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