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本那小镇义工生活的十五天里
![]() |
1.
仙本那是东马来西亚的一个海边的小镇,镇子上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应该是旅游业,因为全球最著名的一个潜水胜地诗巴丹就从这个镇子上出发前往。
当然除了诗巴丹,这片海域周围还有大大小小众多的岛屿可供游客游玩,浮潜或者考潜水证。
http://7xo6kd.com1.z0.glb.cloudd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61011-1476192380689023603.jpg
仙本那镇子不大,大概20分钟可以把镇子主要的街道走一圈。
镇子上的建筑颜色很多,黄的,蓝色,白的,红的,街道上有着各种老旧复古的汽车。镇子虽然小,但也十分热闹。有港口,有集市,有专供游客吃饭的海鲜街,有超市,加油站和银行。
这里生活的人们很多都是巴瑶族。
巴瑶族被称为是海上的吉普赛人,大多都以潜海捕鱼为生,住在水屋或者就干脆居住在手工船上。从仙本那出发,一些跳岛游的路线依然还能看到很多原始的巴瑶族人们在海上生活的模样。
而镇子上的人,应该算是上岸生活的巴瑶族。
巴瑶族没有国籍,但十分热情和好客。走在路上的时候,总会有小孩跟你say hi,而当你眼睛注意到谁的时候,他都会回报你特别真诚的微笑跟你表示友好。
但近年来由于大陆游客的增多,他们喜欢用金钱去施舍这些巴瑶族小孩。所以常常也会有小孩对着一副外来打扮尤其中国人模样的人说:money !money!
有一次在军舰岛上学潜水的时候,我想给他们拍照,一个小孩就对着我气汹汹的说:no photo no money!
所以如果你去到这个地方,一定不要再像之前的人一样用物质去破坏掉他们本来的面貌。
这里的人们大多信仰伊斯兰教,靠海边的一处有一个大大的蓝色的清真寺,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准时去寺里做礼拜。
2.
我做义工的客栈叫wanderers-漫游者。客栈大概刚开了半年多,坐落在海边和街尾。
有一整面的落地窗可以看到街景,有一面可以看到海景。楼下是一个码头集市,去海鲜街和超市都很方便。
客栈是几个中国人和一个本地人合开的。而我之所以能有机会来客栈做义工,是因为刚好认识客栈的一个合伙人-彭彭老板。
店里入住客人很多是从中国或者港台来的。而除了店长彭彭,店里的前台,保洁等都是本地人,除了负责前台的Didi可以说点中文以外,其他人都无法与客人交流。
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店长和前台跟国人们沟通,办理入住和退房,提供客栈以及本地比较实用的信息。
在深入一点,就是陪聊,陪吃饭。客人多的时候,也会和他们一起做饭,玩桌游,弹吉他唱歌。
工作并不繁重,所以有时候会觉得,每天这样子还让老板包吃包住自己真是凑不要脸。
因为本来肤色不白,加上之前去跳岛游浮潜的时候,把自己晒了个红透黑。坐在前台的时候,客人常常会以为我是本地人,跟我讲英文。
我会认真的听他吞吞吐吐的讲完了之后,用非常流利的中文跟他讲:不好意思,您可以再说一遍吗?
然后客人一脸庆幸:啊,原来你会说中文啊,太好了,我还以为你是马来人了。
我笑着说:哈哈哈,是吧,是吧。
心里面 一万只可爱的草泥马奔腾而过
不过还是很开心可以跟天南海北的客人侃侃啦,还专门给微信通讯录建了一个叫”仙本那“的小组,把在这里遇见的有趣的人们都标记起来。
3.
认识了很多本地的好朋友,客栈的前台,保洁小妹,阿姨,守夜的小哥都是马来人。
第一个想说的是我们客栈的前台Didi,18岁男孩。爸爸是华裔,妈妈是巴瑶族,会讲中文/马来语/英语三国语言,是我跟其他马来朋友交流和出门和本地人砍价的桥梁。
可爱,搞怪,唱歌很好听。客栈里有一把吉他,我常常给他弹他会唱的中文曲目,然后一起在大厅里鬼哭狼嚎。
第二个想说的是客栈的守夜小哥Fadli,跟我一般大,只会讲马来语,但硬是很喜欢跟我用微信聊天。
我倆就坐面对面,然后用手机,他打马来语,我打汉语,然后用微信的翻译功能。虽然大部分情况都翻译的很差,导致我一脸蒙蔽,但我们还是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我一直想去踢球,因为看到镇子上有个足球场。跟Didi讲,Didi就劝我,你还是别去了,太危险了,踢球的大多都是在镇子上游手好闲的年轻小伙,也不知道底细。
于是作罢了一段时间,有一次聊天跟Fadli聊起来。Fadli就说,我带你去啊,我认识他们啊,我每天下午都跟他们踢完球才来上班啊。我一下子激动到不行,跟Fadli讲,那你明天带我踢球!
然后第二天Fadli,Didi 还有另外一个义工橘子,带着我去了球场。
来了一个白白净净的外来人,自然一下子引起了踢球小伙们的注意,好几个围过来跟我叽里呱啦的说话,我一句也听不懂。然后硬是靠着Fadli,帮我公关掉了一切。
五人制,换着踢,我们队守擂成功了三场,我还进了一个球。
凭着实力,从此之后我就顺利加入了他们,每天下午都去和他们一起玩,开心的不行。
这都多亏了我的好兄弟Fadli!
客栈里还有保洁小妹-Irra,Wanna,Aien,三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店里没事的时候,就跟Didi在大厅打闹,或者拿手机看《芭比娃娃》动画片。
对了,还有最帅气迷人的Wan和最贴心负责的保洁阿姨Mom!
4.
这应该算是我正真意义上的第一次义工旅行。
老实讲,刚去的几天还蛮不适应的。因为每天因为工作的原因必须大多时间待在客栈里,没法出去玩耍,出岛的话必须挪出一整天的时间。
每天大多都是重复的工作,枯燥又无聊。
早上有时候还要七点钟起来安排客人送机的事情,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嘛!大学的时候,我可是明知道老师早上点名,都起不来去上课的人啊!
再加上,每天吃的也不是很好。一开始,我还去超市买菜回来给大家做饭做菜,后来发现超市的菜买来买去就是那几个样,没了新鲜劲,也懒,就没做了。面包/炒米饭/炒面/煮方便面,循环往复的吃。
噢,我选择go die!
可是,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模样。
所有的生活最开始的时候都是新奇,但慢慢的都会归于平淡。而平淡之后给你留下的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待的时间久了,慢慢的跟镇子上很多人熟络起来。
镇子上最有名的海鲜餐馆老板肥妈,知道我在客栈做义工,没有收入,每次我过来买中饭的时候都给我便宜一半,有一次还送我榴莲冰沙和月饼;
去镇子上的一家潜水店报名学习初级潜水证的课程,其他人都是必须先缴费再上课,我硬是把课程都学完了,负责人才问我说,你是不是该结个账了;
踢球认识了一帮马来的年轻小伙儿和小孩子,走在路上的时候总会有人跟我打招呼,然后竖着大拇指,意思是,卧槽,兄弟,你足球踢的真好;
还有在超市工作的收银小妹,每次见我都格外开心;负责出岛游线路的草帽哥,给我算的价格都是最低。
客栈里来来往往很多有趣的人,短则待一两天,多则待一个周。每天下午大家闲来无事就在客栈大厅聊天,玩桌游,也偶尔一起去码头买一堆海鲜回来做大餐。
相处的日子虽不长,却总是会建立特别微妙的感情。有时候送他们离开的时候,彼此都唏嘘感叹。加了微信,天南海北,再聚都是缘。
所以,我慢慢的才明白。义工旅行和单纯旅行的区别。
当你去单纯的去旅行的时候,在旅途中你会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新鲜感;
但当你一个义工的身份进入到一个地方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每天都有新鲜感,甚至有时候你会感到无聊和枯燥。
可是随着时间的累积,你会感受到比新鲜感更让你怀念和能记住的东西-是信任感,是熟悉感。
你会更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你会和本地人成为好朋友。
你不在只是一个过客,你是这儿的一部分。
你的人生有一段的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
而这个地方也储存了你一段美好的过往。
感谢在仙本那认识的每一个好朋友,感谢彭彭老板给我去wanderer客栈做义工的机会。
我会想念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我也一定会再回到这里和你们再见!
-END-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