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汉德克:幽默是严肃的衍生品

上海市作协大厅。彼得·汉德克的首次中国行。距离13日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过去了三天。 谈到无缘诺奖,主持人毫不避讳地说:“我认为更应该获得诺奖的是您。对于鲍勃·迪伦获奖您怎么看?”汉德克也直截了当地回应:我拒绝回答这个问题。这就是汉德克,个性十足。后来谈到莫言时他也表示,人的困境就是总对无法比较的东西进行比较。 汉德克先表达了自己对戏剧的问题性、矛盾性的爱,把自己称作“规则的违犯者”,说:“写作就是一种罪,但它没有需要遵守的法律界限,要让每个句子都陷入危险当中。” 汉德克多次谈到了歌德。他希望自己在余生的创作中能够走一条“歌德式”的轨迹。当主持人问汉德克的意思是否是要走上文学的高峰时,汉德克笑出声来,他说:“文学里没有所谓的‘高峰’,它可以算是个小山丘吧,上面有片葡萄园,还有孩子们在玩耍。我认为,文学不是一块一块垒起来的,它甚至不是固体的,应该是水或者空气。”汉德克还提到了中国的老子、庄子,以此表达自我的无争。 关于个性和自我,他说,从根本上讲,没有了自我也就没有了文学。有些“国际文学”作品,不管谁写、在哪里写都没什么区别,无甚价值。而在“世界文学”中,却必须保持自我。真正的作家是无法模仿的,我们唯一能从真正的作家身上学到的就是:走自己的路。 文学创作之外,主持人还与汉德克聊起了私生活。谈到择偶方面时,主持人问汉德克为什么选择一位演员而不是作家来做自己的妻子(汉德克的妻子Sophie Simon在场),汉德克说:“演员就已经足够糟糕了,作家的话,简直是地狱。”主持人又问汉德克有没有什么坏习惯,他回答:“我不够耐心。卡夫卡说,‘不耐心是最大的罪’,这比坏习惯还要严重。关于习惯,我没有坏习惯,我的习惯都是好的,正是我的习惯让我变成了现在的自己。” 汉德克的语言里充满着幽默,但他却明确表示,在文学里,自己并不喜欢幽默,甚至厌恶幽默。他引用歌德的观点,表示幽默是一种等而下之的文学形式。“我喜欢严肃的作品,幽默是严肃的衍生品而已,没有极深度的严肃是产生不了幽默的。” 屠格涅夫、托尔斯泰、歌德、卡夫卡、帕斯卡尔……在汉德克的谈吐中不时流露出他对大家们的作品和观点的看法。后来有人问汉德克最喜欢的作家和哲学家分别是谁时,他如是回答: “我喜欢的作家要比哲学家多,可能有几千个,其实有些作家本身也是哲学家,只是他们并没有察觉。不过,作家不能直接在语言里进行哲学的思辨。我比较喜欢福克纳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当然,人在不同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喜好,在我十八岁时,我喜欢加缪的作品,但现在再也不读了。十八岁时,福克纳就像一位父亲一样,但是现在我不需要父亲了,我需要的是兄弟,有时候也需要姐妹……” 汉德克还谈了自己的两部作品: 关于《无欲的悲歌》:没有死亡,就没有生活;没有死亡,就没有诗人和文学。汉德克表达了自己“向死而生”的哲学态度。他说,《无欲的悲歌》是要通过死亡来让人思考,存在是什么。 关于《骂观众》:戏剧带给观众幻象。《骂观众》一方面在取笑和破坏这种幻象,另一方面又在制造戏剧幻象。总体来说,这种幻象是无法破坏的,我们要接受它。汉德克说,《骂观众》只是他创作生涯的一个插曲,是自己接下来的戏剧创作的一个引子。

(Peter Handke和Sophie Simon的签名) 本文根据“第三种人——对话大师彼得·汉德克”活动现场记录整理而成。 图文:鲁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