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重温(23)飞龙与巨蛇背后的故事

【1.宝藏龙】 英国文学中,最早的龙传说出现在上古史诗《贝奥武夫》中。 这部史诗曾经在07年被改编成同名CG动画,也许是因为“恐怖谷效应”,部分角色看起来颇为诡异。 贝奥武夫是耶阿特人的领袖,因杀死湖中怪物巨龙格伦德尔而闻名。 因为无法破坏格伦德尔坚硬的头部,所以贝奥武夫只能刺其腹部,切断格伦德尔的肺,阻止其喷火。 英格兰大地上,龙的传说历史悠久,几百年来当地人都说自己见过龙。 作家马克·亚历山大在他的《英国民间传说》( British Folklore)一书中,汇集了共计七十多个城镇与乡村的龙的传说。 说起龙,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它们看守金库。 不管是奇幻RPG,还是《龙与地下城》,抑或《霍比特人》里的史矛革,都有这样的设定。 而《哈利·波特》里,龙被应用于看守巫师的金库。 一个问题:为什么龙要看守金库?

这得说起墓葬。 新石器时代时,普遍认为部落头领入土时会以大堆宝物殉葬。 为了防止盗墓贼,于是散布古墓里有通往龙巢的传言。 久而久之,这个阻吓盗墓贼的谎言便演变成了一个传说: 墓冢下有一头沉睡着的巨龙,看守着无数宝藏。 (题外话:欧洲传说里,龙的双眼之间还有第三个眼,被称为“龙石”(Dracontia)。失去龙石的龙将会瞎掉。是的,我和你一样都想起了看守古灵阁的那头乌克兰铁肚皮) 【2.德拉科与德拉卡】 《不列颠史前史前遗址上的传说》提及到的英国墓主的名字也颇为有趣,例如德拉岗霍德( Dragonhoard )、德拉克·豪( Drake Howe )之类的名字,而马尔福的家族姓Draco,相信前半部Drac就是据此演变而来的。 提及到Drac,就不得不说起一条在法国相近的龙,它也恰好叫Drac。 中世纪的法国最有名的龙大概就是德拉卡( Drac )了。 这头居住在博凯尔城的罗纳河畔里的龙,有个怪异的能力:它在河岸附近游动时是不为世人所见的。 你可以理解为你越靠近它,你就越看不见它。 当地的村民知道它的存在,却看不见它,没法阻止它抓走家畜。 之后某天,一位年轻的少妇抱着儿子到河边洗衣,她忽然看到河面飘过来一口金杯。 少妇想要够着金杯,没想到身体失去平衡,跌入河中,不久便被德拉卡捕获。 德拉卡把她带进海里的龙宫,少妇不得不在那儿当了七年保姆,侍候幼龙。 《混血王子》里,你能看见哈利前半部分都在跟踪德拉科,但越接近他,却越看不见他。 哈利屡屡碰壁,之后才醒悟过来德拉科进入了有求必应屋。 博凯尔传说里,德拉卡以金杯为诱,带走了少妇; 《死亡圣器》里,德拉科追逐找寻冠冕的哈利,之后被哈利救了一命。 这两个故事十分让人在意,毕竟其中一些蛛丝马迹仿佛在暗示两个故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3.屠龙者圣乔治】 英国有个非常厉害的屠龙者,他叫圣乔治。 圣乔治的声名遍及欧洲,影响很大,以致早期教会封他为圣徒。许多国家把他当作救世之星。 途径利比亚时,圣乔治发现当地出现了一头恶龙,不少被吓坏的人都把自家的孩子献祭给它饱餐一顿。 最后利比亚只剩下国王的女儿,她也被绑起来准备献给恶龙。 当这个年轻的姑娘闭起双眼时,圣乔治鼓起勇气,毫不犹豫地深入龙穴,将自己的长矛刺向恶龙。 恶龙大怒,与圣乔治大战几个回合后不敌,最后在围观的人民面前,圣乔治一剑砍下了恶龙的脑袋。

《哈利·波特》里也有两场“屠龙”情节。 接近圣乔治首次屠龙结局的人是纳威·隆巴顿,在霍格沃兹一战中,他在伏地魔以及食死徒还有众多师生面前,挥剑砍下了纳吉尼的脑袋。 也是这一剑,将伏地魔的一件魂器破坏掉。 而接近圣乔治屠龙经历的人则是哈利,《密室》里与蛇怪目光接触的人都会被石化,而之后就连金妮也被带入密室,奄奄一息。 哈利也是用格兰芬多宝剑刺穿了蛇怪的头颅。 为什么他们要砍蛇而非砍龙? 大概因为本书中的反派大部分都出自于蛇院斯莱特林,所以蛇便被当作了邪恶的象征。 另外一个原因,大概是火龙太强了…… 《火焰杯》也提到,起码要五六个巫师同时施咒才能让一头火龙沉睡。 【4.那伽族】 1920年,考古学家在印度河谷发现了两座古城废墟——摩亨佐达罗( Mohenjo-Daro )与哈拉帕( Harappa)。 一些历史学家相信,这两座古城是古代蛇人——德拉威人( Dravidians )的家园。 德拉威族或那伽族( Nagas ,也译为龙族)是蛇神与人类杂交的后裔,他们举止粗俗、鼻子坍塌、智慧出众,居于地下。 而罗琳笔下的“纳吉尼”(Nagini)这一名字很明显来自于此。 有趣的是,伏地魔也部分暗合了这些种族的描述——“鼻子坍塌、智慧出众”。 提起印度,就得说说印度伟大的史诗——《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记述了北方王子罗摩和新娘悉达的故事,故事里的反派叫罗波那,他是一个蛇神。 在整个故事中,反派罗波那表现野蛮,表现得像个爬行类。 他“以人类为食”、“饮敌人之血”,在战斗中极为强大,用那伽武器( Naga weapon )使敌人瘫痪,并吸尽其生命力。 在如此强大的反派面前,就连主角罗摩也快被那伽武器击败了。 总感觉伏地魔很像罗波那呢…… 《混血王子》里,我们能通过邓布利多的回忆,窥探到汤姆·里德尔改变自己的容貌,他为什么要变形呢? 另一部印度史诗,比《罗摩衍那》更古老的《摩诃婆罗多》,也许可以为我们解释一些东西。 《摩诃婆罗多》主要讲述国王举行“巨蛇祭”、并为死者报仇时,在其中穿插叙述的故事。 在国王的讲述里,蛇神被设想成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成人形或蛇形的物种,这个故事主要是为了暗示那伽族的覆灭。 伏地魔变形也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像一条蛇,但本质还是一个人。 伏地魔和纳吉尼是汤姆·里德尔的一体两面,在制造魂器时,汤姆是否也把自己的个性给分裂了? 他将自己的人性放在伏地魔身上,把自己的兽性放在纳吉尼身上。 【5.生命之树】 汤姆为什么追求永生不死?也许我们可以从神话传说的角度切入解读。 《圣经》里的一个故事,也许你们都知道了,亚当和夏娃被蛇诱骗吃到智慧之树的果实,之后被放逐出伊甸园。 但其实,伊甸园里除了智慧之树外,还有一棵树——生命之树(或称为“不朽之树”)。 (生命之树的果子有什么用?你可以理解为续命)

据《圣经·创世纪》所述,亚当可以吃伊甸园所有的果子,唯独智慧之树的果子除外。 换句话说,亚当可以摘取生命之树的果子,那时的亚当,是不朽的。 只有当亚当偷吃智慧之树禁果后,他才被禁止摘那生命之树的果子。 所以这两棵树应该是两两互斥,对人类来说,不可兼得生命与智慧。 生命之树的概念不是《旧约》原创,而是借自更早的苏美尔典籍,寻找长生或不朽的母题在苏美尔神话中屡屡可见。 从历史上看,蛇总是跟永生有关。正是伊甸园有腿的蛇(长生的象征),才导致人类不能永生。 蛇因为引诱亚当、夏娃堕落,遭到严惩,从此才命中注定用腹部爬行。 《创世纪》以这种方式暗示,蛇一度是有腿的物种,只因偷吃禁果才丧失了四肢。 古犹太传说《哈加达》的原始资料说得更加直白:“卸了他(蛇)的手和脚”。 《哈利·波特》里,汤姆变形成伏地魔,一度暗示了这个男孩的人性不断滑落成兽性。 《圣经》用两棵树讲述了一件事:人类不能兼得生命与智慧。 得到了足够智慧的伏地魔自然开始追求生命,但拥有两者的人早晚必遭毁灭。 各种传说故事里,与长生不死的题材里总免不了有“蛇”这一形象的出现。 伏地魔为了长生不死而不断去分割自己的生命,这更像是一种自己主动接受的惩罚。 【6.创造蛇怪】 《神奇动物在哪里》一书中,给我们讲述了如何创造蛇怪。 【自中世纪以来,创造蛇怪一直都被视为非法行为,可是这种行为很容易隐藏,因为只要在神奇生物管理控制司光临之前把小母鸡蛋从蛤蟆身体下取出来就行了。然而,蛇怪除了受蛇佬腔控制,谁也奈何它不得,所以它们不但对其他人有危险,就是对大多数黑巫师也很危险。在不列颠,至少已经有四百年没有关于目睹蛇怪的记载了。】 为什么蛤蟆孵鸡蛋会生出蛇怪呢?而且蛇怪的寿命还那么长呢?(第一条蛇怪的寿命长达900岁) 我想了想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也许蛤蟆有某种和生命相关的奇特能力。

-
国王KING粉丝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1 08:49:24
-
时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2 23:37:30
-
阿赖耶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9 15:36:03
-
보고싶다、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07 19:22:42
-
星辰大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19 10:17:57
-
TROTSS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0-12 10:49:53
-
目宿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23 19:56:20
-
安燠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04 22:13:03
-
Natiahs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18 09:17:08
-
请你吃薯片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11 22:41:53
-
💮♚ ₯㎕。ζั͡Emoti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08 15:45:56
-
豆友85089324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04 13:13:11
-
元气少女糖小蓝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01 14:25:57
-
AdrianWo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01 13:28:24
-
Armhair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30 00:04:01
-
抽屉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9 23:42:07
-
韶华不菲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9 11:25:55
-
SetsunaEx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9 11:03:29
-
米凹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20 23:20:50
-
豌豆开在马背上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20 11:20:50
-
颜如舜华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8 15: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