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笔记 ,西岸骑旅(上)
多年居住在东部,东部海岸线舒缓柔长,栈道和浴场动辄连绵数十英里,但景观总是过于平淡,因此对地球上每块大陆陡峭的西岸总是心有向往。 去爱尔兰旅行是我和女儿五年前许下的愿望。说起来有点巧,09年底我们买了本漂亮的意大利风景年历,结果秋天因个偶然的机会游了趟北意。2010年底又到买年历的时候,我俩在同一家书店堆满挂历的书架间流连,最后选中一套爱尔兰。那时候我们都迷恋爱尔兰音乐,看那印满画册的苍凉幽绿,马上脑补到风笛和竖琴声飘在风里的悠长和空灵,对那个在欧陆西端坠入大洋的岛屿心生向往。那天排队等着付款时,我们一边端详年历上的照片,一边笑着说,希望这本年历快快带来去看这座翡翠岛的好运气。 今年暑期第一次有了闲暇,关于爱尔兰的旧梦飘落眼前。开始时,我们希望这次是我和大女儿两个人的母女之旅,我们想到荒原徒步,乘船登上有古修院遗迹的险峻小岛SKelligs Michael,还想投宿在离Moher最近的小村,清早跟随向导沿悬崖上的小路攀至海崖,在那儿自由自在停留到黄昏。。。但后来实在不忍心把小家伙扔下,于是先前设想中辛苦冒险的成分被一一抹掉,最终变成坐车跑景点的太平亲子游。 爱尔兰境内虽然路网并不稀疏, 但对多数旅游者来说算不上便利。在海岸曲折,古迹遍地的地方旅行最合适的方式本应是自驾,可因那儿左舵行车且道路普遍狭窄,我们知难而退。如果不自己开车,就只能乘公交车串名胜或跟团旅游浮光掠影。在这看上去无奈平淡的旅程里,如能依自己的节奏骑一段自行车,会是很好的体验,可是-----两个姑娘完全没有在公路上骑车的经验。如此一来,在西港附近的Great Western Greenway上骑行就成了毫不犹豫的第一选择。

Great Western Greenway在爱尔兰西海岸的Mayo郡,是一段前几年新开通的的骑行徒步小径。小径全长42公里,由上世纪一条废弃的窄轨铁路改建。它从观光小镇Westport出发,朝着西北方向途经另一座小镇Newport和小村庄Mulranny,最后抵达爱尔兰最大的岛屿Achill岛。小径经过海湾山丘和荒野低地,绝大部分路段与公路隔开,安静安全,在Westport和Newport还有几家专事经营自行车出租的公司提供配套服务,很适合家庭一日游。我从一个在爱尔兰工作的美国工程师博客上读到这条路线介绍,开心不已。为防旅游旺季租不到车子,早早就在网上订好了租车服务,以至于后来小家伙长高,原来预订的自行车太小,行前又打电话过去,给她的童车换大一个尺寸。 如今从爱尔兰回来三个月了,每次回想这趟旅行,最先记起的常常就是那天的情景:漫天长云下,我们骑车绕过海湾,穿过荒野,牧场,滑过初夏的野花长廊,还有绿蕨和赤杨荫蔽的溪谷,,,阳光透过云层在大地投下叠影,风从耳边呼呼驰去,我们匆匆赶路且行且张望。

爱尔兰多雨,为应付那有名的“鬼天气”我们做足了准备。每个人除了防水夹克,防水鞋以外,还准备了防水的轻便背包。临行前查看天气,我们要停留的日子几乎天天下雨,想象着荒野无助里的大雨如注,又添了三条蒙头盖脚的长雨衣。 没想到的是,万事俱备,骑行的那天早上却因为时差慵懒,没赶上九点半租车店送客人出发的早班车。在小镇溜达一圈,我们搭中午的班车到达出发地Achill峡湾,待那边的工作人员手脚麻利帮我们调试好车辆的时候,已经下午一点多了。出发前,我们扶着自行车在Achill Sound桥头拍照留念。清早起一直压在头顶的雨云渐渐松动,云缝里透出淡蓝,小风在海湾拂起平波,远处山岛巍巍。对着半开朗的的景致我们不由庆幸,如果当日顺利搭上早班车,那时恐怕已经在阴沉灰黑的天幕下郁郁骑过半程了吧。 最初的一公里是顺着公路边沿小心地骑。还好道路够宽,车也不多。很快,我们找到拐入Greenway的岔口。从那儿开始,Greenway远离公路,沿着一块半岛北侧海岸线的滩涂草甸,通往第一站Mulranny。 骑行小径靠海,路面由粗砂碎石铺就。站在起始点,一时有些恍惚,前一天我们还在都柏林闹市利菲河边的主街上游走,此刻却像飞鸟扎入天涯尽头的旷静。


这一路视野长阔,两边也有山岭作伴。左侧山影沿着海湾伸展远去,一片黛蓝起伏,右侧的山岭在近处耸起。近处山色虽绿但能清楚看到上面无树,山体只是被灌草青苔覆盖。山与海湾间是被植物覆盖的大片湿地。眼前滚向海水的土坡上高草灌木和羊齿类植物茂密拥挤,灌木中有耐风寒盐碱的矮柏,还有不少花期已过的山月桂。初时觉得荒芜,但很快眼睛开始锁定开花的植物。随着野花越来越多,喜悦忽然涌来。


那些植物多数并不陌生。山苍海茫的背景里,半明半晦的天光下,欧石楠的碎米小花一蓬蓬挤在一起,鸟足豆匍匐地表,野菊,蓟草,小毛茛原本明艳的花朵舒展在小径两侧光照最好的地方,恬恬淡淡。




这些花里最爱的是高挑的毛地黄,彼得兔故事里它们被女画家勾染得朴素又妖野,在美东却极少能看见。最新奇的是沼泽棉bog cotton,纯白的棉絮星星点点跳动在最荒凉的湿地之上,好像绿衣地精的胡须,又像巫师点亮的白焰,后来去Connemara见到更多,不起眼的白絮顶着迷雾里的冷风,让人想起荒原上游走的幽魂。



骑径两边几乎都是私人领地和牧场。偶有民房,漆成白色,安静朝向水边。一路上经过许多迷你小桥,桥下溪流淙淙淌过,两岸曲折着最丰茂的绿植花径。


小家伙没有长距离骑过车,没多久就开始喊累。我们停下看花,她跟着歇息。有一次她把车停得太靠路边,一个歪斜,连人带车摔进开花的黑莓丛。我过去扶她,她皱眉咧嘴,手掌被黑莓的茸刺扎到,裤子沾满泥土草枝。我一边帮她拈去枯草细刺,一边笑着回顾哪次跑下坡刹不住脚摔破了膝盖,哪次捉迷藏从石柱上摔下来还打个滚儿,哪次在植物园被猫挠破手背,,想想看,这次摔打挨疼的指标已经完成了,再往后咱们一定顺风顺水啦。

经过一个道路转折处,查阅路边设置的地图,我们完成了首段行程的一半,大约六公里。离那儿不远有座石屋的废墟。石屋孤零零立在路旁,不知是何时何人所建,为何所弃。以后的旅程在爱尔兰见到无数倾颓的建筑,有古老的塔楼修道院也有平民村居,任凭风雨吹打荒藤披挂,让人体会到爱尔兰历史的漫长和伤痛。

唏嘘一下继续上路。从那儿沿着半岛轮廓线转向南,到达两山之间避风的峡口。那段路程海拔渐低,流水汇聚,植物也更茂盛。见到更多粉紫的毛地黄,发现零星艳红的吊钟花Fuchsia,也开始频频看到被染上彩色记号的羊群。所谓“羊群”,与中亚草原上云影一样漫游的羊群完全不同,这里看到的群羊数量很少,通常不会超过二十只,常常只是五六只的花洒点缀。爱尔兰绵羊很多是长长黑脸配黑棒棒腿的品种,看上去像小羊肖恩一样天生喜感,有时静静卧在草坡上又像个冥想的智者。我们经过的坡地上一片片矗着硬挺高大的草丛,但羊总是只啃食地皮上那层薄薄的细草。




在谷底最狭窄的地方忽然出现树木。那时候我们都已经满身热汗,这不期而至的林荫,像隐密的绿洲沁出凉爽,疲惫的身体马上轻快起来。那些树周身葱绿,枝干上覆着青苔,认得出的有桦,橡,赤杨,榛树,花楸和山楂,正是西爱低地的典型植被。树林从路边蔓延到下面更深的窄窄沟谷,树下一片幽暗,让人记起电影《风吹麦浪》。影片里那些参加独立运动的游击队员被抓捕前,就藏身在村边这样雾气弥漫的树林里。。。小路微微的一个转折,接着平缓的上坡,我下车等落在后面的小妞。小朋友追上来时没有先前皱眉搭眼的苦楚相,想来也刚从这绿荫汲取了能量。正欣慰时,细碎欢快的声音传来,斜坡下羊齿植物半掩的矮石墙后忽然冒出羊群。

群羊轻车熟路从矮墙的豁口钻过,沿着坡地往我们相反的方向快速移动,不远处的坡下跟着蓝色连帽衫牛仔裤的牧羊人。羊群经过处,羊齿绿丛晃动悉索,我们停车引颈欣喜地观看,羊和牧人只是低头赶他们的路。


心里掠过羞愧,这是他们忙碌日常的生活,我们只是唐突冒犯的好奇者。再想,这条浓荫下的小小坦途在被辟为游径之前,很可能就是牧人和羊群往返牧场穿行的“高速路”。Greenway的建立,一定给沿途农家带来不便和打扰,这秀丽风光之后一定有争辩有协议有牺牲和让步。但在环境贫瘠但风景独美的西爱,发展旅游肯定是当地经济的一条出路。但愿从这里经过的游人都能尊重所见的一切,在体验这宁静和美景之时不逾越不惊扰不留痕。

骑过这段不长的林荫路,开始慢慢上坡,推车爬上一个长长的陡坡,抵达十二公里处的第一站Mulranny。那是在山腰上的高处,Mulranny小村和来时经过的公路都隐在坡下。一百八十度视野中长云横贯, Clew Bay对面蓝色山影逶迤,海湾水色澹澹。隔着坡上的屋顶望过去,自山坳淌出的溪水曲折漫过土黄色长滩,浅浅亮白像未融尽的残雪。


眼前景象和刚刚经过的夏日绿洲迥异,这片淡薄日光下的山海,让我们一步跌入早春的清冷荒芜。现在回想,那天的那片风景,其实正是常年西风浩荡下,沉睡于冬境里更真实广漠的西爱尔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