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解读“特朗普现象”
多视角解读“特朗普现象”
【摘要】今年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之一的特朗普从宣布竞选开始,名气及影响力一路飙升最终杀入最终的大选决赛,他的出格劲爆言行总能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观感,甚至让人大跌眼镜,叹为观止。特朗普这样一个特立独行,言行引起极大争议的的人物在号称最成熟最民主的美国政坛突然崛起,反映了很多美国社会当下及其民主制度的问题,可以说是美国诸多社会、政治、经济矛盾集中爆发的表征,这也应该引起我们仔细研究及思考。
【关键词】特朗普;美国民主;缺陷;矛盾
一、经济视角
1、选举早已沦为金钱的游戏。正所谓:金钱是政治的母乳。首先,选举本身就是一个金钱游戏,虽然名义上,每个美国成年公民都可以参选美国总统,但是选举过程中的巨大竞选经费,普通人是根本无法承受的了的,哪怕特朗普这样的政治“素人”,号称不需要政治捐款,但是,他本人就是一位房地产大亨亿万富豪,“我很有钱”就是他的口头禅,宣称自己有足够的经费支持竞选活动,无需像其他人那样依赖利益集团资助,特朗普这一表态得到了厌恶“金钱政治”的民众的欢迎,“美国最高法院2010年7月在“市民联盟诉联邦选举委员会”一案中取消了竞选经费上限,使得特殊利益集团买通政府的权利进一步合法化。奥巴马总统在2011年《国情咨文》演讲中,称最高法院的这一裁决在美国历史上“翻开了黑暗的一页” [1] “随着竞选经费上限的解除,“金钱政治在美国愈演愈烈。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总共花费了20亿美元,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费用很可能超过50亿美元,成为美国史上最贵的选举”[2]选举经费连创新高,不单是权利的游戏,更是比赛奢华的“钱力”游戏。为了给自己竞选,因此需要到各处去进行筹款,募捐。其中像一些大的金主,比如军火商,石油商,金融银行等工商业巨头,它们出巨资对相应的候选人进行“赞助”,一旦该候选人成功当选总统,就会对相应的行业甚至具体的公司进行政策倾斜,其实质就是一场投资,而且是一项很划得来回报率很高的投资。政商勾结,钱权交易,在美国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成为堂而皇之的“明规则”,“一人一票”逐渐沦为“一元一票”。有钱不一定能赢得选举,但是没钱一定不会胜选。
2、国内经济不景气。国内近几年经济不景气,复苏乏力,就业率偏高等方面的原因,也让普通尤其是基层民众对现有政府的不满,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占美国总人口5%的最富的人的收入,占美国总收入的50%以上,而占总人口1%的最富的人占美国财富总量的38%,占总人口80% 的一般家庭的财富只占美国,财富总量的17%。经济上的不平等导致政治、教育、卫生等社会各个方面的不平等”[3]资产阶级萎缩,生活质量下降,美国底层民众不但生活水平低下,也看不到改变的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所谓的“美国梦”也已经渐行渐远,此前轰轰烈烈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打出的口号就是“在美国,1%的富人拥有着99%的财富。我们99%的人为国家纳税,却没有人真正代表我们。华盛顿的政客都在为这1%的人服务。”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最大成果惠及了富人,中低收入家庭经济难以改善。曾经让美国引以为傲的“橄榄型社会”逐渐变为“漏斗型社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不景气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特朗普的横空出世也是这个时候的产物,特朗普利用此次选举,让草根群体找到了发泄愤怒的窗口,特朗普也迎合了大众对上层集团两党缠斗,金钱政治的不满和怨恨,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反体制者”。以反精英,反官僚主义的面目出现,其出格大胆激进的言论迅速获得大量人的关注及支持。正如《纽约客》所言:“(对现状)满意的国家不会产生特朗普这样的政客,若不是共和党选民如此厌倦他们的领导人,特朗普依然会是一个边缘政治家。”
二、政治视角
1、代议制政府本身固有的缺陷。美国先贤制定了三权分立,互相制衡极其复杂的政治制度,美国实行的“选举人制度”,总统选举的程序与过程极为错综复杂,包括预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选举人”成立选举人团正式选举总统。美国全部"选举人票"共538张,是参议员(100名)、众议员(435名)、华盛顿特区代表(3名)的总数。参议员按州分配,50州每州2名。按照选举人票制度,任何一个总统候选人如果赢得了这个州的多数人头票,就算赢得了这个州的所有选举人票,被称为"赢者通吃"。候选人在各州赢得的选举人票累计超过538票的一半(270张),就当选总统。而不是我们理解的所谓,一人一票直接选举总统,实际上实行的就是间接选举。
这种选举制度也存在很大的弊病,比如,某个候选人虽然赢得了多数选举人的票,但是总的得票数却少于输家,比如2004年的美国大选,戈尔赢得多数选票,但是选举人票少于小布什而失败,从这个角度来看,选举人的间接选举制,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代表真实的民意。其次,由于“赢者通吃”的制度,就会导向候选人就大部分精力放在所谓的“摇摆州”上面,这就样就给与摇摆州过多的不成比例的影响力,候选人为赢得摇摆州的选举人票,也会过多的去讨好这些州。承诺将来当选后的好处,造成另外一种不平等。选举初期的党内候选人提名更是充满了各种不合理性,初期大量的候选人宣布竞选,持极端言论的充满巨大争议的人物往往容易吸引眼球,加之投票率连年走低,初选很多时候只代表了一小部分人的意愿,而非真正的民意。
2、民主沦为形式。职业政客是民主的毒瘤,满嘴的政治正确,充斥着各种华丽空洞的的词汇,然而,职业政客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其次是他所代表的民众利益,代议制民主走向了它的反面,并没有起到代表他所以该代表人的利益诉求,这也是特朗普攻击希拉里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同时也是特朗普本人着重标榜自己为“华盛顿体制圈外人”,由一个无任何完整政治主张体系的房地产大亨,娱乐明星最终一跃变身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
其次,民主被异化为简单的选举。就好像一经选举,民主就实现了。实际上,选举只是民主的一部分,只是民主的表象之一,而远不是全部,民主相对于封建独裁统治是巨大的进步,更适合与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的进步,选举民主也越来越受到质疑和挑战,纵观这次美国大选,两党候选人已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互相攻击抹黑对手上面,双方都拿不出合理的完整的治国理政方案,突破“政治正确”的原则,沦为无下限的恶搞,充斥着无聊庸俗。
三、社会视角
1、两党党争,恶斗闹剧。国会和白宫的严重分裂和对抗,都让普通美国民众寒心和厌倦,各种内斗严重削弱了民众对政府的认同,严重打击民众的政治积极性,“统计表明,第112届国会(2011-2012)和第113届国会(2013-2014)的立法数量分别为284件和296件,堪称1947年来效率最低的会期。”[4]民众对奥巴马政府的满意度持续下降,最新的支持度是也只有52%。[5]两党在堕胎,控枪,医改等重大问题上分歧严重,相互否决,为了党派利益争锋相对,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甚至不惜让政府部门关门停摆。对外,中东危机,朝鲜核问题,南海问题等等,美国四处出击,力量分散,已显疲态,美国的国际地位号召力逐渐下降,当初以“改变”口号上台的奥巴马经过八年的执政,美国国内情况也未见明显好转,各种当初的承诺也没有实现,医改也怨声载道,与此同时,财政赤字却连创新高,政客互相掣肘,美国皮尤中心2015年的调查显示,39%美国民众自己既不属于共和党也不属于民主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民众对两党内斗的失望。
2、不同族裔文化及种族冲突。 美国是五月花号带来的第一批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建立的国家,200年来的发展,它包含了世界上几乎一切种族,民族,宗教,价值思想和学术,但又始终以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文化为主流,其核心是崇尚勤奋劳动的清教道德传统。随着近年来,随着大量拉美裔,亚裔,西班牙裔等移民进入,其传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开始变色。美国成年人信仰基督教的人连年减少,拉美裔人口增加迅速,削弱了英语主导优势,以拉美裔为代表的少数族裔人口的迅速增加,美国白人30年后可能不再是主要族裔的危机,将变成少数族裔,由于人口的地位危机慢慢变成人口族裔认同危机,认为自己的传统受到威胁,引起普遍的焦虑和恐惧。种族问题也没有因为黑人总统的出现变得好转,相反这几年却愈演愈烈,种族对立严重,如弗格森种族骚乱,巴尔的摩种族骚乱等一系列种族问题大爆发。民主党为了夯实自己的执政基础,在奥巴马任期内通过了很多法案,如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支持堕胎,控枪等,这些政策法律进一步挑战了白人的利益,加剧了白人的焦虑和担忧,“在经济复苏无法令人满意%就业机会遭受冲击所造成的民怨情绪下,人口结构的多元变化再现了美国白人民众中关于"真正美国人”的焦虑,唤醒了在种族和宗教信仰双重意义上的"本土主义”思潮。”[6]因此,特朗普提出“在美墨边境修建长城”“扬言要彻底禁止穆斯林进出美国,哪怕穆斯林美国公民也不行”“驱逐非法移民,确保就业机会不被非法移民抢走”等言论一下子就引起共鸣得到底层白人的支持。近几年美国本土恐怖主义的盛行,也让美国人对国家的安全前途缺乏信心,特朗普提出的“Make Amarica great again”口号得到他们的极大欢迎。底层民粹主义主义运动泛起,极左极右思潮同时兴起,在某种程度上也分裂了美国。
结语
“特朗普现象”折射出了美国社会内部深层次的矛盾,透过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式民主的面临的深刻危机和现实困境,无论特朗普最终是否当选美国总统都已经不重要,“鉴于缺乏稳固的思想内核且宣扬“交易文化”,尽管特朗普十分自恋,且事实可能证明他能够作为一名务实的总统,但优秀的领导人可以帮助界定我们是怎样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特朗普已经失败了。” [7]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特朗普的在美国的突然崛起有其必然性,或许标志着美国民主也已经失败了,资本主义自我调节失灵了。
参考文献:
[1]宋小川.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在缺陷与金钱政治 [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3).
[2]孟娇燕.金钱主导美国大选.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6-04/20/c_128912155.htm,2016-10-17,新华网”
[3]杨润广.解读美国的民主观和民主制度 [J] .红旗文摘, 2013(8).
[4][6]刁大明.“特朗普现象”探析 [J] .现代国际关系, 2016(4).
[5]http://www.gallup.com/poll/125729/obama-job-approval-weekly.aspx,2016-10-17,参见盖洛普网站
[7]约瑟夫.奈.特朗普现象观察 [J] .中国经济报告, 2016(4).
【摘要】今年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之一的特朗普从宣布竞选开始,名气及影响力一路飙升最终杀入最终的大选决赛,他的出格劲爆言行总能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观感,甚至让人大跌眼镜,叹为观止。特朗普这样一个特立独行,言行引起极大争议的的人物在号称最成熟最民主的美国政坛突然崛起,反映了很多美国社会当下及其民主制度的问题,可以说是美国诸多社会、政治、经济矛盾集中爆发的表征,这也应该引起我们仔细研究及思考。
【关键词】特朗普;美国民主;缺陷;矛盾
一、经济视角
1、选举早已沦为金钱的游戏。正所谓:金钱是政治的母乳。首先,选举本身就是一个金钱游戏,虽然名义上,每个美国成年公民都可以参选美国总统,但是选举过程中的巨大竞选经费,普通人是根本无法承受的了的,哪怕特朗普这样的政治“素人”,号称不需要政治捐款,但是,他本人就是一位房地产大亨亿万富豪,“我很有钱”就是他的口头禅,宣称自己有足够的经费支持竞选活动,无需像其他人那样依赖利益集团资助,特朗普这一表态得到了厌恶“金钱政治”的民众的欢迎,“美国最高法院2010年7月在“市民联盟诉联邦选举委员会”一案中取消了竞选经费上限,使得特殊利益集团买通政府的权利进一步合法化。奥巴马总统在2011年《国情咨文》演讲中,称最高法院的这一裁决在美国历史上“翻开了黑暗的一页” [1] “随着竞选经费上限的解除,“金钱政治在美国愈演愈烈。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总共花费了20亿美元,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费用很可能超过50亿美元,成为美国史上最贵的选举”[2]选举经费连创新高,不单是权利的游戏,更是比赛奢华的“钱力”游戏。为了给自己竞选,因此需要到各处去进行筹款,募捐。其中像一些大的金主,比如军火商,石油商,金融银行等工商业巨头,它们出巨资对相应的候选人进行“赞助”,一旦该候选人成功当选总统,就会对相应的行业甚至具体的公司进行政策倾斜,其实质就是一场投资,而且是一项很划得来回报率很高的投资。政商勾结,钱权交易,在美国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成为堂而皇之的“明规则”,“一人一票”逐渐沦为“一元一票”。有钱不一定能赢得选举,但是没钱一定不会胜选。
2、国内经济不景气。国内近几年经济不景气,复苏乏力,就业率偏高等方面的原因,也让普通尤其是基层民众对现有政府的不满,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占美国总人口5%的最富的人的收入,占美国总收入的50%以上,而占总人口1%的最富的人占美国财富总量的38%,占总人口80% 的一般家庭的财富只占美国,财富总量的17%。经济上的不平等导致政治、教育、卫生等社会各个方面的不平等”[3]资产阶级萎缩,生活质量下降,美国底层民众不但生活水平低下,也看不到改变的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所谓的“美国梦”也已经渐行渐远,此前轰轰烈烈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打出的口号就是“在美国,1%的富人拥有着99%的财富。我们99%的人为国家纳税,却没有人真正代表我们。华盛顿的政客都在为这1%的人服务。”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最大成果惠及了富人,中低收入家庭经济难以改善。曾经让美国引以为傲的“橄榄型社会”逐渐变为“漏斗型社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不景气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特朗普的横空出世也是这个时候的产物,特朗普利用此次选举,让草根群体找到了发泄愤怒的窗口,特朗普也迎合了大众对上层集团两党缠斗,金钱政治的不满和怨恨,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反体制者”。以反精英,反官僚主义的面目出现,其出格大胆激进的言论迅速获得大量人的关注及支持。正如《纽约客》所言:“(对现状)满意的国家不会产生特朗普这样的政客,若不是共和党选民如此厌倦他们的领导人,特朗普依然会是一个边缘政治家。”
二、政治视角
1、代议制政府本身固有的缺陷。美国先贤制定了三权分立,互相制衡极其复杂的政治制度,美国实行的“选举人制度”,总统选举的程序与过程极为错综复杂,包括预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选举人”成立选举人团正式选举总统。美国全部"选举人票"共538张,是参议员(100名)、众议员(435名)、华盛顿特区代表(3名)的总数。参议员按州分配,50州每州2名。按照选举人票制度,任何一个总统候选人如果赢得了这个州的多数人头票,就算赢得了这个州的所有选举人票,被称为"赢者通吃"。候选人在各州赢得的选举人票累计超过538票的一半(270张),就当选总统。而不是我们理解的所谓,一人一票直接选举总统,实际上实行的就是间接选举。
这种选举制度也存在很大的弊病,比如,某个候选人虽然赢得了多数选举人的票,但是总的得票数却少于输家,比如2004年的美国大选,戈尔赢得多数选票,但是选举人票少于小布什而失败,从这个角度来看,选举人的间接选举制,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代表真实的民意。其次,由于“赢者通吃”的制度,就会导向候选人就大部分精力放在所谓的“摇摆州”上面,这就样就给与摇摆州过多的不成比例的影响力,候选人为赢得摇摆州的选举人票,也会过多的去讨好这些州。承诺将来当选后的好处,造成另外一种不平等。选举初期的党内候选人提名更是充满了各种不合理性,初期大量的候选人宣布竞选,持极端言论的充满巨大争议的人物往往容易吸引眼球,加之投票率连年走低,初选很多时候只代表了一小部分人的意愿,而非真正的民意。
2、民主沦为形式。职业政客是民主的毒瘤,满嘴的政治正确,充斥着各种华丽空洞的的词汇,然而,职业政客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其次是他所代表的民众利益,代议制民主走向了它的反面,并没有起到代表他所以该代表人的利益诉求,这也是特朗普攻击希拉里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同时也是特朗普本人着重标榜自己为“华盛顿体制圈外人”,由一个无任何完整政治主张体系的房地产大亨,娱乐明星最终一跃变身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
其次,民主被异化为简单的选举。就好像一经选举,民主就实现了。实际上,选举只是民主的一部分,只是民主的表象之一,而远不是全部,民主相对于封建独裁统治是巨大的进步,更适合与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的进步,选举民主也越来越受到质疑和挑战,纵观这次美国大选,两党候选人已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互相攻击抹黑对手上面,双方都拿不出合理的完整的治国理政方案,突破“政治正确”的原则,沦为无下限的恶搞,充斥着无聊庸俗。
三、社会视角
1、两党党争,恶斗闹剧。国会和白宫的严重分裂和对抗,都让普通美国民众寒心和厌倦,各种内斗严重削弱了民众对政府的认同,严重打击民众的政治积极性,“统计表明,第112届国会(2011-2012)和第113届国会(2013-2014)的立法数量分别为284件和296件,堪称1947年来效率最低的会期。”[4]民众对奥巴马政府的满意度持续下降,最新的支持度是也只有52%。[5]两党在堕胎,控枪,医改等重大问题上分歧严重,相互否决,为了党派利益争锋相对,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甚至不惜让政府部门关门停摆。对外,中东危机,朝鲜核问题,南海问题等等,美国四处出击,力量分散,已显疲态,美国的国际地位号召力逐渐下降,当初以“改变”口号上台的奥巴马经过八年的执政,美国国内情况也未见明显好转,各种当初的承诺也没有实现,医改也怨声载道,与此同时,财政赤字却连创新高,政客互相掣肘,美国皮尤中心2015年的调查显示,39%美国民众自己既不属于共和党也不属于民主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民众对两党内斗的失望。
2、不同族裔文化及种族冲突。 美国是五月花号带来的第一批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建立的国家,200年来的发展,它包含了世界上几乎一切种族,民族,宗教,价值思想和学术,但又始终以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文化为主流,其核心是崇尚勤奋劳动的清教道德传统。随着近年来,随着大量拉美裔,亚裔,西班牙裔等移民进入,其传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开始变色。美国成年人信仰基督教的人连年减少,拉美裔人口增加迅速,削弱了英语主导优势,以拉美裔为代表的少数族裔人口的迅速增加,美国白人30年后可能不再是主要族裔的危机,将变成少数族裔,由于人口的地位危机慢慢变成人口族裔认同危机,认为自己的传统受到威胁,引起普遍的焦虑和恐惧。种族问题也没有因为黑人总统的出现变得好转,相反这几年却愈演愈烈,种族对立严重,如弗格森种族骚乱,巴尔的摩种族骚乱等一系列种族问题大爆发。民主党为了夯实自己的执政基础,在奥巴马任期内通过了很多法案,如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支持堕胎,控枪等,这些政策法律进一步挑战了白人的利益,加剧了白人的焦虑和担忧,“在经济复苏无法令人满意%就业机会遭受冲击所造成的民怨情绪下,人口结构的多元变化再现了美国白人民众中关于"真正美国人”的焦虑,唤醒了在种族和宗教信仰双重意义上的"本土主义”思潮。”[6]因此,特朗普提出“在美墨边境修建长城”“扬言要彻底禁止穆斯林进出美国,哪怕穆斯林美国公民也不行”“驱逐非法移民,确保就业机会不被非法移民抢走”等言论一下子就引起共鸣得到底层白人的支持。近几年美国本土恐怖主义的盛行,也让美国人对国家的安全前途缺乏信心,特朗普提出的“Make Amarica great again”口号得到他们的极大欢迎。底层民粹主义主义运动泛起,极左极右思潮同时兴起,在某种程度上也分裂了美国。
结语
“特朗普现象”折射出了美国社会内部深层次的矛盾,透过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式民主的面临的深刻危机和现实困境,无论特朗普最终是否当选美国总统都已经不重要,“鉴于缺乏稳固的思想内核且宣扬“交易文化”,尽管特朗普十分自恋,且事实可能证明他能够作为一名务实的总统,但优秀的领导人可以帮助界定我们是怎样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特朗普已经失败了。” [7]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特朗普的在美国的突然崛起有其必然性,或许标志着美国民主也已经失败了,资本主义自我调节失灵了。
参考文献:
[1]宋小川.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在缺陷与金钱政治 [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3).
[2]孟娇燕.金钱主导美国大选.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6-04/20/c_128912155.htm,2016-10-17,新华网”
[3]杨润广.解读美国的民主观和民主制度 [J] .红旗文摘, 2013(8).
[4][6]刁大明.“特朗普现象”探析 [J] .现代国际关系, 2016(4).
[5]http://www.gallup.com/poll/125729/obama-job-approval-weekly.aspx,2016-10-17,参见盖洛普网站
[7]约瑟夫.奈.特朗普现象观察 [J] .中国经济报告, 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