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小记书评- 副主席史铁生点评老屋小记-读者评价老屋小记-老屋小记经典语录
作者:小白
一、书籍简介
《老屋小记》作为一篇回顾性短篇小说,截取的只是作者七年老屋生活中的片段,爱唱歌的D、孤独的长跑者K、傻子三子、美丽却落魄的U师傅、当过兵打过仗的B大爷这些片段来表现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困境。二十三岁时作者曾到一家街道生产组去做工,做了七年。简单的引入后,作者从如何到了小屋讲起,慢慢的展开一个一个的故事。D喜欢电影和歌曲,喜欢唱歌也喜欢自娱自乐地“演”两出;但是D的嗓音并不亮,但音域宽,乐感好,唱什么是什么。因为唱歌和背电影台词,D还和L大妈起了争执,索性开起了“独唱音乐会”。因为一条腿有点瘸,所以总是找不到好工作,只能呆在生产组里,心里难受着唱歌和背诵电影台词。U师傅从不在公共洗手盆里洗手,从不带早餐吃。她是个平静、优雅的女人。没人知道U师傅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梦想。三子是一个被众人嘲笑的“傻子”,上学的时候功课“最孬”、“小学上了十一年也没毕业的”、“俩腿穿到一条裤腿里满教室跳,把新来的女老师吓得不敢进门”、对象见了几打也“不行”、众人喜欢叫他三子而不是他的本命“王海龙”,总是被众人戏弄,想争辩却人用巴掌招呼。大家都笑他傻,笑他脑子不好使,只有B大爷对他好,认为他不是傻子。
天才的长跑家K梦想通过长跑“可以真正与别人平等,或者得到一份正式工作,或者再奢侈些——被哪个专业田径队选中”,于是从未受过正规训练的他,靠着“身体和梦想”两样天赋的东西去跑。他每天都跑两三万米,每天还要拉上六七百斤的货物蹬几十公里路,其间分三次吃掉两斤粮食而已。生产组的人都把多余的粮票送给他。谈不上什么营养,只临近大赛的那一个月,他才每天喝一瓶牛奶,然后便去与众多营养充足、训练有素的专业运动员比赛。“他每年都捧一个奖杯或奖状回来。”但是K仍然在拉板车,在跑,在盼望得到一份正式工作,或被哪个专业田径队选中,不过他却通过长跑获得了另外的东西——“有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要跟K学长跑,从未得到过任何教练指点的K便当起了教练。后来,这男孩儿的姐姐认识了K,爱上了K,并且成了K的妻子”。K通过这个梦想,K最终收获了爱情。B大爷以前为了填饱肚皮、减轻家里的负担,“当过段祺瑞的兵,当过阎锡山的兵,当过傅作义的兵,当过陈诚的兵”,身份低微,总喜欢谈些“‘女人祸国’的歪论、‘君侧当清’的老调”,思想境界也不高。而23岁的作者双腿残疾,也渴望着有一份甜美的爱情。小说的结局是三子投河自杀,其原因自杀是面对生活的艰困,而无能为力改变。
二、名家点评
这是史铁生的“追忆逝水年华”,几间老屋,岁月以及人和事,如生活之水涌起的几个浪头,浪起浪伏,线条却是简约、单纯的。
——第一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词
写得很纯熟,很完整。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史铁生(作者)
史铁生是在运用素朴的叙事笔调描绘民间百态,诉说着生命哲学,并由此寻求完美的人性。正是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哲学思辨,让他不停在触摸和探索着人性与人生的密码,使这部看似简约的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意蕴和深厚的审美价值。
——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讲师马建梅
三、读者评价
rex
只是学过他的课文。偶然读他的书。才知道他的才能并不需要瘫痪来映衬。 其中的毒药,叹为观止。 我在轮椅上吻了她,我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活下去的不竭动力。
已注销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如果爱情就被远处的喧嚣所湮灭,又被近处的寂静所囚禁,那这世界与你何干……
忘川
(看见了史铁生与她。太歇斯底里,或许难免,毕竟切身。还有他的《毒药》)这是针对于山顶上的传说。
四、经典语录
1.应该有一首平缓、沉稳又简单的曲子,来配那两间老屋里的时光,来配它终日沉暗的光线,来配它时而的喧闹与时而的疲倦。或者也可以有一句歌词,一句最为平白的话,不紧不慢地唱,反反复复地唱,便可呈现那老屋里的生活,闻见它清晨的煤烟味,听见它傍晚关灯和锁门的轻响。
五、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12]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老屋小记》;散文《我与地坛》、《好运设计》、《病隙碎笔》;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中篇1或短篇4》;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等。
一、书籍简介
《老屋小记》作为一篇回顾性短篇小说,截取的只是作者七年老屋生活中的片段,爱唱歌的D、孤独的长跑者K、傻子三子、美丽却落魄的U师傅、当过兵打过仗的B大爷这些片段来表现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困境。二十三岁时作者曾到一家街道生产组去做工,做了七年。简单的引入后,作者从如何到了小屋讲起,慢慢的展开一个一个的故事。D喜欢电影和歌曲,喜欢唱歌也喜欢自娱自乐地“演”两出;但是D的嗓音并不亮,但音域宽,乐感好,唱什么是什么。因为唱歌和背电影台词,D还和L大妈起了争执,索性开起了“独唱音乐会”。因为一条腿有点瘸,所以总是找不到好工作,只能呆在生产组里,心里难受着唱歌和背诵电影台词。U师傅从不在公共洗手盆里洗手,从不带早餐吃。她是个平静、优雅的女人。没人知道U师傅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梦想。三子是一个被众人嘲笑的“傻子”,上学的时候功课“最孬”、“小学上了十一年也没毕业的”、“俩腿穿到一条裤腿里满教室跳,把新来的女老师吓得不敢进门”、对象见了几打也“不行”、众人喜欢叫他三子而不是他的本命“王海龙”,总是被众人戏弄,想争辩却人用巴掌招呼。大家都笑他傻,笑他脑子不好使,只有B大爷对他好,认为他不是傻子。
![]() |
天才的长跑家K梦想通过长跑“可以真正与别人平等,或者得到一份正式工作,或者再奢侈些——被哪个专业田径队选中”,于是从未受过正规训练的他,靠着“身体和梦想”两样天赋的东西去跑。他每天都跑两三万米,每天还要拉上六七百斤的货物蹬几十公里路,其间分三次吃掉两斤粮食而已。生产组的人都把多余的粮票送给他。谈不上什么营养,只临近大赛的那一个月,他才每天喝一瓶牛奶,然后便去与众多营养充足、训练有素的专业运动员比赛。“他每年都捧一个奖杯或奖状回来。”但是K仍然在拉板车,在跑,在盼望得到一份正式工作,或被哪个专业田径队选中,不过他却通过长跑获得了另外的东西——“有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要跟K学长跑,从未得到过任何教练指点的K便当起了教练。后来,这男孩儿的姐姐认识了K,爱上了K,并且成了K的妻子”。K通过这个梦想,K最终收获了爱情。B大爷以前为了填饱肚皮、减轻家里的负担,“当过段祺瑞的兵,当过阎锡山的兵,当过傅作义的兵,当过陈诚的兵”,身份低微,总喜欢谈些“‘女人祸国’的歪论、‘君侧当清’的老调”,思想境界也不高。而23岁的作者双腿残疾,也渴望着有一份甜美的爱情。小说的结局是三子投河自杀,其原因自杀是面对生活的艰困,而无能为力改变。
二、名家点评
这是史铁生的“追忆逝水年华”,几间老屋,岁月以及人和事,如生活之水涌起的几个浪头,浪起浪伏,线条却是简约、单纯的。
——第一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词
写得很纯熟,很完整。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史铁生(作者)
史铁生是在运用素朴的叙事笔调描绘民间百态,诉说着生命哲学,并由此寻求完美的人性。正是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哲学思辨,让他不停在触摸和探索着人性与人生的密码,使这部看似简约的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意蕴和深厚的审美价值。
——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讲师马建梅
三、读者评价
rex
只是学过他的课文。偶然读他的书。才知道他的才能并不需要瘫痪来映衬。 其中的毒药,叹为观止。 我在轮椅上吻了她,我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活下去的不竭动力。
已注销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如果爱情就被远处的喧嚣所湮灭,又被近处的寂静所囚禁,那这世界与你何干……
忘川
(看见了史铁生与她。太歇斯底里,或许难免,毕竟切身。还有他的《毒药》)这是针对于山顶上的传说。
四、经典语录
1.应该有一首平缓、沉稳又简单的曲子,来配那两间老屋里的时光,来配它终日沉暗的光线,来配它时而的喧闹与时而的疲倦。或者也可以有一句歌词,一句最为平白的话,不紧不慢地唱,反反复复地唱,便可呈现那老屋里的生活,闻见它清晨的煤烟味,听见它傍晚关灯和锁门的轻响。
五、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12]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老屋小记》;散文《我与地坛》、《好运设计》、《病隙碎笔》;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中篇1或短篇4》;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