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另外一些不为人知的微弱星光
一个孟春,诗人行走在故乡的阡陌上,行迈靡靡,心神恍惚。眼前是繁茂的黍子以及刚发芽的高粱苗。而诗人微湿的眼眸里倒映着,旧时此地,被年幼时的他摇落满地的棠棣花。
一个仲夏,诗人游荡在旧时的清郊上,行迈靡靡,醉意微醺。眼前的黍子繁盛如故,高粱似已结穗。而诗人脸上的酒晕,像极了于此相识的采桑少女脸颊上的朵朵灼灼桃夭。
一个季秋,诗人徘徊在熟悉的土地上,行迈靡靡,心头哽噎。眼前的黍子依然繁盛,高粱子也已成熟。而诗人的双鬓,却沾染了这个节气常有的白霜。
路过的人,有熟知的会来劝慰诗人莫过悲伤,不熟知的也会问他到底在寻求什么?
黍子和高粱,满目荒芜。
忘记了高中背的死去活来的《氓》,却说不清楚为何对这首《黍离》念念不忘。只是第一眼便觉得灵气逼人,那种渗透到骨子里的寂寞与孤独,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寥寥数语拨撩出来。尽管知晓这首诗被大多数人解读为故国之思,脑海里还是有些东西难以割舍。一旦从回忆回到残存的现实里,果真一切都同诗中一样物是人非。那条也曾藏过野兔,满地桐花的小路难逃水泥柏油的侵袭,倾听过童年琐碎秘密的大树被卖到了远方,水泥砖瓦毫不留情地熄灭掉了金灿灿火焰的油菜花田……
如果有一天重返故乡,忽然惊觉所有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痕迹,从辽阔的土地上寻不着一丝一缕,谁会不想问问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读来读去,最后还是偏爱些平凡,朴素,藏有性情的真文。
诚然谁不喜欢诗经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誓言,谁不会爱上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硕人,谁又能拒绝丰姿洒脱的青青子衿。但或许那些隐藏在诗经中显得更加真实可爱的故事更能在不经意间触动情丝。
譬如《小星》,那个在满天星辰的夜色中,肃肃宵征,为公事奔波劳累,连被褥和床帐都要带着跑的小官吏,会边走边抱怨“寔命不同,寔命不犹”。
《绿衣》中有个穿着逝去的妻子亲手缝制的不合时宜的黄里绿衣迟迟不脱的悼亡人。
《式微》里每天站在门坎前翘首以待,呼唤着“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妇人,会吐槽要不是君主折腾,她丈夫哪里用得着露水中沾衣,泥坑里打滚。
《晨风》中,鸟和风都飞入了北边的森林,姑娘没有见到意中人,开始嗔怪,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当然这位姑娘还是相对单纯,不如《褰裳》里的那位开放,因为那位妹子的语录是“子不我思,岂无他人?”末了还要神补刀,“狂童之狂也且”白话文版简单理解:说你傻你还真傻呀!
……嗯,故事还在沉默着,默默地发着自己微弱的光。但也真心愿每一个‘它’,有朝一日都能被某颗素心点亮,让众人知道《诗经》里原来还藏着这么一颗闪闪的‘它’!
一个仲夏,诗人游荡在旧时的清郊上,行迈靡靡,醉意微醺。眼前的黍子繁盛如故,高粱似已结穗。而诗人脸上的酒晕,像极了于此相识的采桑少女脸颊上的朵朵灼灼桃夭。
一个季秋,诗人徘徊在熟悉的土地上,行迈靡靡,心头哽噎。眼前的黍子依然繁盛,高粱子也已成熟。而诗人的双鬓,却沾染了这个节气常有的白霜。
路过的人,有熟知的会来劝慰诗人莫过悲伤,不熟知的也会问他到底在寻求什么?
黍子和高粱,满目荒芜。
忘记了高中背的死去活来的《氓》,却说不清楚为何对这首《黍离》念念不忘。只是第一眼便觉得灵气逼人,那种渗透到骨子里的寂寞与孤独,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寥寥数语拨撩出来。尽管知晓这首诗被大多数人解读为故国之思,脑海里还是有些东西难以割舍。一旦从回忆回到残存的现实里,果真一切都同诗中一样物是人非。那条也曾藏过野兔,满地桐花的小路难逃水泥柏油的侵袭,倾听过童年琐碎秘密的大树被卖到了远方,水泥砖瓦毫不留情地熄灭掉了金灿灿火焰的油菜花田……
如果有一天重返故乡,忽然惊觉所有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痕迹,从辽阔的土地上寻不着一丝一缕,谁会不想问问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读来读去,最后还是偏爱些平凡,朴素,藏有性情的真文。
诚然谁不喜欢诗经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誓言,谁不会爱上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硕人,谁又能拒绝丰姿洒脱的青青子衿。但或许那些隐藏在诗经中显得更加真实可爱的故事更能在不经意间触动情丝。
譬如《小星》,那个在满天星辰的夜色中,肃肃宵征,为公事奔波劳累,连被褥和床帐都要带着跑的小官吏,会边走边抱怨“寔命不同,寔命不犹”。
《绿衣》中有个穿着逝去的妻子亲手缝制的不合时宜的黄里绿衣迟迟不脱的悼亡人。
《式微》里每天站在门坎前翘首以待,呼唤着“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妇人,会吐槽要不是君主折腾,她丈夫哪里用得着露水中沾衣,泥坑里打滚。
《晨风》中,鸟和风都飞入了北边的森林,姑娘没有见到意中人,开始嗔怪,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当然这位姑娘还是相对单纯,不如《褰裳》里的那位开放,因为那位妹子的语录是“子不我思,岂无他人?”末了还要神补刀,“狂童之狂也且”白话文版简单理解:说你傻你还真傻呀!
……嗯,故事还在沉默着,默默地发着自己微弱的光。但也真心愿每一个‘它’,有朝一日都能被某颗素心点亮,让众人知道《诗经》里原来还藏着这么一颗闪闪的‘它’!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