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秘符》丹-布朗
《失落的秘符》是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的解密冒险系列的第三部,是丹-布朗在2000年出版了《天使与魔鬼》、2003年出版了《达芬奇密码》后,于2009年9月15日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地同步上市的新作。在《达芬奇密码》推出前,丹-布朗的作品并未受到太多关注,然而《达芬奇密码》的推出,让丹-布朗尝到了一夕成名的滋味。《达芬奇密码》在全球卖出超过6000万册,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小说。由于这样的背景,《失落的秘符》不仅主角延续《达芬奇密码》,在故事的结构和铺陈方式上,都和《达芬奇密码》非常相似。
在《达芬奇密码》中,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是法国巴黎,事件从罗浮宫开始,最后也结束于罗浮宫。在《失落的秘符》中,故事的发生地点是美国华盛顿特区,事件从美国国会大厦开始,最后也在相同地方结束。在《达芬奇密码》中,事件的背景是郇山隐修会数百年来保守一个神秘的拱心石,透过解密这个由李奥纳多-达芬奇所制作的拱心石,将能揭示圣杯藏匿的位置,并找到足以动摇基督教和天主教会根基的文件。在《失落的秘符》中,事件的背景是美国共济会的创始人和长老们,包括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从美国建国开始便制造和保守着一个小型的共济会金字塔,解密了这个金字塔后,就能找到失落真言藏匿的位置,而这个失落的真言将能揭开隐藏千年的古代奥义-据说古代奥义是很久以前长期累积下来的一套秘密知识,能让掌握它的人获取隐匿在人类大脑中的强大能量。
在主要人物的安排上,《达芬奇密码》与《失落的秘符》也极为相似。在《达芬奇密码》中,故事开始于罗浮宫馆长雅克-索尼埃被残忍杀害。雅克-索尼埃实际上是郇山隐修会的秘密首领,负责隐藏和传递隐修会的秘密。雅克临死前邀请罗伯特-兰登来访,因而将兰登卷入整个事件当中。雅克的孙女索菲-娜芙是法国政府的解密员,祖父临死前在世界名画上<蒙娜丽莎的微笑>留下暗号,指示苏菲和兰登一同揭开事件的真相。在《失落的秘符》中,故事开始于史密森学会会长彼得-所罗门失踪。彼得-所罗门实际上还是美国共济会的会长、负责保存共济会隐藏多年的秘密。兰登由于受到彼得的邀请而来到华盛顿特区,因此卷入整个事件当中。彼得的妹妹凯萨琳-所罗门是意念科学学会的领袖人物,相信人类的意念能对物质世界产生真实的影响。在哥哥失踪、自己被追杀后,凯萨琳和兰登必须一起揭开事件的真相以挽救彼得的生命。
除了主要人物外,两本书都安排了特殊的反面角色,以及时而掣肘、时而协助的警务人员。在《达芬奇密码》中,塞拉斯是杀害雅克-索尼埃的凶手,也是沿途追踪陷害兰登与苏菲的坏人。塞拉斯是个白化症患者,所作的一切恶行其实都是基于他坚定的信仰。贝祖-法希是法国刑警侦查局长,一开始深信兰登是杀害雅克的凶手,因此部下天罗地网要追捕兰登,但最后却相信兰登的清白,还原事情的真相。在《失落的秘符》中,迈拉克是绑架和伤害彼得-所罗门的凶手,也是逼迫各路人马寻找藏秘地点的主使。迈拉克全身纹满宗教性符号,策划整个事件的目的是要实践自己的宗教信仰。佐藤井上是美国中情局安全部的部长,她相信兰登涉案深重,先是胁迫兰登说出所知道的秘密,继而协助兰登阻止事情的恶化。
除了大量的相似之处,两本书也有显著的差异。相比于《达芬奇密码》,《失落的秘符》的写作风格比较清新,条理也比较明晰,少了凶残杀戮的场面,多了亲情之间的纠葛,毕竟在《达芬奇密码》大获成功后,丹-布朗背后的编辑阵容和实力已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失落的秘符》淡化了对基督教、天主教的灰暗描述,转而将主题模糊成世界各大宗教共享的一些议题和传说,并对这些传说秉持正面肯定的态度,站到了为其正名的一方。这与《达芬奇密码》在小说热销、电影拍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教会挞伐和阻挠诉讼不无关系。这种修正后的态度和立场,自然影响了《失落的秘符》的格局大小。
在《达芬奇密码》中,被隐藏数千年的秘密是抹大拉的玛丽亚的真实身份,她实际上是基督的妻子,怀有基督的血脉。而圣杯的遗迹是由用来证实血统的文件和抹大拉的玛丽亚的尸骨组成, 郇山隐修会保守的拱心石指出的最后一条讯息的真实含义是,圣杯被埋在卢浮宫外的“倒置的”玻璃金字塔正下方的小金字塔形建筑的下面。这是大胆而复杂的秘密。然而,在《失落的秘符》中,被美国建国者、美国共济会隐藏的失落的真言,实际上就是一本<圣经>,而在充满隐喻、暗示和密码的<圣经>中,隐藏着古代奥义,至于古代奥义的真相是什么,必须是充满智慧、被选中的人才能解开。重点是,这奥义就在<圣经>中,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无需向外去寻找。至于共济会金字塔所指出的埋藏失落的真言的地点,就在美国国会大厦南边的华盛顿纪念碑。这秘密不但规模小多了,甚至要被称为秘密都有些勉强。
除此之外,相比于《达芬奇密码》中援引世界知名画作、人物和建筑,《失落的秘符》在这方面的格局限制性也比较大,主要限定在美国建国之初的国父级人物和建筑,虽也引入如牛顿、爱因斯坦等知名物理学家,但对读者所造成的震撼性还是小的多了。而且,在《达芬奇密码》之后,坊间出版的关于符号解密、宗教揭秘的书籍多如牦牛,因此《失落的秘符》要再造《达芬奇密码》的辉煌成就,应该不太容易。
在《达芬奇密码》中,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是法国巴黎,事件从罗浮宫开始,最后也结束于罗浮宫。在《失落的秘符》中,故事的发生地点是美国华盛顿特区,事件从美国国会大厦开始,最后也在相同地方结束。在《达芬奇密码》中,事件的背景是郇山隐修会数百年来保守一个神秘的拱心石,透过解密这个由李奥纳多-达芬奇所制作的拱心石,将能揭示圣杯藏匿的位置,并找到足以动摇基督教和天主教会根基的文件。在《失落的秘符》中,事件的背景是美国共济会的创始人和长老们,包括乔治-华盛顿、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从美国建国开始便制造和保守着一个小型的共济会金字塔,解密了这个金字塔后,就能找到失落真言藏匿的位置,而这个失落的真言将能揭开隐藏千年的古代奥义-据说古代奥义是很久以前长期累积下来的一套秘密知识,能让掌握它的人获取隐匿在人类大脑中的强大能量。
在主要人物的安排上,《达芬奇密码》与《失落的秘符》也极为相似。在《达芬奇密码》中,故事开始于罗浮宫馆长雅克-索尼埃被残忍杀害。雅克-索尼埃实际上是郇山隐修会的秘密首领,负责隐藏和传递隐修会的秘密。雅克临死前邀请罗伯特-兰登来访,因而将兰登卷入整个事件当中。雅克的孙女索菲-娜芙是法国政府的解密员,祖父临死前在世界名画上<蒙娜丽莎的微笑>留下暗号,指示苏菲和兰登一同揭开事件的真相。在《失落的秘符》中,故事开始于史密森学会会长彼得-所罗门失踪。彼得-所罗门实际上还是美国共济会的会长、负责保存共济会隐藏多年的秘密。兰登由于受到彼得的邀请而来到华盛顿特区,因此卷入整个事件当中。彼得的妹妹凯萨琳-所罗门是意念科学学会的领袖人物,相信人类的意念能对物质世界产生真实的影响。在哥哥失踪、自己被追杀后,凯萨琳和兰登必须一起揭开事件的真相以挽救彼得的生命。
除了主要人物外,两本书都安排了特殊的反面角色,以及时而掣肘、时而协助的警务人员。在《达芬奇密码》中,塞拉斯是杀害雅克-索尼埃的凶手,也是沿途追踪陷害兰登与苏菲的坏人。塞拉斯是个白化症患者,所作的一切恶行其实都是基于他坚定的信仰。贝祖-法希是法国刑警侦查局长,一开始深信兰登是杀害雅克的凶手,因此部下天罗地网要追捕兰登,但最后却相信兰登的清白,还原事情的真相。在《失落的秘符》中,迈拉克是绑架和伤害彼得-所罗门的凶手,也是逼迫各路人马寻找藏秘地点的主使。迈拉克全身纹满宗教性符号,策划整个事件的目的是要实践自己的宗教信仰。佐藤井上是美国中情局安全部的部长,她相信兰登涉案深重,先是胁迫兰登说出所知道的秘密,继而协助兰登阻止事情的恶化。
除了大量的相似之处,两本书也有显著的差异。相比于《达芬奇密码》,《失落的秘符》的写作风格比较清新,条理也比较明晰,少了凶残杀戮的场面,多了亲情之间的纠葛,毕竟在《达芬奇密码》大获成功后,丹-布朗背后的编辑阵容和实力已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失落的秘符》淡化了对基督教、天主教的灰暗描述,转而将主题模糊成世界各大宗教共享的一些议题和传说,并对这些传说秉持正面肯定的态度,站到了为其正名的一方。这与《达芬奇密码》在小说热销、电影拍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教会挞伐和阻挠诉讼不无关系。这种修正后的态度和立场,自然影响了《失落的秘符》的格局大小。
在《达芬奇密码》中,被隐藏数千年的秘密是抹大拉的玛丽亚的真实身份,她实际上是基督的妻子,怀有基督的血脉。而圣杯的遗迹是由用来证实血统的文件和抹大拉的玛丽亚的尸骨组成, 郇山隐修会保守的拱心石指出的最后一条讯息的真实含义是,圣杯被埋在卢浮宫外的“倒置的”玻璃金字塔正下方的小金字塔形建筑的下面。这是大胆而复杂的秘密。然而,在《失落的秘符》中,被美国建国者、美国共济会隐藏的失落的真言,实际上就是一本<圣经>,而在充满隐喻、暗示和密码的<圣经>中,隐藏着古代奥义,至于古代奥义的真相是什么,必须是充满智慧、被选中的人才能解开。重点是,这奥义就在<圣经>中,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无需向外去寻找。至于共济会金字塔所指出的埋藏失落的真言的地点,就在美国国会大厦南边的华盛顿纪念碑。这秘密不但规模小多了,甚至要被称为秘密都有些勉强。
除此之外,相比于《达芬奇密码》中援引世界知名画作、人物和建筑,《失落的秘符》在这方面的格局限制性也比较大,主要限定在美国建国之初的国父级人物和建筑,虽也引入如牛顿、爱因斯坦等知名物理学家,但对读者所造成的震撼性还是小的多了。而且,在《达芬奇密码》之后,坊间出版的关于符号解密、宗教揭秘的书籍多如牦牛,因此《失落的秘符》要再造《达芬奇密码》的辉煌成就,应该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