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黄翅鱼与养殖区别|黄立鱼的营养价值
黄鳍鲷,学名sparuslatus,(潮汕俗称)胶辣鱼、又名黄脚立、赤翅、黄立鱼,因其非常细致软嫩的口感,营养丰富适合老人和小孩,以及适合多样化烹调特点深受广大吃货的爱戴。黄鳍鲷在福建省东山岛被俗称为黄翅鱼,岛上的居民会取最新鲜且野生的黄翅鱼来招待远方来客,表示热情之意!也会心疼寒暑假好不容回一趟家的子女们,因为味道和营养兼备,黄翅鱼正是首选鱼鲜。其实不止在东山,闽南和潮汕一带对于黄翅可谓趋之若鹜,但是并不见得对这种海鲜有多么了解。今天东山岛方崇钧(微信:dong3yin)结合自身经验和网上资料教大家了解野生黄翅鱼与养殖区别和黄立鱼的营养价值,并且最后简单附上制作方法,希望大家能喜欢。

一、野生黄翅鱼与养殖区别 (一)外观 1.鱼眼。眼睛凸出黑亮 2.鱼嘴。野生鱼需要在海里啄食,鱼嘴形状呈现较尖特点。而采用饲料养殖会一口吞饲料,那么较圆嘴型有利于鱼儿进食。 3.鱼鳍。胸鳍和腹鳍较黄,养殖鱼鳍显现粉红色。 4.鱼肚。鲜艳、鱼翅充红,野生黄翅鱼上岸对温度水质要求敏感一会鱼翅就会充红;养殖鱼下腹部为粉红色。 5.鱼身。野生鱼身较白、偏细长;养殖鱼身较黑,也较为较圆。 6.鱼背。鱼背部肉偏薄 7.鱼尾。野生黄翅鱼与养殖相比鱼身修长。这是因为生活于自然环境下,经受的潮水变化,海域的不同,鱼的活动能力也不一样,细长有助于游更快。养殖的黄翅鱼受养殖网箱限制,活动区域小,没怎么经受潮水冲击受阻小,所以偏窄和圆。

(二)价格 黄翅鱼的价格根据鱼的大小和重量而不同,比如野生黄翅,120-160g(大约2-3量重)在80块钱左右,4两以上200元/公斤以上,等级越高价则越高。 当然黄翅鱼价格会受季节和捕获数量的影响。而如果在海鲜市场看到价格在50块以下,那就基本上判断为养殖。以厦门市为例,厦门海鲜市场95%的黄翅来自于网箱养殖,另外一部分为流刺网、延绳钓、一支钓鱼。因为生产效率低,无法大批量供应市场,自然造就野生海鲜价格居高不下。 (三)制作 同时将野生和养殖的鱼放到冰箱冰冻后再取出来煮汤用,野生黄翅鱼风味依然鲜甜可口,但是养殖的鱼口感欠佳。但如果采用干煎方法,辅以重口味的调料那么就很难分辨出来。作者冰箱里面还有非常多的野生货,晚上得空的时候就用酱油水方式来制作,就着白米粥吃真是满足啊!哎,这生活还像90后吗?打脸了…… 总结:如果觉得太麻烦,那么最简单的办法是看鳍带是不是黄色。

二、关于分辨黄翅鱼常见误区: 1.鱼嘴里面发现了鱼钩就说明是野生的吗?NO!真正钓鱼的人都比较珍惜鱼钩,一个钓鱼鱼钩价格在1块钱左右,只要鱼没有吞饵都是会被取出来的。所以发现鱼嘴里面有很明显的鱼钩,那有时候只能是鱼贩子自作聪明的套路……小方在家吃爸爸亲手煮的黄翅酱油水的时候,家人会提醒说吃这种鱼的时候要留心,因为有时候鱼儿会“吞肚”(喉咙深处,并不一定就是在消化道)而我们在杀鱼的时候要是没注意因此吃野生鱼要注意。常见的还有石翁鱼、黑鲷等。有些地方为了追求舌尖上甘甜,会故意在做鱼的时候保留内脏,经过简单清洗之后就入上锅蒸煮,小方友情提醒安全第一。 2.野生鱼肚子上脂肪一定少吗?其实在冬季在有些海域钓上黄翅肚子里也会有油,油是零散米白色的,因为鱼儿会尽力扑食准备过冬,因此此季节偏肥。

三、黄立鱼的营养价值 黄立鱼肌肉中,鱼肌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粗蛋白21.10%,粗脂肪1.31%,粗灰分1.50%,水分74.40%。干物质中水解氨基酸总量w76.38%,其中必需氨基酸w32.46%,占氨基酸总量的42.5%;呈味氨基酸w32.51%,占氨基酸总量的42.56%。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赖氨酸含量(每克氮中)最高,达494mg*g-1。牛磺酸含量为3040mg/kg。黄立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优良食物。 那么黄翅鱼应该怎么烹饪会更好呢? 根据鱼的大小,较小的鱼可以采用干煎或者酱油水;1-2斤重煮汤;2斤以上清蒸。 这里介绍一道 难度:(初级) 时间:10~30分钟 主料:新鲜黄翅鱼:5条 调料:青蒜2棵、姜5片、酱油2勺、盐巴1/4勺 做法步骤 1. 黄翅鱼一定要处理干净-鱼鳞刮干净,鱼鳃和肚子的内脏也要掏干净,冲洗干净,这样才不会影响味道。之后稍微煎下,金黄金黄不要太过,煮酱油水肉质会更醇更厚实。 2. 一般鱼新鲜也不太会有腥味。青蒜提味效果很好。 3. 鱼煎好后可不用盛起,直接倒入冷水,大火烧开,鱼儿先炖10分钟左右,倒入姜和青蒜,继续炖5分钟就可以了。 4. 炖完装盘。 最后大家对于今天小方关于黄翅鱼与养殖区别和黄立鱼的营养价值应该都了解了吧!如果觉得还不过瘾,我们将会在后面继续聊聊跟过关于海鲜的知识和经验哦!喜欢交朋友的可以查找东山岛方崇钧微信:dong3yin。点击RSS订阅我的豆瓣日记,就能最快看到更新的日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