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
查看话题 >飞机不愉快症
我从来不喜欢坐飞机,长这么大,现在坐过的飞机次数10个手指头可以数过来。
可能因为小时候第一次坐飞机出现过阴影:那是六七岁的时候,在云南,妈妈的单位举办的旅游活动,她也带着我去了。从昆明到西双版纳,飞机只需要40分钟,但开车要很久了。妈妈一行人人数有些多,一架飞机的空位置不够,刚刚多出来一个人要坐另外一架飞机。买票的导游不知道具体情况,把妈妈的机票买到了第二架飞机上,而我在第一架飞机上。这就意味着, 我第一次坐飞机,就要和妈妈分开,跟着她的同事先走。小时候总各种幻想,飞机在天上飞,掉下来怎么办,我会不会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那时我惊诧于自己的冷静与聪明,听一堆人七嘴八舌的给我说明情况后,我只下了一个决心:不要和妈妈分开。我说,妈妈,我想给你说句悄悄话。妈妈把我抱过去,我凑到她耳边,突然用胳膊紧紧的绕着妈妈的脖子,哇的一下才哭了出来,我哭着说,妈妈,我到死也不要和你分开!我绕得是那样紧,我心里想象的是就像法海要把白娘子带走,我将再也见不到我的妈妈。
见到我那样的决绝,我想妈妈一定也舍不得和我分开了。妈妈对我说放心,如果想不出办法坐一架飞机,咱们就不去了。事实是后来她和一位女同事交换了身份证,顺利的陪我坐同一架飞机来到了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挺好的,吃了一顿至今念念不忘的云南菜。然而这次坐飞机,除了登机前的恐惧,什么印象都没留下。
下一次坐飞机就是十几年后了,我一个人,拖着两箱行李,从广州转机新加坡至墨尔本。
第一次自己坐飞机就国际航班,还转机,我没丢,我又聪明了。
来澳洲后坐飞机的机会就多了,回国要坐飞机,这边的几个城市之间往返也要坐飞机——澳洲铁路交通很不发达,班次少速度慢,有些价格还更贵,鲜有人选择。
然而我却依旧想尽办法避免它。去悉尼,我选了往返各十二个小时的火车,从爱丽丝泉到达尔文,我坐了二十二个小时的灰狗巴士。
接下来的旅行中,我计划坐火车到阿德莱德,再坐大巴回来。去塔斯马尼亚我想坐渡轮,可惜可能不太现实了,渡轮到不了塔州首府霍巴特。
小时候第一次坐飞机的感觉早已忘记了,长大的过程中,经常听旅行社做广告说大巴也采用航空座椅,让我一直以为航空座椅会有多舒服。可当我窝在经济舱狭小的空间里,我才知道原来舒服的是大巴和高铁。在飞机上鲜有在路上的感觉:坐窗口的机会只有九分之二,还通常被加钱的旅人抢走了,更多时候只是窝在伸不开腿的座位上,靠iPad与毯子熬过去。
而坐巴士与火车时,我有二分之一的机会靠窗而坐,更多的是只要我有这个意愿,就可以实现。我有很多事情可以打发旅行的时光,听着音乐看窗外不断变化的风景是最常有的,风景看腻了可以看书,平常事务纷杂,而路上有大块的时间让我去啃一些大部头。或许什么都不需要做,和身边的人聊聊天,在脑海里缕顺自己纷杂的思绪。就这样,我有时候还总渴望多在车上呆一会儿。
单看澳洲飞机的票价,有时候是比其他交通方式便宜的。可是坐飞机往往要提前三个小时出门,还要出钱想办法找车去机场,经历行李托运,Check in, 搜身安检一系列并不愉快的活动,再把脚走断才能到Gate前。下了飞机再找车去市中心,这时间上与金钱上的花销,怎么算也不是高性价比。
我知道未来国内旅行已经满足不了我了,坐飞机是不可避免的一项活动,可是我还是希望尽我所能采取其他的交通方式。去欧洲和东南亚可以做火车。美洲和非洲?唔,能开车过去多好。
可能因为小时候第一次坐飞机出现过阴影:那是六七岁的时候,在云南,妈妈的单位举办的旅游活动,她也带着我去了。从昆明到西双版纳,飞机只需要40分钟,但开车要很久了。妈妈一行人人数有些多,一架飞机的空位置不够,刚刚多出来一个人要坐另外一架飞机。买票的导游不知道具体情况,把妈妈的机票买到了第二架飞机上,而我在第一架飞机上。这就意味着, 我第一次坐飞机,就要和妈妈分开,跟着她的同事先走。小时候总各种幻想,飞机在天上飞,掉下来怎么办,我会不会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那时我惊诧于自己的冷静与聪明,听一堆人七嘴八舌的给我说明情况后,我只下了一个决心:不要和妈妈分开。我说,妈妈,我想给你说句悄悄话。妈妈把我抱过去,我凑到她耳边,突然用胳膊紧紧的绕着妈妈的脖子,哇的一下才哭了出来,我哭着说,妈妈,我到死也不要和你分开!我绕得是那样紧,我心里想象的是就像法海要把白娘子带走,我将再也见不到我的妈妈。
见到我那样的决绝,我想妈妈一定也舍不得和我分开了。妈妈对我说放心,如果想不出办法坐一架飞机,咱们就不去了。事实是后来她和一位女同事交换了身份证,顺利的陪我坐同一架飞机来到了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挺好的,吃了一顿至今念念不忘的云南菜。然而这次坐飞机,除了登机前的恐惧,什么印象都没留下。
下一次坐飞机就是十几年后了,我一个人,拖着两箱行李,从广州转机新加坡至墨尔本。
第一次自己坐飞机就国际航班,还转机,我没丢,我又聪明了。
来澳洲后坐飞机的机会就多了,回国要坐飞机,这边的几个城市之间往返也要坐飞机——澳洲铁路交通很不发达,班次少速度慢,有些价格还更贵,鲜有人选择。
然而我却依旧想尽办法避免它。去悉尼,我选了往返各十二个小时的火车,从爱丽丝泉到达尔文,我坐了二十二个小时的灰狗巴士。
接下来的旅行中,我计划坐火车到阿德莱德,再坐大巴回来。去塔斯马尼亚我想坐渡轮,可惜可能不太现实了,渡轮到不了塔州首府霍巴特。
小时候第一次坐飞机的感觉早已忘记了,长大的过程中,经常听旅行社做广告说大巴也采用航空座椅,让我一直以为航空座椅会有多舒服。可当我窝在经济舱狭小的空间里,我才知道原来舒服的是大巴和高铁。在飞机上鲜有在路上的感觉:坐窗口的机会只有九分之二,还通常被加钱的旅人抢走了,更多时候只是窝在伸不开腿的座位上,靠iPad与毯子熬过去。
而坐巴士与火车时,我有二分之一的机会靠窗而坐,更多的是只要我有这个意愿,就可以实现。我有很多事情可以打发旅行的时光,听着音乐看窗外不断变化的风景是最常有的,风景看腻了可以看书,平常事务纷杂,而路上有大块的时间让我去啃一些大部头。或许什么都不需要做,和身边的人聊聊天,在脑海里缕顺自己纷杂的思绪。就这样,我有时候还总渴望多在车上呆一会儿。
单看澳洲飞机的票价,有时候是比其他交通方式便宜的。可是坐飞机往往要提前三个小时出门,还要出钱想办法找车去机场,经历行李托运,Check in, 搜身安检一系列并不愉快的活动,再把脚走断才能到Gate前。下了飞机再找车去市中心,这时间上与金钱上的花销,怎么算也不是高性价比。
我知道未来国内旅行已经满足不了我了,坐飞机是不可避免的一项活动,可是我还是希望尽我所能采取其他的交通方式。去欧洲和东南亚可以做火车。美洲和非洲?唔,能开车过去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