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灵且美——阳朔纪行
时维九月,日光还是明晃晃的。蟠桃路最早醒来的是窗外的麻雀。推开门,几个孩子背着书包往幼儿园跑。
街巷中塞满喷香的米粉的味道,混合着独特卤水、盖面菜和牛肉片,随着刚出锅的白汽,缓缓地氤氲开。
阳朔的表情——摊主的温柔微笑,猫狗抬头倦怠的一瞥,外国游人的好奇张望,还有碧莲峰下晨练老人的一式一招。
趁着一切新鲜,携此而逃。
街坊
桂北传统的筒子屋民居,漓江边红砖灰墙的土旧房,夸张华美的欧式建筑,极为协调地纠缠在一起。孩童从二楼窗台探出头,又嗤嗤一笑,奔回屋里。
顺着主干道往深处寻,多是白墙黛瓦,马头墙、小坡檐,这样的旧建筑随处可见。斑驳的墙面朴质而深沉,阴凉处青苔茂密。
阳朔有名的是西街,西街热闹时候在晚上。射灯刺得眼睛恍惚,震耳欲聋的演出在巷子里传开,诱着人们往酒吧里钻。而不远处是漓江边,民宿内灯光忽明忽暗,风吹去最后一盏。
一半是神殿,一半是人间,热烈和静谧缠绵了好久,终于在凌晨伴着点点星光安然。
青峰
无论停在哪,目光所及之处,山峰皆是蜿蜒起伏,像水波纹绵延开。走近了却猛然陡峭起来,爬山成了奢侈。
数峰慵懒地枕在江边,形态多变,倦怠地听人们的赞美诗。山石没什么装饰,皮肤裸露在外,直白生冷。
纷纷最好山,多隶阳朔县。两万多座山峰和江水交错,舒展了一千多平方公里。各峰疏离,江水上的倒影却亲密,灵动竞秀扑面而来。
刘三姐演出以青峰为台,人海和灯光的影子吻着壁石,轻轻啄了一口,转而投进漓江。
河流
只有跳上竹筏,才能近距离触摸这条江。
虽是九月,有些河床已经裸露出来,砂石堆在岸边,却未曾搅混江水。江水清澈,底下有幽幽的绿眼睛。
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页,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竹筏在午间多了起来,船尾波纹扩散,还没消失,就又刻上新的记号。
晚些时候,江面上总有星星点点的光,船夫说是村民潜去水下拾拣田螺,头顶带着的是探照灯。还有萤火虫,发着冷冷的蓝色,忽而就飞远去。
街道的喧嚣传到这里就停了,江岸上有情侣密语,全都说给了漓江听。试探着光了脚伸进水里,不冷,却有些急,石板湿滑,若是不小心摔倒,也正好带了一身江水回去。
河流是青峰的爱人。
人
游客,闲人,居民,导游,摊贩,熙熙攘攘地留下记忆。
每年有一千余万人匆匆而来,也有住上一两月的。整日坐在吊脚楼上,晃荡着朝山那边望,或者游走于县城一角一落,和阳朔对视。
女人拿着花环招呼游客,年轻漂亮的女孩子穿着特色长裙,衬得山水失了几分颜色。
岸边肩负鱼鹰的老人坐在石头上休息,游人若是好奇,就依样架上鱼鹰,掺着江水的风味,留念数张。
船工唱着民歌,载着游人,解说词重复了多年。
天黑以后,店主架上摊位,懒懒地靠在椅子上,人声鼎沸里,神情舒张。
一夜到天亮才算结束,通宵的人和衣而眠,鱼肚白下,又有人醒来。
这里的风没有停过。
食宴
酸笋混合着辣椒,浓烈辛香,汁味滑进喉头还在跳动。
啤酒鱼的鱼鳞被炸成一层脆壳,又沾满了酱汁,辣味蒸腾。
荔浦芋扣肉吸饱了猪油、肉汁,蒸熟以后并不肥腻,带着一丝酒香,成菜金黄。
米粉浇上了卤水,清透可人,食客可以添加佐料,得一碗独一无二的味道。
热带水果丰满多汁,芒果鲜嫩肥硕,百香果澄黄酸甜,用勺子舀来吃,唇齿温柔。
入夜,鸡尾酒泛起流光。
告别
离别时候车窗上沾了雨水,阳朔的表情逐渐模糊,许许多多,看不分明。
远山起伏不断,渐渐消失在尽头,漓江把万物锁在后花园,推门而入方得一窥。
车厢里还能嗅到碧莲峰的青色,却因水汽湿重,慢慢溢了下去。
毛姆说,“我从来都无法得知,人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阳朔有世俗和天堂,碰撞,厮缠,纠葛,恰好填补每颗心脏缺失的地方。
街巷中塞满喷香的米粉的味道,混合着独特卤水、盖面菜和牛肉片,随着刚出锅的白汽,缓缓地氤氲开。
阳朔的表情——摊主的温柔微笑,猫狗抬头倦怠的一瞥,外国游人的好奇张望,还有碧莲峰下晨练老人的一式一招。
趁着一切新鲜,携此而逃。
街坊
桂北传统的筒子屋民居,漓江边红砖灰墙的土旧房,夸张华美的欧式建筑,极为协调地纠缠在一起。孩童从二楼窗台探出头,又嗤嗤一笑,奔回屋里。
顺着主干道往深处寻,多是白墙黛瓦,马头墙、小坡檐,这样的旧建筑随处可见。斑驳的墙面朴质而深沉,阴凉处青苔茂密。
阳朔有名的是西街,西街热闹时候在晚上。射灯刺得眼睛恍惚,震耳欲聋的演出在巷子里传开,诱着人们往酒吧里钻。而不远处是漓江边,民宿内灯光忽明忽暗,风吹去最后一盏。
一半是神殿,一半是人间,热烈和静谧缠绵了好久,终于在凌晨伴着点点星光安然。
青峰
无论停在哪,目光所及之处,山峰皆是蜿蜒起伏,像水波纹绵延开。走近了却猛然陡峭起来,爬山成了奢侈。
数峰慵懒地枕在江边,形态多变,倦怠地听人们的赞美诗。山石没什么装饰,皮肤裸露在外,直白生冷。
纷纷最好山,多隶阳朔县。两万多座山峰和江水交错,舒展了一千多平方公里。各峰疏离,江水上的倒影却亲密,灵动竞秀扑面而来。
刘三姐演出以青峰为台,人海和灯光的影子吻着壁石,轻轻啄了一口,转而投进漓江。
河流
只有跳上竹筏,才能近距离触摸这条江。
虽是九月,有些河床已经裸露出来,砂石堆在岸边,却未曾搅混江水。江水清澈,底下有幽幽的绿眼睛。
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页,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竹筏在午间多了起来,船尾波纹扩散,还没消失,就又刻上新的记号。
晚些时候,江面上总有星星点点的光,船夫说是村民潜去水下拾拣田螺,头顶带着的是探照灯。还有萤火虫,发着冷冷的蓝色,忽而就飞远去。
街道的喧嚣传到这里就停了,江岸上有情侣密语,全都说给了漓江听。试探着光了脚伸进水里,不冷,却有些急,石板湿滑,若是不小心摔倒,也正好带了一身江水回去。
河流是青峰的爱人。
人
游客,闲人,居民,导游,摊贩,熙熙攘攘地留下记忆。
每年有一千余万人匆匆而来,也有住上一两月的。整日坐在吊脚楼上,晃荡着朝山那边望,或者游走于县城一角一落,和阳朔对视。
女人拿着花环招呼游客,年轻漂亮的女孩子穿着特色长裙,衬得山水失了几分颜色。
岸边肩负鱼鹰的老人坐在石头上休息,游人若是好奇,就依样架上鱼鹰,掺着江水的风味,留念数张。
船工唱着民歌,载着游人,解说词重复了多年。
天黑以后,店主架上摊位,懒懒地靠在椅子上,人声鼎沸里,神情舒张。
一夜到天亮才算结束,通宵的人和衣而眠,鱼肚白下,又有人醒来。
这里的风没有停过。
食宴
酸笋混合着辣椒,浓烈辛香,汁味滑进喉头还在跳动。
啤酒鱼的鱼鳞被炸成一层脆壳,又沾满了酱汁,辣味蒸腾。
荔浦芋扣肉吸饱了猪油、肉汁,蒸熟以后并不肥腻,带着一丝酒香,成菜金黄。
米粉浇上了卤水,清透可人,食客可以添加佐料,得一碗独一无二的味道。
热带水果丰满多汁,芒果鲜嫩肥硕,百香果澄黄酸甜,用勺子舀来吃,唇齿温柔。
入夜,鸡尾酒泛起流光。
告别
离别时候车窗上沾了雨水,阳朔的表情逐渐模糊,许许多多,看不分明。
远山起伏不断,渐渐消失在尽头,漓江把万物锁在后花园,推门而入方得一窥。
车厢里还能嗅到碧莲峰的青色,却因水汽湿重,慢慢溢了下去。
毛姆说,“我从来都无法得知,人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阳朔有世俗和天堂,碰撞,厮缠,纠葛,恰好填补每颗心脏缺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