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不明确彼此关系的调情都是变相“耍流氓”
![]() |
先讲个真事儿:
跟劈腿男友分手后,紫薇与小自己5岁的网友展鹏睡到了一起。
展鹏是个很好的心灵树洞,条件也不错,唯一的缺点是有个媒妁之言的待婚女友。
两人相处和谐,然而关系也就停在了那里。紫薇心里辗转,因为自己年龄比展鹏大5岁,终究怕被嫌弃,她盼着展鹏能够主动把她带回家见父母。展鹏却始终没给过紫薇任何承诺。
3年后,紫薇31岁,成功步入被家长催婚的剩女阶段。而展鹏按部就班风光嫁娶,新娘不是紫薇。
紫薇的故事已经过去多年,今天想起,是因为看到吕止庵散曲【仙吕】中一段《醉扶归》。
里面这样写道:
瘦后因他瘦,愁后为他愁。早知伊家不应口,谁肯先成就。营勾了人也罢手,吃得我些酩子里骂低低的咒。
频去教人讲,不去自家忙。若得相思海上方,不到得害这些闲魔障。你笑我眠思梦想,则不打到你头直上。
有意同成就,无意大家休。几度相思几度愁,风月虚遥授。你若肯时肯,不肯时罢手,休把人空拖逗。
字里行间,女子的相思怨怒况味简直溢于言表。
尤其最后一句“你若肯时肯,不肯时罢手,休把人空拖逗”,真真是我见犹怜。跟我在男女情感上的观点特别对味儿。
我是说,客观来讲,紫薇真没什么好抱怨的。要怨就怨自己吧,因为是自己给了展鹏这样羞辱践踏自己人生的机会
说到底,紫薇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在我看来,就是出在紫薇始终没有逼迫展鹏明确双方关系。
而男女关系里,所有不明确彼此关系的调情,其实都是在变相耍流氓。
在这一点上,没有性别之分,男女都一样。
[为行文方便,姑且站在女性角度说开去]
![]() |
好吧,我们废话少说,接下来不妨单刀直入——
1、明确关系更便于彼此遵循相处规则
彼此是什么关系,就应该遵循什么关系的相处规则。
概念不清的话,情感这种东西很容易就会变形走味。
当彼此之间存在无限可能性的情况下,也许轻易就会被招惹得旁逸斜出了——今天这里红杏略微探出了一点墙头,明天那里心旌稍微摇荡出了那么一点点不规则弧度.....算怎么回事呢?最终有人接盘吗?
关系明确的话,交往起来就会省心得多。同事是同事、兄妹是兄妹、情人是情人,各循其道,各得其所。
但总有那么一些人特别喜欢用网状关系去绑缚、牵制他人——
你觉得自己拎得清,固守井水不犯河水的缘分,但他话里话外都是含混不清、模糊暧昧,一下接一下撩拨你的情感G点;
你若接招儿,他却又分明摆出一副“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姿态,本来明明是他先撩的你,弄到后来,不知不觉反而成了你要死要活放不下。
你才要认真追问,他又会做无辜诧异状“这都哪跟哪儿啊”?
总之,长短曲直、深浅厚薄,全随他当时的心情状态和生活需要。
被需索的感觉和被羞辱的感觉,犬牙交错着,生生不息地交织、缠绕,一波一波地荡漾过来又荡漾过去,没个消停。
你不能站在情人角度发火,因为他喊你姐姐妹妹;你也无法站在姐姐妹妹立场把一些话语完全当作耳边风,因为他也许偶尔还会喊你一两声宝贝之类。
他让你觉得,你们的关系不止这样,又只能这样。
但其实,也许,他只是暧昧成瘾,而你却走了心。
却到底谈不上失去,因为分明从未得到。所谓“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
2、明确关系才是对双方感情的基本尊重
明确关系等于是明确了彼此的身份、位置、以及立场。
那谁说:大家还是有点仪式感好。
“你愿意做我女朋友么”
“我愿意”。
这句话说完才算搞对象。别的都不算。
确实是这样。
明确了关系,才有资格宣示主权。
然后,依恋、邀宠、耍脾气等等各种情绪才算有的放矢。
连等待,都是值得。因为有盼头啊——待卿长发及腰,我必凯旋回朝。盼携手终老,愿与子同袍。
不然,即便他当着你的面勾三搭四招蜂引蝶,你也没有权利表达丝毫愤怒——你算哪棵葱阿?你以为你是谁啊?
真喜欢一个人,真的在意一个人,第一要务,难道不是——霸占式的、迫不及待当众宣布:我已下订单,他人休得染指!?
然后,生怕对方有什么不确定,拼了命地用尽各种方式给与安全感——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而不是让那个一心一意瞩望着你的人,在人群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伸手怕犯错,缩手怕错过。
之所以不肯明确关系,说白了,不就是想方设法给自己留出余地和退路么,进可攻,退可守?
这个,不是耍流氓又能是什么?就是耍得比较有文艺腔调罢了。
![]() |
3、别人的感情不是抽屉。
可能我的性格比较黑白分明。
我是永远不可能跟喜欢的人只做朋友。要是有缘无份,那就宁愿说清楚了,一别两宽。
也完全不愿意喜欢配合没有可能、没有感觉的人含混不清地聊天、勾搭,双双浪费时间——我没那么闲。
对于喜欢的人,我会用最干净的内心去妥协和维护,不舍昼夜为他遮挡灵魂中每一个裂隙、悉心替他抚平心灵上的每一处褶皱。
而对于无望的人,我的蝎子本性则会暴露无遗——眼皮都不抬一下,转一下眼角都会觉得是自轻自贱。
换句话说,我不喜欢界限模糊的调情,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被吊久了,我会觉得灵魂缺氧。
关系不明的调情,我给起了个名字,叫“抽屉情感”——
需要的时候、无聊的时候,才想起来打开看看,顺便检视一下内存;而不需要的时候,十天半月也未见得拉开一次。
在一些人那里,“抽屉情感”尤其像欧式五斗橱抽屉,分门别类存放不同质地不同成色的感情:就像有的抽屉是放珠宝的,有的抽屉是放贴身衣物的,有的抽屉是放零碎儿的,有的抽屉是放避孕套性玩具的......全凭一己喜欢,每天任意开启哪一款。
抽屉嘛,既可以耀武扬威横行书房、卧房,也可以寂寞深闺冷一直待在阁楼或者地下室,更可以门禁森严藏于保险柜里层专门看护身家性命,还可以零下五度寒气袭人静静躺在冰箱里随叫随到、不叫不到。
但再金贵、再有个性的的抽屉也只是家什,作用终究只是储纳收藏,本身是没有情感属性的,只是工具,所有的情感色彩都靠持有人随兴赋予。装什么都是装,盛什么都是盛,开开合合只要物尽其用,自然各得欢喜。
但人,到底是个活物儿。尤其感情这种东西,一直属于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东东,抽屉无论如何都不是适宜情感茁壮生长的地方。
何况,再不济的感情也是感情,不可能像抽屉一样,随时拉开把手就能激情洋溢、花枝招展,也不可能即时关闭就会立刻波澜不兴、心如古井。
我的意思是——把一段感情,用抽屉的形式,工具一样使用或者封闭,是极其不人道的。
真的,有些人对你好,有些人接近你,其实未必是因为他真正在乎你,他真正在乎的可能只是自己当时的心境和偶尔”凭阑干处,正恁凝愁“的孤寂状态。
很多感情,都是披着画皮带着面具彼此接近,目的不纯,最终难逃不了了之和去向不明。
而我却讨厌陷入任何暧昧不清的关系里,然后再像个久治不愈的病人一样,不停地忙着克服一次又一次情感潮汐,就像对抗某种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