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写写东西,对提升自己的能力还是有好处的。
其实,从高中毕业之后,就再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写过一篇文章了。虽然有记日记的习惯,但是写的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比较零散,记录一下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写一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生活的感悟等等。再也没有像高中写作文那样具有仪式感,就算大学写过好多的论文什么的,大部分还是从网上摘抄下来的东西,没有一点自己的观点,没有一点自己的思考。问一下自己,到底是什么时候变成这么堕落,这么颓废的呢?到底是为什么让自己变成这么堕落,这么颓废的呢?那真的要从大学说起。
大学了,我们终于摆脱的高中时候每天死读书的状态。有了更多的自己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却并没有真正将时间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每天放纵自己,不学习、不读书、躺在床上耍手机,这就是我们的“自由”的生活。结果导致不动脑筋,写东西直接上网百度,这样轻松的学习方式真的是让人很“轻松”。因为没有比不动脑子更让人感觉轻松的了。所以,我们脑子里面什么都不想装不下了,因为有手机帮我们装着。所以我们高中所学的知识渐渐地离我们远去,不知道作文该怎么写;不知道线性代数是什么;不知道英语单词怎么读、语法是什么意思;不知道怎么理解哲学;不知道朝代变更的顺序;不知道大气是如何变化的......我们知道的是怎样让自己睡得更舒服;怎样让自己吃的更加丰富;怎样让自己玩的更开心;怎样逃课不被老师抓到;怎样为自己找到逃避现实、不学习的借口......最后的结果就是导致身体发福了;精神萎靡了;文章不会写了;脑子变的空洞了......
这真的是部分现代大学生真实的写照。其中也不乏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人。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坚持去图书馆读书;坚持自习;坚持参加活动充实自己的人。
很遗憾,我不是其中的一员,至少我不认为我是其中的一员。论锻炼身体,前两年几乎是断断续续,从后两年才开始和同学坚持跑校园,却猛然发现自己耽误的那么多的时间;论学习,开始努力,中间颓废,最后奋起效果却不佳,猛然发现自己竟然好多东西没有学到;论读书,每年都在读书,却始终拖拖拉拉,书虽然读了但是却发现自己知道的东西实在是太少;论自习,呵呵,大学四年大部分在寝室上,算是自习吗?
所以说,我现在已经失去了好多学习知识的机会和时间,难道还要让这种悲剧上演吗?回答当然是“不”。有时候想想现在还在学校工作真是一种幸福,虽然不是教学,但是学校还是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比如操场,可以让自己锻炼身体;比如图书馆,可以让自己随时借书给自己充电;比如教室,有时候想去还是可以去听听课,(虽然至今都没有去过,但是以后我会利用上的。)。所以,什么好的资源再不好好把握,真的太对不起自己了。
用一句岳飞的《满江红》中的诗句结尾: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大学了,我们终于摆脱的高中时候每天死读书的状态。有了更多的自己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却并没有真正将时间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每天放纵自己,不学习、不读书、躺在床上耍手机,这就是我们的“自由”的生活。结果导致不动脑筋,写东西直接上网百度,这样轻松的学习方式真的是让人很“轻松”。因为没有比不动脑子更让人感觉轻松的了。所以,我们脑子里面什么都不想装不下了,因为有手机帮我们装着。所以我们高中所学的知识渐渐地离我们远去,不知道作文该怎么写;不知道线性代数是什么;不知道英语单词怎么读、语法是什么意思;不知道怎么理解哲学;不知道朝代变更的顺序;不知道大气是如何变化的......我们知道的是怎样让自己睡得更舒服;怎样让自己吃的更加丰富;怎样让自己玩的更开心;怎样逃课不被老师抓到;怎样为自己找到逃避现实、不学习的借口......最后的结果就是导致身体发福了;精神萎靡了;文章不会写了;脑子变的空洞了......
这真的是部分现代大学生真实的写照。其中也不乏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人。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坚持去图书馆读书;坚持自习;坚持参加活动充实自己的人。
很遗憾,我不是其中的一员,至少我不认为我是其中的一员。论锻炼身体,前两年几乎是断断续续,从后两年才开始和同学坚持跑校园,却猛然发现自己耽误的那么多的时间;论学习,开始努力,中间颓废,最后奋起效果却不佳,猛然发现自己竟然好多东西没有学到;论读书,每年都在读书,却始终拖拖拉拉,书虽然读了但是却发现自己知道的东西实在是太少;论自习,呵呵,大学四年大部分在寝室上,算是自习吗?
所以说,我现在已经失去了好多学习知识的机会和时间,难道还要让这种悲剧上演吗?回答当然是“不”。有时候想想现在还在学校工作真是一种幸福,虽然不是教学,但是学校还是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比如操场,可以让自己锻炼身体;比如图书馆,可以让自己随时借书给自己充电;比如教室,有时候想去还是可以去听听课,(虽然至今都没有去过,但是以后我会利用上的。)。所以,什么好的资源再不好好把握,真的太对不起自己了。
用一句岳飞的《满江红》中的诗句结尾: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