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记忆中的小站
我第一次到北京南站是2004年放寒假的时候,那时的北京南站是旧的,我记得我上车的时候跨了铁道还是走了天桥忘记了。坐着绿皮车回家,上站的时候是晚上,在丰台站还停了几分钟。根本没看清旧南站的模样也根本不会想到几年后它拆了重建。后来我才知道北京南站建的比北京北站还早,它还叫永定门车站。后来我才知道丰台停止运营了,要改建。人们来这里纷纷合影告别。
过完年开学,那趟车是早晨发车,晚上6点多到达北京北站。那时北京北站也是旧的,我依然也不可能看清北站的模样。
过了几年我又一次去北京,这一次乘坐K274,我记不清是从哪里看到说这趟车会路过青龙桥火车站,就是那个震撼世界的人字形火车站。那时我根本不懂,只是看到了詹天佑先生的铜像和青龙桥火车站,那时根本不懂得用影像记录百年老站,更不懂得沿途有这么美丽的风景线。这次北京北站已经是改造之后了,却因为地铁四号线的修建得从侧门出站,工作人员用喇叭告诉乘客出站方向。那次返程从北京站出发,路过了新的北京南站,只是路过而已,却也可以看到北京南站的气派。
直到2015年,我再次乘坐K274的时候,才认认真真的看到了沿途的风景,也才开始留住风景。
那年,微博上最火的就是开往春天的花海。这是一列从北京北站出发开往延庆的动车,春天的时候铁路两旁开满了鲜花,这里的风景线一年四季都是醉美的。
也就是从那时起,有关青龙桥火车站和这条铁路的各种文章开始多了起来,我才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座车站一条铁路,这是历史,这是百年前中国人的智慧和汗水。这条铁路真的可以用传奇来讲述。
列车在青龙桥火车站停靠之后,坐在硬座区域的车厢里可以清楚的看到这座百年老站,列车往青龙桥开的时候是右边的车头,开动之后直到北京北站的这段距离就开始用左边的车头了。这时你才开始回忆小学课本上的内容,那时你只是看图看字,这次是真正的体验。这时我看到了居庸关长城,八达岭长城,列车在经过这些站的时候也会停下,只是没有上下乘客而已。列车在南口站停车,可以上下乘客。南口站是后来建的,旁边就是一百年前的老站,这一路上会经过沙河、清河、清华园老站,最终是北京北站,下了火车可以清楚的看到西直门火车站的旧址。京绥铁路、西直门火车站这几个大字印在一百年前的火车站上,让人看到的是肃穆和敬意。在乘坐13号地铁的时候,可以俯瞰这座百年老站和清华园老站的全景。站在西直门老站前,你会觉得,一百年前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火车站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那样美丽,那么庄重,大方!而途径京绥铁路的列车是为了向历史致敬啊!
几年前列车在市区的时候会看到铁道两旁有栏杆,两边全是行人和车辆。去年和今年我可是真真正正的观察了一下。
最有名的就是五道口了,五道口的本意是京绥铁路的第五个道口,一百年来,无数列车从这里经过。后来这里越来越繁华,高校云集。再后来五道口就成了宇宙中心,京绥铁路也见证了一百年来的变迁。铁轨就在成府路上,人来人往车来车往,一个声音飄了过来:火车就要开过来了。这时两边就不能通行了,工作人员就会站在旁边了,栅栏门也会慢慢的合拢了。等到栅栏门全部合拢火车就开过来了,几分钟的时间你能听到的只有火车声音,火车过后两边又恢复了人来人往。每天都是这样,一百多年了。
上周我又乘坐K274,却没想到这是我最近几年来最后一次乘坐这趟车到北站了。因为京张城际铁路,从北京北站出发的列车在11月的时候都要停靠在昌平北站了,而从北京北站到清河的这段铁路要全部拆除。而13号线也要改道了。最近微信最火的文章是:再见,五道口。是啊,以后再也不会看到火车要来了的壮观场面了,一百年前的铁路线也永远的定格在了时代中。五道口还是那个五道口,只是铁路线要变了。不知三年后的五道口是否还会向现在这样,站在两旁看列车通过。
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把青龙桥火车站到西直门火车站铁路上的百年老站都定格。然而,一直没有做成。
列车在行驶,小站一晃而过。
我路过的小站到过的小站只有这些,却永远的留在了记忆中。我走过了见过了。
以后我还会见到更多的百年老站。
过完年开学,那趟车是早晨发车,晚上6点多到达北京北站。那时北京北站也是旧的,我依然也不可能看清北站的模样。
过了几年我又一次去北京,这一次乘坐K274,我记不清是从哪里看到说这趟车会路过青龙桥火车站,就是那个震撼世界的人字形火车站。那时我根本不懂,只是看到了詹天佑先生的铜像和青龙桥火车站,那时根本不懂得用影像记录百年老站,更不懂得沿途有这么美丽的风景线。这次北京北站已经是改造之后了,却因为地铁四号线的修建得从侧门出站,工作人员用喇叭告诉乘客出站方向。那次返程从北京站出发,路过了新的北京南站,只是路过而已,却也可以看到北京南站的气派。
直到2015年,我再次乘坐K274的时候,才认认真真的看到了沿途的风景,也才开始留住风景。
那年,微博上最火的就是开往春天的花海。这是一列从北京北站出发开往延庆的动车,春天的时候铁路两旁开满了鲜花,这里的风景线一年四季都是醉美的。
也就是从那时起,有关青龙桥火车站和这条铁路的各种文章开始多了起来,我才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座车站一条铁路,这是历史,这是百年前中国人的智慧和汗水。这条铁路真的可以用传奇来讲述。
列车在青龙桥火车站停靠之后,坐在硬座区域的车厢里可以清楚的看到这座百年老站,列车往青龙桥开的时候是右边的车头,开动之后直到北京北站的这段距离就开始用左边的车头了。这时你才开始回忆小学课本上的内容,那时你只是看图看字,这次是真正的体验。这时我看到了居庸关长城,八达岭长城,列车在经过这些站的时候也会停下,只是没有上下乘客而已。列车在南口站停车,可以上下乘客。南口站是后来建的,旁边就是一百年前的老站,这一路上会经过沙河、清河、清华园老站,最终是北京北站,下了火车可以清楚的看到西直门火车站的旧址。京绥铁路、西直门火车站这几个大字印在一百年前的火车站上,让人看到的是肃穆和敬意。在乘坐13号地铁的时候,可以俯瞰这座百年老站和清华园老站的全景。站在西直门老站前,你会觉得,一百年前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火车站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那样美丽,那么庄重,大方!而途径京绥铁路的列车是为了向历史致敬啊!
几年前列车在市区的时候会看到铁道两旁有栏杆,两边全是行人和车辆。去年和今年我可是真真正正的观察了一下。
最有名的就是五道口了,五道口的本意是京绥铁路的第五个道口,一百年来,无数列车从这里经过。后来这里越来越繁华,高校云集。再后来五道口就成了宇宙中心,京绥铁路也见证了一百年来的变迁。铁轨就在成府路上,人来人往车来车往,一个声音飄了过来:火车就要开过来了。这时两边就不能通行了,工作人员就会站在旁边了,栅栏门也会慢慢的合拢了。等到栅栏门全部合拢火车就开过来了,几分钟的时间你能听到的只有火车声音,火车过后两边又恢复了人来人往。每天都是这样,一百多年了。
上周我又乘坐K274,却没想到这是我最近几年来最后一次乘坐这趟车到北站了。因为京张城际铁路,从北京北站出发的列车在11月的时候都要停靠在昌平北站了,而从北京北站到清河的这段铁路要全部拆除。而13号线也要改道了。最近微信最火的文章是:再见,五道口。是啊,以后再也不会看到火车要来了的壮观场面了,一百年前的铁路线也永远的定格在了时代中。五道口还是那个五道口,只是铁路线要变了。不知三年后的五道口是否还会向现在这样,站在两旁看列车通过。
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把青龙桥火车站到西直门火车站铁路上的百年老站都定格。然而,一直没有做成。
列车在行驶,小站一晃而过。
我路过的小站到过的小站只有这些,却永远的留在了记忆中。我走过了见过了。
以后我还会见到更多的百年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