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点名时我在想些什么
脸色潮红,双眸湿润,眼神飘忽不定,双手不知往哪放。恩,如果你符合这些症状,那么同学,恭喜你了,种种迹象表明你已经具备了一个发言癌的基本素质……😜
作为一个发言癌晚期患者,我觉得今天非常有必要来谈谈我和我的病友们。其实,一个发言癌患者的内心其实是极其痛苦而纠结的。😭
下面模拟两个场景。
老师上课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过了一会儿发现没有一个童鞋举手。这是老师点了一个把头埋得最低的童鞋A.A童鞋扭扭捏捏的站起来了,心里是这样想的:“妈呀,咋又点到我了,我明明已经把头快埋过裆了。。。😨我该咋说呀,其实这个问题我之前就思考过,按之前思考过的话来说是不是太长了,免脱不了装x的嫌疑啊。说不知道的话,万一老师让我站着上课咋办,算了算了,还是随便说几句吧,糊弄过去就完了。😔”于是,小声地说了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此时,坐在后面的c同学按捺不住了,趴在同桌耳朵边说:这都说的啥,全是屁话,来,听我给你讲……坐在右前方的d同学默默地打开课本,预习下一课。作为同桌的e同学默默地想:老师咋不叫我,我说的肯定比他好。
同样的情景,B同学是班里的学霸级人物,思维活跃,人也爱发言不胆怯,老师刚说完问题,学霸就举起了手。。B同学站起来,开始侃侃而谈,从古论今,引经据典,罢了,全班掌声雷动,经久不息。c同学在底下又忍不住耳语了,激愤地说:哼,他说的还行吧,比我也就差一点点。d同学边鼓掌边在心里想:要是哪一天我也能和他一样就好了,真了不起啊。e同学冷笑一下,心想:这个人也太爱表现了,他说的好像大家谁不知道似的,学学我,知道但我从来都不装。
同学A完美地演绎了一个发言癌患者被点名的十秒内纠结的心里过程。这完全是初中时的我和我的病友们。同学B是我从出生以来一直陪伴我的“别人家的孩子”,相信许多人从小到大身边都会或多或少出现这样几个爱发言的学霸。而那些路人CDE,就是上高中以来,我在发呆时观察到的路人脸。
其实大多时候,我们会想A同学那样瞻前顾后的。实际上,这就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自信,害怕丢脸,怕听到那一句酸溜溜地“学”。从此以后遍在这条发言癌的道路上一走到底了。😔
但上了高中以后,我慢慢发现,如果你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坐下后,也许会有人笑嘻嘻地说你装。但毕竟还是有一部分身心发育都正常的,心理年龄符合高中生水准的同学,能理解你,真心地赞美你。但是如果你说些无关痛痒的废话,大家反而会瞧不起你,没有人会理解你在角落里的孤芳自赏,久而久之,你所谓的“真实实力”也会消失殆尽了。
用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来谈这件事,也是非常符合的。当你的发言越来越有失水准,那么老师也就慢慢地不爱再听到你毫无意义的发言,直到后面因为知道压根就不会点到自己,所以根本就不思考问题。而那些爱发言的同学,不但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而且愈受老师重视,学习成绩也就自然而然提上去了。
发言,说小了是一个胆量问题,说大了是一个影响一生的发展问题。
So,管他路人CDE,想说就说,错了让别人笑两声又不会掉两块肉(我倒是希望真的可以掉肉)。。
真正重要的是,你在表达中,既思考了问题,又锻炼了自己。
当然,肯定有一些天生就比较羞射的童鞋,告诉你们个秘密,作为一个经验十足的久病患者,忠心劝告你:千万别把头低下去,老师最爱点低头的人,最好的方法是,身子坐端,面无表情,拿起拇指开始啃,作思考状……
作为一个发言癌晚期患者,我觉得今天非常有必要来谈谈我和我的病友们。其实,一个发言癌患者的内心其实是极其痛苦而纠结的。😭
下面模拟两个场景。
老师上课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大家思考,过了一会儿发现没有一个童鞋举手。这是老师点了一个把头埋得最低的童鞋A.A童鞋扭扭捏捏的站起来了,心里是这样想的:“妈呀,咋又点到我了,我明明已经把头快埋过裆了。。。😨我该咋说呀,其实这个问题我之前就思考过,按之前思考过的话来说是不是太长了,免脱不了装x的嫌疑啊。说不知道的话,万一老师让我站着上课咋办,算了算了,还是随便说几句吧,糊弄过去就完了。😔”于是,小声地说了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此时,坐在后面的c同学按捺不住了,趴在同桌耳朵边说:这都说的啥,全是屁话,来,听我给你讲……坐在右前方的d同学默默地打开课本,预习下一课。作为同桌的e同学默默地想:老师咋不叫我,我说的肯定比他好。
同样的情景,B同学是班里的学霸级人物,思维活跃,人也爱发言不胆怯,老师刚说完问题,学霸就举起了手。。B同学站起来,开始侃侃而谈,从古论今,引经据典,罢了,全班掌声雷动,经久不息。c同学在底下又忍不住耳语了,激愤地说:哼,他说的还行吧,比我也就差一点点。d同学边鼓掌边在心里想:要是哪一天我也能和他一样就好了,真了不起啊。e同学冷笑一下,心想:这个人也太爱表现了,他说的好像大家谁不知道似的,学学我,知道但我从来都不装。
同学A完美地演绎了一个发言癌患者被点名的十秒内纠结的心里过程。这完全是初中时的我和我的病友们。同学B是我从出生以来一直陪伴我的“别人家的孩子”,相信许多人从小到大身边都会或多或少出现这样几个爱发言的学霸。而那些路人CDE,就是上高中以来,我在发呆时观察到的路人脸。
其实大多时候,我们会想A同学那样瞻前顾后的。实际上,这就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自信,害怕丢脸,怕听到那一句酸溜溜地“学”。从此以后遍在这条发言癌的道路上一走到底了。😔
但上了高中以后,我慢慢发现,如果你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坐下后,也许会有人笑嘻嘻地说你装。但毕竟还是有一部分身心发育都正常的,心理年龄符合高中生水准的同学,能理解你,真心地赞美你。但是如果你说些无关痛痒的废话,大家反而会瞧不起你,没有人会理解你在角落里的孤芳自赏,久而久之,你所谓的“真实实力”也会消失殆尽了。
用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来谈这件事,也是非常符合的。当你的发言越来越有失水准,那么老师也就慢慢地不爱再听到你毫无意义的发言,直到后面因为知道压根就不会点到自己,所以根本就不思考问题。而那些爱发言的同学,不但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而且愈受老师重视,学习成绩也就自然而然提上去了。
发言,说小了是一个胆量问题,说大了是一个影响一生的发展问题。
So,管他路人CDE,想说就说,错了让别人笑两声又不会掉两块肉(我倒是希望真的可以掉肉)。。
真正重要的是,你在表达中,既思考了问题,又锻炼了自己。
当然,肯定有一些天生就比较羞射的童鞋,告诉你们个秘密,作为一个经验十足的久病患者,忠心劝告你:千万别把头低下去,老师最爱点低头的人,最好的方法是,身子坐端,面无表情,拿起拇指开始啃,作思考状……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