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故事
故人故事
待续
幼儿园及以前
幼儿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仿佛有什么日本的血缘,名字我还记得,叫沈菊英。一起拉勾上吊地玩过。后来她搬家了。那好像是我童年唯一一个还有印象的玩伴。她仿佛还会些钢琴。
幼儿园的时候班里有些同学,有一名唤作徐磊的,整天上课时在地上捡纸屑,父母叫我不要去学他。作为一个以乖巧出名的好学生,我被换到一组话很多的同学那里去起榜样作用。左边有一个女生,印象中在同龄人中算是身材高挑的,肤色微黑;在她的左边坐着一个男生。中午睡午觉,她把穿袜子的脚一只放在我肚皮上,一只放在她左边的男孩的肚皮上。对我而言搂着一个女孩的脚睡,在当时仿佛也很幸福。可是却和另一个男生为了脚的事情争风吃醋起来。老师就埋怨我们午觉时吵,本来想让你过去扭转他们不好的风气的没想到你也被带坏了。后来好奇到底被子下面是什么勾当,便把被子一翻,看到我的内衣下面是女生的脚。我感到很羞惭。
据我父母说,当时要进这所二级的幼儿园,他们到处托人,最后找到了幼儿园的园长,坐着等了她两个小时才被接见。我的父母注重我的教育,中班时学了围棋,后来学到业余五段,也曾想过继续转职业。也学过毛笔,但我没耐心;学过画画,鸡腿一般的树;学过珠心算,站在我面前拿什么纸头翻面地考试;学过公文,不知道字怎么写,其实应该就是小学数学吧,加减乘除;学过阶梯英语,里面有一个女生又瘦又好看,名字好像叫Berry。在所有的这些补习班里,我的年纪都挺小,而且刻苦聪敏,这些当然是父母的功劳。
彼时练自行车,从4轮改到3轮,在家里的客厅里练,永远掌握不好平衡,父母好像在看电视,好像让我掌握不好平衡不许停。当时晚上,灯光晦暗,我失败了无数次,很是伤心,那件事的印象我抹不掉,觉得父母很无情。也是幼儿园,练电子琴,有一首(仿佛是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练了好多次,都不过关。父母说练过关了才同意我看电视。我就继续在那里练,耳朵里听到的是我父母看电视的声音,我当时也觉得父母很无情。
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和父母一道睡了,独立开来睡一个小床,摆在父母的大床旁边,晚上喜欢拉着我妈的手。有一回亚洲篮球赛中国打赛黑,赢了进八强。看完了篮球赛,又看了部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里面的反派很坏,女主很美,这些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再往后,小床就搬到房间外面去了,晚上听收音机里的黑猫警长。据说我小时候很喜欢各种各样的枪。幼儿园的时候我爹跟我说艰苦的环境磨炼出坚强的意志,后来到幼儿园的时候用坚强造句我就造了那一句,彼时还用了一个“阴阳顿挫”(误)的词,据说当时是家长开放日,其他家长就恭维我的父亲,说你儿子真优秀,我的父亲心里很欣慰。
旧时的梅陇,多平房,唉,往昔的时候小区背后有一条弄堂,摆满了地摊,盗版的光碟,糖炒的栗子,地上是西瓜虫。小时候一脚一个踩得稀烂,一个都不想拉下,所以总是走在母亲后面。夏天的时候父母嘱托去买西瓜,从空调房间出来外面好热,听着是要什么8424的,买完西瓜从大夏天的户外回来,空调间通体清凉,那种感觉实在是很好。有时出门,地上有蒲公英,我采下来吹,我妈在旁边看着。
小时候家里有一张小铁桌,桌脚斜叉着支撑,桌面有木的纹,我在上面做功课的感觉很平和安详。有时去外婆家,告诉她说我觉得实际上世界上有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很微小的小苍蝇,讲了很多遍,没人当回事。现在想起来自己形容的是像素。外婆家的年夜饭往往有熏鱼,我很爱吃。走在路上,外婆教我唱外婆桥,拉着我的手,我一路蹦蹦跳跳地走。
有一回去上什么课,老师要鼓励发言,就表示答对的同学脸上可贴贴纸。我对了很多,满脸的贴纸,父亲用摩托车接回家,门卫就笑,说我是小狐狸还是大花脸,倒是忘了。当时我住的小区叫楼园,小区门上高高的两个大字;我奶奶外婆的小区叫金牛苑,进一个侧门第一栋就是,我记得自己是很喜欢我外婆的,也很喜欢金牛这两个字,因为我属牛,而且错以为自己是金牛座的,这个错误一直到很久远的以后才自己觉察到。
其实我还记得是看一个米老鼠标志的星座谱时感觉自己似乎是白羊座。可是,尤且不信。
考小学的时候报了好多小学的名,测试的时候,教室里面有许多小孩子。让拼七巧板,忘了拼没拼出来了。接着有一个项目是把围棋按照十个子用不同的形状放。我前面的是一个女孩,摆的花样仿佛不多。轮到我的时候有些紧张,忽然想起自己以前学围棋考级的时候,裁判数棋就是十个子十个子。我看了裁判数了很多棋了,就学着裁判的样子摆。摆了好些个花样,考官也是个女人吧,说很好你可以过去了,我还在摆更多的花样……考围棋的级的时候,在最初,统统是一群小孩子,裁判是管不过来的,碰到规则有些问题(如打劫),对手要赖,我彼时软弱,争辩了两句,也就让他混过去了。
当时学棋本来是在幼儿园内学的,后来我的父亲要强,把我又同时送到了幼儿园所在的小区里的另一个老师那里开小灶,嘱托我别的家长问起来 不要告知。我在两个地方学棋,涨棋快一些。本来我水平一般,而且进步也不快,一直都是中等样;涨棋以后有一次安排我和班里下的最好的女生下。我是没指望赢,可最后却赢了;她的父亲在旁边训斥她,她哭了。周围的家长一直都问我怎么围棋进步那么快,我记起父亲的嘱托,支吾不对;后来没办法,才说”就在这个小区里“。那些家长真是疯狂,拿着本子记。回到家我跟我父亲提了,他就说这也不该说。我理直气壮地问,不是助人为乐是美德吗,别人问为什么不让说。后来他说什么抢生意之类的,似乎也是似懂非懂。事实上,也没抢多少生意,只是一个叫方琪衡的回族男孩和我一道两边学棋了。他的父亲是一个高胖的人,他本人则有些高瘦,棋下得一向比我好。他是回族人,我好像是从他那里知道回民不吃猪肉,长大后想起来,他确实有些回族人的面容特征。我们曾经是很熟悉的朋友,小学里他到我家住了几天,还有一个刘瑞峰,一起玩。一起下棋,丢飞镖,抓金龟子(当时我倒也不怕虫,他们都怕),睡一张床的时候,我把其中的一个挤到床下面去了。我们其实是有满深的友谊,他们的父亲的样貌我都还记得。后来,方兄进了上海中学,他的父母又打电话和我的父母联系(大概也蛮自豪的吧)。可我跳了两级,已经到美国读大学了,这一切都是后话。
初中——围棋
我在高中以后就没碰过棋了,初三那阵子考到了5段。那时候有些往事的记忆,三段以后再往上,以前的老师有些教不动了。过去是在比较大的班级里学,有5,6个老师吧;其中水平真实比我高的,大概也就2个,一个姓谭,一个姓卫;姓谭的性格较和蔼些,棋风较均衡些;姓卫的性格也比较凶,棋风也是力量大。
其他的老师也有的让先也被我杀的中盘输(我在那儿上课时,被我搞输的老师还和我单独吃过饭呢,两个人在小餐馆里还谈了些话。问父母为什么管我叫谢逸清,我说好像是飘逸清正这个样子;他说不是,是要我劳逸结合多休息,我想他也是胡说八道。他一直也是比较和蔼的人,可是后来有一次给我印象很差。那次他让我先和我下棋,局势下面对杀比较紧张,我下的不少棋棋形都俗。其实我个人的棋风一向不管什么恶手啊难看啊愚型啊亏损啊,有用就行的。他就和别的家长说我下得不行,这步那步都不好,然后呢b君下得比我好。我也不说话,然后下几步把他那边下死了,然后就没下下去,他还要教训我说这边虽然死了,局势还不好说。这次给我印象很坏。现在回想,当时他水平应该不会比我高很多了。)
谭,卫两个老师本来是主心骨,又要教别人,也不可能单独辅导我(他们也是自己创业,想来还有些生意上的事情);他们的水平其实也不错,可以让我两个子,我们几个下得比较好的学生还和老师们内部打联赛呢。我也在卫老师家里单独上课上过,学了一些布局的小林流的套路,他姓卫,颇严厉的人。也有个妻子,是不是算我的师娘呢。谭老师的妻子我也见过,不过都是外省人,印象里在昏黑的房间里并肩坐着搂着看电视,好像被我偷瞄到了。
3段以后是在上海的一个叫金老师那边学的。当时他职业四段。那里实在有不少人学棋呀,我记得的就有一个姓梅的,当时3段(不过弈城有6段,我网棋一直下得很差,最高好像也就一会儿四段);一个叫杨家威的,个子很高,嗓子很率性,下棋风格印象中也是力量很大的那种;一个叫蔡振声,他和我比较熟了,都在上海市实验学校的小学部,也在一块学棋过,在金老师那边再碰到。他是台湾的,现在好像在上海中学国际部,我在人人上查到他了,人也是很聪明;一个叫胡兆奇,我和他一起上课的次数不多。我和他平下过一盘,下不过,不过我搅局呀胜负手也弄得天昏地暗。我估计下十盘我可能能赢3盘。他算是上海的业余的比较小的棋手里很有名气的。有一次陈祖德九段搞一个什么活动,不少下棋的都去看了,陈祖德和一男一女两个小棋手下让二子棋,有解说。男的就是胡兆奇,另一个女棋手实力似乎更弱一些,我不晓得她是谁。
金老师那边的课算是小课吧,五六个人在他家里,刚开始先下死活题,大家围着做;然后谁找一盘棋复盘,一般是各自下得网棋,把棋谱打下来;再然后是两两下棋。如果是单数,那么一个人和金老师下。印象中他让我4子还是差不多,水平是高。我刚开始因为让子棋,下得比较稳健;他就讲,避开战斗,学不到东西;我觉得他说的很对,所以就不避让了,触发了不少战。那盘还有些印象。下完棋以后再复盘,然后差不多下课。这种课一周一次,我应该是在初中的周末去上的。
刚去的时候我算是新来的,到别人家里和一些不认识的同学,年纪也小,很怕生;连赢了三盘以后,似乎是杨家威说,上一个过来连赢三盘的还是胡兆奇呢,是不是胡我已经忘了。我感到很高兴,慢慢就融入进去了,氛围都很好。暑假里金老师也有一个比较长期的班,每个人在他家里相当于是全天地下棋,我也去过几天,几个同学吃午饭的时候一起看龙珠,超级赛亚人什么的我其实还是在那里第一次看到。然后斗地主争上游,我玩牌一直都还行,总算是会一些吧。我一向认为自己起步比较慢,但是中后期进步比较快;3段以前我也不比别人快很多。不过3段到4段,4段到5段我都是连跳的。这是很困难的事,因为当时而言,3段以上是很难升的。也有可能是金老师教的确实好。几个同学也都会下棋,会玩。比如说,把黑子连满,割出一个四分之一的角地;然后一方白子先下做活,另一方把里面的白子杀掉。非常有趣味。
当时看棋的时候,职业棋手的棋都是看得懂的;布局和我们下得也类似,速度不像现在的棋局那么快。可是因为年纪小的缘故,高山仰止,觉得职业棋手一定是高不可攀。到了五段的时候职业棋手的棋反而看不懂了,布局的时候节奏很快,有时候开始碰啊靠啊抢先手,频繁不按照定式下,抢节奏;转换也多了很多。我以前看得棋很多还是坂田荣男,吴清源那阵子的;现在的棋确实都天翻地覆了。洗脚的时候看围棋天地,当时的实力水平肯定也要比现在高。高三的时候吧,两三年没下棋了,我还去拜访过围棋的启蒙老师(谭),当时他在网上打麻将,看到我也有些慌张,给人感觉像是曹操洗脚不穿鞋子就来迎接了,麻将还没打完,那把是肯定输了。后来好像还和一个新升上来的五段下过棋,他想冲职业的;结果还是我赢了。谭就表示,当时我的年纪要是冲职业也是很有希望的。
围棋的布局阶段有很多种下法,这样下那样下都可以;如果那样下了,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盘棋了。如果我当时冲了职业,那我的人生也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了。不过我还是觉得大学更重要些,宽度大很多了。
最近再看职业棋手的棋,大学了脑子变了很多,很多观念都不一样,其中一个就是知道名人呀伟人呀到底有多高深,对自己和他们之间的距离知道深浅的,不像以前只知道是高山,高到什么程度倒不知道,只知道是高不可攀。现在看一些布局上面的抢速度,交换,都看得懂了;自己首先定式,死活题的基本功差得远;套路也跟不上了,官子点目不细腻,形状手筋,每一项都比职业棋手弱,但实际也弱不到哪里去。知道深浅和怎么努力的方向,所以萌发了入职业的念头,因为现在心情不好,对未来感到悲观的时候,我只求一份可靠的前途而已。现在看棋,有些地方有比较深刻的领悟了
去美国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父母不放心我,邀约在上海的其他同学一路。故有a男,b男,c女。a男的发型像是玩dota的,我就问发型是不是仿09,他说不是应该像burning吗?我知道burning,但不知道他照片。c女老是说我非常可爱,飞机场里我看了她存的电影,观片量大概是还不如我的。
我父亲托了人,所以飞机上安检什么的快了很多。这让我不开心,因为孩子往往不希望自己特殊化,也不希望在同龄人面前和父母有什么太多的关联。飞机上我和c女坐一块,拿行李什么的我仿佛还是照顾了一些。她的再旁边一位,也是一个女留学生,和她母亲一道的。她的长相真可爱甜美,戴了一副眼镜,我心有所怜。听她说她和她父母一道去罗德岛读书,那里有亲戚朋友。我和c女就问她是什么学校啊,她惭愧说不足道,排不上名。我心里想,那又怎的,她长得那么好看,又在乎什么学校排名了。我一路都惦记着她,一直到很久的以后,我还查过罗德岛,猜想她读的也许是罗德岛艺术学校。当时的时候她仿佛还是很纯洁,在ipad上玩切水果,现在一定是变得多了,毕竟人那么漂亮。
待续
幼儿园及以前
幼儿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仿佛有什么日本的血缘,名字我还记得,叫沈菊英。一起拉勾上吊地玩过。后来她搬家了。那好像是我童年唯一一个还有印象的玩伴。她仿佛还会些钢琴。
幼儿园的时候班里有些同学,有一名唤作徐磊的,整天上课时在地上捡纸屑,父母叫我不要去学他。作为一个以乖巧出名的好学生,我被换到一组话很多的同学那里去起榜样作用。左边有一个女生,印象中在同龄人中算是身材高挑的,肤色微黑;在她的左边坐着一个男生。中午睡午觉,她把穿袜子的脚一只放在我肚皮上,一只放在她左边的男孩的肚皮上。对我而言搂着一个女孩的脚睡,在当时仿佛也很幸福。可是却和另一个男生为了脚的事情争风吃醋起来。老师就埋怨我们午觉时吵,本来想让你过去扭转他们不好的风气的没想到你也被带坏了。后来好奇到底被子下面是什么勾当,便把被子一翻,看到我的内衣下面是女生的脚。我感到很羞惭。
据我父母说,当时要进这所二级的幼儿园,他们到处托人,最后找到了幼儿园的园长,坐着等了她两个小时才被接见。我的父母注重我的教育,中班时学了围棋,后来学到业余五段,也曾想过继续转职业。也学过毛笔,但我没耐心;学过画画,鸡腿一般的树;学过珠心算,站在我面前拿什么纸头翻面地考试;学过公文,不知道字怎么写,其实应该就是小学数学吧,加减乘除;学过阶梯英语,里面有一个女生又瘦又好看,名字好像叫Berry。在所有的这些补习班里,我的年纪都挺小,而且刻苦聪敏,这些当然是父母的功劳。
彼时练自行车,从4轮改到3轮,在家里的客厅里练,永远掌握不好平衡,父母好像在看电视,好像让我掌握不好平衡不许停。当时晚上,灯光晦暗,我失败了无数次,很是伤心,那件事的印象我抹不掉,觉得父母很无情。也是幼儿园,练电子琴,有一首(仿佛是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练了好多次,都不过关。父母说练过关了才同意我看电视。我就继续在那里练,耳朵里听到的是我父母看电视的声音,我当时也觉得父母很无情。
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和父母一道睡了,独立开来睡一个小床,摆在父母的大床旁边,晚上喜欢拉着我妈的手。有一回亚洲篮球赛中国打赛黑,赢了进八强。看完了篮球赛,又看了部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里面的反派很坏,女主很美,这些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再往后,小床就搬到房间外面去了,晚上听收音机里的黑猫警长。据说我小时候很喜欢各种各样的枪。幼儿园的时候我爹跟我说艰苦的环境磨炼出坚强的意志,后来到幼儿园的时候用坚强造句我就造了那一句,彼时还用了一个“阴阳顿挫”(误)的词,据说当时是家长开放日,其他家长就恭维我的父亲,说你儿子真优秀,我的父亲心里很欣慰。
旧时的梅陇,多平房,唉,往昔的时候小区背后有一条弄堂,摆满了地摊,盗版的光碟,糖炒的栗子,地上是西瓜虫。小时候一脚一个踩得稀烂,一个都不想拉下,所以总是走在母亲后面。夏天的时候父母嘱托去买西瓜,从空调房间出来外面好热,听着是要什么8424的,买完西瓜从大夏天的户外回来,空调间通体清凉,那种感觉实在是很好。有时出门,地上有蒲公英,我采下来吹,我妈在旁边看着。
小时候家里有一张小铁桌,桌脚斜叉着支撑,桌面有木的纹,我在上面做功课的感觉很平和安详。有时去外婆家,告诉她说我觉得实际上世界上有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很微小的小苍蝇,讲了很多遍,没人当回事。现在想起来自己形容的是像素。外婆家的年夜饭往往有熏鱼,我很爱吃。走在路上,外婆教我唱外婆桥,拉着我的手,我一路蹦蹦跳跳地走。
有一回去上什么课,老师要鼓励发言,就表示答对的同学脸上可贴贴纸。我对了很多,满脸的贴纸,父亲用摩托车接回家,门卫就笑,说我是小狐狸还是大花脸,倒是忘了。当时我住的小区叫楼园,小区门上高高的两个大字;我奶奶外婆的小区叫金牛苑,进一个侧门第一栋就是,我记得自己是很喜欢我外婆的,也很喜欢金牛这两个字,因为我属牛,而且错以为自己是金牛座的,这个错误一直到很久远的以后才自己觉察到。
其实我还记得是看一个米老鼠标志的星座谱时感觉自己似乎是白羊座。可是,尤且不信。
考小学的时候报了好多小学的名,测试的时候,教室里面有许多小孩子。让拼七巧板,忘了拼没拼出来了。接着有一个项目是把围棋按照十个子用不同的形状放。我前面的是一个女孩,摆的花样仿佛不多。轮到我的时候有些紧张,忽然想起自己以前学围棋考级的时候,裁判数棋就是十个子十个子。我看了裁判数了很多棋了,就学着裁判的样子摆。摆了好些个花样,考官也是个女人吧,说很好你可以过去了,我还在摆更多的花样……考围棋的级的时候,在最初,统统是一群小孩子,裁判是管不过来的,碰到规则有些问题(如打劫),对手要赖,我彼时软弱,争辩了两句,也就让他混过去了。
当时学棋本来是在幼儿园内学的,后来我的父亲要强,把我又同时送到了幼儿园所在的小区里的另一个老师那里开小灶,嘱托我别的家长问起来 不要告知。我在两个地方学棋,涨棋快一些。本来我水平一般,而且进步也不快,一直都是中等样;涨棋以后有一次安排我和班里下的最好的女生下。我是没指望赢,可最后却赢了;她的父亲在旁边训斥她,她哭了。周围的家长一直都问我怎么围棋进步那么快,我记起父亲的嘱托,支吾不对;后来没办法,才说”就在这个小区里“。那些家长真是疯狂,拿着本子记。回到家我跟我父亲提了,他就说这也不该说。我理直气壮地问,不是助人为乐是美德吗,别人问为什么不让说。后来他说什么抢生意之类的,似乎也是似懂非懂。事实上,也没抢多少生意,只是一个叫方琪衡的回族男孩和我一道两边学棋了。他的父亲是一个高胖的人,他本人则有些高瘦,棋下得一向比我好。他是回族人,我好像是从他那里知道回民不吃猪肉,长大后想起来,他确实有些回族人的面容特征。我们曾经是很熟悉的朋友,小学里他到我家住了几天,还有一个刘瑞峰,一起玩。一起下棋,丢飞镖,抓金龟子(当时我倒也不怕虫,他们都怕),睡一张床的时候,我把其中的一个挤到床下面去了。我们其实是有满深的友谊,他们的父亲的样貌我都还记得。后来,方兄进了上海中学,他的父母又打电话和我的父母联系(大概也蛮自豪的吧)。可我跳了两级,已经到美国读大学了,这一切都是后话。
初中——围棋
我在高中以后就没碰过棋了,初三那阵子考到了5段。那时候有些往事的记忆,三段以后再往上,以前的老师有些教不动了。过去是在比较大的班级里学,有5,6个老师吧;其中水平真实比我高的,大概也就2个,一个姓谭,一个姓卫;姓谭的性格较和蔼些,棋风较均衡些;姓卫的性格也比较凶,棋风也是力量大。
其他的老师也有的让先也被我杀的中盘输(我在那儿上课时,被我搞输的老师还和我单独吃过饭呢,两个人在小餐馆里还谈了些话。问父母为什么管我叫谢逸清,我说好像是飘逸清正这个样子;他说不是,是要我劳逸结合多休息,我想他也是胡说八道。他一直也是比较和蔼的人,可是后来有一次给我印象很差。那次他让我先和我下棋,局势下面对杀比较紧张,我下的不少棋棋形都俗。其实我个人的棋风一向不管什么恶手啊难看啊愚型啊亏损啊,有用就行的。他就和别的家长说我下得不行,这步那步都不好,然后呢b君下得比我好。我也不说话,然后下几步把他那边下死了,然后就没下下去,他还要教训我说这边虽然死了,局势还不好说。这次给我印象很坏。现在回想,当时他水平应该不会比我高很多了。)
谭,卫两个老师本来是主心骨,又要教别人,也不可能单独辅导我(他们也是自己创业,想来还有些生意上的事情);他们的水平其实也不错,可以让我两个子,我们几个下得比较好的学生还和老师们内部打联赛呢。我也在卫老师家里单独上课上过,学了一些布局的小林流的套路,他姓卫,颇严厉的人。也有个妻子,是不是算我的师娘呢。谭老师的妻子我也见过,不过都是外省人,印象里在昏黑的房间里并肩坐着搂着看电视,好像被我偷瞄到了。
3段以后是在上海的一个叫金老师那边学的。当时他职业四段。那里实在有不少人学棋呀,我记得的就有一个姓梅的,当时3段(不过弈城有6段,我网棋一直下得很差,最高好像也就一会儿四段);一个叫杨家威的,个子很高,嗓子很率性,下棋风格印象中也是力量很大的那种;一个叫蔡振声,他和我比较熟了,都在上海市实验学校的小学部,也在一块学棋过,在金老师那边再碰到。他是台湾的,现在好像在上海中学国际部,我在人人上查到他了,人也是很聪明;一个叫胡兆奇,我和他一起上课的次数不多。我和他平下过一盘,下不过,不过我搅局呀胜负手也弄得天昏地暗。我估计下十盘我可能能赢3盘。他算是上海的业余的比较小的棋手里很有名气的。有一次陈祖德九段搞一个什么活动,不少下棋的都去看了,陈祖德和一男一女两个小棋手下让二子棋,有解说。男的就是胡兆奇,另一个女棋手实力似乎更弱一些,我不晓得她是谁。
金老师那边的课算是小课吧,五六个人在他家里,刚开始先下死活题,大家围着做;然后谁找一盘棋复盘,一般是各自下得网棋,把棋谱打下来;再然后是两两下棋。如果是单数,那么一个人和金老师下。印象中他让我4子还是差不多,水平是高。我刚开始因为让子棋,下得比较稳健;他就讲,避开战斗,学不到东西;我觉得他说的很对,所以就不避让了,触发了不少战。那盘还有些印象。下完棋以后再复盘,然后差不多下课。这种课一周一次,我应该是在初中的周末去上的。
刚去的时候我算是新来的,到别人家里和一些不认识的同学,年纪也小,很怕生;连赢了三盘以后,似乎是杨家威说,上一个过来连赢三盘的还是胡兆奇呢,是不是胡我已经忘了。我感到很高兴,慢慢就融入进去了,氛围都很好。暑假里金老师也有一个比较长期的班,每个人在他家里相当于是全天地下棋,我也去过几天,几个同学吃午饭的时候一起看龙珠,超级赛亚人什么的我其实还是在那里第一次看到。然后斗地主争上游,我玩牌一直都还行,总算是会一些吧。我一向认为自己起步比较慢,但是中后期进步比较快;3段以前我也不比别人快很多。不过3段到4段,4段到5段我都是连跳的。这是很困难的事,因为当时而言,3段以上是很难升的。也有可能是金老师教的确实好。几个同学也都会下棋,会玩。比如说,把黑子连满,割出一个四分之一的角地;然后一方白子先下做活,另一方把里面的白子杀掉。非常有趣味。
当时看棋的时候,职业棋手的棋都是看得懂的;布局和我们下得也类似,速度不像现在的棋局那么快。可是因为年纪小的缘故,高山仰止,觉得职业棋手一定是高不可攀。到了五段的时候职业棋手的棋反而看不懂了,布局的时候节奏很快,有时候开始碰啊靠啊抢先手,频繁不按照定式下,抢节奏;转换也多了很多。我以前看得棋很多还是坂田荣男,吴清源那阵子的;现在的棋确实都天翻地覆了。洗脚的时候看围棋天地,当时的实力水平肯定也要比现在高。高三的时候吧,两三年没下棋了,我还去拜访过围棋的启蒙老师(谭),当时他在网上打麻将,看到我也有些慌张,给人感觉像是曹操洗脚不穿鞋子就来迎接了,麻将还没打完,那把是肯定输了。后来好像还和一个新升上来的五段下过棋,他想冲职业的;结果还是我赢了。谭就表示,当时我的年纪要是冲职业也是很有希望的。
围棋的布局阶段有很多种下法,这样下那样下都可以;如果那样下了,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盘棋了。如果我当时冲了职业,那我的人生也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了。不过我还是觉得大学更重要些,宽度大很多了。
最近再看职业棋手的棋,大学了脑子变了很多,很多观念都不一样,其中一个就是知道名人呀伟人呀到底有多高深,对自己和他们之间的距离知道深浅的,不像以前只知道是高山,高到什么程度倒不知道,只知道是高不可攀。现在看一些布局上面的抢速度,交换,都看得懂了;自己首先定式,死活题的基本功差得远;套路也跟不上了,官子点目不细腻,形状手筋,每一项都比职业棋手弱,但实际也弱不到哪里去。知道深浅和怎么努力的方向,所以萌发了入职业的念头,因为现在心情不好,对未来感到悲观的时候,我只求一份可靠的前途而已。现在看棋,有些地方有比较深刻的领悟了
去美国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父母不放心我,邀约在上海的其他同学一路。故有a男,b男,c女。a男的发型像是玩dota的,我就问发型是不是仿09,他说不是应该像burning吗?我知道burning,但不知道他照片。c女老是说我非常可爱,飞机场里我看了她存的电影,观片量大概是还不如我的。
我父亲托了人,所以飞机上安检什么的快了很多。这让我不开心,因为孩子往往不希望自己特殊化,也不希望在同龄人面前和父母有什么太多的关联。飞机上我和c女坐一块,拿行李什么的我仿佛还是照顾了一些。她的再旁边一位,也是一个女留学生,和她母亲一道的。她的长相真可爱甜美,戴了一副眼镜,我心有所怜。听她说她和她父母一道去罗德岛读书,那里有亲戚朋友。我和c女就问她是什么学校啊,她惭愧说不足道,排不上名。我心里想,那又怎的,她长得那么好看,又在乎什么学校排名了。我一路都惦记着她,一直到很久的以后,我还查过罗德岛,猜想她读的也许是罗德岛艺术学校。当时的时候她仿佛还是很纯洁,在ipad上玩切水果,现在一定是变得多了,毕竟人那么漂亮。